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临界CO_2萃取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甘薯中β-胡萝卜素,对预处理条件和萃取工艺参数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β-胡萝卜素的预处理条件为:物料水分含量4%,物料粒径60目;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4 h,CO2流量15 L/h,在此工艺条件下β-胡萝卜素萃取量可达3.45 mg/g;夹带剂最适用量为5%,可使β-胡萝卜素的萃取量提高0.66 mg/g.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提取β-胡萝卜素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胡萝卜为原料,考察了影响微波辅助提取β-胡萝卜素的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5、微波时间40秒、微波功率400瓦,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率可达45.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孢布拉氏霉菌β-胡萝卜素发酵及其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利用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β-胡萝卜素,并通过分析发酵时间、干燥方法、保藏方式等因素对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确定β-胡萝卜素的制取工艺。[结果]试验得出,最适发酵时间为5 d,干燥方法为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法,保藏方法为下罐后较短时间内提取。按此工艺条件得到的β-胡萝卜素胞内含量为5.80%,发酵液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可达到0.44 g/L。[结果]研究可为发酵法生产β-胡萝卜素及其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明二甲基亚砜法(DMSO法)提取海洋红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进而为海洋红酵母中汗胡萝卜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采用DMSO法研究了温度、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酵母菌株H N-3中汗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MSO法提取海洋红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30℃.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色素量高达345.7μg/g,比单因素条件下提取的(307.9 μg/g)高10.93%.试验建立了海洋红酵母牙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海洋红酵母R-胡萝卜素的高效提取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β-胡萝卜素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不同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CO2超临界适宜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5L/h,萃取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520μg/100g。4个因素中,对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压力>时间>温度>流量。且在最适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效果均优于有机溶剂,并对此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金花葵(Hibiseusmanihot L.)在烟草、香料等方面的开发和应用,以响应面法对微波萃取金花葵干花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预处理加水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为影响因素,以金花葵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采用同时蒸馏提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预处理加水量为1∶2.5(g∶mL),萃取时间为85 min,萃取功率为520 W,金花葵提取率为0.290%。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E)-9-二十碳烯、β-谷甾醇、亚麻酸、棕榈酸、乙酸、n-十八碳七氟丁酸酯、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3β)-麦角甾-5,24-二烯-3-醇、豆甾醇、9-十九碳烯等。微波萃取法可作为萃取金花葵烟用香料的有效方法,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廖春燕  磨文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81-15983
[目的]探讨微波萃取法提取橘皮中类胡萝卜紊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橘皮类胡萝卜素,以13.胡萝卜素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并计算提取率。[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以三氯甲烷为提取剂的提取率最高.石油醚次之;微波功率为560W时,提取率最高;微波作用55s后提取率增加缓慢;当固液比(g/m1)大于1:25时,提取率变化不大;微波萃取2次的提取率明显高于1次。各因素对橘皮中类胡萝卜紊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微波功率〉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固液比。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60w,固液比1:20,提取2次,每次60s;在此工艺条件下橘皮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7.51mg/100g。[结论]该研究降低了类胡萝卜紊的生产成本,增加了类胡萝卜素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天然产物分离》2006,4(1):20-23
植物成分超声浸取研究现状;松香树脂酸的单离与应用;虎杖中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活性研究;超临界CO2萃取β-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川芎挥发油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从华山松松针中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对松针挥发油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对松针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超临界CO2萃取松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3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2h。【结论】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松针中挥发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为1.549%,提取率高、分离效果好,所得挥发油为淡黄色澄清透明油状物。  相似文献   

10.
以常山胡柚(Citrus paradisi cv.Changshanhuyou)皮为原料,研究了采用亚临界水萃取橙皮苷的工艺技术参数。探讨了温度、压力、液料比、萃取时间以及蒸馏水流速对胡柚皮中橙皮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亚临界水萃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150℃,压力10 MPa,流速为40 m L/min,在此条件下50.0 g烘干胡柚皮提取110 min,橙皮苷提取率为0.070 09%。静态亚临界水萃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150℃,液料比40∶1(m L∶g),反应时间40 min,橙皮苷提取率为0.066 7%。亚临界水萃取具有绿色环保、无有机溶剂残留、提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白莲花粉中的类胡萝卜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β-胡萝卜素扫描光谱初步鉴定,然后薄层层析法处理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进行进一步鉴定,并利用绘制标准曲线测定β-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是石油醚:丙酮比例为2:1,温度30℃,提取时间150 min;白莲花粉中的β-胡萝卜素提取量为596.22 μg/g.  相似文献   

12.
陈明  熊琳媛  袁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1-263,269
[目的]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茶多糖的条件研究,确定超临界CO2萃取茶多糖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提取茶多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茶多糖含量,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茶多糖,对茶粉颗粒度、夹带剂及夹带剂的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获取最佳萃取工艺参数。[结果]在颗粒度为40目茶粉,20%无水乙醇夹带剂,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0h的试验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茶多糖提取效果。[结论]在最佳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下,茶多糖提取率可达92.5%。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保持茶多糖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高了茶多糖的提取率,为茶多糖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制茶副产物茶末为原料,采用β-环糊精辅助提取茶末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料液比(g∶m L)、β-环糊精含量和提取温度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极显著性,可以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进行很好地分析和预测;确定了茶末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1.83(g∶m L)、β-环糊精含量8.27%、温度53℃,且在此条件下验证茶末总黄酮提取率为7.843%,接近预测值7.835%。与传统的水回流法和超微粉碎法相比,β-环糊精辅助提取法高效环保,且提取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微波萃取白背叶种子果皮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微波辅助(微波法)萃取白背叶种子果皮精油的新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功率480W,提取时间30s,液固比(ml/g)为5∶1,精油提取率为5.8%。对照为水蒸气蒸馏法,用此方法,提取时间需6-7 h,提取率只有0.42%。微波法的精油得率是水蒸气蒸馏法的13.8倍,且萃取时间短,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5.
工程菌β-胡萝卜素累积及提取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为工程菌,针对β-胡萝卜素的累积和提取两大方面,研究了不同IPTG诱导时间及浓度、菌液OD值、盐酸用量、破壁时间及温度、丙酮用量、抽提时间8个条件对β-胡萝卜素累积及提取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条件下工程菌积累的β-胡萝卜素的吸光度值,从而筛选适合β-胡萝卜素高效累积及提取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当诱导时间为1.25 h,IPTG浓度为0.8 mmol/L,菌液OD值为0.6,HCl量为15 mL/g(湿菌体),破壁时间为40 min,破壁温度为40℃,丙酮量为20 mL/g(湿菌体),抽提时间为0.5 h时,β-胡萝卜素的提取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β-环糊精辅助提取葛根黄酮的新工艺,以β-环糊精(β-CD)为辅助材料,提取葛根中葛根黄酮,同时测定葛根黄酮的提取率,并与传统提取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的葛根黄酮提取率明显优于传统提取工艺。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具有安全性高、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盐藻β-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以改进盐藻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首先比较了丙酮∶甲醇(7∶2)和石油醚2种常用提取试剂对盐藻β-胡萝卜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然后以丙酮-甲醇(7∶2)为提取试剂,分别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3个方面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相对于石油醚,丙酮∶甲醇(7∶2)对盐藻β-胡萝卜素的提取效率较高。4℃和25℃浸提温度下β-胡萝卜素的得率没有明显差异。分3次提取时,5 m in的浸提时间即可获得较高的提取效率。在1~7 m l的提取剂使用范围内,随着提取剂用量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提取效率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结论]以丙酮∶甲醇(7∶2)为提取试剂,在25℃下浸提5 m in 3次可以得到较高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从三孢布拉氏霉干菌体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溶剂种类及提取条件。[方法]以发酵所得的三孢布拉氏霉干菌丝体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β-胡萝卜素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乙醇提取得率较低,而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己烷4种溶剂从三孢布拉氏霉干菌体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得率几乎相同。从价格因素考虑,选取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40℃,提取得率可达约16 mgβ-胡萝卜素/g干菌体。[结论]该研究可为利用三孢布拉氏霉发酵法生产天然β-胡萝卜素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废弃烟叶中类胡萝卜素,以类胡萝卜素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的关键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速的交互作用对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影响极显著;萃取压力的影响显著.优化得到超临界CO2法提取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优条件为萃取压力23.53MPa、萃取时间1.72 h、萃取温度50.00℃、CO2流速8.05 L/h,此条件下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285.1 μg/100 g.  相似文献   

20.
777超声辅助提取燕麦麸皮中β-葡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燕麦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分离β-葡聚糖,采用刚果红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及计算β-葡聚糖的含量。在考察提取时间、料水比、温度和提取次数等单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为1∶15,提取时间为15min,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温度为70℃,β-葡聚糖的提取率可达80.23%,得率可达7.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