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肉牛真胃食糜营养流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600kg左右荷斯坦(Holsteill)公牛3头,安装有瘤胃、真胃瘘管,按3×3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以豆粕、全脂大豆、过瘤胃蛋白质料为蛋白质补充料来源的3种不同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中的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P)、酸性洗涤纤维(ADF)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瘤胃及全消化道的OM、NDF、A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明显影响真胃食糜的蛋白质量和小肠蛋白质消化量(p<0.05),但全消化道CP表现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肉牛不同进食水平对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当地黄牛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两期消化代谢试验,两个试验的日粮由精料和粗料由40:60(试验1)和60:40(试验2)组成,试验日粮分别按"自由采食量"的100%、80%、60%和40%饲喂4种相同组分不同进食量的日粮,用全收粪法和全收尿法分别测定有机物(OM)的消化率和尿中PD排出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进食水平对全消化道OM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尿中PD排出量随进食水平提高而增加(p<0.05),而尿中肌酸酐的排出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尿中PD排出量可以用来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生量。  相似文献   

3.
为对比玉米秸秆不同方法处理对肉牛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和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选用杂交肉牛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干玉米秸秆组、干秸秆青贮组、微生物处理组、氨化处理组。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的结果表明,肉牛饲喂不同处理秸秆日粮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机物表观消化率为53.3%~61.8%,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可消化有机物的进食量(DOM)和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以秸秆氨化处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4.
肉牛日粮补饲硫酸锌对瘤胃发酵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补饲不同无机锌(源于硫酸锌,水平为0、25、50和100 mg/kg干物质(DM))对瘤胃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补饲锌对瘤胃VFA浓度(产生量)有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50、100 mg/kg DM的补饲明显提高乙酸、和总VFA的浓度(p<0.05),而日粮中锌的补饲对瘤胃页氨氮浓度和瘤胃VFA摩尔比例没有显著影响(p>0.05),每千克日粮补饲50和100 mg/kg DM 无机锌可明显促进瘤胃的发酵。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过瘤胃脂肪对内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5头西杂肉牛分成三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对照组的日粮基础上每天补饲300g和500g过瘤胃脂肪粉,用全收粪去和全收尿法分别测定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补饲过瘤胃脂肪对全消化道OM、NDF、ADF消化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补饲脂肪明显影响全消化道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并随补饲脂肪增加粗脂肪消化率提高,但补饲500g脂肪明显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补饲脂肪明显影响氮的沉积,补饲300g脂肪比不补或补饲500g脂肪有明显高的可消化氮沉积;日粮过瘤胃脂肪补饲对内牛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绵羊对4种蛋白饲料日粮营养物质消化动态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3头35 kg左右的美利奴绵羊研究不同蛋白饲料日粮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为自身对照试验设计,整个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3头羊饲喂同一种蛋白饲料日粮。4种蛋白来源分别为棉籽粕、大豆粕、葵粕和菜籽粕。试验结果表明:绵羊采食蛋白来源为棉籽粕的日粮时,干物质、有机物和氮采食量最高,而菜籽粕采食量最低。饲喂棉籽粕日粮,干物质、有机物和纤维素十二指肠流量显著高于大豆粕日粮和菜籽粕日粮(P<0.05)。大豆粕日粮粗蛋白在前胃的消失率最高为33%,其余3组日粮粗蛋白前胃的降解率为16%~20%。到达小肠的菌体蛋白(MCP)量各组间无差异,而到达小肠过瘤胃饲料蛋白的量(率)棉籽粕组显著高于葵粕组、菜籽粕组、大豆粕组。大豆粕组粗蛋白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最低为48%,其余3组日粮粗蛋白小肠表观降解率均为66%。  相似文献   

7.
选择平均体重(8.80±1.0)kg、(28±2)d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4头,进行为期21 d的消化试验和4×4拉丁方代谢试验,研究不同来源淀粉对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米日粮有利于增加尿氮排泄量,总氮利用率比玉米日粮低(P<0.05)。糯米日粮降低仔猪增重主要受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影响。抗性淀粉日粮增加粪氮排泄(P<0.05),显著减少尿氮排泄(P<0.05),显著降低氮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国产酶(EⅠ)和进口酶(EⅡ)两种木聚糖酶制剂,研究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各段消化道食糜停留时间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7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小麦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 EⅠ(A1组)、0.02% EⅠ(A2组)、0.02% EⅡ(B1组)、0.05% EⅡ(B2组)、0%(C组),饲喂至21日龄。结果表明:在所有组中,食糜在空肠和回肠的停留时间最长。加酶组使腺胃、结肠、盲肠的停留时间延长,使其它消化道停留时间缩短(P>0.05),A1组、A2组、B1组、B2组使总停留时间分别比对照组减少15.2%、6.4%、13.6%、13.8%。与对照组相比,加酶组可显著提高干物质和粗蛋白的粪消化率。所有组中嗉囊、腺胃、十二指肠和盲肠消化率表现为负值,肌胃、空肠、回肠和结肠各段消化率为正值,且从空肠到结肠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陈京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268-272
以初始平均体重(2.04 ± 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 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消化酶活性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在5000.0 g豆粕中添加25.0 g非淀粉多糖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豆粕组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组饲料;用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则显著降低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P<0.01)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没有显著提高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氨基酸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全收粪法进行,选用12头始重约为20 kg的长×大二元杂交阉公猪,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处理Ⅰ饲喂含赖氨酸0.65%的基础日粮,处理Ⅱ和处理Ⅲ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使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95%和1.25%,试验期为10 d.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赖氨酸含量(处理Ⅱ组)使猪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达到较好的水平,而降低赖氮酸含量(处理Ⅰ组)会使日粮能量、干物质、粗蛋白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而降低或升高日粮赖氨酸水平会显著影响血清中丝氨酸(Ser)、谷氨酸(Clu)、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的含量(P<0.05或P<0.01);同时,处理Ⅰ组血清中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总蛋白(TP)的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P<0.05),但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血清中血糖(GLU)、甘油三酯(TG)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20~35 kg生长猪日粮总赖氨酸建议需要量为0.95%.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日粮添加益康XP和酵母培养物(YC)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和十二指肠氨基酸(AA)流量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健康湘东黑山羊(平均体重为(15±2.5) kg)为试验动物,饲喂同一种基础日粮以及分别添加0.25%益康XP和YC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益康XP有降低瘤胃pH值和NH_3-N浓度的趋势;而添加YC有增加瘤胃pH值和NH_3-N浓度的趋势;添加益康XP和YC日粮,瘤胃TVFA含量分别下降20.61%和3.98%(P>0.05),而对瘤胃内TVFA、各单个VFA含量及其所占比例、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益康XP和YC对山羊十二指肠AA流量无显著影响(P>0.05),采食添加YC饲粮的山羊十二指肠AA流量高于采食添加益康XP饲粮的山羊.结果显示,YC对于调节山羊瘤胃发酵、增加过瘤胃蛋白含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ruminal degradability of the dry matter (DM) and crude protein (CP) of 10 varieties of spineless cactus (Opuntia spp.) grown in north‐eastern Brazil. Two ruminally fistulated steers were us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Ash, CP, acid detergent fiber, and acid detergent lignin levels ranged from 10.4 to 13.3 %, 6.2–7.7 %, 19.8–24.8 % and 3.4–5.4 %, respectively. Relative to the other cactus varieties, Redonda had the highest (P < 0.05) in situ soluble DM fraction and effective DM degradability. No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 DM degradability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other cactus varieties. In situ soluble CP fraction ranged from 1.7 % of CP for the 69 IPA/UFRPE variety to 11.1 % of CP for the Gigante variety. Slowly degradable CP fraction and its rate of degradation were similar among the cactus varieties (average 90 % of CP and 9 % h?1, respectively). The cactus variety 69 IP/UFRPE had a lower (P < 0.05) effective ruminal CP degradability (ECPD) than the other varieties, which had a similar ECPD (average 66 % of CP). It was concluded that differences in ruminal degradability exist between cactus varieties, with more variations observed for ruminal DM than for CP degradability.  相似文献   

13.
抗性淀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性淀粉是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所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它具有良好的营养特性和生理功能。介绍我国生产抗性淀粉的方法、研究现状和意义,并对影响其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对肉仔鸡小肠发育及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2~4组为试验组,各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4%及0.8%的谷氨酰胺(Gln),研究Gln对肉鸡小肠发育、结构及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Gln可明显提高肉鸡小肠的长度、重量及指数,2周龄时高剂量组(0.8%)效果较好,3、4周龄时则低剂量组(0.2%)较好,其中,空肠受日粮Gln影响最大,回肠次之,十二指肠最小;对肠道形态、结构的组织学观察发现,日粮中添加0.2%的Gln可显著提高试验期间空肠绒毛的高度,降低绒毛的宽度和固有膜厚度;以D-木糖吸收率为代表的小肠主动吸收功能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血清木糖浓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肉鸡。上述结果显示,外源性Gln作为肠粘膜细胞的能量来源,对促进小肠发育、维持小肠粘膜的完整性以及提高小肠的主动吸收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淀粉化学结构、面粉黏度性状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阚世红  王宪泽  于振文 《作物学报》2005,31(11):1506-1510
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用α-淀粉酶酶解淀粉,研究了酶解产物与面粉黏度性状和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酶解产物的量因小麦品种而异,其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4低聚糖含量与面条总评分、面条表观状况及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与面粉高峰黏度及稀澥值显著正相关。由于DP≥4的低聚糖分子至少有一个分支点,表明分支点多而不紧密的淀粉结构其面条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DCAD值对崂山奶山羊瘤胃pH、NH3-N及瘤胃酶活性的影响。日粮的DCAD值分别为0、50、100、200mEq/kgDM。从各采样点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日粮DCAD值对瘤胃氨态氮浓度、瘤胃pH、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α-淀粉酶活性、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不同指标测定结果,可推断100 mEq/kg DM的DCAD值对非哺乳妊娠的成年崂山奶山羊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旱作和灌溉条件下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灌溉和旱作2种栽培条件下, 以籽粒淀粉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鲁麦21和德99-3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籽粒淀粉粒的分布特征及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 与灌溉栽培相比, 旱作栽培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籽粒B型淀粉粒(2.0~9.8 mm和<9.8 mm)的体积、表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 而粒径>18.8 mm的A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少。水分亏缺降低了2个品种的籽粒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而增加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 这表明旱作栽培有利于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相关分析表明, 2个品种籽粒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均与2.0~9.8 μm和<9.8 m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负相关, 与9.8~18.8 m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正相关,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2.0~9.8 mm和<9.8 mm的淀粉粒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9.8~18.8 mm的淀粉粒呈负相关。表明小淀粉粒(2.0~9.8 mm和<9.8 mm)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 而大淀粉粒(9.8~18.8 mm和>9.8 mm)具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8.
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韦存虚  张军  周卫东  陈义芳  许如根 《作物学报》2008,34(10):1788-1796
大麦籽粒大、小淀粉粒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 系统观察了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过程, 以期为培育不同小淀粉粒含量的大麦品种提供参考。大麦大淀粉粒在胚乳发育早期发生与发育, 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通过缢缩进行增殖, 每个大淀粉体只包含1个大淀粉粒; 小淀粉粒在胚乳发育中、后期发生与发育, 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被膜向细胞基质突起, 出芽产生许多小淀粉体, 小淀粉粒在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包含小淀粉粒的小淀粉体被膜外突出芽产生许多新的小淀粉体, 用来形成小淀粉粒; 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同时在一个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当淀粉体被淀粉粒所充满时, 被膜降解消失, 释放淀粉粒到细胞基质中。研究表明, 小淀粉体来源于淀粉体被膜的外突, 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在1个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属于复粒淀粉。  相似文献   

19.
铜是瘤胃微生物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为研究日粮添加无机铜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本试验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发酵72h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铜(0、6、12、18、24和30mg/kg干物质(DM))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量、瘤胃液氨浓度和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铜可使发酵液不同时间点氨浓度和总氨产量、有机物发酵率显著提高(p<0.05),而对发酵罐中总微生物氮产量没有影响(p>0.05);与不添加的对照组相比添加铜可使发酵液的总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乙酸、丙酸、丁酸摩尔比例没有差异(p>0.05)。添加铜明显促进瘤胃有机物的发酵,增加瘤胃VFA产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