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以木薯叶为原料,研究木薯叶多酚氧化酶PPO的最佳提取条件与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木薯叶PPO 的 最佳提取条件为磷酸缓冲液PBS的pH 值6.8料液比4 mL/g提取时间6 h;木薯叶PPO 酶促反应产物在399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Km=0.8 mol/L动力学方程为V=2000[S]/0.8+[S]该酶最 适温度为37益,最适pH 值为7.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制取小麦旗叶粗酶液的最佳缓冲体系。[方法]采用不同的缓冲体系制备小麦旗叶粗酶液,测定小麦旗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的活力。[结果]当pH为6.2时,POD活力最高;当pH为5.8时,淀粉酶活力最高;当pH为7.0时,PAL和LOX活力最高。选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为提取缓冲液时,PAL和LOX活力最高。当此缓冲液浓度为0.15 mol/L时,POD活力最高;当此缓冲液浓度为0.10 mol/L时,淀粉酶和LOX活力最高;当此缓冲液浓度为0.05 mol/L时,PAL活力最高。[结论]制取粗酶液的最佳缓冲体系是pH 7.0、0.10 mol/L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取分离纯化部分可溶解的肌酸激酶,应用于检测各种病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心肌梗塞发生时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改变。[方法]先用液氮处理家兔内侧腓肠肌和心肌,经过初步分离纯化得到肌酸激酶的粗提液,然后利用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酶液,收集其中的活性峰,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结果]证明肌酸激酶是一个二聚体酶,带有两个相同的近似43kDa的亚基,同时显示家兔心肌和骨骼肌的肌酸激酶与其他物种的肌酸激酶有很大的同族性。[结论]新鲜心肌肌酸激酶的活性与贮存时间较长的心肌肌酸激酶的活性有很大差异。肌酸激酶同工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从杜仲翅果中提取亚麻酸之后的籽粑中制备桃叶珊瑚苷及其苷元的工艺方法。[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杜仲粕中分离纯化桃叶珊瑚苷,优化柱层析分离、纯化条件,利用酶解技术选择最佳酶解条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产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最佳上样量为2%,使用V(甲醇)∶V(石油醚)∶V(乙酸乙酯)为4∶0.5∶9的混合溶剂进行洗脱,通过收集、重结晶可获纯度为97%的桃叶珊瑚苷产品,利用酶解技术在30 min时桃叶珊瑚苷能达到最佳的酶解效果。[结论]该研究为高效制备桃叶珊瑚苷及其苷元的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探讨南烛叶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对南烛叶PPO的最适提取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南烛叶为原料,分别研究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添加含量、料液比、浸提时间和p H各因素对其提取的PPO酶活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适量南烛叶粉末,以料液比1∶15 g/m L,加入含9%PVPP(W/V)p H 7.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0.1 mol/L),匀浆并于4℃下浸提9 h,过滤,滤液经冷冻离心(4℃,12 000 r/min,20 min)后得到酶活最高的PPO酶液(11 335 U/m L)。[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南烛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地区罗布麻POD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内蒙古不同地区罗布麻POD同工酶谱进行比较分析,为该地区罗布麻的育种利用及亲缘关系的鉴定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内蒙古通辽、巴彦淖尔、包头3个地区罗布麻子叶期叶、茎、根的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内蒙古3个地区罗布麻苗期叶、茎、根POD同工酶酶带的位置、数目和强弱均存在一定的差异。3个地区罗布麻叶、茎、根POD同工酶酶谱共有44条带,可明显划分为1和2区,其中强带集中在2区,占总强带的79%;而中强带和弱带主要集中在1区,分别占中强带和弱带总数的75%。[结论]内蒙古3个地区罗布麻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7.
甘蔗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进行甘蔗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方法]对甘蔗叶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建立80%乙醇去杂—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去色素的提取工艺,从甘蔗叶中提取粗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比色测定多糖的含量,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值。[结果]结果表明,甘蔗多糖在80℃9、5%乙醇沉淀的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4%,在8~8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甘蔗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刺儿菜性别连锁的同工酶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刺儿菜进行同工酶分析,确定适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同工酶类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刺儿菜雌雄株花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及酯酶同工酶(EST)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D、MDH及EST同工酶在刺儿菜雌雄株的花和叶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花和叶片中,POD同工酶均发现了性别特异的酶带,MDH同工酶仅发现在花中具有1条雄性特异带,苹果酸酶同工酶(ME)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花中的酯酶酶谱外,两种同工酶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酶谱无明显差异。[结论]同一种酶在刺儿菜叶片和花中的雌雄株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高产纤维素酶担子菌LKY01发酵液出发分离获得纤维素酶。将担子菌七天发酵液收集后,经30%-80%硫酸铵分级沉淀、0.45mm滤膜过滤、10kd截留超滤管超滤除盐浓缩,得浓缩酶液。将浓缩酶液上DEAE-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柱,进行梯度线性洗脱。合并酶活最高主峰洗脱液,浓缩后上Superdex75凝胶层析柱,得到的两个酶活蛋白组分,FPA酶和CMC酶。经测酶活及电泳实验分析,所得FPA酶和CMC酶分子量分别为36.2和34.6,纯化倍数分别为26.86倍和24.42倍。  相似文献   

10.
树莓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和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莓SOD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00柱层析,同时对比DEAE-52柱层析和金属螯合亲和柱层析,并对其部分性质做了研究。从树莓中纯化得到3种Mn-SOD同工酶:SODⅠ、SODⅡ、SODⅢ。结果表明经金属螯合亲和柱层析的回收率和纯化倍数远高于DEAE-52柱层析。3种SOD对KCN和H2O2均不敏感,最大紫外吸收峰均为280 nm,SODⅠ和SODⅡ受温度影响较小,SODⅢ受温度影响稍大,pH值在7~9范围内3种SOD的相对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木薯品种在朱砂叶螨刺吸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木薯的抗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华南8号、南植199和华南205等3个木薯品种朱砂叶螨的种群数量;采用盆栽法比较接螨叶片(处理)与健康叶片(对照)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不同木薯品种的朱砂叶螨种群数量在调查期内同时出现一个高峰(10月30日左右),其中华南205朱砂叶螨高峰期种群数量最多(105.6±6.9头/叶),其次为南植199(53.2±8.6头/叶),华南8号种群数量最少(38.7±3.8头/叶).朱砂叶螨为害后,3个木薯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同期对照相比均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与同期对照的比值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和POD活性整体上有升高趋势.其中抗螨品种华南8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和POD活性与同期对照的比值上升幅度较大,感螨品种华南205的上述生理指标较同期对照升高幅度较小.[结论]在朱砂叶螨刺吸胁迫下,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初步推测这几项生理指标变化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抗螨性强弱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碳离子辐照对甜高粱幼苗叶片中保护酶同工酶的影响。[方法]以甜高粱品种KFJT-CK为对照,以经碳离子辐照选育的早熟突变株KFJT-1为试材,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突变后代KFJT-1与对照KFJT-CK相比,POD同工酶酶谱基本相同,说明碳离子辐照并未使甜高粱POD同工酶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SOD同工酶酶谱的条带数相同,只是条带的颜色深浅有所差异,说明碳离子辐照仅使SOD同工酶的表达量有所差异;EST同工酶增加了1条新谱带,说明碳离子束辐照使甜高粱EST的表达发生了变异。[结论]碳离子辐照对甜高粱幼苗叶片中POD的影响很小,对SOD有较微弱的作用,而对EST的同工酶谱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生理学角度探讨菟丝特对黄素梅上日本菟丝子的作用机理,为日本菟丝子的防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3种6%菟丝特AS浓度(6、10和14 mg/L)对接种日本菟丝子的黄素梅进行喷洒处理,药后7d测定日本菟丝子及黄素梅幼苗的部分生理指标.[结果]经6、10和14 mg/L 6%菟丝特AS处理后日本菟丝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下同),分别是对照(清水)的28.34%、38.73%、58.68%和67.37%、39.62%、71.05%;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显著高于对照.经6%菟丝特AS处理后黄素梅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参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在6 mg/L 6%菟丝子处理后显著高于对照,是对照的1.35和1.53倍,其余浓度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菟丝特AS通过影响菟丝子体内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代谢、破坏菟丝子体内保护酶系统的平衡对菟丝子发挥防治作用.寄主植物黄素梅则通过维持较强的光合作用和较高的可溶性蛋白水平及均衡的保护酶系统免遭菟丝特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程度下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木薯抗寒品种选育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南205、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试验设置4、8、12、25℃4个不同温度分别处理1、3、5、7d,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SOD、POD、MDA、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在4、8、12、25 ℃温度条件下,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上升,SOD、POD、MDA、可溶性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含水量则不断下降.低温胁迫下,木薯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脯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DA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木薯品种和耐寒性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差异较大且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间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野生和栽培木薯叶片的营养及饲料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种质叶片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木薯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测定8个木薯种质(3个野生种和5个栽培种)功能叶片的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糖、淀粉、类胡萝卜素和氢氰酸(HCN)含量,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功能叶片相关蛋白酶(UGPase、AGPase、GBSSI和Linamarase)的表达水平.[结果]8个木薯种质中,野生种Manihotcecropiaefolia Phhl功能叶片的淀粉、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含量最高,分别为2.5 g/100 gDW、30.0 g/100 gDW和91.9 mg/100 gFW,蛋白质和HCN含量中等;栽培种SC9功能叶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中等,HCN含量最低,仅167 mg/kgFW.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M.cecropiaefoliaPhhl叶片糖和淀粉代谢通路的关键酶UGPase、AGPase和GBSSI表达水平最高,SC9 HCN代谢通路的关键酶Linamarase表达水平最低,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看出,叶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木薯种质,粗脂肪含量较低;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木薯种质,HCN含量较低.[结论]野生木薯M.cecropiaefolia Phhl完全展开功能叶片的综合营养价值较高,可考虑作为畜禽和蚕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栽培种木薯SC9新鲜叶片HCN含量较低,也可优先作为蚕用饲料.  相似文献   

16.
外源壳聚糖诱导番茄抗灰霉病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明确壳聚糖对番番茄茄幼苗抗灰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测定了壳聚糖对番茄灰霉病诱抗效果以及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脯氨酸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对番茄灰霉病的诱抗效果14d时达到58.26%;与灰霉病菌处理组相比,壳聚糖处理组番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增加34.6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5.3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0.83%、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16.21%、POD含量增加16.88%、MDA含量降低16.54%。[结论]外源壳聚糖可以提高番茄幼苗光合利用率和保护酶活性从而提高番茄幼苗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土沉香幼苗对硝普钠(SNP)—酸铝(AlCl3)互作的生理响应,为探讨土沉香的耐AlCl3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不同浓度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并进行SNP-AlCl3互作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模糊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大值,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小值;丙二醛(MDA)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最低,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最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反.添加SNP后,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均明显高于未添加SNP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低浓度(0.2 mmol/L)AlCl3胁迫可促进土沉香幼苗生长,外源添加SNP对高浓度(0.8 mmol/L)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产生的毒害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可在土沉香幼苗培育及抗性研究等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取对细菌性枯萎病具有高抗、中抗、高感的6个木薯品种,在苗期对它们叶片的组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对接种病原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和蜡质含量差异显著,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高抗品种叶片的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较感病品种更整齐紧密,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海绵组织中则出现较多的空隙,结构比较疏松;接种病原菌后,叶片中POD和PPO的活性与木薯抗病性成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有较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的根、茎、叶内过氧化物酶(POD)及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比色法测POD酶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POD同工酶的比较。【结果】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叶部POD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和茎部。烟草接菌后,根、茎、叶内的POD活性均在第3天升至最高,而叶内比对照增高了29.67%。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烟草接菌后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的数目、种类和各条的相对活性上表现出差异。【结论】POD作为植物的保护酶类,随植物抵抗疾病的过程变化而变化,故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刘淑慧  侯智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81-8984
[目的]研究喷施蔗糖对蓝莓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类型的2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析了喷施不同浓度(0.1%、0.5%和1.0%)的蔗糖溶液对蓝莓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蓝丰:5月初~7月中旬;粉蓝:5月底~8月中旬),2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总含量逐渐增加,但各个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2个品种果实成熟时期主要是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含量很少,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当,并且随着果实的发育,各处理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喷施0.5%的蔗糖溶液增加最多;通过对各个处理叶片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结论]叶片喷施0.5%浓度的蔗糖对增加蓝莓果实中的糖度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