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确定银连解毒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共水蒸馏法对处方中薄荷、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考察;以吸水率为指标,对药材浸泡时间进行了筛选;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量、绿原酸含量、牛蒡苷含量为指标,对煎煮过程中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个重要参数进行了筛选。结果:薄荷、荆芥加8倍量水,浸泡0. 5 h,共水蒸馏1 h,挥发油提取效率最佳;加水浸泡2 h后药材完全浸透,吸水率为220%;最佳煎煮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 5 h。本研究为制定银连解毒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规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产速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对挥发油的提取时间,水提取工艺中的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乙醇沉淀中的乙醇用量进行了筛选.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挥发油提取时间6 h;水提工艺每次加水12倍量、浸泡1 h、煎煮0.5 h、煎3次,2倍量乙醇除杂质.  相似文献   

3.
四君子汤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四君子汤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酸单铵盐含量为指标,药物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四君子汤的煎煮工艺。结果表明,考察因素对甘草酸单铵盐提取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用水剂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对工艺有显著影响;四君子汤最佳煎煮条件为:浸泡30 min、加水量10倍、煎煮时间2 h,煎煮3次。  相似文献   

4.
确定瘟疫消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浸膏、黄芩苷、总多糖得率为检测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加水12倍量、煎煮2次、时间1.5h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语:该工艺科学合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公司研制了一种提高动物免疫力的中药口服液一归芪饮,主要由黄芪、当归等6味中药组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甲苷和多糖。为了提高药效,对其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对象,以黄芪甲苷含量,总多糖含量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表明10倍水量(第一次多加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0h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的提取条件对合欢磁牡口服液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通过不同的提取工艺、浓缩工艺及提取工艺验证试验处理后,检测合欢磁牡口服液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C_(33)H_(44)O_(17))的含量。结果显示,煎煮次数C对提取工艺有显著影响(P0.01);煎煮时间B和加水量A对提取工艺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的浓缩温度对合欢磁牡口服液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本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提取的合欢磁牡口服液中C_(33)H_(44)O_(17)的转移率平均值为72.37%,RSD为0.83%。因此,确定的最佳提取生产工艺为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煮沸1 h。  相似文献   

7.
筛选并确定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口服液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水提、醇提、水提醇沉3种提取工艺,以栀子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结合实际生产流程繁简、成本等因素以确定最佳工艺。其中水提工艺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料液比、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醇提工艺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水提醇沉工艺以水提工艺最佳条件为基础,进行醇沉终浓度和醇沉时间单因素试验。加味茵陈蒿口服液最佳工艺为水提工艺,即补足2倍吸水量后加12倍水,浸泡30 min,每次煎煮1 h,煎煮2次。考虑成本、工时等因素,采用水提工艺时具有成本低、提取效率高、安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板芪口服液的制备工艺,通过L9(3~4)正交实验表设计试验,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优化板芪口服液的提取与醇沉等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采用10倍量水浸泡药材1.5 h后煎煮2次,每次1.5 h,药液浓缩至1.5 g/mL,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60%,4℃静置12 h过滤,回收乙醇,加水至生药浓度为1 g/mL,4℃静置48 h,过滤,加入3‰苯甲酸钠。结论:依照最佳工艺制备得到的板芪口服液黄芩苷含量相对较高,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板芪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桑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桑叶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进行桑叶粗多糖含量测定,比较得出桑叶水提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次数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当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为2 h,煎煮2次时桑叶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4.94%。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确定桑叶水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5倍水,煎煮2 h,煎煮3次。乙醇浓度对桑叶粗多糖的含量及得率影响很大,70%乙醇醇沉所得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质量最大,40%乙醇醇沉所得桑叶粗多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41.5%,显著高于其他乙醇浓度(P < 0.05),提示乙醇浓度越高,桑叶粗多糖含量越低,但得率越高。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2 h,煎煮3次,采用70%乙醇醇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通肾颗粒中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参考因素,以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综合评分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1:12的加水量,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各活性部位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