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韦琴  黄婉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79-6381,6457
[目的]优化胡萝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酸提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用中性蛋白酶去除以上残渣中的蛋白质,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为3,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80 min,最佳料液比为1∶10 g/ml,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42%;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pH为6,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60 min,加α-淀粉酶量0.6%,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7.63%.[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优化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苹果皮渣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苹果皮渣为原料,进行了酸水解法提取苹果皮渣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酶法和化学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适宜条件为:水解温度80℃,pH 1.5,水解时间150 min,加水比为12∶1,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3.54%,成品呈浅黄色。酶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的添加量是0.4%,酶解温度为70℃,酶解时间为40 min,木瓜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2%,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40 min,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高达39.01%,膨胀力为27 mL/g,持水力为13.14 g/g。化学法制得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仅为23.30%,膨胀力为18 mL/g,持水力为2.6 g/g。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从鹰嘴豆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方法,为今后工业化生产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酶碱法提取鹰嘴豆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考察的4个因素为:α-淀粉酶浓度、中性蛋白酶浓度、Na OH浓度以及浸泡时间,并通过正交试验对4个因素的水平进行了优化处理。[结果]通过正交试验提取鹰嘴豆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计算产率,得出酶法提取鹰嘴豆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α-淀粉酶浓度1.0%,中性蛋白酶浓度0.5%,Na OH浓度为3.0%,浸泡时间80 min,此时提取的鹰嘴豆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最高,为29.86%。[结论]用复合酶法提取鹰嘴豆膳食纤维大大提高了膳食纤维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4.
酶法提取薯渣膳食纤维及制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对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渣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心甘薯是提取薯渣膳食纤维的理想材料;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α-淀粉酶1.2mL/g,胰蛋白酶0.7mL/g,糖化酶4.0mL/g;糖化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时间40min,pH 5.0;膳食纤维产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1.43%,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达40.31%,甘薯渣膳食纤维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195mL/g和910%。  相似文献   

5.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开展双酶法提取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及其性质研究,采用双酶法提取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浓度0.4%、碱性蛋白酶酶解p H值为8、α-淀粉酶浓度0.5%、α-淀粉酶酶解pH值为6;持水力为25.86±0.54 g/g,持油力为5.21±0.28 g/g,膨胀力为9.38±0.47 mL/g。  相似文献   

6.
以可可果皮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可可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水浴温度90℃,pH 2.0,提取时间30 min,得率为25.19%。可可膳食纤维总得率达57.99%,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5.23g/g,溶胀性为11.42mL/g。  相似文献   

7.
酶解法提取竹笋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州[目的]研究利用酶解法提取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各因素对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影响程度依次为:α-淀粉酶〉酶解时间〉木瓜蛋白酶〉pH值〉料水比〉纤维素酶〉酶解温度;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的最佳组合为:料水比l:40,α-淀粉酶1600U/g底物,木瓜蛋白酶3000U/g底物,纤维素酶4000U/g底物,pH值5.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5h。[结论]筛选出了影响膳食纤维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竹笋膳食纤维酶解法的最佳条件,为进一步改良和优化膳食纤维的成分和生理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薯渣膳食纤维酶解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对甘薯渣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心甘薯是提取薯渣膳食纤维的理想材料;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α一淀粉酶1.2ml/g,胰蛋白酶0.7 ml/g,糖化酶4.0 ml/g;糖化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时间 40 min,pH值5.O;膳食纤维产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1.43%,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达40.3l%,甘薯渣膳食纤维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195 ml/g和910%.  相似文献   

9.
采用马铃薯渣为试验原料,运用双酶法,将马铃薯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有效提取,α-淀粉酶与木瓜蛋白酶能够保证马铃薯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双酶法提取马铃薯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以提高红薯渣的综合利用。[方法]以红薯渣为原料,利用碱化学法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料液比、碱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由正交实验确定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为1∶6,碱浓度为10.0g·L~(-1),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45min的条件下,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0.25%,持水力为4.16g·g~(-1),溶胀性为20.6mL·g~(-1)。[结论]碱化学法可有效提取红薯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1.
日粮纤维水平对鸸鹋日粮纤维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苜蓿粉为纤维源 ,通过对成年鸸鹋投喂不同纤维含量的 5种饲料 ,研究了日粮纤维水平对日粮纤维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酸性洗涤纤维 (ADF)、中性洗涤纤维 (NDF)及粗纤维 (CF)的消化率在苜蓿含量 (质量分数 ,下同 )为 10 %以内时 ,不受日粮纤维含量增加的影响 ;但含量的进一步上升 ,降低了日粮纤维的消化率。日粮纤维在饲料中适宜含量的上限是 :ADF 7 8%、NDF 16 7%及CF 6 1%。蛋白质消化率在苜蓿含量为 5 %时最高 ,在含量为 5 %以上时显著降低 (P <0 0 5 )。蛋白质消化率最大时的日粮纤维含量分别是 :ADF 7 4 %、NDF 16 4 %及CF5 5 %。以上结果表明 ,日粮纤维水平影响鸸鹋对日粮纤维和蛋白质的消化率 ,日粮纤维在鸸鹋饲料中的适宜含量是ADF 7 4 %、NDF 16 4 %及CF 5 5 %。  相似文献   

12.
膳食纤维的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膳食纤维的类型、生理特性(发酵性、膨胀性、持水性、吸附性、离子交换作用)与功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控制血糖、促进肠胃蠕动、清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并介绍了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和改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主食、焙烤食品、饮料和乳制品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膳食纤维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特性,在维持膳食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其水溶性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目前,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及性质功能,重点介绍了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膳食纤维提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海芦笋膳食纤维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斌  王朋  何键东  罗红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07-17009
[目的]研究从海芦笋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并制备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方法]采用酶与化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先用0.75%NaOH溶液碱煮30 min,再用1.5%HCl溶液酸煮20 min,将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混合。[结论]优化工艺下制备海芦笋膳食纤维,得率为21.28%,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为1∶3。  相似文献   

15.
鹅对日粮纤维消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主要从日粮纤维对鹅消化道生理功能的影响、日粮纤维水平对鹅生长发育的影响、鹅对日粮纤维消化利用特点、鹅对日粮纤维的消化机理4个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明确鹅对日粮纤维的消化机理,为开展鹅对日粮纤维的营养研究及制定鹅的饲养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豆加工副产物——豆渣及油脚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是人类生活中优质的蛋白源和优质油的来源.对其加工利用一直都被人民关注.在大豆加工过程中余下的豆渣及油脚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豆渣、油脚的开发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豆渣为原料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素,工艺产率为80%,产品纤维素含量为67.71%,并研制开发了大豆纤维系列食品.利用大豆油脚提取大豆天然维生素E,纯度为80%,其理化指标均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甜菜干粕为原料,进行木瓜酶脱除蛋白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酶法最佳脱除蛋白工艺为:0.2%的木瓜蛋白酶液‘pH为6.6,温度为65℃,每次提取时间为60min,液料比为13:1(ml:g),添加次数为2次,可脱除98.56%的总蛋白。  相似文献   

18.
麦麸膳食纤维在桃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麦麸中提取的膳食纤维添加到桃酥中,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麦麸膳食纤维桃酥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其最佳配方,制作出组织状态均匀一致、酥松爽口、口味油润清香、具有独特风味的麦麸膳食纤维桃酥。  相似文献   

19.
玉米膳食纤维在面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高压蒸煮法和挤压法对玉米膳食纤维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的玉米膳食纤维在面包中的应用特性,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适于加入面包中的玉米膳食纤维种类及其在面包中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面包中添加7%的玉米膳食纤维(挤压法处理)效果理想,且不增加面包添加剂的用量。此时面包的口感优良,抗老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