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矿物药材中重金属、有机质和浸出物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测定和分析8种矿物药材生品和煅制品中的重金属、有机质和浸出物含量,为矿物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自然铜、花蕊石、鹅管石、海浮石、银精石、金精石、金礞石和青礞石为供试矿物药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重金属(Cu、Pb、Cd、Cr、Hg、As)含量,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含量,按照药典中规定的浸出物测定方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结果】矿物药材样品中重金属、有机质和浸出物的含量在不同药材间以及同种药材的生品与煅制品间差异显著,其中8种矿物药材生品中Cu、Pb、Cd、Cr、Hg、As含量分别为1.58~10 646.35,7.16~267.95,1.87~79.15,0.00~32.52,0.004~0.799,7.62~134.54 mg/kg,煅制品中的含量分别为2.21~2 357.54,6.50~135.47,2.00~16.23,0.00~28.22,0.000~0.177,4.56~192.81mg/kg;8种矿物药材生品和煅制品中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10~115.32和0.89~9.36 g/kg;8种矿物药材生品和煅制品中水提冷浸法获得的浸出物含量分别为0.25%~4.99%和0.50%~3.24%,水提热浸法分别为0.37%~3.92%和0.25%~3.26%,醇提冷浸法分别为0.23%~1.45%和0.16%~1.29%,醇提热浸法分别为0.20%~1.47%和0.19%~1.53%。【结论】重金属、有机质、浸出物含量在8种矿物药材中差别很大,且各指标含量之间并不具有特定的规律性,需进一步结合相应的药理试验结果,才能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矿物药材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不同水稻土多年冬种紫云英配施化肥的培肥效应。【方法】在湖南紫潮泥、江西黄泥田双季稻区设置了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冬闲(CK)、紫云英(MV)、紫云英+40%化肥(MV+40F)、紫云英+60%化肥(MV+60F)、紫云英+80%化肥(MV+80F)、紫云英+全量100%化肥(MV+100F)、单施全量100%化肥(100F)共7个处理的稻田土壤有机质(OM)、可溶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结果】湖南紫潮泥土壤OM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DOM的荧光吸光强度明显高于江西黄泥田,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值则相反。土壤OM在两地均表现为MV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多数处理(黄泥田MV+100F处理除外);同100F相比,MV+100F处理降低了湖南紫潮泥、但增加了江西黄泥田的土壤有机质;而绿肥种植体系下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绿肥对两类土壤OM的贡献降低。种植绿肥配施80%—100%化肥,土壤DOC含量较100F高(黄泥田MV+100F除外),但单种绿肥(MV)以及绿肥配施40%—60%化肥对两地土壤DOC影响不尽一致。单种植绿肥能够降低两类土壤DOC/SOC,其中,在江西黄泥田上显著低于100F处理;两类土壤上种植翻压绿肥,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DOC/SOC随之增加(黄泥田MV+100F除外),表明配施化肥量越高其活化土壤碳库的作用越强。种植绿肥较100F能够有效降低土壤DON含量(黄泥田MV+100F处理除外),且在湖南紫潮泥上更为显著。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绿肥及绿肥配施40%—60%化肥下,两类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值较100F低,且E250/E365值随配施化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DOM分子量增大,分子结构越稳定。荧光光谱分析发现,两类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均以类富里酸为主;与100F相比,单种绿肥(MV)以及绿肥配施化肥(黄泥田配施40%—60%化肥)能够增加土壤DOM的荧光强度,降低DOM的腐殖化指数(HIX)。【结论】种植紫云英能有效促进稻田土壤有机质积累,配施化肥降低紫云英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绿肥配施化肥能够提高土壤碳库活性,并且增加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及腐殖化程度,进一步解释了配施化肥降低紫云英对土壤碳库贡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寒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和光谱学特征,为川西高原区域水陆碳循环以及高寒土壤资源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川西3种高寒生态系统(亚高山森林、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中0~10 cm的表层土壤中的DOM,利用三维荧光分析仪测定了DOM荧光特征,采用平行因子法(EEM-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等对DOM光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亚高山森林土壤中DOC、DON、TOC和TN含量明显高于高寒泥炭土和高寒草甸;亚高山森林土壤DOM芳香性与腐殖化程度最低,DOM稳定性最低,微生物可利用性最高;平行因子分析显示所有土壤DOM呈4个荧光组分,以蛋白类组分载荷最高,富里酸类组分载荷最低;亚高山森林土壤DOM中芳香蛋白类有机质占比最高,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土壤DOM中则是富里酸类有机质比例最高。【结论】3种高寒土壤的DOM及荧光组分差异显著,亚高山森林土壤DOM不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地貌特征,以位于汉中盆地中部的平坝区作为研究区,于2010-2011年共采集土样3 568个,测定土样有机质含量,对获得的有机质含量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地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结果】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20~38.00g/kg,平均值为21.53g/kg,变异系数为24.48%,属中等强度变异;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空间聚集式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尺度为4.70km;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系数为0.55,表现为中等强度空间相关性;研究区61.13%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20~<30g/kg),整体分布格局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其中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研究区大部分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组成与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分析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理化性质以及元素组成。【方法】将采集的有机肥样品经过预处理测定了有机肥的鲜样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氮、磷以及钾的含量。同时还测定了有机肥的灰分、腐殖酸含量以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商品有机肥的合格率为7.84%,按照有机肥原料来源将合格率从大到小排序:植物性有机肥(合格率=33.33%)海藻类有机肥(合格率=25.00%)不明来源商品有机肥(合格率=11.11%);鱼虾有机肥、羊粪有机肥、牛骨粉有机肥以及黄腐酸有机肥中没有合格产品。有机肥理化性状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范围较大,理化性质中的鲜样含水量、pH、有机质含量、灰分以及腐殖酸含量的范围分别为1.4%~67.9%、3.41~9.49、8.36%~83.01%、22.81%~85.67%、85.24~871.49 mg/kg;N、P_2O_5、K_2O、Ca、Mg、S、Fe以及Mn的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24%~10.16%、0.21%~7.10%、0.19%~8.48%、0.02~3.37 g/kg、0.03~0.78 g/kg、0.60~2.48 g/kg、0.34~17.65 g/kg、0.01~0.27 g/kg。测定指标中除鲜样含水量和Ca含量之外,其余指标的分布特征均符合正态分布。【结论】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总体较差,不同有机肥之间营养元素以及理化性质等指标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陈桥湿地土壤和沉积物养分状况及沉积物污染水平。【方法】分别对陈桥湿地非水体(泥滩区)土壤和水体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样品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总无机态氮(total inorganic nitrogen,TIN)、铵态氮(NH4+)、硝态氮(NO3-)和亚硝态氮(NO2-)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并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沉积物污染水平。【结果】(1)沉积物OM、TN、TP和TIN含量远高于土壤;(2)土壤C/N、C/P和N/P均值分别为25.31、16.39和0.66;沉积物C/N均值为18.08,C/P和N/P样点间差异大;(3)各样点沉积物TN、TP和OM均值分别为(1 723.35±1 562.50) mg/kg、(754.28±98.94) mg/kg和(5.00±4.26)%,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均为轻...  相似文献   

7.
粤东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和有机质水平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粤东海域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其与海域环境的关系,于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采集了柘林湾外至南澳岛以及汕头港附近海域10个采样点的春、夏、秋、冬4个季度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生物硅(BSi)与有机质(OM)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中BSi和OM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0%~0.67%和2.31%~11.14%,平均含量分别为0.43%和8.06%,且季度差异不明显。线性回归结果表明,OM与BSi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硅藻是该海域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柘林湾外海域BSi含量明显较高,显示出该海域较高的硅藻生产力;而汕头港海域较高的陆源输入导致沉积物中OM含量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不同绿肥作物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滨海盐渍土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种植豆科绿肥田菁、草木樨,分析了绿肥生长季滨海盐渍土容重、孔隙度、p H、养分、有机质及盐离子总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种植前相比,一个生长季后,种植田菁、草木樨土壤容重减轻6.72%~8.82%,孔隙度增加6.90%~9.43%;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含量分别较种植前增加4.56%~6.80%和9.49%~10.7%,且含量最高的是1月和3月;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降幅范围为2.17%~35.6%;0~20 cm土层p H降低,可溶性盐离子总量及氯离子含量分别由种植前的3.36~5.92和1.12~1.89 g/kg降低到种植后的1.44~2.08和0.178~0.247 g/kg,脱盐效果显著。【结论】种植豆科绿肥田菁、草木樨可明显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p H与盐分水平,提高土壤有机质与有效氮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4种杏属植物种仁的主要营养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溶剂法测定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仁用杏(Kernel-using apricots)、紫杏(Armeniaca dasycarpa(Ehrh.)Borkh.)种仁的粗脂肪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总蛋白含量,使用马弗炉测定其灰分含量,使用GC-MS测定其脂肪酸种类及比例,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4种杏属植物的粗脂肪含量为474.4~523.4g/kg,仁用杏最高;总蛋白含量为278.4~346.2g/kg,紫杏最高;灰分含量为24.4~37.9g/kg,紫杏最高。共分离出6种主要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3.85%~7.68%,普通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91.33%~95.85%,西伯利亚杏最高;油酸的相对含量为62.58%~74.67%,仁用杏最高;亚油酸的相对含量为19.50%~29.90%,西伯利亚杏最高。4种杏种仁均测定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72.5~325.2g/kg,包括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其总含量为72.7~84.1g/kg,组氨酸含量为7.1~8.5g/kg。【结论】4种杏属植物种仁含油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优质的油料;蛋白质含量高,均含18中氨基酸,是优质的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10.
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土壤养分的测定与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为该区烤烟生产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陇县10个烤烟种植乡镇55个土壤样品的pH、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陇县烟区土壤pH值为7.39~8.23,平均为7.83;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为5.67~17.32,0.41~1.36,20.59~27.04 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2.39,0.90,22.48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1.91~190.41,10.34~49.61,102.80~444.08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98.72,27.81,197.14mg/kg;土壤有效锌和铜含量分别为0.21~0.84,0.21~0.66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45,0.46 mg/kg;土壤养分存在较广泛的变异,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平均为0.623 5,变幅为0.377 0~0.748 4,变异系数为11.56%;Ⅱ级IFI和Ⅲ级IFI土壤所占比例均较大,分别为63.64%和34.55%。【结论】陇县烤烟种植区土壤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和有效锌含量较低,应增加有机肥、腐植酸肥及微肥(锌)的施用量,以实现烟区土壤的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西省地方标准中有关降水集中期的定义,统计1971~2008年4~9月的降水集中期,并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做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8年4~9月期间,6~8月是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雨量较多的月份,4、5、9月是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雨量较少的月份。随时间变化,全省6~8月降水集中期及其雨量呈可能增多趋势,4、5、9月呈可能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汉代"亡人"的存在背离"编户齐民"理想社会组织秩序。作为行政管理者难以控制而实际上长期存在的社会人群,"亡人"的活动往往促成了生产技术和文化礼俗的自然传播。"亡人"的数量和流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若形成规模,也可能导致"流民"运动。分析汉代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进步的原因,不应当忽视"亡人"和"流民"的积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气象微博的服务特点和开展情况的初步探讨,提出了针对气象微博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泡发芽培养方法改变水稻分子内部构象,测定其变性淀粉果胶酶活力的变化,选择最佳浸泡发芽条件并测定变性后淀粉灰度。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浸泡温度25℃,浸泡方式为浸泡4 h断水10 h,加碱量为0.03%Ca(OH)2,培养时间为2.5 d,在25℃条件下发芽6 d,变性淀粉果胶酶活性最高,灰度较好。从而成功实现对发芽水稻变性淀粉果胶酶活性及其灰度分布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探讨冬小麦的管理与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冬小麦的耕种面积也不断增大。因此,对冬小麦的种植管理、病虫的防治,已成为了提高冬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我国种植冬小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英语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的意义。就其语义分类和用法及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氯化钙为主要原料,添加磷酸钙和羟乙基纤维素,制备了钙磷胶体复合剂,经检测含钙量为115±5mg/mL、含磷量为16.4±2mg/mL.试验小鼠n=20以0.8mL/20g(体重)的最大剂量一日灌服2次,7d后观察无中毒表现,剖检后组织器管无肉眼可见异常.试验组小鼠n=20以0.4mL/20g(体重)的剂量一日2次连续灌服7d后,无中毒及死亡现象,小鼠平均体重由20.24±1.211g增加到23.35±1.130g,体重增加情况与对照组小鼠无差异.以100mL/只灌服奶山羊(n=5)后,血钙、血磷浓度在2~3h达到峰值(P<0.05),而且可维持6h左右.  相似文献   

18.
闫敏 《古今农业》2008,(4):99-104
明清时期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学术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建国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七个方面:烟草是否我国本土原产作物、烟草的传入时间、烟草的最早传入地、烟草的传入途径、烟草在全国的传布状况、烟草在我国迅速传播的原因、烟草的传入对我国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虽然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仍然需要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首次从棉籽壳中提取和纯化了一种新的棕色素,紫外-可见光谱测定表明:该色素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是231nm和278nm;pH值对色素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同一pH值的条件下,色素的颜色能保持稳定;棉籽壳棕色素对光、氧化剂、还原剂稳定,各种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在80℃以下色素稳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通过网络表达民意,激发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又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然,在互联网政治上,要善于梳理、整合网络民意,对网民加以引导,实现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