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成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网络民意的“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规范制度和程序,强化舆论信息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人大代表的“网络问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利用各种电子信息产品与选民沟通、搜集和表达民意,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试图形成信息对称局面,但也带来了对网络过分依赖而忽略实地调研、网上作秀敷衍民意、缺乏规范化的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有必要修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确立网络交流制度;改善代表结构,使之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多功能网络信息平台,提高人大代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方式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应正确利用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4.
网络民意对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日益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其中公民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参与政治信息尤其是对政府关于公共危机的处理,就是其中的一个。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应体现网络民意,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政府与网民的沟通,利用网络化解矛盾,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一个民意“沸腾”的时代,网络为民众利益表达创设了切实有效的途径,、弥补了传统民意表达机制的不足。但网络民意同时也呈现出多种矛盾特征,本文试以W市“虎山论坛”为例,阐述了面对高涨的网络民意,地方党委政府一方面要完善已有的民意表达渠道,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有效应对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网络意见领袖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民意表达机制的缺乏和网民多元化的需要是网络意见领袖产生的重要条件。网络意见领袖既可以成为沟通的纽带,化解负面信息带来的危机,也可以成为沟通的障碍,制造新的危机。因此,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管理和监督,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在和谐的网络环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截止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其中手机网民6.56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提升至92.5%,社会各阶层人群已经快速介入到互联网浪潮中。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群众重要的日常表达媒介,并成为了各级党政机关构建透明、高效、法治的现代治理架构的重要抓手和践行"听政声、察民意、聚良策"网络群众路线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错综复杂,现有的手工方式已无法满足互联网舆情实时监测与分析的要求,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信息系统是及时了解民意、掌握热点、发现与化解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就是运用信息自动发现与搜集、智能识别与处理等多种技术,能够满足指定主题自动发现与跟踪、舆情统计分析与热点趋势预测、正面言论回复与积极舆论引导等功能要求,是网络信息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柳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57-17958,17961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有关“三农”问题涉及面广,其重要性、复杂性不言而喻.而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和活跃的网络社交已形成了虚拟社会.笔者基于网络传播技术特质探讨了“三农”问题在虚拟社会的舆情传播特点,认为①“三农”问题相关利益诉求,是现实社会人的民意抒发,是公民高度参与社会活动的表现,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②事关弱势群体的一些事件,常带有局部性、区域性社会矛盾,它们彼此交织和聚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常会引发社会情感性围观的公共话题.③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多元互动性使得虚拟交互空间容易放大社会问题或歪曲事实,给社会管理带来负面影响.④“三农”问题事关民生容易引发民众的负面情绪或社会恐慌,从而导致暴发式传播.为此提出4点相应社会管理对策:(1)立足“三农”问题的社会现实性,减少负面民意的累积;(2)提高“三农”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应对水平,妥善处理网络舆情;(3)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辨识异常信息,发现意见领袖,引导舆情传播.(4)把握舆情处理窗口期,对信息的传播进行外部干预.  相似文献   

10.
王怡 《百姓》2004,(2):60-61
从刘涌案到苏秀文"宝马"案,源自网络的民意似乎开始撬起一个又一个案件.我们不难在网上看到铺天盖地的喊杀之声.这也许将诱发2004年中国社会法治进程的一个转捩点.因为网络就是一个虚拟的广场.多年以来,你在现实的广场上看不到热气腾腾的民意,你在平面媒体上也只能读到少数精英的理性评点和被他们"代表"了的间接民意.所以在未有网络之前,"民意"是一个隐身人,谁都可以放在嘴边,但谁都看不见它.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实人口与网民结构进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对比,考察了网络舆论生成的因素。文章认为,网络舆论的议题集中在政治化、公益化、底层化、道德化等几个方面,同时具有明显的愤怒、戏谑、怨恨、悲情等情绪指向。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社会风险,是当前话语格局重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普及运用,使高校传统的舆情管理与调控的手段相对弱化。为此,认清高校 突发事情舆情的特点、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分析来提出高校 突发事件舆情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网络问政作为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创新形式,具有推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促进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以及拓展民主政治空间等民主价值。当前网络问政中存在着主体素质不高、载体管理不善和环体氛围不浓等问题,需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网络问政能力、培育广大网民的网络问政素养、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培养是校园党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为网络阵地的新生力量。新媒体下网络舆情因其自由性、隐秘性、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党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重视校园网络舆情,构建合理的管理体系,进而强化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由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特性,加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矛盾和敏感因素,极易引起网络舆情。如何看待和认识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相对于一般网络舆情有什么样的特殊性,对于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文献研究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微博舆论监督具有人人都是监督主体、随时随地地实施监督、监督一切能够监督的事项的特点。微博舆论监督要求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准确无误、可信度高;要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高网络时代应对舆论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和社会信息的透明化,网络舆情呈现出多元性、突发性、复杂性等新趋势、新特点,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着力加强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网络推手是网络主体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针对特定司法案件,意图充当网络“意见领袖”,利用普通网民的司法诉求,制造谣言,扭曲民意,妄图以网络舆论对司法部门施加压力,最终影响审判结果。因此,分析网络推手对司法审判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其矫正机制,对于维护网络社会和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互联网与传统市场的关系,互联网市场划分为互联网基础市场和互联网交易市场。互联网特性使互联网服务商和经营者具有自然垄断性并损害广大不特定消费者的权益。互联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在现行私法制度下存在局限,应当依靠公法制度特别是完善反垄断立法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应当建立独立统一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加大法律责任及并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实现对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