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迎合消费者前往度假旅游区的消费偏好,需要做好茶室展销体验空间设计工作。本文以巴蜀文化作为文化背景。归因于:第一,茶室建设在于满足消费者休闲娱乐的需要。第二,茶室建设还在于将茶文化衬托出来。第三,茶室建设还在于推动当地茶叶产品的销售。空间设计的实施方案包括:确定空间设计的功能定位、形成范围经济下区位选择、多元角度下打造功能区域、合理装饰茶室空间的墙体等四个方面的构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系统掌握北戴河地区微红梢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和有效防治时机,以微红梢斑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微红梢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北戴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在北戴河联峰山公园油松林中微红梢斑螟1 a可发生2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有2个发生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为5月中上旬,6个诱捕灯的诱虫量可达26头;第2个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诱虫量可达32头,其中以7月份的高峰期尤为显著。对微红梢斑螟越冬虫态及越冬部位的调查发现,微红梢斑螟在11月份之后,不同虫龄的幼虫在枝梢和蛀果中以及蛹在蛀果中进行越冬,但最终主要以2 a生枝梢中的老熟幼虫和蛀果中的蛹之形式完成越冬。通过对幼虫转梢习性的调查发现,转出梢的枝条直径、长度以及蛀道的直径、长度,均低于转入梢。产卵部位调查发现,微红梢斑螟产卵部位主要为被害枝条(59%)和被害球果(53%)。  相似文献   
3.
施用生物炭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该研究通过野外坡耕地小区施用1%秸秆生物炭1年后的对比试验,揭示生物炭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耕作层土壤水力学参数、大孔隙度及其对饱和导水率的贡献率所产生的影响。试验设对照区与施用生物炭区2个处理,各处理有3个平行小区,耕作层土壤分为表层和亚表层(2~7和7~12 cm)。比较2个处理小区试验结果,可以发现:1)施用生物炭导致植物难以利用的土壤滞留水和易流失的结构性孔隙水的含量(θstr)下降,而基质性孔隙中植物有效水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0.058±0.003)cm3/cm3增加至(0.085±0.002)cm3/cm3;2)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对产流起主要贡献的半径125μm的总有效孔隙度分别平均增加54%和8%,其中孔径500μm的孔隙增加最为明显,高达110%和355%;3)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分别平均增加45%和35%。研究证明,施用生物炭,一方面,能增加土壤有效水的持水量,有利于植物抗旱;另一方面,提高土壤导水率,有利于水分入渗,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添加秸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添加秸秆对黄筋泥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碳、氮含量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设计了5个处理,即不添加秸秆和生物炭(CK)、添加秸秆(ST)、添加秸秆和腐熟剂1号(SB1)、添加秸秆和腐熟剂2号(SB2)和添加秸秆生物炭(SC)的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水稻产量和土壤全碳、全氮、腐殖质含量和磷脂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ST、SB1、SB2和SC均能提高水稻产量(P<0.05),其中SB2增产55.73%;ST、SB1、SB2和SC也提高土壤全碳、全氮、腐殖质含量、细菌磷脂脂肪酸含量、真菌磷脂脂肪酸含量和总磷脂脂肪酸含量(P<0.05),其中SC土壤全碳提高31.36%,SB2土壤全氮提高40%,SB1腐殖质含量增加50.01%,而SB1和SB2的细菌磷脂脂肪酸含量、真菌磷脂脂肪酸含量和总磷脂脂肪酸含量增加86.49%~401.59%。因此,添加秸秆可以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和腐殖质的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5.
Nisin·NaL对冷却猪肉中菌落总数变化的交互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芸  高峰  刘琛  徐幸莲  周光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58-5959
将Nisin、NaL单独及联合应用于真空包装冷却猪肉中,通过测定菌落总数的变化来分析Nisin、NaL在贮藏过程中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Nisin、NaL均可显著抑制菌落总数的产生,且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贮藏前期Nisin抑菌效果较好,贮藏后期3%NaL抑菌效果最好;Nisin、NaL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抑菌效果要好,而且两者在整个贮藏期间均显示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6.
苏铁 (Cycasrevoluta)俗名铁树 ,常绿裸子植物 ,雌雄异株 ,主产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 ,是现存最原始的种子植物 ,具有极高的学术、观赏、药用、食用价值。1 苏铁的“双核体”苏铁雌配子体有两个卵核 ,当一核受精成为受精卵时另一个便消失 ,因而有性系苏铁后代通常只是单胞单核体。1 985年我们偶然发现了单胞双核种子苗 ,从此开始了“双核体”的诱发研究。我们发现双核体后代与单核体后代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状双核体种子明显大于单核体种子。双核体种子是在一个完整的种壳里生有两个成熟的受精卵 ,分单胞双核和双胞双核两种。单胞双核…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围垦海涂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GGE技术,从微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结合土壤酶活性研究不同农林利用方式对围垦海涂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利用海涂盐分含量最高,而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最低;相比于蔬菜地和林地,棉花地和水稻田的有机质、碱解氮、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更高。四种利用方式土壤的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细菌是土壤中的主要种群,其数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等养分特征呈显著正相关,表现为水稻田、棉花地>蔬菜地、林地>未利用。DGGE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未利用土壤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81,与水稻田、棉花地较为接近,其次为蔬菜地和林地,分别为2.52和2.38。围垦利用引起土壤中的Gaetbulibacter marinus与Gillisia mitskevichiae种属变化。围垦利用后土壤质量优于未利用海涂。相比而言,种植水稻对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维持土壤质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双孢菇栽培的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述了薹蒜-夏番茄栽培模式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耕地酸化问题较为严重,改良酸化土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对比有机肥与不同用量白云石粉混施对土壤酸化与肥力、水稻产量以及稻米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白云石粉150 kg和有机肥300 kg,土壤pH平均提升0.2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升4.8%,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同时施用该调理剂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稻米Cd含量。本研究为我国南方酸化土壤改良与水稻安全种植同步应用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与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