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对酶法和碱法制备的低甲氧基果胶[LMP]的果胶提取率、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粘均分子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碱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发生了β-消去反应,使果胶大分子中部分半乳糖醛酸分子解离,果胶提取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粘均分子量偏低: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酯化度高于碱法,说明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能克服碱法制备上艺中的β-消去反应,果胶分子量高.  相似文献   

2.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对酶法和碱法制备的低甲氧基果胶[LMP]的果胶提取率、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粘均分子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碱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发生了β-消去反应,使果胶大分子中部分半乳糖醛酸分子解离,果胶提取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粘均分子量偏低: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酯化度高于碱法,说明酶法制备低甲氧...  相似文献   

3.
甘薯果胶的乳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新  木泰华  郭庆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759-2766
【目的】探讨甘薯果胶构成及乳化特性,为开发和利用薯渣中的果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法从薯渣中制备果胶,咔唑硫酸法测定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滴定法测定酯化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胶分子量。在不同果胶浓度(0.5%-4.0%,w/v)和不同油相体积分数(5%-40%,v/v)条件下进行乳化液特性研究。【结果】甘薯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3.28%,酯化度31.71%,分子量约为292kD。随着果胶浓度升高,乳化液粒径(d4,3)减小,乳化颗粒吸附果胶比例显著升高,乳化液表观黏度增大,乳化活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升高(P0.05)。此外,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d4,3增大,EA及乳化液表观黏度升高(P0.05),被乳化颗粒吸附果胶比例下降及ES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薯渣是制备果胶的良好材料,酸法制备甘薯果胶属低甲氧基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精制橘皮果胶(purified low molecular citrus pectin,PLMCP)的结构,为靶向性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橘皮果胶为原料,制备精制橘皮果胶,采用改良间羟联苯法测定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酸碱滴定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其酯化度,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其分子质量,单糖乙酰化法测定其单糖含量,分析精制橘皮果胶的主要结构。【结果】精制橘皮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95.40%,酯化度为7.99%,分子质量在13.69~24.58ku,重均分子质量为17.94ku;单糖只检出半乳糖醛酸,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均未检出,推测PLMCP为直链结构同型聚半乳糖醛酸。【结论】精制橘皮果胶的结构单一、分布均一、分子质量稳定,可作为新型靶向性抗癌药物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CO2脱涩处理的涩柿细胞壁果胶组成差异,分析脱涩对柿果果胶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涩柿果胶的高效提取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金瓶柿为试材,分别进行未脱涩处理及采用90%~95%CO2处理15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24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 3种脱涩处理.通过福林酚法测定柿果可溶性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半乳糖醛酸法测定细胞壁果胶组分含量;利用超声波辅助酸提法提取柿果果胶,并分析果胶提取率、色泽、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结果]随着CO2脱涩处理时间的延长,柿果可溶性单宁含量降低,不溶性单宁含量升高,水溶性果胶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螯合性果胶和酸溶性果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果胶提取率随柿果脱涩程度的提高而升高,90%~95%CO2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柿果果胶提取率是未脱涩柿果的4.00倍;提取的果胶亮度L*显著降低(P<0.05,下同),半乳糖醛酸含量显著升高;提取的果胶均为高甲氧基果胶,均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其中阿拉伯糖和木糖相对百分含量随着脱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半乳糖醛酸相对百分含量则逐渐升高.[结论]CO2脱涩处理可显著提高柿果果胶提取率,并影响提取果胶的理化性质,因此脱涩可作为制备柿果果胶的前处理工序,以90%~95%CO2处理柿果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脱涩方式提取得到的果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H改性和热改性甘薯果胶对结肠癌细胞HT-29、乳腺癌细胞Bcap-37和肝癌细胞SMMC-  7721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改性前后甘薯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分子量、微观结构及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果胶改性后半乳糖醛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酯化度和分子量降低,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未改性、pH改性和热改性甘薯果胶对3种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改性后甘薯果胶对3种癌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改性甘薯果胶对HT-29和Bcap-37的抑制效果更显著。【结论】改性甘薯果胶对HT-29和Bcap-37的增殖抑制效果较好,具有潜在的抗结肠癌和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葵盘提制得葵花果胶。主要按USFCCⅢ规定鉴别葵花果胶,并作了pH、灰分、金属示素、卫生检验、脂化度、总无水半乳糖醛酸盐含量等13项品质指标分析,均符合标准。测定了胶凝度。葵花果胶属低甲氧基果胶,但兼有低、高甲氧基果胶的凝冻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干菠萝皮渣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菠萝皮渣中的果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超声波功率507 W、10 m L提取液中酶添加量为0.51 g,在此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2.584 3%。经过红外光谱分析,通过与标准样品图谱的比较证明,所提取的样品是果胶,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57%,酯化度为47.99%,属于低酯果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品种苹果原料果胶结构的差异性,为品种识别提供帮助,为苹果相关产品的加工以及苹果副产物的利用提供理论数据基础。【方法】以来自全国7个产区的14个品种20份苹果样品为研究对象,由每份苹果的细胞壁物质(alcohol-insoluble residue,AIR)提取3种类型果胶:水溶性果胶(water-soluble pectin,WSP)、螯合性果胶(CDTA-soluble pectin,CSP)及碱溶性果胶(Na2CO3-soluble pectin,NSP),研究分析果胶的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GalA)含量、酯化度、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 molar mass,Mw)、中性糖含量以及结构官能团,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热图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苹果样本间果胶特性存在一定差异性。3种类型果胶含量以NSP半乳糖醛酸含量最多,WSP次之,CSP含量最少,最富含果胶含量的苹果品种是‘澳洲青苹’(215.75 mg GalA·g-1 AIR),产自不同地区的‘富士’(栖霞、新疆、青岛‘烟6’、河北‘三优’)苹果的各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有着较大的差异;‘秋锦’的WSP甲酯化度最高,CSP的甲酯化度偏高,且大多数为高酯化度果胶;WSP的乙酰化度均在3.5%以下;WSP的Mw在各品种苹果间差异性最为显著,辽宁‘华月’WSP的Mw最高;‘红将军’WSP的Mw/Mn高于其他品种,但其CSP的Mw/Mn低于其他品种;Mw/Mn在3种类型果胶间差异性较小;中性糖含量组成均以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3种单糖居多,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呈微量状态,葡萄糖存在居多的原因可能是在果胶的提取过程中,有可溶性淀粉、糊精或低聚糖混杂;各果胶以同型聚半乳糖醛酸和鼠李聚半乳糖醛酸II型结构为主,且果胶侧链较多;主成分分析得出苹果样本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为WSP的半乳糖含量、阿拉伯糖含量、岩藻糖含量以及CSP的半乳糖含量、鼠李糖含量、中性糖比率(鼠李糖与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比值)。【结论】不同品种苹果原料中3种类型果胶的含量及其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父本、母本等基因杂交关系的苹果品种的果胶结构特点间存在关联性,研究可为苹果育种与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对黄秋葵果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结构特征的果胶组分,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HPLC法和HPGPC对分离纯化的果胶组分进行单糖组成分析和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采用半乳糖凝集素-3诱导的红细胞凝集实验和竞争性荧光酶联免疫法研究不同结构特征的黄秋葵果胶组分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活性的情况。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级后得到AEP-1和AEP-2 2个产物,均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构成,分子量分别约为380和130 k Da;半乳糖凝集素-3诱导的红细胞凝集实验和竞争性荧光酶联免疫法的实验结果均表明,AEP-2具有较强的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的活性,初步阐释了黄秋葵抗肿瘤活性的机理,将促进黄秋葵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以雪花梨皮为试材,研究了酸水解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果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适宜提取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温度88℃、提取液pH 1.2、提取2h,此时果胶得率为5.74%。经检测,梨皮果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33%、pH 3.70,酯化度70.59%,果胶色泽为:L*=56.06、a*=1.25、b*=8.12,果胶的凝胶强度受果胶含量和蔗糖添加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温州蜜柑、胡柚为原料,分别取其皮及榨汁后的果渣,采用酸提醇沉的方法制备柑橘果胶。将制得的各种柑橘果胶经121℃处理30 min得到低分子柑橘果胶(LMCP),分别测定其分子质量、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和体外抗人前列腺癌激素不依赖型PC 3细胞活性。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处理后4种柑橘果胶的分子质量比处理前下降64%~92%,以温州蜜柑皮的下降最大,胡柚皮的下降最小;半乳糖醛酸含量比处理前上升了6%~14%,以温州蜜柑皮的最大,温州蜜柑果渣和胡柚皮的最小;酯化度比处理前下降了8%~21%,以胡柚皮的最大,温州蜜柑皮和胡柚果渣的最小。高温处理后4种LMCP在高剂量(10 mg·mL-1)下对PC 3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在70%以上,其中以温州蜜柑皮和胡柚果渣为原料制备的LMCP的抑制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果胶是一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糖衍生物。其活性的大小随来源及结构的不同而有差异。本文报道了从蚕粪中提取果胶的方法。我们对蚕粪果胶的分析表明,其羧基的游离及成盐程度、酰胺化程度、酯化程度分别为85.1%、1.1%和13.8%,甲氧基含量、半乳糖醛酸含量(均以无灰物计算)分别为1.79%和81.5%;特性粘度为267。目前,蚕粪中存在着果胶以及有关蚕粪果胶的化学分析,尚未曾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剑麻渣果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剑麻渣为原料提取果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对剑麻果胶的分离及脱色进行研究,得出制备剑麻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2.2 mol.L-1的草酸-草酸铵缓冲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0.1 g.mL-1,时间90min,温度80℃,在pH4.0条件下用乙醇沉淀果胶,果胶产率为14.87%;用w为1.8%~2.4%的过氧化氢脱色,获得浅黄色果胶.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剑麻果胶为酯化度23%的低酯果胶,w(半乳糖醛酸)为66%,pH、灰分等指标均符合国家轻工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超滤法分离苹果果胶及其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苹果果胶超滤法分离条件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果胶与其结构及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5种不同截流分子量的超滤膜分离苹果果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苹果果胶的结构和单糖组成。【结果】在跨膜压差为0.08 MPa,料液浓度为1 g?L-1,50℃条件下,获得6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果胶。相对分子质量与其理化性质有着对应的关系,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和胶凝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单糖组分也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多。同时,超滤对果胶液的脱色有良好作用。【结论】本研究可作为苹果果胶深度开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果胶甲酯酶、果胶裂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烟叶,细胞壁物质降解后,烟叶中果胶的含量与结构以及中性糖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4种生物酶可以有效降低烟叶中细胞壁类物质的含量,最高降幅可达17.8%;果胶甲酯酶和果胶裂解酶处理后的烟样,果胶的甲酯度显著降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处理后果胶甲酯度略有增大;酶处理后果胶中性糖的含量均比对照样增加,但不同种类酶处理的中性糖比例有区别。果胶裂解酶和纤维素酶处理后,烟叶中性香气物质总量(不含新植二烯)分别提高了24.4%和21.9%。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细胞壁果胶对Cd胁迫的响应机理,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镉(Cd)浓度(0、25、50、75、100、200 mg·kg-1)对伴矿景天细胞壁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ME)活性、细胞壁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伴矿景天地上部和根部细胞壁螯合态果胶、碱性果胶含量均在Cd处理浓度为100 mg·kg-1时最大,且螯合态果胶含量表现为地上部>根部,碱性果胶含量表现为地上部<根部。地上部细胞壁PME活性和半乳糖醛酸含量在Cd处理浓度为25 mg·kg-1时最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 40.4%和 39.2%。Cd胁迫抑制了根部细胞壁 PME活性,Cd处理浓度为 75 mg·kg-1时,伴矿景天地上部和根部 Cd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58.4倍和70.1倍;螯合态果胶含量和碱性果胶含量与植物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部的细胞壁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和螯合态果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80,P<0.05)。研究发现,伴矿景天通过调整细胞壁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来改变果胶含量,以增强伴矿景天对Cd的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苹果疏除幼果与成熟果果胶品质的差异,为苹果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苹果疏果期的疏除幼果和成熟果榨汁后的果渣为原料,采用传统酸法提取苹果果胶,对2种果胶的得率、酯化度、纯度、总酚含量、褐变度、色值、特性黏度和黏均分子量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并分析果胶的超微结构。【结果】苹果疏除幼果果胶的得率、酯化度、纯度、特性黏度及黏均分子量均小于成熟果果胶,但总酚含量和褐变度均大于成熟果果胶;成熟果果胶的色泽比苹果疏除幼果果胶好。苹果疏除幼果与成熟果果胶的表面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苹果疏除幼果果胶品质不如成熟果果胶。  相似文献   

19.
活体外黄芪根腐病菌细胞壁降解酶产生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细胞壁降解酶(CWDEs)是镰刀菌(Fusarium sp.)侵染寄主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种类的镰刀菌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降解酶种类有所不同。以山西省黄芪(Astragalus L.)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Ellis et Everhart)Wr.]、腐皮镰刀菌[F.solani(Mart)Sacc.]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为研究对象,对其活体外诱导培养产生的主要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内切1,4-β-D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根腐病菌均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内切1,4-β-D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6种CWDEs,但不同的致病菌产生各种酶的活性大小和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差异。该结果为深入研究CWDEs在根腐病菌侵染黄芪过程中的致病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以西瓜皮为原料,提取果胶的工艺流程。采用稀酸萃取、乙醇沉淀提取果胶的方法。利用H2SO3溶液代替传统工艺的稀HCl或稀H2SO4作为萃取液得到的西瓜皮果胶的提取率约为2.1%,制得的果胶半乳糖醛的含量大于60%,酯化度大于60%,股凝度为165级。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化学法规标准(F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