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草原红牛气体代谢、养分消化代谢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草原红牛饲养标准的制订和高效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2头体重相近(365.08±2.76)kg、健康的草原红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增重净能为5.65(低能组)、6.05(中能组)和6.43 MJ·kg-1(高能组)的饲粮。试验期20 d,其中,预试期18 d,正试期2 d。正试期利用“大型动物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开展呼吸测热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开展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前颈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高能组甲烷产生量、甲烷产生量占干物质采食量比例、氧气消耗量及产热量显著高于其他组,二氧化碳产生量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且各项指标均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能量代谢参数分析表明,各组消化能采食量、代谢能采食量、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粪能排泄量和尿能排泄量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能组甲烷能排放量、甲烷能占总能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草原红牛氮代谢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有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而升高的趋势(P=0.059)。高能组血清总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且均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呈线性变化(P<0.05)。其他各组间血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宜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可提高草原红牛的养分利用率,但能量供给过高时会以甲烷能形式损失。综合来看以中能组效果最佳,推荐350 kg草原红牛适宜消化能和消化蛋白日供给量分别为128.12 MJ·d-1、749.50 g·d-1,代谢能和沉积蛋白日供给量分别为121.78 MJ·d-1、678.75 g·d-1,净能日供给量为55.96 MJ·d-1。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舍饲断奶藏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4.967±0.111)kg的健康断奶藏仔猪45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期28 d,分别饲喂藏猪消化能水平为11.72、12.13、12.55、12.97和13.39 MJ·kg~(-1)的饲粮,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消化试验,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饲粮的养分消化率。【结果】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断奶藏仔猪日增重逐渐增加,料肉比逐渐降低(P0.05),而平均日采食量与平均末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11.72 MJ·kg~(-1)组日增重显著低于12.97与13.39 MJ·kg~(-1)组,而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与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随饲粮能量水平的上升逐渐提高(P0.05),总能消化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粗蛋白质与粗灰分的消化率受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浓度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消化能水平为12.13与12.55 MJ·kg~(-1)处理组谷丙转氨酶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指标受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认为,饲喂断奶藏仔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当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6%时,适宜的消化能水平为12.55 MJ·kg~(-1)。  相似文献   

3.
饲粮营养水平对五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公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2(CP20%和17%)×2(GE17.6MJ/kg和16.7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选用5岁(4锯)以上梅花公鹿100头,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浓度对鹿体增重产生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高能高蛋白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高能低蛋白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纤维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较高的饲粮蛋白质水平,蛋白质和纤维消化率均较高;饲粮能量浓度对蛋白质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低能量浓度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高能量浓度组,5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16.8MJ/kg(GE)和16.6%(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6~37MJ和366~382g.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母貂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及血清脂类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日龄88只体质量(0.76±0.03 kg)相近母貂,随机分成8组,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3.0,13.5,14.0,14.5,15.0,15.5,16.0,16.5 MJ/kg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母貂的体质量增长(P0.01),当能量水平为13.0 MJ/kg时,母貂的末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母貂的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P0.01);(2)饲粮能量水平为14.0 MJ/kg时,母貂的毛皮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随饲粮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由此得出:水貂在饲喂全价干粉料饲粮时,育成期(7~9月)母貂的饲粮代谢能为16.0 MJ/kg(总能为19.0 MJ/kg)能够得到较好的生长效果;冬毛生长期(10~12月)母貂的饲粮代谢能为14.5 MJ/kg(总能为22.5 MJ/kg),母貂机体才能保持较好的状态,同时亦能得到较好的毛皮质量。  相似文献   

5.
饲粮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对四岁梅花鹿生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本研究采用2(CP18%和15%)×2(GE17.15MJ/kg和16.32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选用四岁(三锯)梅花公鹿40头,分为四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8%处理组鹿的体增重显著高于15%蛋白组;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饲粮能量浓度对粗纤维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高能量组显著高于低能量组;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16.4MJ/kg(GE)和15.9%(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3.94MJ和330~360g。  相似文献   

6.
利用草原红牛、肉用群体(含1/4利木赞血草原红牛)作为试验牛种,按营养水平分为高、低营养水平组,对各组饲料营养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肉用群体高营养组能量和粗蛋白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高营养组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极显著低于低营养组(p0.01);在高营养水平下,肉用群体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5),肉用群体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草原红牛(p0.01)。血液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肉用群体高营养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在高营养水平下,肉用群体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极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肉用群体葡萄糖含量极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且各血液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遗传因素和营养水平在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上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肉用群体的平均日增重随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后备母猪血清激素的影响。选择27头体重(61±3.1)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低、中、高3个能量水平饲粮。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标准(1998年)推荐消化能需要的90%、100%和110%。试验期内各组平均日采食量相同,但摄入的消化能水平不同。在试验第1 d、8 d、15 d和22 d收集血样。结果显示: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高能组血清FSH、LH、INS、IGF-Ⅰ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低能组四种激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显示,高能量饲粮可促进后备母猪血清FSH、LH、INS及IGF-I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莫能菌素饲喂肉牛后对日粮养分消化代谢及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选用12月龄左右、健康、发育正常的西门塔尔牛48头,按随机设计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牛饲喂由混合精料与玉米秸秆所组成的基础饲粮,其精粗比45∶55,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00、200和300 mg·d-1的莫能菌素,进行为期70 d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和处理3的粗蛋白消化率和采食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烷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2和处理3的粪氮和尿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1(P0.05),而可消化氮和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P0.05);处理组的氮排泄/采食氮、磷排泄/采食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当莫能菌素的添加量为300 mg·d-1时,日粮中粗蛋白的消化率、氮利用率提高,氮、磷和甲烷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9.
选用健康断奶藏獒(45日龄)3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饲喂4种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到4月龄藏獒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日采食量随能量水平降低而增加,料重比随蛋白水平升高而降低;能量和蛋白水平对体重、管围、耳长和尾长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钙消化率有显著影响,能量水平低时钙消化率高;能量水平相同时,可消化蛋白质和尿能随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藏獒血清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蛋白质、血糖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到4月龄藏獒适宜的代谢能水平为16.50 MJ/kg,蛋白质水平为25.62%。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种鸡血液生化及内分泌指标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27W爱拔益加肉种鸡240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能量水平为基础日粮50%(Ⅰ组)、70%(Ⅱ组)、80%(Ⅲ组)试验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与限饲组饲喂量相同且限饲,于40W结束试验。结果表明,(1)血清生化,与对照组相比,肉种鸡饲粮Ⅰ、Ⅱ能量限饲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各能量限饲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Ⅰ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Ⅱ、Ⅲ组;各能量限饲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Ⅰ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能量限饲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Ⅰ组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2)内分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各能量限饲组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Ⅰ组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血清中甲状腺素(T4)含量显著升高(P0.05)。Ⅰ、Ⅱ组血清中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能量饲组血清中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Ⅲ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Ⅱ、Ⅲ组血清中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Ⅲ组高于Ⅱ组(P0.05)。各能量限饲组血清中雌二醇(E2)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Ⅰ组高于Ⅱ、Ⅲ组(P0.05)。综上所述,肉种鸡能量限饲可降低血清中各蛋白含量,葡萄糖(GLU)显著增加,内分泌中激素指标升高,80%能量水平饲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张江 《饲料博览》2023,(2):57-60
为探究不同能量水平饲料对细毛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10 MJ·kg-1(对照组)、8 MJ·kg-1(试验Ⅰ组)和12 MJ·kg-1MJ·kg-1(试验Ⅱ组)的饲粮,测定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5)。说明不同能量水平的饲料对细毛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极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饲料能量水平为12 MJ·kg-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90头体貌相近、平均体重为(61.97±4.37)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3种不同能量结构的等能等氮饲粮,3个组饲粮能量组成分别为:组1饲粮含有49.70%淀粉、2.81%粗脂肪(EE)和8.95%中性洗涤纤维(NDF);组2饲粮含有43.52%淀粉、5.68%EE和12.53%NDF;组3饲粮含有37.13%淀粉、8.73%EE和16.02%NDF。【结果】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后备母猪日增重(ADG)呈下降趋势(P0.1),料重比(F/G)呈上升趋势(P0.1)。组1和组2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组3 (P0.05),组1与组2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浓度呈现增加趋势(P0.1),血清葡萄糖(GLU)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胰岛素(INS)浓度呈现下降趋势(P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瘦素(Leptin)浓度组1显著高于组3 (P0.05),组1与组2间、组2与组3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过多降低后备母猪饲粮淀粉水平并提高EE和NDF用量,会降低后备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激素分泌,影响后备母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5只出生日期相近、体况良好、体重均匀的杂交母羊随机分成3组(每个处理5只羊),分别按自由采食(AL)、限饲70%(IR70)和限饲40%(IR40)3水平投喂试验饲粮,试验期26 d,连续两期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水平对杜寒杂交母羊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营养物质消化率无影响(P0.05);饲喂水平对杂交肉羊甲烷排放量、甲烷能及产热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试验母羊绝食60 h时,FHP为0.20和0.24 MJ·kg~(-1)·W0.75,NEm为0.24和0.288 MJ·kg~(-1)·W0.75。文章旨在利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研究杜寒杂交母羊营养物质代谢及能量需要参数,为肉羊科学饲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饲粮赖氨酸水平对70~100kg阶段二元母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96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为(69.01±4.43)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4个重复,根据饲料原料可消化赖氨酸(DLys)和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模式(IAAP)配制低蛋白质试验饲粮(等能、等氨基酸平衡模式),设置饲粮DLys水平分别为0.61%(Ⅰ组)、0.66%(Ⅱ组)、0.71%(Ⅲ组)、0.76%(Ⅳ组)。结果表明,Ⅱ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908.33g),料重比(F/G)最低(2.77);Ⅱ组血清尿素氮(UN)浓度〗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5),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浓度随饲粮DLys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血清赖氨酸(Lys)和苏氨酸(Thr)质量浓度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他血清氨基酸质量浓度呈现随饲粮DLys水平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0.05),以Ⅱ组较低。综合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二元母猪70~100kg阶段饲粮DLys适宜日摄入量为16.57g·d~(-1),即饲粮DLys水平为0.66%,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200只28日龄蓝孔雀,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1.29、11.71、12.13、12.55、12.97MJ·kg^-1,蛋白质水平为20%,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蓝孔雀生产性能及屠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饲粮采食量、体增重和料肉比均降低(P〈0.05)。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84日龄蓝孔雀相对腿肌重、小肠重量、相对小肠重量,小肠长度及相对小肠长度。综合体重、饲料效率及屠宰指标,11.71MJ·kg^-1是28~84日龄蓝孔雀适宜的饲粮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饲料博览》2014,(12):16-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浓度的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DSM7134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液指标、粪中微生物以及粪中有害气体含量的影响。将平均体重为6.1±0.35 kg的断奶仔猪140只随机分为4组,有两个屎肠球菌浓度(0或1×109cfu·kg-1饲粮)和两个能量和蛋白水平。试验共进行28 d。每个处理有7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高浓度能量、蛋白质和屎肠球菌饲粮组的15~28 d和整体的平均日增重和肉料比显著增加(P0.05)。与不添加屎肠球菌饲粮组相比,添加组在第14和28天氮的表观总肠道消化率(ATTD)显著增加(P=0.033和0.030)。与低浓度能量、蛋白无屎肠球菌组相比,高浓度能量、蛋白有屎肠球菌组能量的ATTD显著增加(P0.05)。与低浓度能量、蛋白无屎肠球菌饲粮相比,高浓度能量、蛋白有屎肠球菌的饲粮组的血清Ig G浓度显著增加(P=0.039)。在第14和28天时,分别在屎肠球菌组中添加粪中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09和0.013),NH3含量显著下降(P=0.013和P=0.032)。添加屎肠球菌组在第28天时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24)。研究表明,高浓度能量、蛋白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DSM7134 1×109·kg-1饲粮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有该杀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饲粮中不同粗蛋白(CP)水平对高海拔地区舍饲断奶藏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质量(4.97±1.28)kg的健康断奶藏仔猪45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试验期28 d,分别饲喂藏猪CP水平为16%、17%、18%、19%和20%的饲粮,其他养分水平一致,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CP水平显著影响断奶藏仔猪平均日增质量(ADG)与料肉比(F/G)(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ADFI)与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16%CP组藏猪ADG与F/G显著低于19%与20%组(P0.05),18%、19%与20%组间ADG与F/G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浓度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血清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葡萄糖浓度随饲粮CP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综合考虑生产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认为,在高海拔地区,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3.4 MJ/kg时,断奶藏仔猪适宜的CP水平为18%。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日粮奶牛体外消化性能与甲烷产生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制动物甲烷排放提供参考依据,以奶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体外消化法进行了日粮类型对CH4产生量及其与消化性能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均为40:60的条件下,粗料为玉米秸秆青贮日粮的CH4产生量、消化单位干物质(DM)的CH4产生量、单位消化能量的CH4产生量比粗料为干玉米秸秆日粮分别减少了30%、37%、32%,差异显著(P<0.05);粗料均为玉米秸秆青贮的条件下,精粗比60:40日粮的CH4产生量、消化单位DM的CH4产生量、单位消化能量的CH4产生量比精粗比40:60日粮分别减少了21%、23%、23%,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处理或适当增加日粮中精料比例可以显著减少甲烷的产生,同时可以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和消化能比例.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体重500±20kg、年龄3.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日粮中添加产酶益生素(0、10、20和30g·d-1)对西门塔尔牛能量平衡、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产酶益生素后,20g·d-1组消化能和代谢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和30g·d-1组沉积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和30g·d-1组尿氮排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证明,产酶益生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0g·d-1。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杜泊羊生长期养分利用率和产热量的影响,并推算能量需要量。试验采用2×3的析因试验设计,即两种性别(公羊和母羊)×三种能量水平(低、中、高)。消化代谢试验选取断奶后15 d杜泊羊18只,公母各半,各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全收粪尿法,预试期7 d,正试期7 d;间接测热试验与消化代谢试验同步进行,预试期10 d,正试期3 d,采用传统开路式呼吸面具间接测热法。结果表明:公羊对于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公母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能组和高能组的DM、OM、NDF、ADF、G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不同能量水平间CP的表观消化率和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单位代谢体重的产热量公母羊之间差异不显著,蛋白质产热量公羊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非蛋白质产热量母羊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中能组和高能组的产热量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0.01)。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可以提高杜泊羊对于干物质、有机物、粗纤维和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产热量;本试验求得杜泊羊生长期MEm公羊为433.87 kJ/kgW0.75,母羊为431.91 kJ/kgW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