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探讨母猪妊娠期(30 d~分娩)能量限饲对后代仔猪生产性能及早期肌纤维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配种日期、系谱、胎次、头胎产仔数、体重、日龄等相近的健康东北民猪经产母猪(胎次为2~3胎),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根据饲喂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正常水平和限饲水平,限饲能量水平为80%正常能量水平),将8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能量水平为80%正常能量水平组)和对照组(正常能量水平组),每组4头,每头为1个重复。比较了两组母猪后代仔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日增重、断奶重及不同日龄时肌束内肌纤维数、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仔猪半腱肌肌束内肌纤维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14日龄时试验组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差别。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能量限饲对后代仔猪早期生长及肌纤维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降低,肌纤维发育缓慢,半腱肌肌纤维数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蛋白限饲对后代育肥猪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6头配种日期、系谱、体重、日龄等相近的纯种小梅山初产母猪(80 kg左右),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根据在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正常水平和限饲水平,限饲蛋白水平为正常蛋白水平的50%)的日粮,将16头母猪随机分为2组:限饲组和对照组,每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期母猪蛋白限饲对子代血脂水平、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体重相近(180±5kg)、经同期纯种繁育的民猪及长白猪妊娠母猪12头(民猪和长白猪各6头)。将每个品种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供试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相同,哺乳期对照组日粮蛋白水平为18%,限饲组蛋白水平为9%。在子代猪断奶(28d)和出栏(180d)时测定血清中血脂水平、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及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显著提高了长白猪子代28d时血清总胆固醇(CHO)含量(P0.05),对180d子代影响不显著;有提高长白猪子代28d及180d时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民猪限饲组子代28d及180d时血清中CHO、TG和LDL含量高于对照组,HDL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显著提高了长白猪子代28d时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 mRNA相对表达量(P0.05),对180d子代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有提高民猪子代28d和180d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 m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可对子代早期脂肪沉积产生不同程度的母体效应,但这种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存在补偿效应,且猪种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对后代肉质性状及肌纤维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12头胎次、体况相近的母猪(民猪、长白猪各6头)进行纯种繁育,旨在探讨哺乳期母猪蛋白限饲对子代肉质及肌纤维发育的影响,每个品种母猪随机分为两组,在哺乳期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照组日粮蛋白水平为18%,限饲组日粮蛋白水平为9%),哺乳期为28 d,子代断奶后饲喂相同的标准日粮。测定子代猪18...  相似文献   

5.
运输应激对二花脸仔猪与皮特兰仔猪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性情温顺、肉质好的二花脸仔猪与性情暴躁、肉质欠佳的皮特兰仔猪,应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运输应激对这两种猪背最长肌的类型、毛细血管密度、乳酸脱氢酶以及糖原的影响。试验结果:1)运输组的二花脸猪Ⅱb型纤维面积极显著小于运输组皮特兰猪(P〈0.01),对照组的二花脸猪Ⅱb型纤维面积显著小于皮特兰猪(P〈0.05);两种猪均是Ⅱb型纤维所占比例最大,同一品种内运输组与对照组各型肌纤维面积差异均不显著。2)运输应激后二花脸猪乳酸脱氢酶活性比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皮特兰猪比对照组也显著增加(P〈0.05)。3)运输应激对两种猪背最长肌中糖原含量影响不大。4)二花脸猪对照组背最长肌单位面积内毛细血管密度(CD)显著高于皮特兰猪运输组与对照组(P〈0.05),但毛细血管数与肌纤维数的比值(C/F)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二花脸猪的肌肉有氧代谢和无氧酵解潜能较强,有利于肌肉在运输应激后保持细胞内稳态;皮特兰猪肌纤维面积大、毛细血管密度低,不利于肌肉进行有氧代谢,易受应激影响。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猪场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要掌握"妊娠期严格限饲,哺乳期能够充分采食"的原则,断奶至配种期间,不能忽视高亚油酸含量、高蛋白质饲料的喂饲;配种后1个月内要严格限饲;妊娠母猪的限饲时间要达到95~100d;妊娠母猪后期要足料饲喂高能高蛋白质哺乳母猪料。为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要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精力莱公猪料对母猪哺乳期的影响,选择胎次相近的经产母猪60头,按每组30头,分试验组、对照组。经试验得出,窝产仔猪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活仔猪数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窝平均出生仔猪头重(0.5kg)差异显著(P0.05);平均出生仔猪窝重(0.5kg)差异极显著(P0.01);窝平均出生仔猪头重(0.5kg)差异显著(P0.05);窝断奶仔猪头数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每窝断奶仔猪重(kg)差异不显著(P0.05);窝平均每头断奶仔猪重(k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哺乳期仔猪发病数(次)差异显著(P0.05);哺乳仔猪发病死亡数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哺乳期发病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哺乳期母猪治疗的药费:对照组49.9元比试验组44.2元高5.7元,在哺乳期仔猪治疗的药费:对照组85.6元比试验组73.8元多11.8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添加高胆碱日粮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猪肌肉糖酵解的作用。[方法]从正常分娩的12头母猪中选择正常初生体质量(normal birth weight,NBW)和IUGR新生仔猪各12头,所有仔猪于23日龄断奶。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NBW仔猪和IUGR仔猪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正常胆碱水平,NC)与添加胆碱的试验日粮(高胆碱水平,HC),即NBW+NC、NBW+HC、IUGR+NC与IUGR+HC共4组,每组6头猪,饲养至200日龄结束,称体质量后随机选择4头屠宰。[结果]IUGR猪肌糖原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初生体质量仔猪,其乳酸含量及糖酵解潜值显著升高(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有提高的趋势(P=0.057),糖原合酶(GS)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4)mRNA表达量有下降趋势(P=0.074),M2-型丙酮酸激酶(PKM2)mRNA及M-型6磷酸果糖激酶(PFKM)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高水平胆碱有使IUGR猪肌糖原含量升高(P=0.051)、乳酸含量(P=0.091)和糖酵解潜值(P=0.074)降低的趋势;高水平胆碱促使IUGR猪肌酸激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S和GLUT4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PFKM mRNA表达量有下降的趋势(P=0.087)。[结论]IUGR猪的肌肉糖酵解关键酶表达量显著升高,糖原合成能力下降,乳酸含量显著升高,添加高水平胆碱可缓解IUGR猪肌糖原的大量分解,表现为糖酵解关键酶增加,乳酸含量下降,可见胆碱对提高肉品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体况相近、预产期接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14头、长白母猪28头、大白母猪26头,3个品种猪均随机分为2组,分别添加大豆异黄酮0mg·kg-(1对照组)和15mg·kg-1,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母猪泌乳第4~21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母猪采食量、背膘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大豆异黄酮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泌乳第21天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所哺乳仔猪21日龄断奶窝均个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长白、大白母猪所哺乳仔猪断奶窝个体重显著提高;大豆异黄酮组二元杂母猪泌乳第10天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乳糖、乳脂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提高(P0.05),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P0.05),丙二醛(MDA)含量下降(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哺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改善母猪抗氧化性能,提高母猪泌乳性能,改善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选用2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含5%的发酵豆粕)、试验Ⅱ组(含10%的发酵豆粕)和试验Ⅲ组(含15%的发酵豆粕),测定母猪采食量和泌乳性能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Ⅰ、Ⅱ、Ⅲ组的窝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7.64%、 50.06%和25.09%;各试验组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85%、 11.64%和17.35%。(2)各组间新生仔猪的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性差异(P>0.5);但到断奶时期,试验Ⅰ、Ⅱ、Ⅲ组的断奶仔猪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增高了8.08%、 13.71%和18.63%,仔猪平均日增重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哺乳期仔猪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0.26%, 0.7%和1.02%。(3)试验Ⅰ、Ⅱ、Ⅲ组母猪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8%、 4.29%和5.92%。试验Ⅰ、Ⅱ、Ⅲ组乳糖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哺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哺乳期母猪食欲,提高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升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存活率,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的剂量为1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粗蛋白质17%(试验1组)、16%(试验2组)、15%(试验3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试验期从妊娠110天到哺乳期21天结束.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体重损失、断奶后发情间隔、仔猪哺乳期窝增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母猪血清和乳汁游离氨基酸含量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5%蛋白组和16%蛋白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8%蛋白组(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草药饲料制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其在哺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头经产母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母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料,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5%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0%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5%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Ⅳ组为基础日粮+0.04%强力霉素,研究中草药饲料制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母猪的窝产仔数、健仔率和10日龄仔猪日增重显著提高,母猪恶露的排出率显著提高。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能促进母猪的子宫恢复。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初生猪黄白痢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药制剂能增强新生仔猪及母猪的抗病力,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以添加1%中草药制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的料肉比、粪便排泄物中各种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肉鸡108只,随机分成4组,1组对照组和3组试验组:包括益生素低含量组(饲料:益生素为1 000:1)、中含量组(饲料:益生素为1 000:2)、高含量组(饲料:益生素为1 000:4),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期为15 d,对照组按照正常方式饲喂,饲料中不添加益生素,试验组饲喂添加不同含量益生素饲料。每日称取肉鸡的采食量,计算试验期间总采食量;试验开始前和试验结束后分别称取鸡重,计算试验期间肉鸡的增重情况;根据采食量和肉增重计算料肉比;另外,每日对鸡的粪便进行称重。试验结果表明,低含量组和中含量组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含量组和中含量组粪便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排粪量在使用益生素5日后开始减少(P0.05);益生素使用后对粪便中灰分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早期限饲开始日龄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早期限饲开始日龄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其中1个处理为对照组,其余为限饲组.限饲组在非限饲期及对照组肉仔鸡均为自由采食和饮水.3个限饲组的限饲开始日龄依次为6、9和12日,限饲强度为对照组前一天采食量的80%,限饲时间为7 d.研究结果表明:早期限饲可显著降低肉仔鸡21日龄体重(P<0.05),但对42日龄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早期限饲对肉仔鸡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早期限饲有降低肉仔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的趋势;早期限饲町极显著降低肉仔鸡1~21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及屁著降低日增重(P<0.05),而6日龄开始限饲则显著降低了肉仔鸡1~21日龄的饲料转化率(P<0.05);早期限饲对肉仔鸡22~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早期限饲开始日龄对肉仔鸡胴体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6、9日龄开始限饲的试验组42日龄体重已经超过对照组,表明6、9日龄开始限饲的肉仔鸡在42日龄时达到完全补偿生长.以上结果表明,以9日龄开始限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日粮粗纤维水平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配种时间及体况均相近的二产PIC配套系母猪,按要求随机分成5组,妊娠期间分别饲喂含3%、5%、7%、9%和11%的粗纤维日粮,通过调节各组的饲喂量,使其所摄入的能量、蛋白、钙、磷等基本一致。结果表明,1)妊娠期间9%粗纤维组母猪背膘厚度的增加显著高于3%、5%、7%和11%粗纤维组(P〈0.05),平均增重远大于11%粗纤维组(P〈0.01),与3%、5%和7%粗纤维组差异显著(P〈0.05);2)哺乳期9%粗纤维组母猪背膘厚度的损失低于其他各组(P〈0.05),分别减少了1.50、0.66、0.83和0.83 mm,平均失重分别减少了5.77、2.60、0.87和0.68 kg;3)9%粗纤维组平均每窝产仔数提高极显著(P〈0.01),比3%、5%、7%和11%粗纤维组分别提高了2.33、1.00、0.83和1.33头,第28 d断奶窝均重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高出12.16、8.63、7.91和5.68 kg。结果表明,提高妊娠母猪日粮粗纤维水平能够保持母猪体况,提高繁殖性能,当粗纤维含量达到9%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律胎素(Lutalyse)控制母猪分娩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胎次相近的长大(长白猪×大约克)母猪106头分成试验组(60头)和对照组(46头)。试验组于妊娠112d注射律胎素2mL/只,对照组同期注射灭菌生理盐水。结果试验组白天分娩比例达90.00%(对照组为54.33%),从注射律胎素到开始分娩的时间平均为31.75h(对照组为89.36h),最后一胎儿被娩出到胎衣排出的时间平均为2.56h(对照组为3.62h),发情距断乳时间平均为4.29d(对照组为5.53d),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而产程、分娩即时活仔数与总产仔数之比以及初生仔平均体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从两组随机取两头作相对密集(每3h一次)采血,监测孕酮、雌二醇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两组激素的变动规律十分相似,验证了律胎素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