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纳豆及其提取物生物活性物质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分析纳豆及其提取物中皂甙、异黄酮及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与熟大豆相比,纳豆中大豆甙元、染料木素、皂甙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增高。成熟纳豆异黄酮总量、大豆甙元及染料木素含量分别是熟大豆含量的1.08倍、23.59倍和19.43倍,其中,成熟纳豆总异黄酮中异黄酮甙元的比例达81.55%。纳豆生物活性成分是其保健功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犬骨代谢的保护作用,将20只成年雌性Beagle犬随机平均分为健康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去卵巢组和大豆异黄酮干预组,手术后60d测定各组的骨代谢指标.结果显示:各组间血清钙和磷无显著变化;去卵巢组骨钙素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1),高于大豆异黄酮干预组(P<0.05);大豆异黄酮干预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与假手术组差异不明显(P>0.05);去卵巢组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其他各组间没有差异;去卵巢组犬的胫骨骨质减少,与其他各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大豆异黄酮干预组犬的胫骨骨密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表明大豆异黄酮能改善去卵巢犬的骨代谢,为防治宠物犬去卵巢后骨代谢障碍的药物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粒豆是制作营养食品纳豆、芽豆的特用大豆品种. 纳豆是日本等东南亚国家的保健食品,它含有原料大豆中没有的纳豆激酶,这种酶可以溶解血栓,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还富含异黄酮等活性物质,因而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大豆豆芽则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传统的大众食品.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维持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K1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绿叶蔬菜和油料等农产品中含量丰富。作为人和动物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1在日常膳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新研究进展表明,农产品中维生素K1不仅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凝固、预防新生婴儿出血疾病的生理功能,还具有抑制癌症、预防血管钙化、参与骨骼代谢、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急慢性肝炎等生理功能。维生素K1对碱、强酸以及紫外线照射敏感,因此对检测前处理方法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检测前处理方法有皂化法、酶解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的固相萃取法,但往往由于检测前处理基质不同,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维生素K1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方法,筛选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大量文献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农产品基质中维生素K1的前处理以及检测方法,旨在比较前处理和检测技术的优劣,为农产品中维生素K1高灵敏检测技术开发、高维生素K1农产品开发与评价提供参考。最后,提出今后维生素K1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1)研制绿色溶剂提高提取效率;(2)研制萃取材料,提高提取选择性和回收率;(3)建立农产品中维生素K1与其他营养功能成分同步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提取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加工工艺及应用,并对大豆异黄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异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黄酮是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大多存在于豆科植物中,是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一个分支。异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异黄酮合酶(IFS),能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对异黄酮的生物合成进行调控,在转录水平上诱导它的生物合成的因素包括代谢工程的方法、光照、昼夜规则、茉莉酮化合物等。在豆科植物中提高异黄酮的产量和在非豆科植物中产生异黄酮将对农业和食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纳豆是日本的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活性酶类,具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功能,如溶解血栓、抗癌、降血压等。详细综述了纳豆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并对纳豆激酶、纳豆菌及γ-聚谷氨酸的应用研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展望了纳豆产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1.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天然的维生素K有两种:一种是在苜蓿中提取出的油状物,称为维生素K1;另一种是在腐败鱼肉中获得的结晶体,称为维生素K2。2.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稳定,能耐酸、耐热,正常烹调中只有很少损失,但对光敏感,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3.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γ-羧化酶的辅酶,人体缺少它,凝血时间延长,严重者会流血不止,甚至死亡。补充维生素K对女性来说可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可以考虑适量补充维生素K。  相似文献   

9.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在家禽养殖生产中,脂溶性维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量虽然较少,但对于家禽机体的生长发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旨在总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代谢过程及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为种鹅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科学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白藜芦醇、茶多酚及大豆异黄酮与维生素D_2在1∶1、1∶10、10∶1这3种质量比例混合下,放置10、26、36 d后样品中维生素D_2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以1∶1、1∶10、10∶1质量比例添加的3种天然抗氧化剂均对维生素D_2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对维生素D_2的稳定性保护作用愈明显。其中以1∶10质量比例添加对维生素D_2的稳定性保护作用最佳,添加3种天然抗氧化剂36 d后维生素D_2的存留率均在84%以上,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增加72.72%、68.08%、75.32%。茶多酚、大豆异黄酮及白藜芦醇3种天然抗氧化剂均对维生素D_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保护作用,其中以1∶10质量比例混合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反应特性。[方法]以纳豆菌为供试菌株发酵大豆,从发酵液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糖苷酶,以大豆异黄酮为酶作用底物进行反应,研究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pH值对酶反应的影响。[结果]底物浓度为2%时,生成的产物(苷元)量最多;反应时间为20h时生成的产物量最多,当反应时间超过20h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量无明显变化;反应温度为40℃时产物量最多,当反应温度超过40℃时,产物量减少;pH值为5.0时生成的产物量最多。[结论]大豆异黄酮糖苷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2%,反应温度40℃,pH值5.0,反应时间20h。  相似文献   

12.
以土家山区野葛块根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野葛块根异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4因素4水平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提取过程中工艺参数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异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1.0%,超声时间41.2 min,提取温度61.2 ℃,料液比(m/V)1∶9.5,原料粒径40目。在此工艺条件下,野葛块根异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3.43%。所提取的野葛块根异黄酮的抗氧化效果低于Vc,但能与其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pH值饲用纳豆菌提取液对玉米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将饲用纳豆菌经24h与48h培养,提取上清液,采用药敏试纸法进行不同pH值饲用纳豆菌提取液对玉米霉菌与酵母菌的抑菌实验。结果发现,不同pH值的饲用纳豆菌提取液对玉米霉菌与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酸性环境有利于纳豆菌提取液中活性物质发挥抗菌活性。研究揭示,饲用纳豆菌提取液发挥抑菌作用具有选择性,并与提取液pH值相关,该结果为其在生产实践中用作饲用天然抗菌剂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提高纳豆菌的产率,达到高密度发酵培养的效果,对纳豆芽孢杆菌高密度发酵培养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最终确定最佳培养基为淀粉20.0g/L,酵母粉2.0g/L,蛋白胨2.0g/L,NH4C11.0g/L,K2HPO4 2.0g/L,KH2P042.0g/L,MgSO41.0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6.5;接人菌种的体积分数为0.05;培养温度35℃。在20L发酵罐中高密度发酵培养,纳豆芽孢杆菌活菌数达2.95×10^14 cfu/L,较优化前提高近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绿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和还原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和异黄酮含量在发芽后均较未发芽时增加。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最多,维生素A含量在7d内增幅92.42%,维生素C含量则由0增加至9.66rag/100g,蛋白质含量增加也较多,由25.01g/100g增加至42.15g/100g,脂肪含量在7d内下降27.78%,还原糖含量在第1天时达到最大值0.82g/100g,以后又逐渐减少,发芽到第7天时降至0.48g/100g,异黄酮含量在第4天时达到最大值0.78g/100g,以后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张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15-11417
[目的]筛选出最优的纳豆生产菌株。[方法]以实验室现有的16株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为出发菌株,通过蛋白酶、纳豆激酶及产黏(r-PGA)性能的综合指标,筛选出适合纳豆生产的纳豆芽孢杆菌。[结果]综合考虑,菌株DL-1521具有最高的蛋白酶、纳豆激酶和较高的产黏特性,具备作为纳豆生产优良菌种的特性。[结论]筛选结果可为纳豆直投式菌剂的制备提供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纳豆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纳豆,并对纳豆的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将从纳豆中提取出的纳豆芽孢杆菌接到蒸煮大豆中,对影响纳豆品质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后熟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h、后熟时间为24h.此时,水分、蛋白质及粘多糖含量分别为61.8%,19.34%...  相似文献   

18.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生理盐水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从纳豆中提取纳豆激酶。纯化后的纳豆激酶样品在SDS-PAGE银染中呈单一条带,纯度经密度扫描证实在95%以上,纤溶活性总收率达到52.9%。纳豆激酶性质研究结果发现,其最适pH值为7.5,对温度变化敏感,纤溶活性可被Ca2+,Ba2+,Na+等金属离子激活。纳豆激酶在水溶液中受EDTA强烈抑制及低离子强度条件下产生自我降解现象。  相似文献   

19.
纳豆提取物和纳豆菌培养液对仔猪肠道菌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纳豆中分离纯化得到纳豆菌,并从纳豆中提取纳豆激酶、纳豆抑菌物质2种粗提物,分别用2种粗提物和纳豆菌培养液对仔猪肠道乳杆菌、大肠杆菌等6种常见菌作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纳豆菌培养液的抑菌作用较其它2种提取物强,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对沙门氏菌、乳酸杆菌抑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高活性纳豆激酶工艺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生产工艺条件。[方法]从市售纳豆产品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菌株作为试验菌株,采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制备纳豆,对影响纳豆激酶产量的主要因素浸泡时间、接种量、发酵时间等进行考察,研究高活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结果]利用对甲基苯磺酰L精氨酸甲酯(TAME)法测定纳豆激酶活性,确定最佳纳豆激酶酶活的纳豆生产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8 h、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结论]该研究可为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