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马铃薯传统种植方法可引起病毒积累,因而造成品种严重退化。为明确恢复马铃薯种性的方法,本文对马铃薯秦芋32的茎尖脱毒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培养基配方MS+0.5 mg/L 6-BA+0.5 mg/L NAA最适宜秦芋32的茎尖组织培养。因此,可用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获取无病毒种薯,恢复种性,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引进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进行茎尖的分化培养,以期获得脱毒试管苗。试验结果表明,诱导陇薯7号茎尖分化成苗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0.05 mg/L 6-BA+0.15 mg/L NAA,成活率达92%,成苗率达24.56%。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是克服病毒侵害及解决马铃薯退化最为有效的途径。为保持马铃薯新品种‘吉薯1号’的品质,本研究以马铃薯新品种吉薯1号茎尖为外植体,对其脱毒方式和组织快繁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以0.1%升汞8 min+75%酒精30 s对马铃薯茎尖脱毒后,用MS+6-BA 2 mg·L~(-1)+GA_30.2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进行茎尖分化培养,再经MS+PIX 1.0 mg·L~(-1)培养基继代,可满足工厂化育苗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秦薯5号甘薯脱毒苗用于规模化种苗生产,研究了秦薯5号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各阶段的培养基,适宜的茎尖分生组织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g/L+IAA0.2 mg/L+GA3 0.05 mg/L+蔗糖3%,适宜的试管苗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 mg/L+NAA0.05 mg/L+蔗糖3%+琼脂0.6%, 1/2MS+NAA0.01 mg/L+蔗糖2%+琼脂0.6%适宜生根培养,繁殖倍数可达5.8。试管苗炼苗后移栽至泥炭与珍珠岩(2∶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方法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西洋、夏波蒂、陇薯三号和中联红四个马铃薯品种茎尖成苗培养基和茎尖剥取方式的研究,分别筛选出适宜这四个品种茎尖成苗的培养基和剥取方式,为适宜新疆栽培的马铃薯品种脱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大西洋、夏波蒂、陇薯三号和中联红四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及茎尖大小对各品种茎尖培养成苗率及脱毒率的影响.[结果](1)MS培养基中加入0.2 mg/L NAA的培养基有助于中联红茎尖分生组织分化成苗,加入0.15 mg/L NAA和0.05 mg/L 6-BA的培养基有助于大西洋、夏波蒂和陇薯三号茎尖分生组织分化成苗;(2)叶原基为1~2时夏波蒂、陇薯三号和中联红脱毒效果较好,叶原基数为2时大西洋因拥有较高的成苗率而获得较好的脱毒效果.[结论]适宜不同马铃薯品种茎尖成苗的培养基不同,剥取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马铃薯闽薯1号的种薯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展马铃薯闽薯1号脱毒实验研究。筛选出外殖体表面灭菌氯化汞体积浓度为0.1%消毒时间为8min的消毒效果好,外殖体成活率达95.2%。剥取闽薯1号茎尖,在MS+6-BA 1.00mg.L-1+NAA 0.1 mg.L-1培养基中培养30 d,形成闽薯1号试管苗。试管苗进行高温37.5℃培养21d让部份病毒钝化死亡,将经钝化过处理过的闽薯1号试管苗剥取大小1mm茎尖进行培养,经检测不带病毒,对脱毒苗进行快速繁殖。 脱毒苗快繁的较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10 mg.L-1+NAA 0.10 mg.L-1。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合马铃薯品种秦芋31号试管苗诱导愈伤的器官来源,以秦芋31号茎尖为材料.在5种含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中进行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两种植物激素(6-BA,KT)对秦芋3l号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并对共诱导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秦芋31号茎段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mg/16-BA+1.0mg/1KT,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63.3%。而高于2.0mg/1的激素浓度会产生体积过大、膨松、褐变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皖薯1 号的茎尖培养,筛选出最佳的茎尖分化培养基MS+ 6 BA1 .0m g/L+ NAA0 .05 mg/L;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18 ~20 天后转入1/2 MS 培养基生根成苗,成苗率达80 % 左右,而采用液体滤纸桥培养只需10 ~12d 即可转移;脱毒皖薯1号分别比未脱毒皖薯1 号、脱毒徐薯18 增产28 % 和14 .3 % 。  相似文献   

9.
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的诱导与快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紫甘薯京薯6号生产现状,应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技术,对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的生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茎尖分生组织在添加0.75mg/L6-BA+0.1 mg/L NAA从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得到无毒苗,出芽率达到100%,出芽平均时间为28d,脱毒率达到95%.以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茎节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培养20~25d可以获得无毒快繁苗,繁殖系数为5~6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持宁薯10号甘薯品种的优良种性,延长种薯的田间应用年限,运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指示植物检测方法获得脱毒苗。结果表明,以MS+6-BA 1.0 mg/L+NAA0.1 mg/L为宁薯10号茎尖初代培养基,成苗率达94.4%;以6-BA0.2 mg/L+NAA0.05 mg/L为茎切段继代增殖培养基,繁殖系数达2.54倍;宁薯10号脱毒苗产量比对照原品种提高16.5%,达到极显著水平,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索河西地区马铃薯种薯高效优质繁育方法,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严重的问题,本文在金昌进行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试验。【方法】通过对金昌主栽品种“希森6号”开展不同马铃薯茎尖诱导培养、快繁培养的培养基配比筛选和脱毒种薯栽培基质的筛选,研究最佳的快繁技术。【结果】结果表明,以MS+蔗糖+琼脂为对照,27个不同茎尖诱导培养基处理的分生组织成苗率均高于对照CK,其中处理14最高;以MS+蔗糖+琼脂为对照,16个不同快繁培养基处理的组培苗生根率、株高、茎粗、叶片数及茎叶鲜干重均大于对照,其中处理5的生长表现最强;以泥炭土为对照,6个不同栽培基质处理的种薯性状均好于对照CK,其中表现最好的是D1处理。【结论】因此,将马铃薯在MS+蔗糖+琼脂+6-BA 2mg/L+GA3 0.2mg/L+NAA 0.2mg/L的培养基上进行茎尖诱导培养、在MS+卡拉胶2.5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进行快速繁殖、炼苗后,将组培苗移栽于蛭石里繁殖种薯效果最佳,我们初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传统种植方法易引起病毒积累和品种退化,目前国内外利用茎尖脱毒防止马铃薯退化,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探究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诱导培养基、不同茎尖大小、不同培养条件对茎尖成苗及脱毒对马铃薯品种延薯9号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冲洗1~2 min+75%乙醇1 min+0.1%升汞5 min+无菌水冲洗2次,可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诱导培养基MS+1.0 mg·L~(-1) IAA+1.0 mg·L~(-1) GA_3+30 g·L~(-1)蔗糖+8 g·L~(-1)琼脂、茎尖分生组织0.3~0.4 mm、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光照时长16 h·d~(-1),培养温度26℃时成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对6个品种的马铃薯进行了茎尖脱毒及其微型薯生产的研究,结果发现0.3~0.5mm带1个叶原基的茎尖既有较高的脱毒率,又能保证良好的成活率。经过多个培养基配方的比较试验,筛选出最优的茎尖培养基。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微型薯生产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变培养容器,改变培养基成分,不同脱毒方法,提高脱毒苗繁殖倍数,提高脱毒种薯产量比较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马铃薯块茎的脱毒技术,脱毒苗和脱毒种薯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在脱毒苗繁殖过程中,采用250mL点滴瓶做为培养容器,可降低成本,节约资金;采用简化培养基,简便快捷,省工省时,成本低;采用顶芽剥离茎尖,可提高脱毒率19.5%,提高成株率8.5%;对块茎进行35℃4h交替变温处理,使PVX的脱毒率提高60.6%,PVY的脱毒率提高77.0%,采用MS 6-BA2.0mg/L NAA0.1mg/L和ER 6-BA2.5mg/L IAA1.5mg/L 4%白糖 0.6%琼脂粉2种培养基进行茎尖剥离,可使脱毒苗的繁殖速度提高5-8倍;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快繁,可降低成本30%,生长周期提前10d,繁殖倍数提高1.76倍;脱毒苗在生长季节中,喷“植物动力2003(PP2003)”,单株结薯数增加50.3%。薯增重37.8%。不同规格的微型薯按不同密度种植,可提高脱毒种薯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繁育马铃薯试管薯,本研究使用宁波1号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研究了无病毒试管苗的培养条件,壮苗培养方法、快繁培养基配方及光照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瓶内诱导小种薯的影响。研究表明,pH 5.8的MS+6BA 0.01 mg·L-1+IAA 0.1 mg·L-1液体培养基最适合宁波1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壮苗和快繁;然后转pH 5.8的结薯培养基(MS+蔗糖80 g·L-1+活性炭 1 g·L-1+香豆素 20 mg·L-1),培养条件控制在温度(25±3)℃,光照强度2 000 lx,每日光照6 h时最有利于宁波1号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瓶内诱导小种薯产生。  相似文献   

16.
以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和试管薯为研究对象,以其试管苗的培养和试管薯的诱导为研究目标,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进行了培养,分析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含量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固体培养基来说,液体培养基不仅能够促进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的快速、健壮生长,而且还能够有效节省生产成本。当外界环境适宜时,马铃薯试管苗的形成和发育在没有任何激素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微型薯。但与相同环境下含有诱导结薯激素的培养基相比,其结薯率较低,且结薯较晚。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利用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获得脱毒苗以及脱毒苗鉴定的方法,本实验以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为培养对象,通过外源激素分化愈伤组织形成组培苗,并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病毒进行鉴定。实验中将本地小黄皮马铃薯品种的芽通过显微镜切下0.2~0.3 mm的茎尖,在基本培养基(MS)+0.5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0.1或0.5 mg·L-1萘乙酸(NAA)培养基中进行试管苗分化培养,当分化出的试管苗培养到苗长5~10 cm时,转接到MA+6-BA 0.15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然后采用qRT-PCR的方法对小黄皮马铃薯试管苗进行病毒检测,实验表明,在试管苗中未检测出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H病毒(potato virus H,PVH)和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等,大田种植的脱毒试管苗形成试管薯后,其产量和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研究为马铃薯...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在甘薯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川南地区甘薯生产现状,选用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的甘薯品种茎尖为材料,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分化芽苗、脱毒鉴定、增殖培养生根、驯化移栽及脱毒薯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取茎尖生长点0.3—0.5min在MS+6-BA1.0—1.5mg/L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培养,90d诱导分化率50%以上,脱毒率为70%;脱毒苗在MS或1/2MS培养基中快繁周期为30-32d,繁殖系数6.8-7.0,驯化移栽成活率为95%,生产应用每公顷增产38.4%以上,脱毒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紫薯优良品种脱毒种苗的推广应用,提高紫薯产量和品质,以济薯18和济黑1号的优良种薯芽为外植体建立无菌体系,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培养基、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及蔗糖浓度对紫薯苗诱导的影响。获得苗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后,再从无菌材料上剥取茎尖进行分生组织脱毒培养。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脱毒难度低,脱毒效果好,脱毒率达100%;济薯18茎尖脱毒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0.5mg/L+NAA0.1mg/L+蔗糖20g/L;济黑1号最佳培养基为:MS、1/2MS或1/4MS+6-BA1mg/L+NAA0.1mg/L+蔗糖20g/L。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地蛋,原产南美洲,是粮、菜、饲及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易感染病毒.并逐年积累致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种性退化。我国于70年代用茎尖组织培养方法得到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成功地获得脱毒复壮的马铃薯,开始了脱毒种薯的生产和推广。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极其显著,一般增产30%以上.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