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保山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与烤烟化学成分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描述统计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保山烤烟化学成分与土壤养分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保山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处于富足状态,但土壤养分不均匀,微量元素硼和氯含量较低,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和总氮含量适中,钾、氯含量偏低;②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硼含量与烟碱、总氮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和有效镁含量与烟叶还原糖、钾氯比、糖碱比和氮碱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③控施氮肥,增施磷肥,提高烟株对土壤中钾的利用率,适当增施微肥,有利于提高保山烟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克服烟叶化学成分指标间线性相关性的干扰,研究了四川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的关系,为四川烟叶种植适宜区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四川烟区的纬度跨度为N26°02′~N31°20′;四川烟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上表现为:总糖和还原糖偏高,淀粉含量略微偏高,氯含量偏低,烟碱、总氮和钾含量处于较适宜范围内,且烟碱、氯和淀粉的变异系数较大;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如下:上部叶(纬度=28.762 0.146x1 0.214x2 0.005 23x3 0.172x4+0.316x5 0.232x6 0.046 4x7)、中部叶(纬度=28.762 0.117x1 0.088x2+0.009 9x3 0.127x4+0.288x5 0.328x6 0.041 3x7)、下部叶(纬度=28.762 0.026x1 0.123x2+0.25x3+0.010 3x4+0.271x5 0.237x6 0.136x7),其中x1~x7分别代表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和淀粉。烟叶化学成分与纬度的相关性强弱分析显示,同一部位间,烟叶中钾含量呈高度正相关,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与纬度呈高度负相关,即随着纬度的升高(从川南到川北),烟叶中钾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不同部位间,烟碱、总氮和淀粉与纬度的相关性强弱表现的不一致;化学成分各项指标与纬度的关联序为:还原糖>总糖>总氮>钾>淀粉>烟碱>氯。  相似文献   

3.
以烤烟云烟9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成熟期不同淹水时间处理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淹水处理后,烤烟中部叶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氯含量以及钾/氯低于对照,而总氮和氮/碱高于对照;其中总糖、烟碱含量降幅达到44.06%和48.52%,总氮含量升幅达到47.64%。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致香物质中以新植二烯降幅最大达到52.15%,4种致香物质种类中以苯丙氨酸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下降最为明显,分别达到34.75%和31.90%。在各淹水处理中,以淹水5d对烤烟烟叶品质影响最大,说明成熟期淹水时间越长,对烟叶品质形成越不利。  相似文献   

4.
为了指导江西红壤旱地烤烟合理施用磷钾肥,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在红壤旱地上试验研究磷钾肥配施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旱地上缺施磷钾肥的烤烟长势较差,烤烟经济效益偏低,磷钾肥配施的烤烟,烟叶长势好,高量磷钾配施能提升烤烟品质与经济效益。在氮肥用量142.5 kg/hm2的情况下,随着磷钾肥配施比例的增加,烤烟烟碱与总氮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但烤烟糖碱比、总糖与还原糖呈现增加的趋势。烤烟含硼量与总糖、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与烟碱、总氮呈显著至极显著正相关,烤烟中含铁量与烟碱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江西红壤旱地烟区,施用氮142.5 kg/hm2的基础上,高量磷钾肥配施(NP2O5K2O=11.23.0)将更有利于烤烟烟碱含量的平衡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增密减氮对烤烟产质量及肥料利用率的调控效应。以烤烟品种"云烟105"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13 890,15 150,16 665株/hm~2)和施氮水平(0,84,94.5,105 kg/hm~2)及其互作对烤烟产质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增密减氮能显著提高烤烟肥料利用率、产量和产值,使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显著升高,总氮、烟碱含量降低,对水溶性氯无显著影响,烟叶化学品质更加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及烤烟氮磷钾利用率显著受年份、密度、施氮及年份×施氮、密度×施氮、年份×密度×施氮互作影响,其中施氮、密度及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效应分别为42.5%,27.3%,18.9%,而其对养分利用率的效应分别为38.2%,25.4%,23.8%。与当前烤烟种植模式相比,增密和减氮10%~20%组合对烤烟增产、提质和增效作用显著,最佳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15 150株/hm~2和84.0~94.5 kg/hm~2。  相似文献   

6.
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增密减氮的主要化学成分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增密减氮是一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明确我国南方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增密和减氮的可行性,对指导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湖南邵阳烟区烟稻轮作田块进行了密度和施氮量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田间试验。三个种植密度分别为16667(习惯种植密度)、18182和20000株/hm2,三个施氮量分别为N 105、120和135 kg/hm2。测定了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采用隶属函数对化学成分数据进行标准化,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成分权重,构建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采用p2分析了烤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的效应。【结果】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以种植密度18182株/hm2和施氮量120 kg/hm2组合处理最高,其次是密度18182株/hm2和施氮量135 kg/hm2组合处理。施氮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46.3%,种植密度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30.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23.6%。【结论】采用p2更能客观地定量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种植密度、施氮量及二者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不同,以施氮量为主,其次是种植密度。与邵阳当地和我国南方类似地区现行的种植密度(16675株/hm2)和施氮量(N 135 kg/hm2)相比,邵阳地区烤烟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减施氮肥是可行的,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推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18182株/hm2、120 kg/hm2。  相似文献   

7.
氮、钾营养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祖艳群  林克惠 《土壤通报》2002,33(6):417-42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素和钾素对烤烟的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糖含量与烟叶成熟期土壤有效钾(K)含量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性,成熟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分界点为113.33mg/kg。(2)总烟碱含量与施氮量、烟叶含氮量(中期或成熟期)呈显著的相关性。(3)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烟叶含氮量(中期或成熟期)、烟叶含钾量(中期或成熟期)有一定的相关性。(4)施木克值与成熟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性,成熟期土壤速效钾分界点为133.33mg/kg。(5)糖/碱比与烤烟生育前期施氮量和土壤碱解氮,与中后期土壤供钾和烟叶含钾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取皖南3种不同质地土壤生产的烤后烟叶样品进行中性香气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并进行单料烟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砂壤土各部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糖类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含量、下部叶的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常规化学成分中总糖含量和烟碱含量均较高,糖碱比适宜,评吸认为其感官质量优良,焦甜香突出.水稻士下部和中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茄酮含量偏低,而上部叶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较高,总糖含量较低,上部叶烟碱和总氮含量偏高,糖碱比偏低,焦甜香不显著,上部叶虽香气量大,但劲头偏大.砂壤土烟叶一般变现为中上部烟叶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偏低,总糖含量较高,但含氮化合物含量偏低,糖碱比偏高,评吸认为焦甜否弱,烟叶香气量偏小.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浏阳,运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硝态氮、铵态氮比例(RN)对烤烟田间长势与产量以及部分品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RN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均价等没有明显影响,而对烤烟的等级结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氮、钾、氯的吸收量有着显著影响,可以用显著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或直线相关方程描述产值、均价、上等烟产量、下等烟产量等经济性状以及烟碱、总氮、钾、还原糖、氯、淀粉、挥发碱等内在化学成分的含量与铵态氮份额之间的关系;2)RN为75%∶25%时,中上等烟比例、烟碱、总氮、钾、钾氯比、氮吸收量最高,挥发碱含量最低。RN为25%∶75%时,挥发碱含量最高,总氮、淀粉含量最低。100%铵态氮时,还原糖、氯含量、淀粉的含量最高,碱、钾、钾氯比最低,同时显著地降低烤烟的等级结构。100%硝态氮时,总氮、钾、氯在烟叶中的含量最低,吸收总量也最少,同时产量、产值、均价也处于最低水平;3)本试验的任何RN下,烟碱、总氮、钾、氯、淀粉的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要求,而还原糖相反。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养分利用率和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整体上RN为54%∶46%~50%∶50%较好。  相似文献   

10.
于豫中砂壤土设计田间试验,在两个施氮水平下(常规施氮水平、常规施氮水平上增加15%),研究成熟期统一氮素灌淋调亏对烟叶生长发育、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成熟期氮素灌淋调亏处理,有利于控制烟株生长后期的长势,促进成熟落黄和降低烤后烟叶的蛋白质、烟碱、总氮、钾以及氯的含量,提高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增氮条件下调亏处理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分别高出不调亏处理18.03%和20.23%,亩产值高出其他处理12.72%~32.97%,上部叶中性致香成分高出其他处理15.75%~23.55%。因此,适当增加施氮量并结合成熟期灌淋调亏处理既有利于促进烟株前中期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同时也可促进成熟期烟叶成熟,提高烟叶感官质量、均价、产量以及亩产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曲靖烤烟钾含量特征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曲靖烤烟钾含量特征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在曲靖烟区采集烤烟样品3 506个,测定其钾含量,并采用决策树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曲靖烤烟钾含量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钾含量平均为1.65%,且变幅较大(0.35%~3.60%),有81.86%的烟叶钾含量2.0%,钾含量在县域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此外,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钙、土壤有效镁均影响烤烟钾含量。海拔高度对烤烟钾含量影响的拐点分别为1 689、1 814和2 023m,且随海拔上升,烤烟钾含量下降;土壤质地粘性增加,烤烟钾含量随之增加;烤烟钾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黄壤中的含量最高(2.07%),紫色土最低(1.59%);土壤有机质对烤烟钾含量影响的拐点分别为23.768和39.060 g·kg~(-1),且随土壤有机质增加,烤烟钾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土壤速效钾对烤烟钾含量影响的拐点分别为153.746、205.000和328.169 mg·kg~(-1),随土壤速效钾增加,烤烟钾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随土壤有效钙增加,烤烟钾含量呈下降趋势;随土壤有效镁增加,烤烟钾含量呈先上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有效镁含量为300 mg·kg~(-1)左右时,烤烟钾含量达峰值;随着土壤钙钾比和镁钾比升高,烤烟钾含量呈减速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对提高曲靖烟区烤烟钾含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氮用量对烤烟(Nicotiana.Tabacum.L.)养分的积累与分配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随氮用量增加,烟株体内N、P、K、Mn含量显著增加,Ca、Mg、Fe含量明显减少,烟株对各种养分的积累量都显著增大。氮用量还影响烟株体内养分的分配,随施氮量增大,伸根期干旱烟株体内大多数养分在根和茎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在叶中的分配比例减少;旺长期和成熟期干旱时则相反。在干旱条件下增加氮用量可以提高烟叶产量和总氮、烟碱含量,降低烟叶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云南省陆良烟区土壤硫素和烤烟硫含量的分布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51.35±33.56 mg kg-1,变幅为13.14~239.74 mg kg-1,其中21.13%的土样处于适宜范围,61.50%的土样偏高。随着p H的增大,土壤有效硫含量降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有效硫含量增加,缺硫样本比例降低。(2)烤烟硫含量平均为0.238%±0.116%,变幅为0.07%~0.886%,59.25%的烟样处于0.2%~0.7%适宜范围内,40.37%的烟样小于0.2%,仅有0.38%的样本大于0.7%。不同品种间烤烟硫含量为K326红大NC102NC297云烟97云烟87。(3)烤烟硫含量(y)与土壤有效硫含量(x)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y=0.001x+0.2,R=0.233)。(4)烤烟硫含量与总糖、还原糖、氯、镁、钼、钾、磷、铜、锌、硼、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性酸、绿原酸、莨菪亭、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燃烧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在影响烤烟生长发育中农艺性状和叶片主要化学成分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农艺性状与氮肥的关联序为:单叶重>叶长>叶宽>株高>留叶数;与磷肥为:单叶重>株高>叶长>叶宽>留叶数;与钾肥为:单叶重>叶长>株高>叶宽>留叶数。叶片含氮量与磷肥密切相关;叶片含钾量与钾肥密切相关,氮肥和磷肥的影响也较钾肥显著;影响淀粉的主要因子是磷肥;影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主要因子分别为钾肥和磷肥;影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主要因子是钾肥。因此,在烤烟栽培中选择合理比例的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有效协调烤烟农艺性状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而为烤烟优质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一种更利于提高山东烤烟种植区烟叶质量的施肥方式,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增施不同量生物炭(3 t hm?2,OFB1;5 t hm?2,OFB2)的施肥方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施肥方式(OF)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OFB1和OFB2处理较OF处理更能促进烟株株高、茎围和叶面积的建成;提高烟株生物量,特别是叶干重,增加幅度为0.7% ~ 11.06%;增加中部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分别为1.47 ~ 6.91个、1.02 ~ 4.33个和0.1 ~ 0.53个百分点,增加上部叶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分别为0.42 ~ 6.55个、1.47 ~ 5.03个和0.07 ~ 0.31个百分点;显著增加中部烤后烟糖碱比和钾氯比分别为0.15 ~ 1.81和0.3 ~ 1.06,显著增加上部烤后烟糖碱比和钾氯比分别为0.41 ~ 1.55和0.82 ~ 1.49;显著增加中上部烤后烟上等烟比例,增加幅度分别为2.12% ~ 15.58%和4.83% ~ 11.79%;增加中上部烤后烟叶均价分别为0.30 ~ 1.90和0.50 ~ 0.73元 kg?1。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步认为在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增施3 t hm?2和5 t hm?2生物炭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山东植烟区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2019年玉溪烟区9个植烟县34个主要植烟乡镇各1个代表性烟田的土壤和烤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及其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平均含量分别为325.9 mg/kg和207.9 mg/kg,变幅分别为93.0~713.0 mg/kg和40.0~610.0 mg/kg,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缺乏的烟田分别占14.7%和23.5%。随着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先增后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和总氮含量先降后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递减,其中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土壤有效镁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递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含量先增后降,总氮含量递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先降后增,其中土壤有效镁含量与烟叶钾、镁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1)。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含量的增加能分别显著提升烟叶清甜香和香气量(P<0.05)。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氮碱比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因此,为提升玉溪烤烟品质,应在适当施用镁肥...  相似文献   

17.
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云烟97’品种,研究打顶期摘除下部0片(CK)、2片(T1)、3片(T2)和4片(T3)烟叶后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下部叶片摘除数量的增加,中上部烟叶淀粉、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显著提高的趋势,钾素含量显著降低;中上烟叶的糖碱比和钾氯比与摘除叶片数呈负相关关系,氮碱比与摘除叶片数呈正相关关系;中部叶以摘除3片处理(T2)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叶以摘除2片处理(T1)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摘除下部叶片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T2处理最为显著,其次是T1处理,T3处理的效果最差。因此,综合考虑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等认为,在重庆武隆生态条件下的中等肥力土壤上处理下部鲜烟叶时以摘除3片叶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不同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与烤烟蒸腾耗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旱棚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下烤烟的生理需水规律及蒸腾耗水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烤烟全生育期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以旺长期蒸腾耗水量最大,成熟期次之,伸根期最小,各时期蒸腾耗水模系数分别为45.23%,34.8%和19.97%。烤烟的蒸腾耗水量与土壤供水量成正比,各生育期供水不足均影响烟株的蒸腾耗水,尤其以旺长期干旱的影响最大。根据本试验结果,计算出了不同供水条件下烤烟蒸腾耗水的土壤水分胁迫系数,建立了非充分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胁迫系数的订正函数和烤烟实际蒸腾耗水的时间-水分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9.
豫中不同土壤质地烤烟烟叶色素含量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豫中烟区研究了4种典型质地土壤烤烟主栽品种NC89不同生育时期和调制后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砂土烟叶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在烤后烟叶样品中含量较高,其余几种色素降解程度均较大;砂壤土烟叶中大部分色素含量在烟株现蕾期至尚熟时下降较为缓慢,成熟采收时下降较为明显,在烤后烟叶中叶绿素、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残留较少,质体色素降解充分;壤土烟叶各种色素含量随生育期推进下降趋势均较明显,烤后烟叶样品中质体色素含量也较低,残留较少;黏土烟叶中各种色素含量在现蕾期至尚熟时含量开始下降,但在成熟采收时含量较高,色素降解程度低,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偏高。砂壤土和壤土植烟有利于烤烟香气前体物质的积累和适时转化。  相似文献   

20.
曲靖烤烟镁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研究曲靖烤烟镁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曲靖烟区采集烤烟样品3 506个,采用决策树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曲靖烤烟镁含量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镁含量平均为4.10 g/kg,且变幅较大(0.36~17.70 g/kg),有46.36%面积的烟叶镁含量4 g/kg,镁含量在县域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海拔高度、土壤类型、质地及有机质、速效钾、有效镁、有效钙含量均影响烤烟镁含量。烤烟镁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720,P=0.000),随海拔增加,烤烟镁含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土壤质地黏性增加,烤烟镁含量呈下降的趋势;烤烟镁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高的是紫色土(4.98 g/kg),最低的是红壤(3.82 g/kg);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烤烟镁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随土壤有效镁和速效钾含量增加,烤烟镁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随土壤有效钙含量增加,烤烟镁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土壤有效钙含量2 000 mg/kg左右时,烤烟镁含量达峰值;随着土壤钙镁比和钾镁比升高,烤烟镁含量呈减速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