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3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甘膦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铜、锌淋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草甘膦分子结构中含有膦酸基、羧基和胺基等,具有强的络合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从而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本文采用土柱淋溶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草甘膦溶液( 0、5 、20 和 50 mg/L)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溶出的影响.草甘膦的存在降低了淋滤液的pH,增加了淋滤液中Cu和Zn的含量.逐层采样并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含量,发现草甘膦的存在增加了土柱下层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浓度.大量使用草甘膦会导致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溶出,进而污染地下水.  相似文献   
2.
邻苯二胺对铜在红壤和砂姜黑土中吸附和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铜在红壤和砂姜黑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以及有机污染物邻苯二胺对铜在两种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砂姜黑土较红壤对铜具有更高的吸附量 ,同时 ,被吸附的铜离子从土壤中的脱附百分数也是砂姜黑土大于红壤 ,吸附在砂姜黑土中的铜较红壤更易被 1molL- 1 MgCl2 所置换。pH 3 .5~ 7.5范围内 ,土壤对铜的吸附量均随溶液pH的升高而升高 ,呈现S形。邻苯二胺增加了红壤对铜的吸附量 ,同时也增加了铜的脱附百分数。而邻苯二胺虽未改变砂姜黑土对铜的吸附量 ,但却显著改变了铜的脱附百分数。文中对邻苯二胺与铜的交互作用过程及其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3.
农田氮、磷的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112,自引:8,他引:112  
司友斌  王慎强  陈怀满 《土壤》2000,32(4):188-193
农田氮、磷的流失,不仅造成化肥的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还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本讨论了农田氮磷流失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农田氮磷流失途径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肥料Cd的植物效应以及在土壤中的累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农业土壤中Cd的主要输入途径是大气沉降、磷肥和固体废弃物。随工业污染排放标准的提高,肥料则成为土壤Cd的重要输入源。欧共体国家土壤Cd的输入总量中,肥料占50%(334t),大气沉降18%,牲畜粪便14%,而污泥仅为3%(20.4t)(vanderVoetetal.,1994)。肥料是保持世界农业持续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铜和邻苯二胺在水相中和矿物上交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分析测定方法,研究了铜和邻苯二胺在水相以及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交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在纯水体系中邻苯二胺与铜发生了明显的络合反应,通过等摩尔法推导得出邻苯二胺与铜的络合系数为2,表观络合常数约在10^7数量级,且随酸度的变化而改变;邻苯二胺的存在降低了铜在高岭石上的吸附量;而在蒙脱石体系中,邻苯二胺的存在则增加了铜的吸附量,并随邻苯二胺浓度的增加这种作用更加明显。与此同时,邻苯二胺均降低了游离态铜在平衡溶液中的含量,而且铜的存在也相应降低了溶液中游离态邻苯二胺的浓度。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复杂体系中复合污染物之间交互作用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负载容量管控法是指在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和农产品清洁生产过程中土壤重金属负载容量的全过程监测和控制方法。本文重点讨论了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强调了法律依托的重要性,即管控的合法性。它与标准管理法的差别在于(1)标准管理法为单一数值的终端控制,而负载容量管控法为立体的、全方位的过程控制;(2)标准管理法为浓度控制,而负载容量管控法为总量控制;(3)标准管理法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具有较大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而负载容量管控法具有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在无法获得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都不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控;(4)标准可能会产生保护不足和过保护的情况;而负载容量管控法能够较好地发挥"土宜学"的精髓,充分发挥土壤生产力;(5)标准管理法重金属赋值过于"统一",缺乏个性化;而负载容量管控法针对特定对象,有其自身的临界值,可保障农产品安全。文章对土壤重金属负载容量管控法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它可作为相关标准的有益补充,亦可在法律认可的前提下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6,自引:4,他引:6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特征,并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农田径流生态拦截技术以及包括化肥减量化技术和农药减量化与残留控制技术为主的农业化学品减量使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未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系统控制思想和相关技术研究的趋势,包括系统控制与区域治理结合、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结合、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结合及建立健全国家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价与预警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当前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水专项的支持下,以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生态修复)为指导,选择江苏省无锡市的直湖港小流域龙延村为综合示范区进行了技术的集成与工程化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以此为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综合示范区的污染现状、“4R”技术的集成应用与衔接配套、各项技术应用的污染控制效果以及区域环境改善效果,并对“4R”理论的核心内涵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遵义市植烟土壤中存在重金属污染,而烟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施肥、大气沉降及降雨或灌溉等途径。因此,本文针对可能会引起遵义市烟草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包括施肥和灌溉2种途径进行调查研究。集中采集了遵义市余庆县、凤冈县、湄潭县、务川县、仁怀县、遵义县、桐梓县及道真县8个县市主要种植烟区的572个灌溉水样和21个有机肥肥料样品,通过进一步分析及测定样品中重金属As、Cd、Cr和Pb含量,并与国家相应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灌溉水中重金属As、Cd、Cr、Pb的含量分别为国家限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0~71%、0~2.9%、0~6.6%和0~8.5%。肥料中重金属As、Cd、Cr、Pb的含量分别为国家限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25—2012)-有机肥料》的3.87%~64.1%、2.33%~74.7%、6.53%~38.1%和10.9%~59.2%。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遵义主要植烟区灌溉水和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属于安全级别,因此排除了该区域烟草重金属来源于施肥及灌溉两种途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潮土长期施用生物炭提高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该文于2011年起在黄淮海典型潮土区建立的秸秆炭化还田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系统观测了2011至2017年时间段秸秆生物炭连续施用下小麦生长及氮吸收情况,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地上干物质及氮累积,关键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群体数量等与小麦增产的关系,并监测了长期生物炭施用下土壤有机碳(SOC)与全氮(TN)含量的变化。该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设每季0、2.25、6.75和11.25 t/hm2四个秸秆生物炭处理(分别表示为BC0(对照)、BC2.25(低)、BC6.75(中)和BC11.25(高))。结果表明,与BC0相比,BC2.25仅在2015/2016季提高小麦产量,对其他5季无明显效果;BC6.75则在2014/2015、2015/2016和2016/2017的后3季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而BC11.25提高了2014/2015和2015/2016季小麦产量。尽管生物炭处理对各季小麦产量影响各异,但6季各处理平均产量数据显示低、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均可提高小麦产量7.0%~8.5%、生物量5.2%~10.8%和氮肥偏生产力6.8%~8.6%,且3个处理间并无差异;中、高量生物炭处理还可提高小麦秸秆产量11.4%~12.6%、穗数10.1%~11.2%、籽粒氮积累量9.4%~11.2%、秸秆氮积累量17.4%~23.8%、地上部氮积累量13.3%~20.9%。生物炭施用在促进小麦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作用方面与其增加小麦生育期LAI和SPAD值一致,具体表现为低、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均可明显增加2015/2016和2016/2017两季小麦主要生育期群体数量以及增加两季拔节期、抽穗期SPAD值和LAI值。3个生物炭处理对提高2011/2012土壤SOC含量和2011—2014年土壤TN含量无明显效果,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可增加2012—2017年土壤SOC含量32.6%~215.6%和2014—2017年土壤TN含量20.0%~36.8%。研究表明,合理施用生物炭能够促进黄淮区潮土农田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促进小麦生长和地上部氮素吸收,进而起到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固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