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成分,为厚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5种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0个化学成分,有18种成分为5个产地共有。[结论]不同产地厚朴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组成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东北野生薄荷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运用滤纸片琼脂板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对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进行研究。[结果]薄荷挥发油出油率为0.8%,通过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出东北野生薄荷的挥发油成分有59种。提取出的薄荷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常用菌种均有抑制作用,且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92、10.25、9.18 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3.13、12.50μL/mL。[结论]用GC-MS法检测出东北野生薄荷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较多,且挥发油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 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 NIST02和 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2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对牙刷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大理、牟定两地产牙刷草中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的含量、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产地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31%和3.28%,分别鉴定出44和45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组分37种。其结构类型包括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和脂肪族,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台薷酮。[结论]牙刷草挥发油含量、化学成分与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6.
何忠梅  王慧  包海鹰  白冰  刘汉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46-10648
[目的]研究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以期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从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从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中有13种化合物是相同的。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17种萜类化合物,6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9种萜类化合物,12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2种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即栽培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11.60%)、α-石竹烯(13.49%)、石竹烯氧化物(8.57%)、棕榈酸(10.86%)和亚油酸(9.00%);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8.10%)、α-石竹烯(19.50%)、石竹烯氧化物(14.22%)、棕榈酸(21.45%)和亚油酸(13.66%)。[结论]该法测定出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这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黑龙江和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成分含量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罗马洋甘菊挥发油,GC-MS分析其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特有化学成分。[结果]黑龙江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5种;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8种。2个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酯类。存在含量差异较大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3-甲基-2-丁烯酸-3-甲基丁-2-烯酯、3-甲基-2-丁烯酸-3-甲基丁基酯、松香芹酮等。[结论]不同产地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性状相似,但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土质及气候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四川省甘孜州地区优质的甘松药材的产地,测定该地区15批不同产地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及组成成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并计算15批不同产地甘松药材挥发油的得率,然后采用GC-MS技术分析甘松药材挥发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结果]共有10批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2.0%),其中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呷拉乡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最高(4.00%);GC-MS分析共鉴定出97个化学成分,其中5个共有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3.42%~50.8%,含量差异较高的成分主要有缬草酮(3.95%~44.61%)、白菖烯(2.57%~16.35%)等。[结论]四川省甘孜州地区不同产地甘松药材的挥发油性状相似,但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且甘孜州甘孜县呷拉乡的甘松质量最佳,研究结果为四川省甘孜州地区甘松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闵勇  张薇  姚立华  刘卫  王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98-3300
[目的]比较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tre)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种属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云南省4个不同产地(元阳小新乡、上新城乡,蒙自冷泉镇,文山州马关大篾厂乡)草果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从4种草果叶中共分离鉴定了61个化合物。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1醇-的含量最高超过20%。其次,桉叶油醇和棕榈酸含量均超过10%。[结论]草果叶挥发油中组成丰富,可进一步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栽培与野生鱼腥草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扩大鱼腥草资源,探讨栽培鱼腥草对比野生鱼腥草的质量。对其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挥发油成分、黄酮类成分进行薄层层析比较。挥发油含量略有差异,挥发油成分、黄酮类成分基本相同。栽培鱼腥草可代替野生鱼腥草药用。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湘白鱼腥草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鱼腥草的自然变异株中选育出优质、高产、高抗的鱼腥草栽培品种。[方法]以野生鱼腥草为种源,通过人工栽培和品比试验选育出湘白鱼腥草并初步研究了其栽培和品质特性。[结果]湘白鱼腥草地上、地下部分产量比WYXC02略高,其地下部分产量比HYXC01和HYXC02高20%以上。,在2006—2008年进行的适应性栽培试验中,常规栽培湘白鱼腥草的地下部分平均产量为(330004-3750)ke,/hm2,地上部分平均产量为(30000±3000)kg/hm2。湘白鱼腥草地上、地下部分的维生素c、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黄酮和挥发油含量分别为47.3mg/100g、10.6%、12.2%、93.7mg/g、35.6mg/g、0.42ml/kg和16.7mg/100g、9.6%、9.7%、105.5mg/g、4.9mg/g、0.82m1./kg。湘白鱼腥草地上、地下部分挥发性油对供试茵的最低抑茵浓度分别为0.250和2.000μl/ml。[结论】该研究为湘白鱼腥草的品种选育和人工栽培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九眼独活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四川省青川县和茂县产九眼独活(Aralia cordataThunb.)根挥发油成分的组成及差异。[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川县和茂县产九眼独活根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成分。[结果]分别从青川县和茂县产九眼独活根中鉴定出了59、36种成分,分别占其精油总量的57.150%、45.867%。青川县产九眼独活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α-没药醇(4.093%)、海松醛(18.857%)、sclarene(6.750%)、松香酸(3.900%)、13β-methyl-13-vinyl-7-en-3-one-podocarp(4.238%)等;茂县产九眼独活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α-没药醇(2.502%)、海松醛(10.732%)、[1R-(1R*,3E,)]-3,7-dien-12-ol,4,8,12,15,15-pentamethyl-bicyclo[9.3.1]pentadeca(10.209%)、海松酸(12.305%)等。[结论]青川县和茂县产九眼独活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不同地区九眼独活商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3种鄂西北野生植物纤维素酶提取物组合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定量测定3种鄂西北野生植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将鱼腥草、猫眼草和五香菜的纤维素酶提取物进行组合,比较各组合药物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鱼腥草、五香菜、猫眼草提取物的不同浓度组合对灰葡萄孢菌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当猫眼草浓度为4 mg/ml时,组合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好。五香菜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且与其他药液的协同抑菌效果也不显著。[结论]7号组合药液(鱼腥草1 mg/ml+五香菜0.5 mg/ml+猫眼草4 mg/ml)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灰葡萄孢菌和尖镰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其他组合药液。  相似文献   

14.
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来自10个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并用SPSS软件对气相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10种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气相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10个产地制备的益智精油得率在0.21%~0.96%,以广东阳江产益智产油率最高。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2%~1.00%,相对峰面积的为0.6%~2.5%,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不同产地的益智挥发油的成分含量相似但个别存在差异。质量不尽相同,海南产益智较好,为地道药材,广东次之,广西较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测定益智药材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铜陵产地的生姜挥发油进行研究,为铜陵生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铜陵生姜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试验共鉴定出铜陵生姜的12种主要成分,共占挥发油总量的67.356%,其中5种成分首次在生姜中发现。另外,姜烯含量最高,达到16.730%。[结论]研究表明,铜陵生姜在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上与其他产区的生姜有所不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豫西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的进一步驯化、栽培、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对豫西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卷丹、山丹、细叶百合、条叶百合、光百合5个野生百合种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豫西山区5个野生百合种的鳞茎形状、颜色、鳞片形状有明显差异,茎干颜色及附属物都有较大差别;叶片的形状差异较大;花的特征差异明显,花姿差异较大,光百合的花色呈乳白色且具有浓香,其余百合种花色均呈桔红色或红色,没有香味;花蕊的特征差异明显,柱头、花柱、花药的颜色存在差异。[结论]豫西山区不同野生百合种在鳞茎、茎秆、叶片和花等器官的形态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覃葆  江海燕  刘英丽  袁艳  蒋文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02-14603,14606
[目的]对广西灵山、桂平、贵港等不同产地莪术药材中挥发油及吉马酮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马酮,色谱条件为:乙腈-水(V/V,70∶30),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5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吉马酮检测浓度在0.022 3~0.139 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产地莪术药材中挥发油及吉马酮含量均有一定差距。[结论]灵山县产的莪术药材挥发油及吉马酮含量高于其他8个地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秦巴山区养殖大鲵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安全状况。[方法]运用检测仪器分析了秦巴山区养殖大鲵肌肉中微量元素锌、硒、铜、铅、镉、砷、汞的含量水平,并对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和金属元素食用安全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秦巴山区养殖大鲵肌肉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含量最高,其次为硒和铜,有毒金属元素铅、镉、砷、汞不同程度检出,但均处于无污染水平。[结论]可以认定秦巴山区养殖大鲵能够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的锌和硒摄入,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测定野生竹红菌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干灰化法制备了从云南山区采集的野生竹红菌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中Mn、Cd、Cr、Zn、Cu等9种元素的含量。[结果]竹红菌对各金属元素的集累(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对Fe、Se和Hg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要强,对Cd、Cr、Pb等几种主要的重金属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较弱,测定的微量元素含量顺序是Fe>Se>Hg>Mn>Zn>Pb>Cu>Cr>Cd。原子吸收的回收率为98.7%~116.4%,RSD值为0.07%~1.67%,都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结论]竹红菌中的硒元素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竹红菌中微量元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