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精原干细胞位于雄性哺乳动物体内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基膜内,在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自我更新生成新的干细胞;另一方面源源不断的增殖分化形成各阶段的生殖细胞直至精子;更重要的是它能向下一代传递遗传信息。199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的Brinster等人首次将可育供体雄性小鼠的精原干细胞注射到不育小鼠的曲细精管中,结果受体鼠产生了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产出了正常后代[2,3]。1996年,他们又将大鼠的精原干细胞移入10只免疫缺陷性小鼠曲细精管中,在小鼠的睾丸中产生了大鼠的精子[4];更另人震惊的是,在1999年同类实验中Brinster等人又使得兔和狗的精原干细胞在小鼠睾丸中增殖并分化。这些成果被视为“跨物种产生精子中的重大突破”。在干细胞领域稳定向前发展的今天,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深入探讨精子发生、干细胞状态的维持、自我更新的方式、自增殖及分化过程的启动和调控等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优良的途径,可能成为一种极为有用的生物方法。本文简要概述了这项技术的主要方法以及最新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2.
精原干细胞(SSCs)能够自我更新,产生大量分化的生殖细胞并在出生以后形成精子,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因为所有雌性生殖干细胞在出生前已停止增殖,所以SSCs是成年哺乳动物唯一的生殖干细胞。将有生育能力的雄性供体睾丸细胞移植到不育症雄性睾丸细胞中,不育症的雄性可以重新进行精子发生和恢复生育能力。这项移植技术已经用来研究S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精原干细胞可以在小鼠的曲细精管进行复制,然后迁移,精原干细胞所需自我更新的生长因子保存在哺乳动物中。因此相信该培养技术很快会被应用于人类的精原干细胞中。本文讨论了现有的和潜在的运用移植技术和体外培养精原干细胞的方法。由于辅助的生殖技术能使精子细胞进入卵母细胞使之受精,所以在体外培养分化精原干细胞使之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的技术,将会促使人的临床精原干细胞的应用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精原干细胞位于雄性哺乳动物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基膜内侧,是一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能向子代传递遗传信息,在哺乳动物中一般是指未分化的A型精原细胞。在精子发生这一特殊的细胞分化过程中,精原干细胞的地位极其重要,它既具有自我更新生成新的干细胞能力,又能够不断的增殖分化形成各阶段的生殖细胞,并最终分化产生精子,承载起向下一代传递遗传信息的使命。精原干细胞凭借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医学、畜牧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就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分离纯化、培养和移植技术等研究概况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精子发生的前体细胞。精原干细胞的移植首先由Brinstre等(1994)报道,他们先将可育小鼠的混合生精细胞移入不育小鼠的曲精细管,结果在受体睾丸内产生了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随后叉将大鼠生精细胞移入免疫缺陷小鼠的曲精细管,结果在小鼠睾丸内产生了大鼠的精于,从而实现了跨物种产生精子的重大突破。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建立为生殖细胞功能研究、优良物种保存、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及家畜的遗传育种等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源源不断的精子发生过程是雄性繁殖机能的基础。精原干细胞(SSCs)持续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分化又是精子发生的基础。精子发生起始于精原干细胞的分化,历经漫长的减数分裂后形成单倍体圆形精细胞。后者经过变态发育过程,最终形成精子并释放到曲细精管管腔中~([1])。研究表明,成千上万的基因参与了精子发生过程,然而如何实现对这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是精原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在雄性动物的生殖周期中,精子的产生的数量是无限制的,这种系统的基础就是精原干细胞具有一种独有的自我更新的潜能和最终形成精子的子细胞具有的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精原干细胞(SSCs)是雄性生殖系干细胞,位于睾丸曲细精管基底膜上,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的潜能,是自然状态下出生后动物体内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并能将基因传递至子代的惟一成体干细胞.本文在阐述精原干细胞发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犊牛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鉴定、冷冻保存和诱导分化的现状,分析了牛精原干细胞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牛精原干细胞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精原干细胞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精原干细胞是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的起始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自大鼠精原干细胞异体移植获得成功以来,精原干细胞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功能调控因子、体外培养和移植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曲细精管注射法的原理是,精子由精原干细胞分化成熟而来,精原干细胞在雄性动物出生后,一直处于不断分裂增殖状态。将外源基因转染到曲细精管内的精原干细胞,使其整合到干细胞的染色体中。这样,由干细胞分化成熟的精子就有可能携带外源基因。由于外源基因整合于精原干...  相似文献   

11.
精原干细胞(SSCs)是睾丸内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精子潜能的干细胞,它的体外培养是精子发生机理研究和制作转基因动物等的新途径[1-2]。近几年的研究表明,SSCs在体外的自我增殖需要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饲养层细胞等的支持[3-10],并且睾丸支持细胞和血清均可导致培养的  相似文献   

12.
精子发生过程经历了复杂的细胞分化阶段,在雄性睾丸曲精细管中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精子发生过程中产生精子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雄性生殖能力的高低,其中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未分化的细胞群体,SSCs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维持其自身细胞数量)并能够分化为成熟的精子。通过体外培养可将SSC诱导分化为多能性干细胞,从而代替胚胎干细胞(ES),避免了伦理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避免了体细胞诱导为多能性干细胞过程中外源转录因子导入的问题。另外,将基因工程与生殖细胞移植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文章就SSCs的生物学特性、分子标记、分离纯化培养和移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罗文秀 《兽医导刊》2011,(Z1):238-239
睾丸是动物雄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精子产生的场所。其实质的正常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曲细精管、睾丸间质组织。目前关于常见动物睾丸的正常组织结构研究报道较少,刘文军等(1986)研究报道了北京黑猪的曲细精管结构;温泉法等(1987)研究了大鼠的睾丸组织结构;2001年徐邦生等报道了小鼠睾丸的发育规  相似文献   

14.
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neo^R基因在公鼠生殖系细胞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感染滴度为10^6cfu/mL、携带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eo^R)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与台盼蓝、polybrene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注射液,单侧睾丸注入14-16日龄公鼠曲细精管以体内感染精原干细胞,进行重组逆转录病毒-精原干细胞介导的基因转移研究。注射后45d,采集公鼠精液,进行精液品质与PCR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注射条件下,曲细精管内注射重组逆转录病毒后,不会干扰小鼠精子的正常发育能力,并能够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精子基因组,从而首次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成功地实现了neo^R基因在公鼠生殖系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睾丸干细胞群移植技术的发展及转基因技术的运用,将为生殖基础科学和家畜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雄性不育治疗、转基因动物生产、基因治疗等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雄性生殖系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其中包含睾丸内主要细胞之间相互调控的作用以及各种细胞分离培养建系和应用,精原干细胞移植的生物学研究模式,移植进雄性体内精原干细胞如何产生能分化成精子的子代细胞。  相似文献   

16.
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精原干细胞(SSCs)是指位于睾丸生精小管基膜上既能自我更新维持自身群体数量恒定,又能定向分化形成精母细胞,最终形成精子的一类原始干细胞。其体外培养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移植、基因转染的深入研究,为探讨精子的发生机制、重建不育个体的精子发生、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综述了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体外的纯化、鉴定,以及未来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为精原干细胞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精原干细胞是体内唯一的能在细胞水平进行识别并增殖、分化及调控的成体干细胞,是位于精曲小管基膜上,既能自我更新,维持自身群体数量恒定,又能定向分化产生精母细胞的一类原始精原细胞,其前体是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 ial germ cells,PGCs)。近年来,随着精原干细胞鉴定,体外培养及冻存等技术的发展,精原干细胞的应用成为可能。文章对精原干细胞形态特征、分离纯化、体外培养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1精原干细胞的形态、特性及其增殖分化精原干细胞相对数量极少,仅占生殖细胞的0.02%~0.03%。睾丸中大部分的精原细胞并非干细胞,而是处于分化…  相似文献   

18.
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是永久分化成精子细胞的克隆源, 既可以自我更新生成新的干细胞,又可以增殖分化形成各阶段的生精细胞直至成熟的精子. 由于精原干细胞可以进行体外培养、转基因操作、异体或异种移植重塑精子发生,以及可以 冷冻保存,所以在雄性不育治疗、转基因动物生产、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SSCs的分离富积是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必要前提条件.然而,SSCs在 睾丸中所占比例极低,选择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获得富积的SSCs就成为推动其研究的关键 步骤.近年来,随着SSCs移植功能试验的建立,有关SSCs的分离纯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雄性生殖干细胞,即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能够自我更新,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精子,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SCs是生殖细胞中唯一的干细胞,能够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文章就SSCs的起源、表面标记、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展开论述,并探讨了SSCs在人类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具有重建不育个体精子发生的能力。采用细胞标记试剂标记精原干细胞,可以活体追踪移植至睾丸的精原干细胞命运,即在发育过程中的增殖、运动及分化情况。标记和追踪精原干细胞将有助于了解精子发生恢复的机理并选择最优的移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