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摘要:通过芦笋母茎废料、蘑菇菌渣与商品有机肥等不同基肥种植芦笋的比较试验,发现施用芦笋母茎废料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年芦笋产量比有机肥处理减少137%,但秋笋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2.
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大棚、露地栽培配套,提早采收春笋、秋笋弥补空缺,以大棚、露地和秋笋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常年采收芦笋,提高芦笋效益的栽培技术。本文对芦笋栽培模式、大棚栽培、秋季采笋、品种选择和母茎留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茎生腋芽的生育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再生稻高产途径,观察了各节位茎生腋芽的分化、生长、穗粒发育性状和茎生器官形态.结果表明:茎生腋芽在母茎抽穗前按由下而上的节位顺序开始幼穗第一苞分化,在母茎抽穗后按由上而下的节位顺序进入一、二次枝梗分化;在顶端优势控制下,茎生腋芽至母茎黄熟前3 d才开始萌发,萌发成穗率随节位下移而降低,且生长先天不足,每穗粒数仅为母茎的三分之一.争取再生季高产的关键,是在头季收割保留上位优势芽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下部茎生腋芽的萌发率,形成比头季多70%~100%的穗数,以多穗补小穗的不足.倒3叶枕比倒2芽着生节部高8~16 cm,其高程可作为简捷诊断母茎适宜留桩高度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割梢时间为主区,留苗高度为裂区,分析3次割梢时间(4月25日、5月5日和5月15日)和5种留苗高度[15 cm、25 cm、35 cm、45 cm和不割梢(70 cm左右)]处理对蔺草有效草茎产量、群体草茎数量、优质长草茎产量及百支草茎干重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仪征地区蔺草割梢时间以4月底至5月初为宜,即在最长草芽出生前15~25 d;割梢后留苗高度掌握在45 cm为佳.4月25日和5月5日割梢,留苗高度在45 cm时,蔺草的经济产量、优质长草茎产量和草茎干重比不割梢处理分别增加13.24%、45.89%和10.49%.表明在4月底至5月初割梢和留苗高度在45 cm时,不仅不会降低有效草茎产量,而且可以明显提高优质长草茎产量和草茎干重等品质性状,且能较好协调蔺草产量与品质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割茎高度和割茎时间处理,观察各处理对潞党参产量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25日割茎保留地上部分20cm后,经过冬季养分积累,春季产量较秋季有所提高,4月30日达到最大产量,适宜春季采挖党参。从割茎高度来看,割茎保留60~80 cm地上部分时,产量达到最大,小区产量为164.75g,鲜根折合产量为274.5 kg·667 m-2。从割茎时间上看,在8月13日割茎小区产量达最大为164.75g。11月10日采挖党参时,浸出物含量达最大值为68.06%,较对照提升1.75%。  相似文献   

6.
割苗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6):55-61
倒伏严重影响夏玉米的高产稳产,本研究旨在探讨割苗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抗倒伏性能的影响。本试验2016年分别选用郑单958和DH618于三叶期(V3)割苗、登海618于拔节期(V6)割苗,2017年选用浚单20和登海605分别在V3和5叶期(V5)割苗。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割苗处理夏玉米的生育进程推迟2~8天;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V3割苗比对照产量降低0.7%~6.8%,V5割苗比对照产量降低18.9%~32.4%,割苗越晚产量降低越严重。割苗后夏玉米抗倒伏性能显著提高,并且V5割苗处理提升最显著:与对照相比株高降低6.9%~10.6%,穗位高降低16.5%~19.6%;基部第三节间茎秆穿刺强度提高30.1%~34.2%,节间长降低56.2%~58.6%;茎秆小维管束数、皮层厚度和硬皮组织厚度显著提高,并且V5割苗对其影响大于V3割苗。结论:割苗显著改善夏玉米茎秆形态学特征和力学特征,进而提高夏玉米抗倒伏能力;但是由于割苗后夏玉米生育期内光合产物减少,导致夏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并且割苗越晚产量降低越严重,因此不宜在夏玉米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容新民  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06-11907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环割对促成栽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生长一致的夏黑葡萄单株,在花后10(4月30日)、20(5月9日)、30 d(5月19日),在结果母枝第2、3节之间进行环割.花后30 d开始采集样本,每隔7d采集样本一次至果实成熟,测定果实重量及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花青素含量.[结果]环割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果实鲜重、可溶性糖含量、花青素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且花后20d环割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新疆地区夏黑葡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健宝牧草具有高产、优质、可多次刈割利用的生物学特性,是当前种草养畜的理想牧草。1特征特性健宝牧草为高梁与苏丹草的杂交种,是禾本科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该草既体现了高梁的茎粗、叶大、耐旱、易管理的特点,又表现出苏丹草分蘖性和再生能力强的特点。一年可刈割2~3次,刈割2  相似文献   

9.
席草具有无限分蘖习性,但不同环境条件下分蘖出生和生长速度差异悬殊,同时与席草产量、质量(草茎长度、粗度和枯梢等)密切相关。因此,探明分蘖出生和生长规律,对制订席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分蘖出生规律:席草在一个芽(最初母芽)长到3~5厘米长时,其下部叶腋里的新芽就突起,与母茎成45度夹角向上生长,并发育成母茎产生下一个芽。即以最初母茎→新芽(母茎)→新芽(母茎)……的方式增加,此为一次分蘖。以后每个一次分蘖第一个叶腋里也会产生腋芽,在环境条件适宜  相似文献   

10.
西瓜割蔓再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瓜割蔓再生高效栽培,是指采收春播西瓜后,利用其植株基部潜伏芽再萌发新茎蔓的能力,将其老蔓割去,通过增施肥水,促使重新抽蔓、开花、结瓜,实现1次种植2次收获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笔者经过2002~2004年3年的田间试验和实践,现将西瓜割蔓再生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割蔓再生  相似文献   

11.
对当地的北柴胡采取不同留茎高度和不同时期的割茎处理,研究其对北柴胡根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割茎均可提高北柴胡产量,当地上部分留茎高度为20 cm时,产量最高,比对照(不割茎)增产53.73%;当地于7月11日割茎最佳,产量比对照增加49.31%。割茎是北柴胡增产的一项有效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遗传力和配合力表现优良的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及后代,为丰富甘蔗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奠定种质基础.[方法]依据甘蔗细茎野生种原生地的海拔差异结合SSR分子标记筛选7个云南不同生态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与以云南当地栽培品种德蔗93-94(母本)进行测交,用R软件对其后代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锤度、茎径、株高6个数量性状进行方差、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结果]各组合后代糖产量、蔗茎产量、茎径、株高、有效茎数5个性状表现差异极显著,锤度表现差异显著;各组合后代株高、茎径、糖产量、蔗茎产量的遗传力表现较好,均超67.0%;德蔗93-94x云割82-114和德蔗93-94x云南1号后代株高、有效茎、糖产量和蔗茎产量配合力均表现明显的正效应,德蔗93-94x瑞割07-3和德蔗93-94x瑞割06-7-3后代茎径、糖产量和蔗茎产量配合力有比较明显的正效应,组合德蔗93-94x云割83-184和德蔗93-94x云割83-174后代在有效茎配合力效应表现较好的正效应.[结论]筛选出糖产量、蔗茎产量遗传力和配合力表现突出的云割82-114、瑞割07-30、瑞割06-7-3和云南1号;有效茎数遗传力和配合力优良的云南1号、云割83-184和云割83-174.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中低海拔甘蔗细茎野生种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筛选遗传力和配合力表现优良的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及后代,为丰富甘蔗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奠定种质基础.[方法]依据甘蔗细茎野生种原生地的海拔差异结合SSR分子标记筛选7个云南不同生态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与以云南当地栽培品种德蔗93-94(母本)进行测交,用R软件对其后代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锤度、茎径、株高6个数量性状进行方差、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结果]各组合后代糖产量、蔗茎产量、茎径、株高、有效茎数5个性状表现差异极显著,锤度表现差异显著;各组合后代株高、茎径、糖产量、蔗茎产量的遗传力表现较好,均超67.0%;德蔗93-94x云割82-114和德蔗93-94x云南1号后代株高、有效茎、糖产量和蔗茎产量配合力均表现明显的正效应,德蔗93-94x瑞割07-3和德蔗93-94x瑞割06-7-3后代茎径、糖产量和蔗茎产量配合力有比较明显的正效应,组合德蔗93-94x云割83-184和德蔗93-94x云割83-174后代在有效茎配合力效应表现较好的正效应.[结论]筛选出糖产量、蔗茎产量遗传力和配合力表现突出的云割82-114、瑞割07-30、瑞割06-7-3和云南1号;有效茎数遗传力和配合力优良的云南1号、云割83-184和云割83-174.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小麦拔节后的割青,研究了江苏淮南麦区育砀扬麦158、ND35/R18和ND36/R9034等3个小麦品种(组合)用于粮饲兼用生产系统的表现。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鲜草产量、饲用品质和再生能力等饲用性能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粗蛋白含量变幅为18.0%-22.7%,冬季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1012.8-1248.1kg/667m^2,春季第二次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295.7-705.1kg/667m^2,1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48.7%-62.6%,2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18.9%-25.0%。扬麦158粮饲兼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粮饲兼用生产系统在进入越冬期前即开始拔节,茎蘖冻害严重,须在拔节后割青。不宜冬春2次割青,可通过增大播种密度减轻冬季1次割青对籽粒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催芽排种选用扬州长白水芹。放干田水,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耕翻土壤,耕深10~15厘米,田面做到光、平、湿润。排种前15天,当日平均温度降至27~28℃时开始催芽。从留种田连根拔起母茎,要求茎粗0.8~1.2厘米,理齐基部,除去杂物,捆成直径12厘米左右的小束,剪除无芽或只有细小腋芽的顶梢。将捆好的母茎交叉堆放于接近水源的荫凉处,堆底先垫1层稻草或用硬质材料架空,垫高10厘米,堆高和直径不超过2米,堆顶盖稻草。每天早晚各洒浇凉水1次,保持堆内温度20~25℃,促进母茎各节叶腋中休眠芽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稗草(Echinochloa crusglli(L)Beauv.)在不同刈割强度下资源分配特点,对其进行了3种刈割强度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刈割强度条件下稗草的根、茎、叶、花(果)器官的生物量、株高、分蘖数,并对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到结实期,在各处理条件下,根、茎器官生物量和分配比例下降,生殖器官生物量和分配比例上升,叶器官无明显变化规律;盛花期生殖分配比例为:轻度刈割(Y1)>对照≈重度刈割(Y3)>中度刈割(Y2),结实期生殖分配比例为:对照~轻度刈割(Y1)≈重度刈割(Y3)>中度刈割(Y2);株高表现为轻度刈割促进其绝对高度的增加,而在中度及重度刈割条件下,表现为抑制作用;在重度刈割条件下,单株分蘖数与刈割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1.巨明4QSJZ型系列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巨明4QSJZ-4型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主要由发动机、行走装置、操控系统、摘穗割台、果穗输送装置、果穗箱、秸秆切割、秸秆粉碎、秸秆收集装置等部件组成。4QSJZ型系列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割台采用穗茎兼收双层割台及上下割台独立调节技术,解决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子5水平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南牧1号不同刈割高度对叶鲜重、茎鲜重、叶茎比、生物总产量、分蘖数和可见茎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产量以刈割高度1.2 m的处理最高,为2531.0g/丛;茎的产量则以刈割高度2.2 m的处理最高,为2017.3g/丛;叶茎比以刈割高度1.2 m处理最高,为1.41;生物产量以刈割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缺乏配套玉米收获机具,且常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存在果穗损伤大、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有限元方法设计两行窄幅低损伤摘穗割台.割台利用弹性缓冲原理实现柔性低损伤摘穗,可一次完成摘穗、秸秆粉碎还田等联合作业.文章结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农艺特点和力学原理确定割台结构参数;对割台关键部件开展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割台机架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割台机架不会与发动机产生共振.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探究拉茎刀辊转速、喂入速度、果穗距摘穗板高度对落粒损失率和籽粒破损率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作二次回归响应分析,得到割台较优参数组合.试验表明,拉茎刀辊转速800 r·min-1,喂入速度0.700 m·s-1,果穗距摘穗板高度370 mm时,落粒损失率0.05%,籽粒破损率0.01%,满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机械化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20.
1989年3月至1990年3月间,在亚热带地区对UC157幼龄芦笋植株地下部的干物质积累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笋地下部一年内有两次生长高峰,地下部干重,肉质根长之度和数目的变化与生长天数呈三角函数关系,函数的周期为114(d);在母茎形成期,肉质根碳水化合物含量有下降趋势,母茎形成后,内质根碳水化合物含量迅速增加,直到母茎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