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0月17日,水稻研究所组织同行专家,在沙县高桥镇官庄村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示范片,对福建省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再生稻产业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结果显示,全程机械化示范片102亩,再生稻平均干谷亩产328.36公斤,加上头季亩产494.12公斤,两季亩产达822.48公斤。采取机械化插秧措施的"甬优2640"和"泸优明占"两个品种,再生季亩产分别是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茎生腋芽的生育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再生稻高产途径,观察了各节位茎生腋芽的分化、生长、穗粒发育性状和茎生器官形态.结果表明:茎生腋芽在母茎抽穗前按由下而上的节位顺序开始幼穗第一苞分化,在母茎抽穗后按由上而下的节位顺序进入一、二次枝梗分化;在顶端优势控制下,茎生腋芽至母茎黄熟前3 d才开始萌发,萌发成穗率随节位下移而降低,且生长先天不足,每穗粒数仅为母茎的三分之一.争取再生季高产的关键,是在头季收割保留上位优势芽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下部茎生腋芽的萌发率,形成比头季多70%~100%的穗数,以多穗补小穗的不足.倒3叶枕比倒2芽着生节部高8~16 cm,其高程可作为简捷诊断母茎适宜留桩高度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3.
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后代植株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新品种选育一直是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新育成品种除在抗性、品质上有较大提高外,其产量潜力一直处于徘徊状态。究其原因。首先是在产量性状遗传上受多基因控制,遗传改良难度大;其次是在以往的水稻育种过程中。由于水稻育种方法和材料创制利用方面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应用的种质资源范围较为狭窄。  相似文献   
4.
观察比较了杂交稻特优63 不同栽植密度的产量效应, 明确: (1) 稻谷产量与栽植密度呈抛物线型相关, 峰区在1m225 ~35 丛。(2) 适当密植, 增加了穗数和叶面积, 从而形成较大的库容和提高中后期干物质生产力, 显著增加贮藏性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和抽穗后的净光合生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杂交稻分蘖调控技术,对不同栽植密度中不同出生期分蘖的性状进行追踪观察,明确;(1)主茎,秧田分蘖和栽后头10d分蘖的出生数,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100%,穗大粒重构成总穗数的47%-83%,总产量的61%-89%;(2)栽后11-20d分蘖出生数也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瑟栽后20d的总茎数和最高茎蘖数成负相关,构成总穗数的50%-17%,总产量的39%-11%;(3)在栽  相似文献   
6.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57  
为探讨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调控的主攻方向,分析比较了不同时期栽,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产量的构成特征是具有足够的穗数和大穗;超高产育种的方向是稳定穗数,培育大穗,增加单位面积总粒数,并增强后期物质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超高产水稻根系发育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为探索超高产水稻的理想根型,观察比较了不同产量水平的根系发育形态。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根量随着在土壤中分布层次的加深,按负指数曲线减少,并向x轴渐近,产量12t.hm^-2左右的超高产水稻,20cm土层内的各层根系具有圈在的干重,体积和总长,分枝根十分发达,在土壤中密集成网,随着产量的提高,地上,地下部干物重同步增长,但根重增长速率偏低,冠根比逐渐扩大,根系活力则相应增强,从而维持地上,地下部形态及  相似文献   
8.
低桩机割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机械收割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观察再生分蘖生育特性,设置氮肥施用期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头季高桩手割,再生季主体分蘖为倒2、3节位分蘖,总叶数少,无独立根系,早育早熟;头季低桩机割,再生季主体分蘖为倒4、5节位分蘖,总叶数多,有独立根系,机割后7~10d开始在前出叶节萌发节根和子蘖,9~12d分化1次枝梗,抽穗、成熟期比头季高桩手割田推迟15d左右。在头季机收后早施重施氮肥,能有效促进再生分蘖根芽萌发和枝梗颖花分化,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天优3301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优质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明确,稻谷产量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达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05.06kg.hm-2,相应产量为10 350.83kg.hm-2;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施N量为192.70kg.hm-2,相应产量为10 341.37kg.hm-2。每生产100kg稻谷的最高施N量为1.98kg,经济施N量1.86kg。适宜施N量的处理,穗多穗大,每平方米总粒数多,结实率高,产量高;施N偏多或偏少,产量都降低。适中的施肥水平,中、后期有较高的干物质生产力,不仅抽穗前积累了较多的贮藏性物质,抽穗后也生产较多的净光合产物。群体生长率(CGR)在本田营养生长期与施N量呈线性正相关,在中、后期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可见为了提高中、后期的群体生长率,必须维持较高的供氮强度。  相似文献   
10.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6  
通过对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水平,在福建龙海早、晚季栽培,16个品种平均产量分别为9092kg.hm^-2和9524kg.hm^-2,比汕优63(CK)分别增产5.7%和6.3%;在云南涛源栽培,16个品种平均产量为15779kg.hm^-2,比汕优63增产3.0%。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特征是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足重穗基础上培育更大的穗子,具有较多的单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