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6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杂交稻Ⅱ优航1号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1号是应用航天育种方法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5三年推广面积为26.67万hm2,累计增产粮食1.2亿kg。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高、米质较优、苗期耐寒性较好、抽穗期耐高温、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和广西区品种审定,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示范推广的超级稻组合之一,还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重点示范推广超级杂交稻组合。着重介绍Ⅱ优航1号的推广应用,主要植物学特征与产量结构,同时也介绍了它在各级区域试验、生产试验、6.67、66.67、666.67hm2高产示范片的产量表现和抗性、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2.
稻米营养品质的研究现状及分子改良途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综述了稻米营养品质(蛋白质、赖氨酸和微量营养素)的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分子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提高稻米营养品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稻培矮 64S/E3 2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栽培 5 4 94m2 ,平均产量达 15 .2 7t/hm2 。定位追踪观察结果表明 :a)库容量大和生物量高是取得超高产的两大决定因素 ;b)产量构成的特点是穗数略少、穗子特大 ,形成 18.0t/hm2 的库容量 ;c)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后期 ,确保了“库”与“源”的平衡 ,结实率高于 90 % ;d)生物量高主要是由于群体生长率 (CGR)较高 ,净同化率 (NAR)较高又是CGR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水稻再生丰产技术研究 Ⅳ再生稻留茬高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留茬高度试验结果表明:①汕优63留茬35厘米,再生穗较多,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协调发展,产量最高;②再生穗的主要着生位置是地上部节位,夺取再生稻高产必须保留倒2节位腋芽,根据汕优63地下部腋芽着生自然高度,明确汕优63适宜的留茬高度是32—37厘米。  相似文献   
5.
超高产水稻的分蘖特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追踪观察了21个水稻超高产品种的分蘖生育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0~25d,历4个出叶周期;分蘖高峰期在移栽后35d左右,又历2个出叶周期。说明,本田期有效分蘖的同伸叶为移栽后头4片新生叶,无效分蘖的同伸叶为移栽后第5、6片新生叶。研究结果可作为分蘖调控的叶龄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合格的机插秧苗,观察了水稻幼苗根叶伸长动态。结果表明,N节叶片、N-1节叶鞘、N-3节节根同步伸长;1叶1心期,第一层节根—胚芽鞘节节根萌发伸长,至4叶1心期,共有4节节根及其分枝根萌发,在秧盘底部缠结成网,确保秧苗连片不散,便于带土机插。  相似文献   
7.
于水稻雌雄蕊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各喷1次150~250ppm或150~250ppm R与200ppm M复配诱导水稻雄性不育较理想,其机理:造成单药花粉数小于对照的10%;引起花粉干瘪萎缩,可育花粉率降低至20%以下;障碍雄性器官形态发育而引起花药呈镰刀状及毡绒层表面不见U形体,细胞溶解;诱发性器官雌性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综述了作物化学杂交育种的特点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上的意义,分析了化学杂交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论述了化学杂交剂诱导作物产生生理雄性不育机理。内容包括: 1.化学杂交育种的主要特点有:亲本选择自由,杂种配制简便,杂种可以多代利用,可弥补其它育种方法的技术缺陷,形成化学杂交育种体系。 2.化学杂交育种经历了三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筛选出许多具有诱导作物产生生理性雄性不育的药剂,但由于不理想,目前大部分停留在试验阶段,能在生产上应用的为数极少。 3.雄性细胞的发育经历了花粉母细胞形成、减数分裂、小孢子形成、花粉充实成熟、开花散粉、花粉萌发受精等过程。任一过程受到干扰或抑制都会造成不育,不同药剂诱导不育的作用阶段不同。 4.根据化学杂交育种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应建立多学科协作;按理想药剂的要求进行化学杂交剂的合成与创新;从生理生化形态相互关系的角度上开展化学杂交剂诱导不育机理研究,为药剂合成、筛选和使用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水稻根系的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调控稻根发育,观察了稻根的发育和不同生态条件的稻根形态。 (一)稻根发育动态供试品种为汕优63,采用沙培。拔节前每1-2天取样一次,拔节后每3-4天取样一次,洗去根际沙粒,剥离分蘖,保存主茎的完整根系。用刀片切取不同节间单元的稻根,置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各级分枝根的数量,结果明确: 1.稻根分枝十分发达。从芽鞘单元到地上部第一伸长节间-13/0单元的节间上,各长出数条不定根,称为冠根或一次根。一次根伸长到一定程度,可分枝长出侧根,称为二次根。其中粗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通径统计方法,分析了再生稻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和各节位再生穗产量对总体再生稻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再生穗数对再生稻总粒数的通径最大(P穗=1.206),而总粒数对再生稻产量的通径最大(P粒=1.023),再生穗数是决定再生稻产量的关键因素;2.稻秆上各节位再生穗中,以地上部第2、3伸长节位的穗数最多,穗也最大,对产量的贡献也最大(P_2=0.4261,P_3=0.7164),第4伸长节位的变异很大,具有人为调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