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满足新建蛋鸡场快速运转并减少投资成本,提高生产性能,本试验对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蛋鸡成活率、体重和均匀度进行比较。试验选用966 750只蛋鸡,采用层叠笼养方式,分两个试验组,A组为低密度试验组,每笼养18只,B组为高密度试验组,每笼养28只,从成活率、体重、均匀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蛋鸡60日龄成活率和105日龄成活率,试验B组显著高于试验A组(P<0.05);第四周、第六周试验A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B组(P<0.05),第十四周试验B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A组(P<0.05),其余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周均匀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本文通过比较不同饲养密度得知,蛋鸡的成活率、体重以及均匀度均受到影响,但高密度组可单一鸡舍一次性多育成39 000 只蛋鸡,从而实现了蛋鸡规模化养殖,达到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105只20周龄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试验组A(基础饲粮+0.5%女贞子)、试验组B(基础饲粮+1.0%女贞子)和对照组(基础饲粮),每组设7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蛋鸡,预试期7 d,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女贞子对蛋鸡日采食量、日产蛋量、产蛋率和料蛋比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期内,B组日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但B组料蛋比显著低于A组,A组的日产蛋量和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B组TC、TG、HDL、LDL、ALT、AST均显著降低(P<0.05),而B组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女贞子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选用26周龄健康海兰褐壳蛋鸡324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B、C组),分别饲喂以2%和4%发酵植物蛋白质饲料替代基础日粮中同比例的豆粕日粮。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试验期为10周。结果发现,试验期处理C比处理A和处理B蛋鸡产蛋率分别提高1.61%(P0.05)和1.39%(P0.05),处理A和处理B蛋鸡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平均蛋重、平均采食量、料蛋比、软破蛋率和斑蛋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非常规性植物蛋白质饲料4%替代豆粕日粮可明显提高蛋鸡产蛋率,但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无明显变化,进一步证明发酵非常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替代蛋鸡豆粕日粮的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3家种鹅场(代号为A、B、C)为对象,检测了洗浴池和鹅血浆的内毒素水平,并比较和分析了各场种鹅的产蛋数、受精率和活胚率.结果显示:A场和B场洗浴池的内毒素水平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C场(P<0.05);A场的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B场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C场,而B场与C场则无显著差异.此外,试验期间3家鹅场的鹅产蛋数相当;A场的鹅蛋受精率显著高于B场、但明显低于C场,C场则极显著高于B场(P<0.01);A场活胚率极显著低于B场,显著低于C场,B场则显著高于C场.表明洗浴池内毒素含量高的鹅场,其种鹅体内内毒素水平也相对较高,鹅蛋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偏低,影响种鹅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饮水型酸化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蛋鸡输卵管健康的影响.[方法]试验将1500只18周龄的蛋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饮用自来水,试验组A每天自由饮用酸化剂预调水8 h,试验组B隔天自由饮用酸化剂预调水8 h.23周龄、32周龄和43周龄统计各组蛋鸡耗料量、平均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检测蛋品质,组织切片观察各组输卵管形态,并用ELISA试剂盒检测输卵管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2周龄和43周龄试验组A和试验组B平均蛋重显著升高(P<0.05),产蛋率上升,料蛋比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32周龄时,试验组B蛋壳相对重和试验组A蛋壳厚度显著升高(P<0.05).23周龄时,试验组A与试验组B输卵管TNF-α和IL-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43周龄时,对照组中观察到输卵管组织出现局部炎症浸润,其他各时期各组输卵管组织均无明显病变.[结论]在饮水中添加饮水型酸化剂能够提高蛋重、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且有利于蛋鸡输卵管健康的维持.  相似文献   

6.
将50周龄绿壳蛋鸡270羽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有机养殖(OC)组采用舍内地面平养加舍外放养,舍内平养(CB)组采用常规舍内地面平养,笼养(CC)组采用舍内立体笼养。比较3种养殖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OC组产蛋率变化较大,全期平均产蛋率最高(P>0.05),料蛋比最低,显著低于CC组(P<0.05);OC组蛋鸡无死亡,健康状况较好,与CC组差异显著(P<0.05);OC组蛋形指数、蛋壳相对重量、蛋壳厚度和蛋黄脂肪含量最高,蛋黄颜色等级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1),蛋黄和蛋清含水率较高,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P<0.01)、磷脂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表明,有机养殖能使蛋鸡维持较好的生产性能,提高蛋鸡健康和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7.
层叠式笼养不同笼层鸡产蛋性状和蛋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层叠式笼养条件下,不同笼层对鸡产蛋性状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5层层叠式笼养51周龄高产海兰蛋鸡,分别统计1~2层(上层)及3~5层(下层)的产蛋数、破蛋数,称量蛋重,并分别测定上、下层蛋品质,试验期63 d。结果显示,不同笼层产蛋率和破蛋率差异显著(P<0.05),而蛋重、死淘率和蛋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分层笼养降低了破蛋率,不同笼层对产蛋性能有影响,但对蛋品质、死淘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补充铬-甲硫氨酸(Cr Met)和维生素C对高密度饲养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6周龄海兰W-36蛋鸡360只,试验采用2×2×3因子设计,两个笼养密度(5或7只·笼-1),笼面积为40×45 cm2,两个水平维生素C添加量(0、500 mg·kg-1L-抗坏血酸),3个水平Cr添加量(0、500、1 000μg·kg-1Cr Met),每个处理5个重复。蛋鸡被养殖在环境受控房间的金属丝笼里。适应2周后,进行70 d试验,并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35 d(28~33和33~38周龄)。结果表明,在28~33周龄阶段,高饲养密度对母鸡产蛋率没有影响,而33~38周龄时,产蛋率降低(P=0.031),且产蛋总重显著降低(P=0.038)。日粮补充Cr(500、1 000μg·kg-1)显著增加了两个阶段的产蛋量和产蛋总重(P=0.01),提高了第一周期的饲料转化率(FCR)(P=0.005)。在第1个阶段,饲养密度与维生素C对饲料转化率存在交互作用(P=0.018),补充维生素C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高饲养密度母鸡的饲料转化率。在第2个35 d期间,日粮补充Cr Met(500、1000μg·kg-1)增加了采食量(P=0.001),且高饲养密度母鸡的蛋壳厚度较大(P=0.015)。高密度饲养的母鸡血浆维生素C浓度降低(P=0.007),而补充维生素C后血浆维生素C水平显著升高(P<0.05)。只有在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补充Cr Met(500、1000μg·kg-1)才会使血浆维生素C水平增加,表现出饲养密度与铬之间的交互作用(P=0.039)。高饲养密度增加了血浆和卵黄丙二醛(MDA)浓度(P<0.05),补充维生素C则降低了血浆和蛋黄MDA浓度(P<0.05)。同样,补充Cr Met(500、1 000μg·kg-1)降低了血浆MDA水平(P=0.046)。结果表明,日粮补充Cr Met可以增加应激母鸡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硫辛酸对热应激下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6周龄海兰褐蛋鸡168羽,按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鸡。试验共进行7周,其中常温饲养1周,高温应激6周。试验期内各处理组分别饲喂含0,20,50,100,200,400,800mg/kg硫辛酸(LA)的配合饲粮。观察LA对热应激下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可导致产蛋鸡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蛋鸡体重下降(P<0.05),料蛋比和死亡率上升(P<0.05),严重影响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饲粮中补充LA可显著缓解产蛋率的下降程度(P<0.05),一定程度改善料蛋比(P>0.05),对平均蛋重、蛋鸡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应激期大部分时间内,LA800mg/kg组产蛋率、蛋鸡体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或P<0.01),料蛋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松针提取物对青脚优质麻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39周龄的青脚优质麻鸡6 000只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7周的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3组,每组两个重复。对照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B组和试验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松针提取物300、500 mg·kg-1,结果表明,B组和C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不合格蛋数极显著低于A组(P<0.01)。表明松针提取物能显著提高青脚优质麻鸡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选择500只健康、2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预饲30 d后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生理盐水仅第1天注射一次组(A组,对照组)、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特异性双链RNA(dsRNA)仅第1天注射一次组(B组)、CART dsRNA每40 d注射一次组(C组)、CART dsRNA每20 d注射一次组(D组)、CART dsRNA每10 d注射一次组(E组),120 d后对各处理组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组分和体重变化进行测定,研究CART对产蛋期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在产蛋率上均存在差异(P0.05);B组的日产蛋量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蛋料比来看,B、C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D组与E组的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各试验组蛋品质、蛋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蛋鸡的体重变化与对照组均存在差异(P0.05).总之,CART dsRNA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和体重变化的影响显著,对蛋品质和蛋组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雌虾体质量对其生殖性能和胚胎质量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4种规格(A组:16~20 g/尾、B组:24~28 g/尾、C组:32~36 g/尾、D组:40~44 g/尾)的雌虾亲本的生殖性能、胚胎质量和胚胎色泽,以及分析了体质量和生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随着雌虾体质量的增加,雌虾抱卵量呈显著上升趋势,D组的抱卵量显著高于A、B、C组的抱卵量,C组显著高于A组(P<0.05),生殖力和生殖指数也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D组显著高于A组(P<0.05),但是A、B、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C、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之间的单卵湿质量、单卵干质量和卵径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之间的胚胎色泽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体质量与抱卵量(r=0.847, P=0.000)、生殖力(r=0.508, P=0.004)和生殖指数(r=0.551, 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 结果表明,大规格罗氏沼虾的生殖性能优于小规格,但是规格对胚胎质量无明显的影响,该研究为罗氏沼虾亲本选择、生殖性能评价和人工育苗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笼养密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笼养密度分别为17只/m2(高密度)、14只/m2(中密度)和11只/m2(低密度)条件下,4~6周龄肉仔鸡的行为特点,以及笼养密度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笼养肉仔鸡各行为持续时间比例中趴卧最高,达77.08%。6周龄肉仔鸡行为与4和5周龄的相比,其行为受密度的影响最大:高密度下趴卧持续时间长、频次低(P<0.05);低密度下行走、饮水、采食、梳羽、舒展、晃动等活动型的行为频次高、持续时间长(P<0.05);高密度下胸囊肿发病率显著高于低密度(P<0.05),且发病率与晃动、梳羽行为持续时间比例及趴卧频次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97,P=0.048;r=-0.999,P=0.028;r=-0.996,P=0.034)。高笼养密度条件下,肉仔鸡趴卧行为持续时间长,晃动、梳羽等活动型行为持续时间缩短,频次降低,其胸囊肿发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蛋鸭产蛋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随机选取120只33周龄健康蛋鸭,平均分成A、B、C和D组,第1~42天,光照程序分别为11.5L∶13.5D、14L∶10D、16L∶8D和18L∶6D(L:光照light,D:黑暗dark);第43~70天,光照程序均为18L∶6D,试验过程中统计产蛋量、蛋质量、耗料量,在第42、70天采血测定促黄体素、雌二醇、孕酮、褪黑素等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表明,第1~42天试验期间,D组产蛋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平均日产蛋数极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1),平均日产蛋数A、B、C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组平均蛋质量为4组中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组料蛋比最低;第42天测定生殖激素发现,除D组促黄体素和孕酮水平显著高于B组,孕酮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第43~70天试验期间,各组的产蛋率、平均日产蛋数、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70天测定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18h持续光照能显著提高蛋鸭产蛋率和饲料回报率,提高生殖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兔舍冬季环境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不同兔舍建筑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养兔场进行了冬季兔舍环境检测,结果表明:3个兔场的落菌数、湿度有着显著的差异,而3个兔场之间的氨浓度、气流速度、照度差异不显著。A场的温度与B、C场差异显著,B、C场之间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表明:兔舍的环境状况不仅受养殖规模和建筑形式的影响,更与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建筑适宜家兔生长和繁殖的兔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代乳料对羔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早期断奶可使羔羊尽早适应固体饲料,从而加快其消化道尤其是瘤胃的发育,进一步完善消化器官和消化腺的功能,为其将来采食大量饲料,提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此外,实行早期断奶,不仅能大大降低母羊的饲养成本,而且有助于母羊提前进行生理和体况恢复,为在母羊群中实行高效高频繁殖,从而为工厂化养羊奠定基础。该试验对羔羊代乳料的饲喂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选取6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0(C组)、15(A1组)、30(A2组)、45(A3组)mg·d-1的白头翁皂苷B4。试验周期为56d。在犊牛14、28、42和56日龄晨饲前称量体重,并在28、42和56日龄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分别在42和63日龄进行两期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能氮代谢指标。【结果】(1)白头翁皂苷B4对哺乳期犊牛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犊牛14—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与白头翁皂苷B4呈显著正相关(P<0.05),饲料转化比与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A3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低于C组(P<0.05)。(2)A3组犊牛7—56日龄和7—14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A2组犊牛15—28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精氨酸饲粮对肉种鸡产蛋后期蛋品质、蛋组分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选用60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爱拔益加(AA)肉种鸡,随机分为5组(A、B、C、D、E),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羽,共210羽,A组为对照组(含0.96%可消化L-精氨酸的玉米-豆粕基础饲粮),B、C、D、E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16%、1.36%、1.56%、1.76%可消化L-精氨酸的玉米-豆粕基础饲粮(即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4%、0.6%、0.8%L-精氨酸)。7周后,收集种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形指数、蛋白高度、蛋壳相对重和哈夫单位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B、C、D、E组蛋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B、C组蛋黄粗蛋白显著增加(P0.05),而D、E组蛋黄粗蛋白含量及相对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C、D组蛋清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B、E组蛋清粗脂肪含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蛋清粗蛋白含量及蛋清相对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C、D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增加,C、E组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可消化精氨酸水平为1.36%(C组)时,可改善肉种鸡产蛋后期蛋品质,增加肉种母鸡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笼养和放养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笼养鸡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均高于放养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鸡的平均采食量极显著高于放养鸡(P<0.01);笼养鸡屠宰率高于放养鸡,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鸡半净膛率显著高于放养鸡(P<0.05);笼养鸡全净膛率、腹脂率极显著高于放养鸡(P<0.01);放养鸡胸肌率、腿肌率极显著高于笼养鸡(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