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Ⅰ型干扰素(IFNs),IFN-α/β诱导抗病毒应答,在天然免疫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抑制Ⅰ型干扰素的合成,但其是否抑制IFN的信号转导尚未明确。本研究结果发现PRRSV干扰IFN的信号转导通路。用PRRSV VR2385株感染MARC-145细胞,经IFN-α处理的感染细胞中,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和ISG56的转录、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2水平均显著低于未经过IFN-α处理过的对照感染细胞。在PRRSV感染的细胞中,IFN诱导的STAT1和STAT2磷酸化及其异源二聚体的形成都未受影响,但大部分的STAT1/STAT2/IRF9的三聚体仍存在于PRRSV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表明三聚体的核易位受到了阻碍。PRRSV VR2385感染的细胞中过度表达的NSP1β抑制了ISG15和ISG56的表达,并阻止STAT1的核转位,这些都表明NSP1β可能是抑制IFN信号转导的病毒蛋白。PRRSV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也抑制INF-α刺激的ISG基因和STAT2蛋白的表达。相反,已获批上市的的低致病性疫苗株Ingelvac PRRSV MLA感染PAMs,不需要添加外源的IFN就能活化包括趋化因子和抗病毒细胞因子等IFN诱导基因的表达,且检测不出其对IFN的信号转导产生影响。这些发现都说明PRRSV通过阻碍ISGF3的核转位阻止Ⅰ型干扰素的活化和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2.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共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共感染仔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L-12p40 mRNA转录从攻毒后3 d开始显著上调(P<0.05),7 d达高峰,14 d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 d和42 d低于对照组;IL-10 mRNA在3 d显著上调(P<0.05),14 d达到转录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42 d接近对照组水平;IFN-γmRNA转录水平尽管在3 d和28 d时出现2次转录低峰1、4 d和42 d时出现2次高峰,但只在3 d和7 d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PRRSV和PCV2共感染可导致PAM细胞因子IL-12p40和IL-10 mRNA的转录在感染早期被激活,而IFN-γ mRNA转录则呈较复杂的动态变化,提示PRRSV和PCV2共感染猪PAM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抗感染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 inducible transmembrane proteins 3,IFITM3)作为抗病毒蛋白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感染,本研究针对猪IFITM3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并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IFITM3基因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出下限为10~2 copies/μL,且线性关系好(R~2≥0.997),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细胞,在不同感染时间对细胞中IFITM3 mR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RRSV感染早期IFITM3转录水平保持不变,在感染后转录水平逐渐升高。IFITM3 mRNA在PRRSV感染PAM过程中转录变化,可能是PRRSV宿主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13-619
为了探究SHP1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诱导的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200个TCID50的PRRSV感染猪肺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PAM),分别培养12,24,36,48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分别设正常细胞对照组,聚肌胞(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刺激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RSV感染的PAM培养上清中SHP1的蛋白表达情况。用实验室已经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PRRSV感染组和各个对照组PAM细胞中IRF3、IRF7、TRAF6、NF-κB、SHP1和IFN-β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激活的SHP1对PRRSV感染后PAM中IRF7、NF-kB和IFN-β的转录有促进作用,对IRF3和TRAF6的转录有抑制作用。LPS及Poly(I:C)刺激PRRSV感染的PAM细胞均促进了IRF3、IRF7、TRAF6、NF-κB、SHP1和IFN-β的转录。结果表明,激活的SHP1会通过TLR介导的信号通路或未知通路来调节PRRSV诱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水平。LPS和Poly(I:C)刺激PRRSV感染的PAM细胞能够增强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6,(2):211-215
为了研究聚肌苷胞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诱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00个TCID50的PRRSV感染猪肺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PAM),吸附1h后用100μg/L的聚肌苷胞(poly(I:C))处理细胞,分别培养12、24、36、48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同时设PRRSV感染对照组、poly(I:C)刺激对照组和健康细胞对照组,用实验室已经建立的Real-time qPCR方法对poly(I:C)刺激PRRSV感染组和PRRSV感染对照组中PRRSV复制水平及各组PAM细胞中IFN-α、TNF-αmRNA转录水平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PRRSV在感染PAM细胞后12~24h期间可促进PAM细胞IFN-αmRNA的转录,36~48h期间抑制PAM细胞IFN-αmRNA的转录;TNF-αmRNA转录水平在12、48h后略微升高,在24、36h后均略微下降。Poly(I:C)处理PAM细胞后IFN-α、TNF-αmRNA转录水平均上调。Poly(I:C)+PRRSV组IFN-αmRNA的转录水平与PRRSV组相比在12~36h均显著升高,在48h后则显著下调。Poly(I:C)+PRRSV组TNF-αmRNA转录水平与PRRSV组相比,12~36h后均升高,在12h升高较显著,48h后则显著下调。结果表明,PRRSV感染PAM细胞经Poly(I:C)刺激后IFN-α、TNF-αmRNA转录水平在12~36h后显著升高,从而抑制了PRRSV在PAM细胞内的复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致病性PRRSVNSP1蛋白的免疫作用,本研究将高致病性PRRSVNSP1重组腺病毒(rAd—NSP1)接种体外培养的猪肺泡细胞(PAM),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IFN-γ和IL-10水平,结果为rAd—NSP1接种PAM细胞72h后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中IFN-γ的水平,而IL-10的含量显著提高。将rAd—NSP1接种无PRRSV感染的30日龄商品仔猪,分别检测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和IFN-γ与IL-10的水平,结果显示,NSP1可显著减低淋巴细胞增殖和IFN-7的表达,同时诱导产生较强的IL-10反应。采用无PRRSV感染的30日龄商品仔猪免疫猪瘟疫苗后1周接种rAd—NSP1,结果猪瘟抗体的水平明显低于wtAd组(P〈0.05),证明高致病性PRRSVNSP1蛋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究羊干扰素α和γ的抗病毒活性效果,根据GenBank羊IFN-α和IFN-γ基因序列,使用Linker连接合成目的序列,成功构建了3种重组表达质粒pET28a-OviIFN-γ、pET28a-OviIFN-α、pET28a-OviIFN-γ/α并进行原核表达。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和RT-qPCR测定重组蛋白rOviIFN-α、rOviIFN-γ和rOviIFN-α/γ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rOviIFN-α、rOviIFN-γ和rOviIFN-α/γ在牛肾细胞(MDBK)以及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中有抗病毒活性,且rOviIFN-α/γ的抗病毒效果最优;rOviIFN-α、rOviIFN-γ和rOviIFN-α/γ能够显著上调MDBK以及Vero细胞中4种干扰素刺激基因(IFN stimulated genes, ISGs)的mRNA转录水平,且rOviIFN-α/γ对干扰素刺激基因的上调水平最显著。综上所述,本试验表达的重组蛋白都具有抗病毒作用,其中串联表达的重组蛋白抗病毒活性以及干扰素刺激基因转录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研究免疫复合物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巨噬细胞内增殖的因素,来进一步探讨免疫复合物经FcγR介导的PRRSV感染机制.本研究将含200 TCID50 PRRSV病毒液与等体积的终浓度为1.30 mg· mL-1的猪IgG-兔抗猪IgG复合物分别先后和同时接种于PAM细胞,分别于12、24、36、48 h收集细胞液,同时设PRRSV感染对照组、免疫复合物对照组和健康细胞对照组,利用建立的相对荧光定量PCR和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中IFN-α、IL-10和TNF-α的mRNA转录水平及PRRSV的RNA水平,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健康细胞中IFN-α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在感染后12~36 h期间,免疫复合物能够抑制PRRSV诱导的IFN-α的mRNA水平,TNF-α mRNA水平在感染后12 h被促进,而在24~36 h期间被抑制.在感染后48 h,免疫复合物能促进IFN-α和TNF-α的mRNA水平,而在12~48 h期间均能抑制IL-10的mRNA水平,此外,免疫复合物在感染12、24和36 h时间段内均能明显促进病毒的增殖,但在48 h后不显著.健康细胞中IFN-α的蛋白水平在培养12~48 h之内呈“降-升-降”的趋势.结果表明,IFN-α蛋白的表达与其mRNA的转录不同步.在PRRSV感染初期,免疫复合物能抑制PRRSV诱导的抗病毒因子的mRNA水平,病毒的复制被促进,而在感染后期,抗病毒因子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发挥抗病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的复制.而TNF-α的转录规律不明显,表明免疫复合物可能同时与激活型和抑制型FcγR结合来共同调节PRRSV诱导的细胞因子的转录.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给全球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主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被认为是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桥梁。PRRSV可以通过其编码蛋白来抑制干扰素的产生和阻碍干扰素激活的抗病毒信号通路,从而造成PRRSV在猪体内持续性感染。论文主要对PRRSV基因组、干扰素产生的信号通路和PRRSV抑制干扰素产生的机理进行综述。通过了解PRRSV和机体天然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深入认识PRRSV的致病机理,并为PRRSV的疫苗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鸡β-干扰素(ChIFN-β)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鸡IFN-β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RRT-PCR)方法,并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强毒株(vNDV)感染后3、6、12、24、30 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IFN-β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RT-PCR特异性好,对鸡IFN-βmRNA的扩增效率为94.18%,线性范围为10-8~10-3,相关系数为0.992,最低能检出48拷贝/反应。AIV在感染CEF后6、12 h显著抑制IFN-βmRNA的表达,24 h开始诱导IFN-βmRNA表达,30 h时IFN-βmRNA水平显著升高;vNDV在感染CEF后的24 h内显著抑制IFN-βmRNA的表达,30 h时则显著诱导IFN-βmRNA表达。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5N1和NDV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为在生菜中瞬时表达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β和IFN-β,检测其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的活性,本实验采用从江香猪源干扰素特异引物分别从p UCm-CJpoIFN-α2、p UCm-CJpoIFN-α2β、p UCm-CJpoIFN-β质粒中扩增IFN-α2、IFN-α2β、IFN-β基因序列,分别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中,构建含不同干扰素的重组质粒。将各质粒分别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采用真空渗透法将携带重组质粒的根癌农杆菌感染生菜,经用GUS染色和ELISA方法检测从江香猪源干扰素在生菜叶片中的表达;用q PCR方法和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检测生菜中表达的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抗PRRSV的活性。结果显示:本实验构建了含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β、IFN-β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α2、PBI121-IFN-α2β、PBI121-IFN-β;GUS染色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β、IFN-β在生菜中实现了瞬时表达;q PCR检测结果显示生菜中瞬时表达的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在Marc145细胞中对PRRSV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生菜中表达的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β、IFN-α2β分别经4~7、4~9、4~7稀释在Marc145细胞中仍然能够抑制100 TCID_(50)PR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本实验实现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β、IFN-β在生菜中的瞬时表达且表达蛋白具有较强抑制PRRSV的复制作用,本研究为从江香猪源干扰素抗PRRSV新复合型药物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毒力的鸭瘟病毒(DPV)感染对机体IFN-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为DPV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Real-time PeR对DPV弱毒株及强毒株接种雏鸭肝脏中的IFN-α mRNA表达水平及病毒荷载量进行动态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弱毒株能引起IFN-α mRNA在肝脏中快速、持续高水平表达;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接种后3 h上升4倍,9 h达到峰值(18.5倍),12 h~144 h保持在7.8~12.6倍之间,显著抑制了弱毒株的增殖,病毒荷载量较低,表现出感染的自限性;而强毒株只能引起IFN-α mRNA在肝脏中短时间、低水平表达,在感染后72 h才达到峰值,为空白对照的4.1倍,持续至132 h,以后迅速下降,至144 h(濒死时)仅为2.0倍,致使强毒株在肝脏中快速增殖,病毒荷载量与鸭瘟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这些结果提示鸭瘟弱毒株能诱导肝细胞高水平表达IFN-α mRNA,有助于机体建立有效的免疫保护,而强毒株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IFN-α的表达,利于其建立感染.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鸭瘟病毒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2亚型(porcine interferonα2, poIFN-α2)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抑制作用,试验构建了pCSMH-poIFN-α2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采用温度诱导poIFN-α2表达后,收集包涵体并复性后,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对poIFN-α2进行纯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纯化后蛋白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用不同浓度的重组poIFN-α2处理MARC-145和PAM细胞24 h后,接种PRRSV(1 000 TCID50)。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PRRSV ORF7的核酸水平,同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RRSV的TCID50。结果证明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poIFN-α2可以有效抑制PRRSV的增殖。进一步检测重组poIFN-α2在PAM细胞上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水平,结果证明重组poIFN-α2可有效诱导PAM细胞内IS...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鸡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雏鸡气管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BV M41株感染SPF鸡后不同时相气管黏膜中β干扰素(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IBV病毒载量变化。结果显示,鸡气管黏膜中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mRNA转录水平在感染后(DPI)第1~14天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调,且均在5DPI达到峰值;鸡气管黏膜中IBV病毒载量在1DPI急剧升高,在5DPI达到峰值,14DPI病毒载量急剧下降。结果表明,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mRNA转录水平与IBV病毒载量变化趋势一致,提示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在抵御IBV入侵、抑制IBV复制、增殖以及病毒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结果丰富了宿主抗IBV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机制,为IB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强、弱毒株在PAM细胞上的增殖特性,本研究在体外分离培养了健康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然后分别用高致病性PRRSV强毒HuN4株和弱毒疫苗HuN4-F112株感染PAM细胞,细胞病变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二者在体外均可以感染PAM细胞,其中强毒HuN4株感染PAM细胞CPE较为明显。在两个毒株感染PAM细胞后12、24、36、48、60h分别收获病毒感染的细胞,利用抗PRRSV N蛋白单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病毒核蛋白在不同时间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强毒株在感染PAM细胞的早期,N蛋白合成表达量明显高于弱毒疫苗株,而弱毒疫苗株在感染Macr-145细胞早期,N蛋白的合成量则明显优于强毒株。比较HuN4株与HuN4-F112株在PAM细胞和Marc-145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强、弱毒在PAM细胞和Marc-145细胞生长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强毒HuN4株在PAM细胞上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弱毒株,而弱毒HuN4-F112株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其在PAM细胞上的增殖能力,表明PRRSV强毒株对靶细胞PAM的感染能力较强,弱毒疫苗株对其感染能力相对较弱。本研究为深入了解PRRSV强毒株与弱毒疫苗株的致病性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毒力的鸭瘟病毒(DPV)感染对机体IFN-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为DPV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Real-time PCR对DPV弱毒株及强毒株接种雏鸭肝脏中的IFN-αmRNA表达水平及病毒荷载量进行动态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弱毒株能引起IFN-αmRNA在肝脏中快速、持续高水平表达;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接种后3h上升4倍,9h达到峰值(18.5倍),12h~144h保持在7.8~12.6倍之间,显著抑制了弱毒株的增殖,病毒荷载量较低,表现出感染的自限性;而强毒株只能引起IFN-αmRNA在肝脏中短时间、低水平表达,在感染后72h才达到峰值,为空白对照的4.1倍,持续至132h.以后迅速下降,至144h(濒死时)仅为2.0倍,致使强毒株在肝脏中快速增殖,病毒荷载量与鸭瘟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这些结果提示鸭瘟弱毒株能诱导肝细胞高水平表达IFN-αmRNA,有助于机体建立有效的免疫保护,而强毒株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IFN-α的表达,利于其建立感染。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鸭瘟病毒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非结构蛋白7(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细胞Ⅰ型干扰素(IFN)应答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Nsp7基因序列,克隆了PEDV中国流行毒株Nsp7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sp7;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Nsp7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通过报告基因法、ELISA以及病毒复制抑制试验评估Nsp7对Ⅰ型IFN应答的影响。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EDV Nsp7基因大小为249bp,在不同PEDV毒株间高度保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sp7能够在转染细胞中高效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Nsp7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仅少量分布在细胞核;双荧光报告基因试验表明Nsp7能显著抑制IFN-β启动子活性,ELISA结果显示Nsp7能显著抑制IFN-β蛋白的表达,同时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抑制试验显示Nsp7明显抑制poly(I:C)介导的Ⅰ型IFN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提示,Nsp7作为PEDV的保守蛋白,具有拮抗Ⅰ型IFN应答的功能,为探讨和揭示PEDV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及指导临床疫苗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体外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对IFN-γ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选用PRRSV血清抗体和抗原均为阴性的4周龄健康仔猪3头,无菌分离PAMs,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PRRSV感染组(PRRSV组)、PRRSV+PHA组和RRRSV+Dex组,分别在培养6、12、24、48和60 h收集PAMs。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γ和PRRSV mRNA转录情况。结果显示,PRRSV mRNA转录量在感染PAMs后6~24 h逐渐升高,在48 h有所下调,在60 h再次升高,IFN-γmRNA转录量在6~48 h逐渐升高,24、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到60 h又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与同时间点的PRRSV组相比,PRRSV+PHA组中PRRSV mRNA转录量有所下调,IFN-γmRNA转录量有所上调;而RRRSV+Dex组PRRSV mRNA转录量有所上调,IFN-γmRNA转录量所下调。结果表明,IFN-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PRRSV在PAMs中的增殖,IFN-γ的抑制可能是PRRSV导致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猪宿主蛋白G3BP1在宿主抵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还未有相关报道G3BP1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过程中的联系。本文构建了G3BP1真核表达载体和干扰RNA,实现在PK15细胞上G3BP1的过表达及敲低。结果发现,PCV2感染细胞24 h后病毒复制出现显著差异,感染48 h相比于感染24 h病毒复制差异更显著,表明G3BP1能显著促进PCV2复制。过表达或敲低G3BP1后,用干扰素刺激DNA(ISD)刺激12 h,G3BP1能促进ISD诱导IFN-βmRNA的表达;感染PCV212 h后,G3BP1也能正调控IFN-βmRNA的转录。本文揭示了宿主蛋白G3BP1显著促进PCV2的复制,很可能是通过上调IFN-β表达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鸡β-干扰素(ChIFN-β)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鸡IFN-β 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 (RRT-PCR)方法,并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强毒株(vNDV)感染后3、6、12、24、30 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IFN-β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RT-PCR特异性好,对鸡IFN-β mRNA的扩增效率为94.18%,线性范围为10-8~10-3,相关系数为0.992,最低能检出48拷贝/反应。AIV在感染CEF后6、12 h显著抑制IFN-β mRNA的表达,24 h开始诱导IFN-β mRNA表达,30 h时IFN-β mRNA水平显著升高;vNDV在感染CEF后的24 h内显著抑制IFN-β mRNA的表达,30 h时则显著诱导 IFN-β mRNA表达。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5N1和NDV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