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猴头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种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其色、味、香均属上乘。  相似文献   

2.
猴头菇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种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其色、味、香均属上乘。猴头菇营养丰富,富含多肽及多种维生素。医学证实,猴头菇具有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3.
保健猴头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猴菇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种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其色、味、香均属上乘。  相似文献   

4.
<正> 猴头菌,又称猴头菇、刺猬菌等,原是一种生长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菌肉质鲜嫩,味香可口,品质上乘。其栽培技巧如下: 1.栽培季节 每年9月至次年5月为栽培猴头菌的最佳季节。 2.栽培房的设置和消毒处理猴头菌的栽培房要求结构严实,通风透光,设在靠近水源和保温保湿性能  相似文献   

5.
猴头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种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其色、味、香均属上乘. 猴头菇营养丰富,富含多肽及多种维生素.医学证实,猴头菇具有组织修复、增强细胞活力、抗癌、延年益寿和美容等药用功能.猴头菇肉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美称.其食法多样,有素炒、荤炒、清炖、红烧、蒸煮等,是极为难得的珍馐美味.用猴头菇与银耳一起炖煮,是一道很好的保健甜点.经过蒸煮,汁液黏稠,呈淡粉色,清香爽滑.于夜间睡前食用,可安眠平喘,增强细胞活力和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6.
猴头菇是一种大型真菌,隶属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猴头菇子实体呈球形,上面布满像头发一样针状菌刺(又称菌发).  相似文献   

7.
猴头菇,子实体圆而厚,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菇营养丰富,含有16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医学证实,猴头菇具有组织修复、增强细胞活力、抗癌、延年益寿和美容等药用功能。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其色、味、香均属上乘。  相似文献   

8.
<正>猴头菇又名花菜菌,是我国传统名贵山珍,在我国北温带分布广泛。猴头菇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猴头菌子实体内的多糖和肽类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尤其对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能够预防胃癌和食道癌等肿瘤疾病。随着人们对猴头菇营养价值及药  相似文献   

9.
<正>猴头属于非褶菌目猴头菌科,俗称猴头菇,刺猬菇,猴头菌,等,猴头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性平,味道微苦,利于五脏肋消化,滋利抗癌,治疗神经衰弱,国内已经用于医治疗消化不良等疾病,鲜嫩的猴头菇经过特殊烹调,色味鲜美,为一种名菜,与熊掌,燕窝,鱼翅列为中国四大名菜之一。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美味,之称。由于市场需求量过大,为了提高猴头菇产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此文将进行一种猴头菇栽培技术的方法,与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菌株2016年从梵净山野外所采集的野生猴头菇从子实体分离  相似文献   

10.
<正>猴头菇属于齿菌科猴头菌属,别名猴菇、猬菌、刺猬菌、小刺猴头、猴头菌等。猴头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特点,质地脆嫩,味道香醇,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素有山珍之称,并且具有健脾养胃、安神、抗癌的功效,对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症有特效。北方地区猴头菇栽培历史悠久,黑龙江省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研究并总结出大棚种植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猴头菇属于齿菌科猴头菌属,别名猴菇、猬菌、刺猬菌、小刺猴头、猴头菌等。猴头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特点,质地脆嫩,味道香醇,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素有山珍之称,并且具有健脾养胃、安神、抗癌的功效,对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症有特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猴头菇的实用价值及生物学特性,并从猴头菌的袋栽、瓶栽技术、采收、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猴头菇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猴头菇,原是一种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菇生长周期一般以9-11月生产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在猴头菇生产过程中黑木耳菌糠的最佳添加量,降低猴头菇生产成本和实现菌糠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猴头菇基础培养基为对照,设置4个黑木耳菌糠添加量的配方,研究不同木耳菌糠添加量对猴头菇母种、二级种菌丝体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猴头菇母种和二级种菌丝生长的黑木耳菌糠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0g/1 000mL和20%,该条件下,猴头菇母种和二级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4.17mm/d和2.812 0mm/d,菌丝长势粗壮且浓密;提高猴头菇农艺性状的黑木耳菌糠最佳添加量为25%,该条件下,菌袋的平均产量为218.4g,生物转化率为54.60%,子实体直径6.11cm,颜色洁白,菌刺密集。  相似文献   

15.
孟庆国 《新农业》2012,(9):58-59
蟹味菇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玉蕈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其风味独特,具有海蟹之鲜、鲍鱼之香,有"闻之松茸,食之玉蕈"的美誉。蟹味菇子实体多丛生,每丛15~50株。有时散生,数量少菌盖大。菌盖半球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桉木屑作为栽培主料,进行猴头菇菌株出菇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广西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种。【方法】采用55%桉木屑含量的栽培配方进行出菇试验,对10个猴头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形态特征、抗杂性、产量表现等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以桉木屑为栽培主料的比较试验中,10个参试菌株的各种性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常山猴头菌株和猴头BJ菌株,两者的平均产量较高,分别为276.19和245.10 g/袋;菇体单个重量较大,分别为88.41和77.60g。此外,两者的其它性状均表现良好,其中常山猴头菌株的表现优于猴头BJ菌株。【结论】常山猴头菌株和猴头BJ菌株适宜在广西地区利用桉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不同食用菌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是一种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药食两用型食用菌。随着杏鲍菇工厂的逐年增多,产生的菌糠也越来越多,菌糠如何再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杏鲍菇菌糠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姬菇、金针菇、杏鲍菇、猴头菇、白玉菇和白灵菇6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提液有利于猴头菇、白灵菇、姬菇和白玉菇菌丝的生长;醇提液有利于猴头菇和白玉菇菌丝生长;2种提取液均不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6,(23)
珊瑚状猴头是近年来驯化的珍稀食药用菌,本文介绍了长白山区珊瑚状猴头菌的生态栽培技术,包括场地选择、菌种制作、菌包生产、林下管理等。珊瑚状猴头菌林下栽培成功是"林菌"发展模式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9.
猴头菌,又称猴头菇、刺猬菌等.原是一种生长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菌肉质鲜嫩、味香可口、品质上乘.其栽培技巧如下:   1.栽培季节   每年9月至次年5月为栽培猴头菌的最佳季节.   2.栽培房的设置和消毒处理   猴头菌的栽培房要求结构严实,通风透光,设在靠近水源和保温保湿性能好的坐北朝南的旧房屋、地下室或山洞等场所.有条件的生产单位还可安装调温调湿装置和通风换气设备,为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但无论哪种栽培房,在栽培前都要严格地进行消毒灭菌.   3.培养料的配制   在生产中通常使用以下三种培养料,它们的配方为:①木屑培养料:杂木屑78%,米糠或麦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②棉籽壳培养料:棉籽壳78%,米糠或麦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③蔗渣培养料:碎蔗渣78%,米糠或麦糠20%,黄豆粉1%,石膏粉1%,水适量.   按上述各配方的比例将各原料均匀混合一起,加水拌匀,将培养料酸碱度调至5.5~6,含水量为65%~70%,然后装瓶.   4.接种   灭菌后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将瓶搬入无菌室中,经密闭消毒后,按无菌操作接入一小匙菌种,铺盖瓶面,塞上棉花即可.   5.培养管理   (1)菌丝培养:接种后立即搬到25~28℃条件下培养,管理上主要调节好适宜的温度,保持环境干燥和通风条件.发现杂菌感染的菌瓶应及时清理.待菌丝长满全瓶,应立即移至栽培室.   (2)降温催蕾:菌丝长满后及时搬进栽培室,然后竖放在栽培架上.温度控制在15~20℃,诱导菌蕾的形成.   (3)子实体阶段管理:子实体开始形成后,应及时拔去棉塞,并将菌瓶一排排卧放在栽培架上.温度控制在22℃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同时要注意栽培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凡子实体呈球状、不分散、刺短,生长迅速正常,说明通气良好.若成珊瑚状,则说明通风不良,可能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造成的,应及时通风换气,否则会降低菌菇产量和品质.生产中一般只需要经过12~15天的培养时间就可采收菌菇.  相似文献   

20.
中条山药用野生真菌目前发现主要种类有21种,它们分别是是野生灵芝、白灵芝、平盖灵芝、桑树桑黄、松木层孔菌、红肉拟层孔菌、钢青褐层孔菌、木蹄层孔菌、无柄灵芝、桦褐孔菌、斑褐孔菌、松杉灵芝、云芝、东方栓菌、硫磺菌、薄树芝、猴头菌、马勃菌、猪苓、茯苓、山西香棒虫草。该文介绍了各品种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