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榆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榆(Sanguisorba offiicinalis L.),别名黄瓜香、小稞子、山参子,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东北、内蒙、西南等地;生于向阳山坡、灌丛,喜沙性土壤.地榆的生命力旺盛,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格,其地下部耐寒,地上部又耐高温多雨,不择土壤,我国南北各地均能栽培.若要获得品质柔嫩的品种,则应选择肥沃的土壤种植.由于地榆富含胡萝卜素和VC,其嫩叶具有黄瓜的香味,所以,几乎欧洲国家的老百姓都把地榆种植在自家的菜园子里,随时采摘其柔软的新叶作蔬菜食用;在我们国家,地榆的开发利用还刚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2.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宁得一斤地榆,不要明月宝珠。这里所说胜过珠宝的地榆,是指地榆的根。它性寒,味苦、酸,入脾、胃经,具有凉血止血、收敛解毒的功能,是传统的止血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榆,其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复方奥硝唑酊剂,用于痤疮等感染性皮肤病治疗.方法将奥硝唑、氯霉素制成酊剂,建立质量标准并进行刺激性试验和稳定性观察.结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奥硝唑、氯霉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RSD=0.85%)、99.8%(RSD=0.93%).酊剂刺激性小,稳定性好.结论复方奥硝唑酊剂制备工艺简便,质控方法准确可靠、性质稳定,适合于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4.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别名小紫草、山红枣、白地榆,黄瓜香等,为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地榆的生命力旺盛,对各种气候环境的适应力很强,植株耐高温、高湿,耐干旱,喜生于阳光充足的山坡、草地、荒地、田边、灌木丛及林缘等海拔500~1300m的地带.繁殖方法简单,栽培管理容易,是一种易种好管的粗放型栽培植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涡旋萃取法提取可可壳酊剂的香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分析其中的香味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可可壳酊剂中共鉴定出54种香味成分,其中咖啡因、乳酸乙酯、可可碱、苯乙酸乙酯、琥珀酸单乙酯占比分别为51.54%、9.42%、6.70%、4.64%、3.28%,构成了可可壳酊剂的主要香味成分,可可壳酊剂在卷烟中使用具有丰富卷烟可可香和烘烤香,掩盖杂气,降低烟气刺激性,提升烟气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榆是一种极具潜力和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地榆物种资源、生药学、园艺学方面研究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陈斯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11-7712
[目的]建立地榆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控制地榆鞣质半成品质量提供保证。[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UV法测定地榆鞣质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以没食子酸计,地榆鞣质浓度在1.02~10.14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显色后40 min内吸光度值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地榆鞣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陈斯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59-8160
[目的]筛选地榆鞣质渗滤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地榆鞣质含量及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鞣质的含量,并对药材粒度、溶剂用量、渗漉速度和径高比等因素条件进行优化,优选出地榆鞣质渗滤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地榆药材粉碎并过1号筛后,装入渗滤桶(径高比为1∶1),料液比为1∶6(g/ml),乙醇浓度为70%,渗滤速度为5 ml/min.k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平均收膏率为30.48%,鞣质提取率为15.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重复性好,地榆鞣质的提取率高,可为制备地榆鞣质半成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蓝海  张星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24-18125
[目的]比较天然药物紫地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牙齿脱矿速率的影响,优化紫地榆的提取方法。[方法]通过动力学试验比较紫地榆经不同溶剂提取物处理牛切牙后抗酸脱矿作用的强弱。[结果]脱矿速率顺序为醇提物组〈丙酮提取物组〈水提物组〈正丁醇提取物组〈空白对照组。[结论]紫地榆的醇提物组抗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中兽药宫衣净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该酊剂中的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确定该酊剂中葛根、红花、急性子和川牛膝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分离较好,该鉴别方法能够有效鉴别葛根、红花和急性子。[结论]该试验中所建立的TLC方法简单、易操作、专一性强、重复性好,可为宫衣酊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中兽药宫衣净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该酊剂中的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确定该酊剂中葛根、红花、急性子和川牛膝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分离较好,该鉴别方法能够有效鉴别葛根、红花和急性子。[结论]该试验中所建立的TLC方法简单、易操作、专一性强、重复性好,可为宫衣酊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6,(12):131-132
地榆是常用中药资源之—,并可兼于食用,随着人们对地榆资源认识的深入认识市场对览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仅凭对野生自然资源的采集以难以满是市场需求,于此,为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永续,对资源实现有效保护和人工栽培将成为必然措施。本文作者试就当地的地榆野生资源保及人工栽培技术作—浅述,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技术对地榆根中多酚的提取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技术对地榆根中多酚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并将超声波提取和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的乙醇作为溶剂,在超声功率为400W、料液比1∶14、原料粒度为60~80目、超声浸提3次,每次20min,多酚的提取率可达到11.71%,超声波法提取比传统法的提取率高出37.28%;对地榆提取物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地榆提取物适合弱酸或中性条件下使用;对光热稳定性较差,并具有很强的抗紫外线能力,氧化剂对地榆提取物稳定性影响较大,还原剂对地榆提取物影响不大,其他添加剂对其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通过UV和FTIR光谱分析,超声波浸提没有使地榆根中有效成分的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紫地榆对口腔致龋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紫地榆水提物对2种常见致龋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紫地榆水提取物在体外厌氧环境对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紫地榆水提取物对2种试验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对变形链球菌的MIC为16mg/ml,对血链球菌的MIC为8 mg/ml。[结论]紫地榆水提取物对牙周致病厌氧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根为材料,对其所含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次数对地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了各项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地榆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7.78%、原料粒度40~60目、液料比20∶1(m L∶g)、超声功率374.25 W、超声时间33.70 min。此工艺条件下,地榆根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0.565%。按照响应面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40~60目地榆粉末超声提取3次,测量总黄酮提取率为11.035%。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的黄酮得率要高于一些传统方法,适合对地榆总黄酮进行提取加工。  相似文献   

16.
以地榆根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根中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条件,并建立回归模型,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40~60目、液料比19.61∶1(m L∶g)、超声波功率303.05 W、超声时间30.93 min、超声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地榆根多糖的提取率为10.99%。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具有良好体外抑菌效果的中药.【方法】通过乙醇回流、超声波方法提取20味中药的抗菌活性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Coptis chinensis等20味中药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评价抗菌活性较强的几味中药的体外联合抑菌效果.【结果和结论】乌梅Prunus mume、黄连、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和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5味中药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的MIC范围为7.80~31.25 mg/mL.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茵陈Artemisia scoparia、秦皮Fraxinus rhynchophylla、艾叶Artemisia argyi、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紫花地丁Violae yedoensis和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8味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为62.50~125.00 mg/mL.何首乌Po.multiflorum、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杜仲Eucommia ulmoide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7味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为250.00~500.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芩、虎杖、地榆和黄连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1,虎杖、黄芩和地榆的FICI2.黄连、黄芩、虎杖和地榆对无乳链球菌均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地榆、黄连为相加作用,黄连、黄芩和虎杖为协同作用,地榆与黄芩、虎杖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梁应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98-2499
[目的]确定选出的南方几种止泻草药配方对猪腹泻的治疗剂量。[方法]经实验室治疗剂量的初步推算,各选取3个剂量,以氟哌酸和黄连素作为对照,对仔猪进行治疗剂量的临床筛选试验。[结果]多叶勾儿茶+天青地白6%、地榆2%、拳参9%最优,与对照(氟哌酸)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优于对照(黄连素)(P<0.05)。初始重与治愈率的相关性不显著(P=0.578>0.05)。[结论]多叶勾儿茶+天青地白的治疗剂量为6%,地榆的治疗剂量为2%,拳参的治疗剂量为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祛脂生发液联合米诺地尔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30例,外洗祛脂生发液,每日1次,同时配合米诺地尔酊剂外涂,早晚各1次;3个月为1疗程,共2个疗程。米诺地尔对照组30例,外涂米诺地尔酊剂,早晚各1次,疗程同治疗组。祛脂生发液对照组30例,外洗祛脂生发液,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患者的脱发情况、瘙痒程度、油腻程度、鳞屑程度、新生毛发情况的变化以确定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米诺地尔对照组66.7%,祛脂生发液对照组80.0%,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脂生发液联合米诺地尔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1.病情不同,用药剂型有别.外用药有搽剂、洗剂,酊剂、乳剂、霜剂、油剂、软膏、硬膏及扑粉等剂型,应根据病情选用药物剂型.例如急性皮炎、湿疹,有糜烂渗出或大水泡时,应以外用洗剂、搽剂等溶液剂型药物湿敷或浸泡为主,病变间歇期以油刺外搽为辅;无糜烂渗出,有红斑有少量小水泡时,可用扑粉、水粉剂;亚急性期可外用油剂、乳剂,慢性期可外用软膏、酊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