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粗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定桦褐孔菌菌核及其粗多糖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桦褐孔菌粗多糖得率为17%,桦褐孔菌菌核中多糖含量为2.068%,桦褐孔菌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为22.43%.该方法桦褐孔菌粗多糖得率高,加样回收率在99%以上,且5 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好,适合用于中药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淫羊藿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淫羊藿粗多糖的平均得率为5.81%,淫羊藿粗多糖中多糖的平均含量是42.36%,淫羊藿中多糖平均含量为2.46%。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猴头菌子实体、菌丝体粗提物理化性质,以及2组粗多糖对胃粘膜上皮细胞氧化模型保护能力的差异。[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葡萄糖含量、间羟基联苯法测糖醛酸含量、BCA法测量蛋白质含量。每组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含粗多糖的培养基,分别培养12、24、48 h后加入含过氧化氢培养基。用MTT法测细胞活度。[结果]猴头菌菌丝体、子实体粗多糖中葡萄糖含量分别为49.5%、44.5%,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2.01%、29.2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7.69%、23.54%。菌丝体组12、24、48h抑制率分别为75.1%、68.1%、16.9%;子实体组分别为70.2%、61.8%、16.7%。[结论]猴头菌菌丝体与子实体粗多糖中糖醛酸、葡萄糖、蛋白质含量相近。子实体粗多糖比菌丝体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短时间内略强,长时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秋葵不同组织中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为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黄秋葵嫩叶、种子、老叶、茎杆、果荚和嫩果中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黄秋葵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以嫩果为最多,为2.12%,嫩叶、种子、老叶、茎杆和果荚含量较低。粗多糖也以嫩果含量最高,为5.59%,其次为果荚、老叶、茎杆、嫩叶,种子含量最低。对于不同长度的黄秋葵嫩果,其长度越短总黄酮含量越高;而粗多糖含量随着黄秋葵嫩果长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多的趋势。结论:黄秋葵各部位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以嫩果最高,总黄酮以Ⅰ类嫩果含量最高,为2.53%,粗多糖以Ⅳ类嫩果含量最高,为5.59%。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产地对灵芝中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不同产地灵芝中的灵芝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产地灵芝中灵芝多糖提取差异。[结果]灵芝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5.07%;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湖北,达24.26%;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1.21%。不同产地之间灵芝粗多糖提取率、多糖含量、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产地是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碱提香菇菌丝体粗多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按Sevag法去除粗多糖中蛋白质,以考马斯亮蓝法、苯酚-硫酸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碱提香菇菌丝体粗多糖在脱蛋白过程中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变化。[结果]碱提香菇菌丝体水溶性多糖经Sevag洗脱后,多糖含量降低了33.10%;蛋白含量降低了97.08%;自由基清除率降低了74.38%。[结论]碱提香菇菌丝体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并与其糖蛋白浓度成正相关,过分脱除香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物结合态蛋白会降低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水提法、酸提法、碱提法、超声辅助法、冻融辅助法等)从室外培养的海洋硅藻生物质中提取粗多糖。通过比较不同方法下的粗多糖提取率、多糖总糖、蛋白质及硫酸基含量筛选较优的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水提法的粗多糖提取率最低,浓碱法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物理法(超声、冻融结合高温法)提取的粗多糖中总糖含量总体比化学试剂法(酸碱法)高,以冻融+90 ℃最高,稀酸法最低;硫酸基含量则以稀酸法最高,浓碱法最低。综合单位质量海洋硅藻生物质粗多糖提取率与单位质量粗多糖组成的结果可知,单位质量硅藻生物质提取的总糖量大小为:浓碱+冻融法>浓碱+冻融+90 ℃法>浓碱法>稀酸法>超声+冻融+90 ℃>稀碱法>超声+冻融>冻融+90 ℃;硫酸基质量以浓碱+冻融法最高,稀碱法最低。这些结果表明,利用浓碱+冻融法可从海洋硅藻中提取出较多多糖并使硫酸基处于较高水平,利于硅藻多糖后续的纯化与利用。进一步利用浓碱+冻融法提取4种海洋硅藻(角毛藻、菱形藻、茧形藻、海链藻)粗多糖,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生物质提取的粗多糖总糖含量以茧形藻最高(约24%),海链藻最低(约5%);硫酸基含量则以角毛藻最高(5.05%),茧形藻最低(0.51%)。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绣球菌中提取水溶多糖,研究其抑菌的效果,为绣球菌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水煮醇沉法获得绣球菌水溶粗多糖,并采用三氯乙酸法对其进行脱蛋白后,通过滤纸片法和平板打洞法研究水溶粗多糖与脱蛋白后多糖的抑菌效果。[结果]水溶粗多糖含量与得率分别为28.5%、3.0%;脱蛋白后糖含量与得率分别为48.9%、2.2%。绣球菌水溶多糖与去蛋白多糖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滤纸片法去蛋白多糖最小抑菌浓度低于1.6 mg/ml;平板打洞法去蛋白多糖最小抑菌浓度低于25 mg/ml,对酿酒酵母、根霉菌、黑曲霉具有抑菌效果;去蛋白水溶多糖抑菌效果较水溶粗多糖好。[结论]绣球菌水溶多糖对不同菌具有不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薄层色谱法与苯酚硫酸法联用控制黄芪多糖粗粉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控制黄芪多糖粗粉质量的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半定量测定了自制黄芪多糖粗粉中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其中总糖的含量,并初步研究了影响苯酚硫酸法测量重复性的因素。[结果]该批黄芪多糖粗粉中,葡萄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0.83%、6.67%、42.00%。[结论]该研究所用的方法简便、快速,可以作为现场检测黄芪多糖制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取法对黄秋葵花、果、茎叶中多糖和黄酮进行了提取,并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提取出的粗多糖和黄酮2种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秋葵花、果、茎叶中多糖含量分别为27.75%、39.05%、43.74%,黄秋葵各器官中多糖含量依次为茎叶果花;黄秋葵各器官中黄酮含量分别为26.25%、27.50%、26.93%,黄酮含量依次为果茎叶花;黄秋葵茎叶中多糖含量较高,果中黄酮含量较高。这些结论为黄秋葵今后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筛选多糖含量高的枣果资源,促进枣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以鸡蛋枣、糖枣、药枣、长枣等16个湖南主要地方枣品种为试材,经硫酸-苯酚法对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枣品种间最高与最低多糖含量相差达3.9倍,其中以小米枣和子代糖枣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9.75%、9.06%;母本糖枣、酸元枣、药枣、长枣、玉泉八号和南方冬枣次之,多糖含量分别为8.82%、6.20%、5.89%、5.56%、5.54%、5.23%;而光皮枣多糖含量最低,仅为2.45%.不同枣品种间多糖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研究显示,苯酚-硫酸法较为稳定,正确率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枣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枣具有很高的多糖加工利用价值,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八角叶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醇析法和硫酸-苯酚法进行八角叶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粗多糖得率为6.13%,多糖含量为9.83%;加标回收率检测试验显示,平均回收率为101.66%,RSD为4.45%(n=5)。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八角叶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多糖生物活性研究及天然药物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萍  罗延梦  马媛  黄海鹤  罗爱俊  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54-12655
[目的]测定核桃壳多糖的含量。[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在490 nm测定核桃壳中多糖含量。[结果]最佳显色条件为5%苯酚1.0 ml,浓硫酸6.0 m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为30 min,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1.98%,线性范围10~90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核桃壳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赵晓蕾  王小瑜  李恃圻  撒楠  金黎明  胡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26-17026,17029
[目的]对庄河产薏苡仁多糖含量进行测定,为薏苡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根据。[方法]以庄河产薏苡仁为试验材料,用微波辅助酶法提取薏苡仁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中总糖含量,对庄河产薏苡仁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从25g庄河产薏苡仁中得到薏苡仁粗多糖6.76 g,计算得其得率为27.04%。由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得到薏苡仁粗多糖中总糖百分含量为42.5%。[结论]庄河产薏苡仁品质较好,多糖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充分开发利用庄河产薏苡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帅  孙毓婷  李锐  钟方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94-15195
[目的]优选刺玫果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和线性关系考察比较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2种常用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在测定刺玫果多糖中的应用。[结果]苯酚硫酸法测定刺玫果多糖含量优于蒽酮硫酸法。[结论]该研究确定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刺玫果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亚临界水技术提取平菇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影响平菇多糖得率的因素,确定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且提取温度对平菇多糖得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150℃,料液比1∶20 g/ml,5 MPa提取7 min,该条件下平菇多糖得率为13.65%。[结论]研究可为平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区山茱萸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采集地点山茱萸多糖含量的差异,为山茱萸基于多糖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山茱萸道地产区浙江和河南的实生单株完熟果实,利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山茱萸单株果实中多糖的含量,比较同一采集地点不同单株及不同采集地山茱萸多糖含量。[结果]河南山茱萸多糖含量为4.70%~17.25%,平均含量为9.80%,变异系数(CV)为30.70%;浙江山茱萸多糖含量为3.78%~17.60%,平均值为8.45%,CV为32.90%。不同采集地点山茱萸多糖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河南山茱萸多糖平均含量高于浙江产区,但浙江产山茱萸群体变异较河南产区更大,更具选优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三种芦荟凝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醇沉后水提的方法从三种芦荟凝胶中提取凝胶多糖,以甘露糖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用国标法经苯酚-硫酸显色,于489nm处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库拉索芦荟凝胶多糖含量4.90×10^-1%,中华芦荟多糖含量为4.745×10^-1%,木立芦荟多糖含量为4.605×10^-1%。为芦荟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苷苔Ecklonia cava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品(EC-FUC)的组成结构,以产自韩国济州岛海岸的苷苔Ecklonia cava中提取的EC-FUC为原料,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S-400凝胶柱层析对EC-FUC进行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和明胶-Ba Cl2法分别测定纯化各组分的总糖含量及硫酸根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分别测定各个纯化组分的单糖组成并分析多糖结构。结果表明:EC-FUC纯化后得到ECF-1、ECF-2和ECF-3组分,其总糖含量分别为41.7%、57.79%、75.78%,硫酸根含量分别为3.68%、3.41%、18.03%,回收率分别为6.27%、8.77%、16.19%,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 430、16 430、222 460;ECF-1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ECF-2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和岩藻糖,ECF-3单糖组成主要为岩藻糖和葡萄糖醛酸;红外光谱分析显示,ECF-1、ECF-2和ECF-3硫酸基主要连接在岩藻糖的C2、C3位置;13C核磁共振分析显示,ECF-2中存在甘露糖醛酸,ECF-3在17.97×10-6处出现α-L-吡喃岩藻糖C6信号峰。本研究结果可为苷苔藻聚糖硫酸酯组成结构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章艳玲 《农学学报》2019,9(1):59-61
为了比较金银花茎、叶和花中的化学成分含量,采用了硫酸-蒽酮法、苯酚-硫酸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考马斯亮蓝法、茚三酮呈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金银花茎、叶和花中的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绿原酸、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含量均为叶>花>茎;而绿原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为:花>叶>茎,虽然花中含量最高,但叶和茎中也有一定的含量;可溶性糖:茎>花>叶;多糖含量:茎>叶>花。这为金银花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