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规律,选取660只坝上长尾鸡(公鸡331只,母鸡329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育成期体重逐渐增加,其中8~20周龄白羽、黑羽、麻羽、白花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10~20周龄银灰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8周龄银灰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显著(P0.05),芦花公鸡与母鸡育成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8~20周龄不同羽色公鸡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8~20周龄芦花母鸡体重显著大于白羽、黑羽、麻羽、白花、银灰母鸡(P0.05),10~20周龄银灰母鸡体重显著小于白羽、黑羽、麻羽母鸡(P0.05),18~20周龄银灰母鸡体重显著小于白花母鸡(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体重绝对生长值、相对生长率减小;育成期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胸宽、胸深、胫长、骨盆宽呈增加趋势,公鸡的累积生长值极显著大于母鸡,其中体斜长、龙骨长、胸宽、骨盆宽的绝对生长值先增加后降低,体斜长和胸宽的绝对生长值在16周龄达到最大,龙骨长和骨盆宽在14周龄达到最大;胸深和胫长绝对生长值呈下降趋势;胫围在育成后期绝对生长值增加;所测得的公鸡20周龄主尾羽长度多数达21 cm以上,最长达43 cm,母鸡尾羽上翘,主尾羽长约10~21 cm,分两侧呈八字形。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河北省优秀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坝上长尾鸡不同羽色群体及不同羽速群体在30~45周龄间产蛋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快羽中麻羽具有产蛋率高的优势,在慢羽中白羽和黑羽更具产蛋优势;快、慢羽群体中相同羽色的产蛋率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说明快、慢羽群体间存在差异。在后期突发腹泻期间,在不同羽色间,白羽鸡比黑羽鸡、麻羽鸡产蛋率下降快。在不同羽速间,慢羽鸡产蛋率下降较快,快羽鸡产蛋率有较低的升高,产蛋率差距缩小。在抗病能力方面,白羽比麻羽、黑羽性能差,快羽比慢羽性能差。  相似文献   

3.
小香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小香鸡的生长及屠宰性能,选用111只小香鸡进行了生长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香鸡在0日龄时,公鸡与母鸡之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周龄后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20周龄时公鸡体重为1 592.23 g、母鸡为1 243.39 g,比在农村放养条件下180日龄时的体重公鸡893.4 g、母鸡849.6 g分别提高了699.19 g、393.79 g.26周龄时公鸡平均活重为1.77 kg,比母鸡重0.52 kg,增加41.6%.母鸡的屠宰率、腹脂率分别比公鸡高2.24、3.98百分点,公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分别比母鸡高6.94、4.25、8.3百分点.经t检验,公母鸡间腹脂重和胸肌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4.
研究选取100只0日龄瓢鸡饲养至16周龄,对其种质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瓢鸡具有独特的外形外貌特征,16周龄公鸡体重为2 300.64 g,母鸡体重为1 815.75 g;公鸡的胸宽和龙骨长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的体斜长、胫长和胸深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0.24%和91.41%,全净膛率分别为69.52%和69.22%,母鸡除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其他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低于公鸡;公鸡的心脏、肺脏和肠重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母鸡具有较高的肝脏、肾脏和肌胃器官指数;瓢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之间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瓢鸡的选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 0~ 2 0周龄固始鸡快、慢羽纯系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早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初生重、2周龄、4周龄、8周龄慢羽系鸡体重高于快羽系鸡 ,且初生重和 4周龄体重达显著水平(P <0 .0 5 )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育成公鸡体重有极显著影响 ,8周龄快羽系公鸡体重极显著小于慢羽系公鸡 (P<0 .0 1 )。但 1 0~ 2 0周龄 ,快羽系公鸡各周龄体重均极显著地大于慢羽系公鸡 (P <0 .0 1 )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1 8周龄和 2 0周龄的育成母鸡体重有极显著影响 ,快羽系母鸡体重极显著地低于慢羽系母鸡 ,对 8~ 1 6周龄母鸡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羽速基因对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39只坝上长尾鸡(快羽公鸡59只,快羽母鸡60只,慢羽公鸡62只,慢羽母鸡58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快慢羽公鸡间8~20周体重、体斜长、胫围、胸宽、胫长,8周、20周耻骨间距,20周胸角差异不显著。快慢羽母鸡间8~20周胫围、胸深、胫长,8周、20周耻骨间距,20周胸角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10周、14周体重,10~16周胸宽与骨盆宽,10~20周体斜长与龙骨长显著大于慢羽母鸡。在育成前期快羽鸡生长较快,而育成期后期慢羽鸡生长较快,快慢羽鸡生长发育时间的差异并不影响成年后鸡的体重与体型。  相似文献   

7.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屠宰及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DH基因的3种基因型对京海黄鸡母鸡的初生重,4、8、12、16周龄体重,和成年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母鸡的AA基因型个体和BB型个体的腹脂重差异显著(P<0.05);BB型个体的腿肌重显著低于AA型和AB型的个体(P<0.05).公鸡的AB型和BB型个体的腹脂重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AA型和AB型个体的胸肌重显著高于BB型个体(P<0.05).母鸡BB型个体的300日龄产蛋数和66周龄产蛋数极显著低于AA型和AB型个体(P<0.01).说明MDH基因可能是影响鸡屠宰性状和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也迷离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体尺指标间的相关性,为也迷离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0日龄、同批次,且健康状况良好的也迷离鸡200只(公、母各半),测定并记录其0~20周龄的体重、体尺数据,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也迷离鸡公、母鸡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后,基于拐点周龄结果进行体重、体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周龄以后公鸡体重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和母鸡分别在8周龄和6周龄达到生长高峰期;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均能很好的拟合也迷离鸡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5以上,其中Gompertz模型为也迷离鸡体重生长发育过程的最佳模型。在体尺指标方面,2~20周龄,公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深和背宽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4~6周龄公鸡的胸围显著高于母鸡(P<0.05),8~20周龄公鸡的胸围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6~20周龄公鸡的胸宽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8周龄公鸡的体重与...  相似文献   

9.
正1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1.1材料和方法据体型外貌特征,从民间不同区域选购黑羽成鸡150只,其中母鸡130只,公鸡20只,建立地方黑羽鸡纯化基础群。基础群经过饲养观察根据体型外貌特征、体重和产蛋记录等表型特征选择100只母鸡,10只公鸡只作为零世代核心群组建家系繁殖一世代观察群。1.2采用个体选择法根据外貌特征、体重、产蛋记录表型综合选择指数,选  相似文献   

10.
辽东白嗉鸭是一个具有独特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地方鸭种资源类群.从羽色及蹼色分为3个亚型:黑羽白嗉;银灰羽白嗉;金掌白嗉.初步研究结论为:该鸭种有兼用型的体态特征和肉用性能特征.银灰羽类群的初生重及24周龄的体重均高于黑羽类群,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用性能、繁殖性能等其他生物学特性尚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