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分离纯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能够诱导细菌素Paracin1.7分泌的刺激因子,并探明其对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HD1.7细菌素生成量及群体感应相关基因luxS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通过60%硫酸铵沉淀、CM Sepharose Fast Flow弱阳离子交换柱层析中度纯化及Superdex 75凝胶层析精度纯化,将获得的层析分离物与L. paracasei HD1.7共培养,检测共培养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luxS基因的转录水平,并用SDS-PAGE与Native-PAGE检测分离物质。结果表明L. paracasei HD1.7抑菌活性为126.68%;luxS基因上调表达,为对照菌株的2.43倍;刺激因子的表观分子量约为30 kDa。本研究利用三步法初步分离纯化出诱导Paracin1.7生成的刺激因子,明确该刺激因子可以启动种间群体感应相关基因luxS,为L. paracasei HD1.7的群体感应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诱变筛选纤溶酶活性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得到突变株HDBF-N7HN5。使用氦氖激光诱变,设置不同的诱变时间,通过不同的蛋白平板处理,筛选高产突变株并检测纤溶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氦氖激光诱变处理45 min后,最高产突变株纤溶酶活力达到429.89±5.74 IU/mL。突变株经过10次传代培养后,保持稳定的高产纤溶酶特性。纤溶酶粗酶液处理血凝块的绝对溶解率可达到57.74±0.72%,10倍稀释液处理血凝块的绝对溶解率也能达到26.89±0.68%,菌株产生的纤溶酶具有良好的体外溶栓效果。本研究结果既提高了微生物纤溶酶活性,也为该菌株产纤溶酶的产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FT-IR)、X-射线衍射、热重/示差扫描量热(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TG-DSC)等分析手段对木薯茎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木薯茎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总量占木质部的70%以上;木薯茎秆木质部横切面维管束排列整齐,属散孔材,导管明显,管径大小不一致,管胞细胞长度不等,细胞壁厚,细胞间紧密排列呈线状,胞内有颗粒状淀粉粒物质存在;韧皮部细胞较木质部小,且排列紧密;髓部有微孔且轻薄,可能存在含量较高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木薯茎秆木质部材料在3 403、2 931 cm~(-1)处有明显的吸收峰。木质部的结晶度为50.1%,晶粒尺寸为2.3 nm。在空气氛围中,温度为287~398℃是热解的主要阶段,大部分失质量发生在该阶段,失质量率约为47%,在氮气氛围中267~337℃是热解的主要阶段,失质量率约为54%。  相似文献   
4.
针对集约化海参育苗密度大、水温高、周期长,排泄物残饵的积累往往导致疾病频频发生,影响参苗的生长和发育,甚至造成稚、幼参大量死亡的问题,阐述了采用EM菌净化水质,分解海参粪便和大分子有机物,提高饵料利用率,使育苗产量和成活率增加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红松种子超干贮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宋红  宋刚  王玲 《种子》2009,28(6)
种子种质超干节能型保存技术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种子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具体树种种子含水量的最佳范围,需要实验证明,许多作物种子都可进行超干贮藏,但不同类型种子耐干程度差异较大,而且种子寿命与水分含量的对数关系,存在水分临界值,种子寿命并非始终随含水量的降低而呈对数增长.对东北珍贵树种红松进行超干实验,证明红松种适合超干,含水量3%以上,种子生活力差异不显著;含水量3%以下,生活力降低,电导率值增大;含水量4%抗衰老,是超干贮藏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6.
旨在过表达BudC进而上调2,3-丁二醇(2,3-Butanediol, 2,3-BD)的合成,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整合载体pR1SW-BudC,经PCR和酶切双重验证后将其电转化至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HD79。结果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一株菌株K. oxytoca HD79-01。以原始菌株为对照,摇瓶发酵检测2,3-BD含量和相关酶活,q RT-PCR检测BudC表达差异,最终BudC在HD79-01中转录水平的表达量为HD79的45.25倍(p<0.01)。摇瓶发酵显示2,3-BD的最高产量、转化率和生产强度分别提高了24.54%、10.97%、45.08%(分别为30.818 ± 0.003 g/L、0.253 ± 0.013 g/g、0.43 ± 0.01 g/(L·h)),酶活提高了3.61倍(0.563 ± 0.003 U/mg)。因此,2,3-丁二醇脱氢酶基因(BudC)过表达菌株构建不仅成功的提高了2,3-BD的产量也为实现2,3-BD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无损识别方法在红木制品识别中的应用,通过其与传统识别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得出2种识别方法获取的红木制品的图片,其横切面、弦切面及径切面上的红木识别的主要构造特征基本相同,完全满足于红木制品识别。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识别方法存在的破坏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拮抗菌NK413的鉴定及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株NK413是从黑龙江省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放线菌,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及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多相分类法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孢子萌发抑制法、菌丝生长速率法、杯碟法考察了NK413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K413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接近,细胞壁类型为Ⅰ型、磷脂脂肪酸成分符合链霉菌属特征。16S rDNA全长为1 614 bp,与小白链霉菌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将NK413定名为小白链霉菌(S.albulusNK413)。NK413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原液对稻瘟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0 mm,无菌发酵滤液稀释1倍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稀释5倍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00%。抗菌谱广,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几种园艺植物扦插生根过程中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扦插容易生根的月季、木槿、葡萄和不易生根的山楂、苹果、柿子、核桃等植物进行硬枝扦插生根试验.在生根过程中测定插穗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比较易生根植物和不易生根植物在生根过程的差异,揭示植物扦插生根的生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POD、IAAO的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与插穗生根有一定的关系,在硬枝扦插生根过程中,IAAO活性降低促进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POD对生根起促进作用,酚类物质对插穗生根的作用还不明确;还原糖含量的高低与插穗是否生根关系不密切,其含量变化仅反映生根过程中插穗内营养代谢状况.在插穗生根过程中,POD活性、IAAO活性过高均对生根不利.  相似文献   
10.
6种园林彩叶植物的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沿海地区种植耐盐园林彩叶树种提供依据与选择,丰富沿海高盐土壤地区园林植物品种,选用五彩络石、红叶石楠、金边黄杨、迎春、大花六道木和亮丽忍冬6种园林绿化常用彩叶植物,设置6个盐浓度盆土栽培处理,研究盐胁迫植株存活率、相对高度生长及抗氧化酶(SOD、POD)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05%~0.75%土壤盐浓度条件下,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各品种均表现出存活率和相对高度生长下降、SOD活力均呈上升趋势,在0.3%盐浓度时POD酶活力达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综合比较,6种园林彩叶植物耐盐能力依次为亮丽忍冬迎春、红叶石楠金边黄杨、五彩络石大花六道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