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N株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猪细小病毒N株是从广西初产母猪所产死胎脏器分离的自然弱毒株。用这个毒株接种PPV HI抗体阴性的四月龄小猪和怀孕14~23天的后备母猪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无任何异常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和同居感染,母猪分娩正常,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该毒株免疫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完全能抵抗猪细小病毒强毒攻击,攻毒后49天剖杀母猪,结果胎儿正常,胎儿心血HI抗体阴性,取胎儿脏器未分离出病毒,分娩母猪产仔正常,仔猪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而对照猪攻毒后产生病毒血症,产下不同组合异常仔,并从死胎儿脏器分离出病毒,健活仔猪吃初乳前能测出HI抗体。从而证明用N株作为弱毒苗能防止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将PPV-N株通过敏感猪三代、猪肾传代细胞25代,测定该毒株对敏感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将PPV-N株连续分别通过PPV HI抗体阴性的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三代,均未从试验猪检出病毒血症和分离到病毒,且母猪产仔正常。在IBRS-2细胞中连续传代,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细胞病变未见异常,毒价稳定在103.5TCID50/mL。将第1、5、10、15、20、25代病毒培养物接种PPV HI抗体阴性怀孕母猪,未从母猪测出病毒血症和检出病毒,所产仔猪PPV HI抗体阴性,未从弱仔猪脏器分离到病毒,说明该毒株毒力不返强,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这为该弱毒株成为一株良好的自然弱毒疫苗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猪细小病毒N株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PV-N株常规接种量的5倍和10倍接种PPV HI抗体阴性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接种后第5,7、9天未能从血液中检测到病毒血症,鼻咽和直肠拭子未分离到病毒,无任何异常临床症状,母猪产仔正常,初生仔猪PPV HI抗体阴性,而未接种的对照猪产仔正常,没发现同居感染.以上研究证明PPV N株对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为制定猪细小病毒病弱毒疫苗效力检验的标准,用3批猪细小病毒病弱毒疫苗进行接种猪与接种豚鼠的平行试验;同时进行临床免疫试验。3批疫苗接种豚鼠和猪后定期进行PPVHI抗体检测;猪于免疫后攻毒,并进行病毒分离。免疫母猪在怀孕早期进行强毒攻击,40d扑杀进行病毒分离。用3批疫苗免疫后备母猪统计产仔成绩。结果显示,豚鼠接种后21d、猪接种后7d全部产生抗体反应。免疫攻毒的猪均未从血浆和内脏中分离到病毒,而从对照猪分离到病毒;怀孕母猪强毒攻击后扑杀,胎儿病毒分离均为阴性,而对照猪胎儿病毒分离为阳性;统计数据表明免疫猪的产仔成绩比未免疫猪高,平均每窝多产活仔1.85头,少产死胎木乃伊胎0.65头。结果表明,当免疫豚鼠PPV HI≥64时,免疫猪能抵抗PPV强毒攻击,两者呈正相关;免疫母猪的攻毒试验表明免疫母猪能抵抗PPV经胎盘感染;临床免疫试验证明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田间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猪细小病毒感染普遍流行于世界各地猪群,为了有效防制该病,我们研制出能预防该病感染的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疫苗(PPV-N株)[1].该弱毒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2].我们按要求制备三批PPV-N株弱毒疫苗对三个规模化猪场的后备母猪进行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批次、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时间的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观察豚鼠对PPV N株弱毒苗的抗体反应。结果4种不同剂量和3个不同批次的PPV 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后第14天均产生抗体反应,其PPV HI效价在1:16-1:64之间,0.1ml和1ml 剂量接种豚鼠产生的PPV HI抗体水平相近,抗体持续长达12个月以上。在4℃保存0天、12个月和-20℃保存2年、3年的PPV 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其PPV HI价在1:16-1:32之间,说明该苗在4℃至能保存12个月,-20℃能保存3年以上。比较了不同批次疫苗接种猪和豚鼠所产生的抗体反应,结果两者相似。用3批引起豚鼠产生抗体反应的PPV N株弱毒苗接种768头后备母猪,共产仔7136头,其中健活仔6575头,平均每窝产健活仔8.56头,产死仔仅0.73头。证明豚鼠是监测PPV弱毒苗抗体的首选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7.
用实验室制备并经初步检验合格的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豚鼠和试验猪,测定免疫豚鼠和猪的HI抗体效价,并对免疫的怀孕母猪进行攻毒,探索HI抗体效价与攻毒免疫保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免疫后一个月所有经免疫的豚鼠、猪的HI抗体效价均达到1∶256以上,高水平的抗体可持续一个月以上;初产母猪免疫后攻毒试验显示攻毒后免疫组不出现病毒血症,且免疫攻毒组的平均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明显高于未免疫攻毒组,且胎猪的体长、体重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充分说明该疫苗的免疫效果是非常确实的.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S—1毒株的分离和鉴定(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一1毒株在猪肾原代细胞第1~10代之间共进行36次传代,培养物的平均HA价>384,第6代以后对细胞的最小感染量稳定在10~(-6)~10~(-7)之间,第5代PK细胞传代毒在-25℃~-30℃保存180天毒价保持10~(-5)不变,死产胎猪组织(S—1毒株分离猪)在用同样温度保存300天能重复分离到病毒,S—1毒株PK传代毒能适应于胎猪睾丸细胞株(ST)增殖,毒价达1O~(-7),以比利时荧光抗体柒色ST细胞培养物和用比利时PPV阳性血清对ST细胞传代毒作HI测定,进一步证实分离物的特异性。用PK细胞传代毒感染HI抗体阴性怀孕头胎母猪能产生明显的抗体反应。3头感染母猪中,1头(用口服途径攻毒)在感染后2~4天间出现排毒现象;从另一头母猪(用肌肉注射途径攻毒)的胎儿中分离到病毒,证实经胎盘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二联苗的安全性与免疫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V-gE--PPV弱毒疫苗接种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临床上未见不良反应,并且怀孕母猪在预产期内顺利产下健康仔猪,表明PRV-gE--PPV弱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PRV-gE--PPV弱毒疫苗免疫后备母猪,2周后,PPV抗体100%(8/8)转为阳性,PRV抗体85.7%(7/8)转为阳性,能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在免疫接种后2个月、4.5个月进行强毒攻击,免疫猪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猪未见或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从免疫猪的鼻、肛分泌物和血浆中未分离到PPV,而从对照猪的鼻、肛分泌物和血浆中分离到PPV和PRV.表明PRV-gE--PPV弱毒疫苗能抵抗PPV、PRV的攻击,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0.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疫苗(PPVN株)是广西兽医研究所蒋玉雯等从广西初产母猪所产死胎脏器中分离出的一株PPV自然弱毒株,经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研究证明该弱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可作为弱毒疫苗用于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发生。本研究对该弱毒疫苗进行了最小免疫量、免疫产生期和安全性测定,现将结果报告为下:  相似文献   

11.
用三批PPV-N株弱毒疫苗分别在三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区域试验,共免疫后备母猪32930头,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表明,三批苗均能使豚鼠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猪只注苗后食欲、体温均正常,无任何不良临床反应.平均每胎产健活仔10.96头,而死胎仅为0.52头,说明PPV-N株弱毒疫苗是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2.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对广西11个猪场的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了田间免疫试验,共免疫1713头猪,并于免疫前后检测了247头猪的细小病毒血凝抑制抗体,结果显示免疫后有95.6%的猪HI抗体上升。效检与田间试验的结果相一致。观察了121头免疫猪产仔成绩,免疫猪比对照猪平均每窝多产活仔2.9头,少产死胎、木乃伊、弱仔3.6头。近年来我们的研究证明,广西猪群普遍存在并广泛流行猪细小病毒病。为了更有效的防制本病,我们研究出一自然弱毒苗,并对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的田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2年本所在上海郊区二个猪场的有繁殖障碍病的头胎母猪中分离到二株血凝性病毒,证实为PPV.为证实其致病性,作了本动物回归试验和回归阻断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种毒:PPV S—1和 S—2毒株。毒株的分离和鉴定前已报道.S—1毒株为制苗种毒,疫苗制造见文献.S—2毒株为回归试验的种毒.胎猪睾丸(ST)细胞:由中监所周泰冲教授赠送.(二)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试验方法前已报道.(三)病毒分离方法:将血浆或胎儿内脏(肝、脾、肺、肾、小肠、肠系淋巴节)的1∶10混合乳剂接种于 ST 细胞,培养二周,培养液作 HA 试验如 HA 阳性,判为病毒分离阳性.(四)猪体回归试验:将 HI 阴性的怀孕头胎母猪,在孕龄30~40天时分别注射 S—2毒株的细胞传  相似文献   

14.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S3毒株的分离及其免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猪场仔猪体内分离到一株PPRSV毒株,该毒株能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产生致细胞病变,该病变能被PPRSV美洲型阳性血清所抑制,不被乙脑病毒、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经美洲型PPRSV荧光抗体染色呈阳性反应,电镜观察到直径55-60nm的病毒粒子,接种阴性仔猪未见临床症状异常,但抗体检测阳性。命名该分离毒为PPRSV-S3毒株。在S3弱毒株分离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猪体上对其致病性和免疫力进行研究。S3毒株接种仔猪后,仔猪不表现任何症状,也不向外排毒。4-5周龄的仔猪接种S3株后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后4-6个月能抵抗强毒攻击。后备母猪配种前2-3周免疫接种S3株,怀孕90-95d攻强毒,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等繁殖障碍现象。结果表明,S3是一株自然分离的弱毒株,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张家峥 《养猪》2005,(1):32-32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等报道,Plana Duram用PRRS西班牙毒株灭活疫苗免疫后备母猪和母猪,对怀孕母猪攻毒试验保护率70%,经50万头份的田间试验证明安全有效。Rogan等研究表明,用PRRS灭活疫苗可刺激猪产生特异性抗体,减少病毒血症的发生,有效阻止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6.
1976年以后国外就开始了对 PPV 疫苗的研究,证实对临近配种的 HI 阴性猪,用灭活疫苗分2次注射,每次5~10毫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抗体反应,强毒攻击后不出现猪毒血症,不发生病毒的经胎盘感染、Wrathall et al(1984)和 Edwardset al(1986)分别报告灭活疫苗2毫升剂量1次注射对 HI 阴性猪有免疫力.我们曾经报告,用灭活疫苗2次注射,每次5毫升,不论对是否有母源抗体的猪均能产生相当高的抗体反应,在强毒攻击后不发生病毒血症,注射疫苗的怀孕母猪还可以抵抗PPV 的经胎盘感染.本文报告我们研究的用 AEI 灭活疫苗,对有或无母源抗体的猪,注射剂量为2毫升或5毫升,一次免疫的免疫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两对引物,对广西分离的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PPV-N株)结构蛋白VP1基因进行分段PCR扩增与测序,并与中国湖北、四川及加拿大、西班牙等地PPV毒株的VP1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毒株的VP1基因变异很小,发现存在有6个核苷酸高变位点。PPV-N株与加拿大NADL-2株的VP1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它们的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6%,这为判断PPV-N株和NADL-2株均同属PPV弱毒株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4~86年间我们制成17批灭活疫苗经检验合格后在上海郊区和江浙部分地区19个养猪场共免疫HI 阴性和有母源抗体的后备母猪2000头,孕龄3天到2个月的怀孕母猪28头,并随意留820头同窝出生猪作不免疫对照。免疫猪抽样40头,对照猪抽样32头进行攻毒效检.1988年经上海市农业局沪农(88)字第238号文批准我所进行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中间试产后即进行疫苗的中试生产和扩大区域试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免疫后对PRV流行毒株和经典毒株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对试验猪分别免疫PRV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和PRV活疫苗(Bartha-K61),免疫后第0、7、10、14、17、21、24和28天采血测定PRV gB抗体,并分别使用PRV流行毒株HN1201株和经典毒株闽A株测定免疫后第0、7、14、21和28天血清的中和抗体水平,于免疫后第28天分别使用HN1201株和闽A株攻毒并观察,之后测定体温,测定攻毒后第7和14天PRV gE抗体,及攻毒后0~8 d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HN1201-ΔgE免疫组较Bartha-K61免疫组gB抗体和中和抗体产生早,且抗体水平较高。两个免疫组试验猪在攻毒后虽然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HC)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均为阴性,但HN1201-ΔgE免疫组试验猪脏器未见任何病理损伤,Bartha-K61免疫组试验猪部分脏器具有病理损伤。与未免疫对照组相比,2个免疫组试验猪在HN1201株和闽A株攻毒后,gE抗体转阳时间晚且排毒率低,HN1201-ΔgE免疫组gE抗体水平整体均低于Bartha-K61免疫组,攻毒后排毒检测中,Bartha-K61免疫组于2个毒株攻毒后第3~5天可检测到排毒,而HN1201-ΔgE免疫组全程未检测到排毒。研究结果表明,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对PRV流行毒株和经典毒株均可提供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引起的,该病的主要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及血清学阴性经产母猪发生流产,不孕、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尤其以产木乃伊为主,而母猪本身并不表现除流产之外的临床症状,其他猪感染后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清学调查表明PPV感染在猪群中普遍存在,90%以上的老母猪和78%的小母猪呈PPV抗体阳性,第1次怀孕的6~9月龄小母猪若遭受PPV感染,最容易发生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