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红肉苹果红满堂、红色之爱成熟果实为试材,以红富士为对照,对各品种苹果果皮、果肉中的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分析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肉品种红满堂、红色之爱果实中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均极显著高于红富士对照,且红满堂极显著高于红色之爱;各品种果皮中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均显著高于果肉;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红满堂果实具有高的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高类黄酮加工型品种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抗氧化活性与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取溶剂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溶剂对石楠不同部位进行了超声提取;测定了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铜离子还原能力综合评价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石楠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枝-韧皮部和果序-轴抗氧化活性最强,这与高质量分数的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有关;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枝-韧皮部的总原花青素质量分数为(10.77±0.08)%~(29.31±0.69)%;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60±0.02)%~(7.02±0.01)%;总酚质量分数为(3.15±0.02)%~(6.42±0.07)%,其中85%甲醇提取总原花青素效果最好,70%丙酮提取总酚和总黄酮效果最好。相关性分析表明,石楠不同部位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石楠总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可能作为石楠抗氧化成分协同发挥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嘉宝果果皮70%乙醇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等3个不同极性部位,以清除DPPH·、ABTS~+、·OH、 O~-_2·等4种自由基的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以福林酚法测定各极性部位总多酚含量,分析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ABTS~+、·OH及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正丁醇部位,水部位清除能力最弱,乙酸乙酯部位(EC_(50)=0.944 mg/mL)和正丁醇部位(EC_(50)=1.121 mg/mL)对·OH的清除能力高于维生素C(EC_(50)=2.559 mg/mL)。乙酸乙酯部位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41.287±0.421) mg/g,其次为正丁醇部位,为(36.211±0.240) mg/g,水部位最低,为(5.895±0.092) mg/g。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O~-_2·的清除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种抗氧化检测方法的试验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嘉宝果果皮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总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是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主要极性部位;4种抗氧化检测方法均可用于嘉宝果果皮抗氧化活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了解海南山竹果皮和果肉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引导消费、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五指山的山竹果实为材料,用95%的乙醇提取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对获得的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提取物进行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山竹果皮多酚含量很高,达21.36mg/g(干重),对·OH、DPPH自由基和ABTS+·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37.39、41.34、41.37μg/mL;山竹果皮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也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29.46、7μg/mL;山竹果肉多酚含量较低,为0.388mg/g(干重),清除DPPH自由基、ABTS+·和·OH活性较弱,但表现出浓度依赖效应。山竹果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为2.24mg/mL),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较弱。山竹果皮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山竹果肉多酚具有中等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一定的抗氧化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比较10个不同品种猕猴桃总酚含量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差异,分别对其猕猴桃皮和果肉中的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旨在分析得到总酚含量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0个品种猕猴桃皮总酚含量约是果肉总酚含量的8~16倍,而猕猴桃皮总酚提取液清除自由基能力高于果肉,猕猴桃皮DPPH自由基清除最强的是黄金果,最弱的是海沃德,并且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为r=0.78,猕猴桃果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是金魁,最弱的是海沃德,并且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为r=0.85。猕猴桃的抗氧化活性与所含酚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澳洲坚果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熟的澳洲坚果为试验材料,分别选用水和体积分数70%甲醇、70%乙醇与70%丙酮4种溶剂对澳洲坚果的新鲜果皮进行浸提,测定各溶剂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与单宁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澳洲坚果果皮中总酚、总黄酮与单宁含量以及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抗氧化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体积分数70%丙酮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与单宁含量最高,分别为(6.63±0.15)mg/g(FW)、(8.65±0.32)mg/g(FW)、(8.80±0.31)mg/g(FW)。其次是70%甲醇、70%乙醇;水提取物的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显著相关。可见,提取剂的性质明显影响其提取物的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黄皮与山黄皮共5个品种的不同部位进行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为黄皮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蜜黄皮、鸡心黄皮、龙州山黄皮1号、YYS-002和龙州单核山黄皮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茎、果核及果皮部位采用NaNO2-AlCl3-NaOH测定总黄酮含量、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再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个品种中叶、茎、果核和果皮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0.34~86.23 mg/g,总多酚含量介于0.54~43.33mg/g,其中黄皮品种的含量普遍低于山黄皮品种,不同部位的含量排序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综合对比,龙州单核山黄皮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果皮和叶部位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的DPPH·、·OH和ABTS+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96.01%、92.23%和76.96%,分别与0.03、0.03和0.01 mg/g抗坏血酸(Vc)清除率相当,对应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0.33、0.45和0.52 mg/mL;不同部位的各抗氧化活性强弱也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抗氧化活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加以深入研究开发。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均为黄皮与山黄皮发挥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物质基础,且多酚对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嘉宝果叶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等4个品种嘉宝果嫩/老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水、5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70%乙醇和无水乙醇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各嘉宝果品种均表现为嫩叶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高于老叶,其中以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273.70mg/g),阿根廷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213.45mg/g)。各嘉宝果品种嫩叶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老叶,沙巴嫩叶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在同溶剂提取物中最强,其次为四季早生嫩叶、阿根廷嫩叶和福冈嫩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表现为70%和5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无水乙醇及水提取物。相关性分析表明,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叶片总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州蜜柑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筛选最佳提取试剂。[方法]依次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及蒸馏水对温洲蜜柑果皮进行提取,检测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不同溶剂提取物总酚、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温州蜜柑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甲醇、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APC指数位居前2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5**、0.583**、0.948**、0.849**、0.760**、0.955**(P0.01)。[结论]对温州蜜柑不同溶剂提取物总酚、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确定甲醇为其最优提取试剂。  相似文献   

10.
新疆红肉苹果3个品系的风味品质与抗氧化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新疆红肉苹果风味物质组成与含量特征,了解其营养品质状况,为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以富士苹果‘长富2号’为对照,检测分析3个新疆红肉苹果品系果皮和果肉的糖、酸和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并测定评价其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3个供试品系的可滴定酸含量为21.01—27.71 mg·mL~(-1),是对照的3.68—4.85倍,p H为3.12—3.39,显著低于对照(P0.05)。共检测到果糖、葡萄糖、蔗糖3种可溶性糖,其中以果糖(56.71%—64.07%)为主,蔗糖的含量最低,仅仅占总糖含量的8.89%—31.12%。供试品系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果肉中果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果皮,而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共检测到5种有机酸,包括柠檬酸、酒石酸、草酸、苹果酸和奎宁酸,以苹果酸(56.53%—95.07%)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柠檬酸(2.11%—40.72%),其他酸的含量均低于0.6 mg·g~(-1) FW,奎宁酸只在‘13-3’中检测到。果皮、果肉中,苹果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56—8.99倍和5.58—6.61倍,柠檬酸的含量是对照的16.80—117倍和4.50—16.17倍;果肉中苹果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果皮,而柠檬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果皮(P0.05)。共检测到85种挥发性成分,醛类、酯类和萜类的含量最为丰富,共占总香气物质的92.32%—97.84%。‘13-3’与对照相似,以酯类和萜类为主,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是主要酯,苏合香烯、D-柠檬烯、α-法尼烯是主要萜,而‘P3’和‘新农’以醛类和萜类为主,己醛和反-2-己醛是主要的醛。果皮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果肉(P0.05)。果皮中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31—2.65倍和1.23—1.61倍,果肉中分别是对照的5.53—16倍和1.43—3.49倍,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果皮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果肉,且抗氧化活性也远高于果肉,‘13-3’的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能力最高。【结论】3个供评价的品系材料均属于新疆红肉苹果中的高酸类型;低可溶性糖、高苹果酸、高柠檬酸、低总糖苹果酸比,以及特征香气成分己醛、2-己烯醛、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2-甲基丁酸乙酯在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决定中有重要作用,‘P3’和‘新农’属"青香型"苹果,‘13-3’属"果香型"。供试品系风味特征鲜明、营养价值高,是研究风味品质及选育功能性加工苹果的良好材料,其中‘13-3’的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30-1434
采用4种极性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氯仿、乙醇)通过一次提取和双溶剂萃取2种不同方法提取无花果干果中的总酚和总黄酮,测定其含量,并通过还原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提取法得到的无花果干果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和相应的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双溶剂萃取法;采用同种提取方法时提取溶剂极性越大其多酚和黄酮含量与对应的抗氧化活性越高(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采用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一次提取法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相对其他有机溶剂最高,相应的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育保健型菜用甘薯品种,以海南地区栽种的10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对叶片中3种色素(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量,通过分析各指标与代表抗氧化性的ABTS(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2,2′?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联性,综合分析甘薯叶片的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叶片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与总酚含量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 > 0.05)。甘薯‘福薯7-6’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但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低,抗氧化活性最低;‘渝15’和‘徐紫菜8’叶片的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显著高于其他8个品种,抗氧化活性最高。在选育保健型菜用甘薯时,可根据叶片颜色初步判断其抗氧化性能,降低育种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总酚、总黄酮及植酸在柚果果皮和果肉中的分布与积累特征,以平和县15个柚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取样,对果实不同部位(果皮和果肉)总酚、总黄酮及植酸相对含量和积累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蜜柚果实富含总酚和总黄酮,而植酸含量相对较低;总酚、总黄酮及植酸相对含量和积累量在果皮和果肉上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白术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将白术的87%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以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白术不同极性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 021±0. 003)、(0. 031±0. 005) mg/m L,乙酸乙酯相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7. 54±0. 51)%、(30. 53±0. 92)%。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现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01、-0. 870、1. 000),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12、-0. 976、0. 913),白术各萃取物中黄酮类和多酚类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芒果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脂质过氧化(LPO)的抑制能力,为芒果的深度开发及新产品研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凯特芒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成熟度(嫩、绿熟和后熟)芒果不同部位(叶片、果皮、果肉和果仁)中的β-胡萝卜素和芒果苷含量,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含量,Fenton反应法检测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卵磷脂过氧化法测定抗LPO活性.[结果]绿熟期果肉和果皮中的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分别超过2.10和120.00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下同),但果肉与果皮间无显著差异(P>0.05);嫩叶中的芒果苷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3.45和6.92 g/100 g,显著高于其他样品.浓度为30 g/L的嫩叶提取物对·OH的清除率达96.71%,对LPO的抑制率达95.83%,芒果嫩叶对·OH和LPO的半数清除率或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89和8.01 g/L.果仁的总酚含量高于4.20 g/100 g,浓度为40 g/L的绿熟果仁提取物对O2的清除率达94.61%,IC50为10.76 g/L.[结论]不同成熟度芒果不同部位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LPO的抑制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芒果深加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除了要充分重视叶片、果仁和果皮的重要价值外,还应重视成熟度对果实和叶片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桃果实成熟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了‘伏蜜’桃采收前20 d、10 d和0 d的生长指标、硬度、色泽、色素、抗氧化酶、抗氧化力和酚类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伏蜜’桃果实成熟期间,果皮和果肉的L*与A*值呈上升趋势,B*与C*值呈下降趋势;果肉的L*值与A*值高于果皮,果肉的B*值与C*值低于果皮。硬度值与总叶绿素、总类胡萝卜素、活性氧、丙二醛(MDA)、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以及总抗氧化力、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说明桃果实成熟期间,果皮色泽和硬度可作为判别桃果实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硬度值与果肉B*值、总叶绿素、总类胡萝卜素、活性氧、MDA、总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及LOX、SOD和总抗氧化力活性显著正相关,与果肉A*值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不同色系鲜食葡萄品种各器官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各器官提取物总活性进行比较研究,为鲜食葡萄育种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以三种色系鲜食葡萄(各含一个有籽和无籽鲜食葡萄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果梗、果皮、果肉、葡萄籽中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含量,用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各器官提取物的总活性,并使用相关系数法分析3种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总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结果表明,不同色系葡萄品种中,黄绿色系与红色系果梗多酚含量高于紫黑色系品种,无籽品种含量高于有籽品种;黄酮含量以红色系品种含量最高,且无籽高于有籽品种。果皮中多酚、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与果皮颜色深浅有关,颜色越深含量越高;原花青素含量在黄绿色系与红色系葡萄品种中无籽显著高于有籽葡萄。果肉多酚含量紫黑色系有籽葡萄显著低于其它品种;原花青素含量紫黑色系显著高于红色系品种,黄绿色系及红色系品种有籽显著高于无籽品种。葡萄籽中多酚及原花青素含量变化具有随着果皮颜色加深而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在果梗中黄绿色系与红色系品种显著高于紫黑色系品种,无籽品种高于有籽品种;在果皮中紫黑色系品种显著高于黄绿色系与红色系品种;在果肉中黄绿色系有籽品种显著高于无籽品种;多酚、黄酮含量与提取物总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综上可知,鲜食葡萄果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物质,且红色系无籽品种显著最高,可将葡萄采果后果梗作为多酚和黄酮物质提取的原材料;鲜食葡萄多酚、黄酮、原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随着果皮颜色加深而加深,可选育果皮颜色深且品质好的品种做鲜食葡萄;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可作为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的原材料;鲜食葡萄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主要由多酚、黄酮决定。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蒲公英生长、活性成分积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遮荫处理,分别为80%、60%、40%、20%透光率,以自然光照为对照。处理30 d后测定蒲公英生物量、光合效率、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0%透光率利于蒲公英生长和光合产物积累,该处理下,蒲公英叶面积、叶片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效率、同化产物积累最高。透光率低于40%不利于次级代谢物质积累,总三萜含量下降。总黄酮、总酚和总胆碱含量随透光率降低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总酚含量在60%透光率下最高,总胆碱和总黄酮含量在80%透光率下最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总黄酮、总三萜、总酚及总胆碱含量均呈正相关;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O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胆碱、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比较4种遮荫处理下蒲公英生物量与活性成分积累,得出光照强度为60%~80%透光率利于蒲公英高产优质兼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杀青工艺对蓝霉叶茶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研究蒸汽杀青、微波杀青、炒青处理对蓝莓叶尖和鲜叶茶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酚类单体物质及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采用不同杀青方式处理获得的蓝莓叶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酚类单体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微波杀青处理获得的蓝莓叶茶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酚类单体物质含量均最高。此外,不同杀青方式处理对蓝莓叶茶的抗氧化能力也有显著影响(P<0.05),微波杀青后样品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均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蓝莓叶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及绿原酸等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微波杀青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蓝莓叶茶的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生长期喷施抑菌剂对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紫红龙为试材,分别在花后10 d和20 d时喷施1 600倍的木霉菌结合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结合乳酸链球菌素和油茶饼粕粗提液,研究其对火龙果果皮特性、色泽、果肉特性、营养成分、抗氧化酶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等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生长期喷施复合抑菌剂和油茶饼粕粗提液均能显著提高火龙果果肉色泽b*和果皮硬度、甜菜色苷含量,显著降低果皮色泽b*、PPO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贮藏期间,火龙果果实霉烂指数升高伴随果皮色泽L*、果肉色泽a*、果皮果胶、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的降低,果皮相对电导率、甜菜色苷含量、PPO活性、POD活性、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升高。【结论】与对照相比,生长期喷施抑菌剂均能维持总黄酮含量,显著加快色泽a*下降、POD活性上升,降低霉烂指数和呼吸速率,延缓果皮厚度变薄、果肉硬度、黏度、甜菜色苷、PPO活性、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快速上升,从而降低火龙果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