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其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黄芩苷次生合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21 d)内,POD活性与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的前6 d,悬浮细胞处于适应期,POD低水平表达,黄芩苷合成缓慢;6~15 d,悬浮细胞处于增长期,POD高水平表达,并到达最大值,期间黄芩苷迅速合成;15~21 d,悬浮细胞进入饱和期,此时POD活性降低,黄芩苷合成几乎停止。采用L9(34)正交表优化培养基中6-BA、碳源、氮源、p H的配比,筛选POD活性表达最优的培养条件为:6-BA 3 mg/L、碳源15 g/L蔗糖+15 g/L葡萄糖、氮源(NH4+)30 mmol/L、p H 5.6。  相似文献   

2.
以幼胚为外植体,观察激素、培养基等对甘啤5号啤酒大麦出愈率、分化率及绿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愈伤诱导过程中,诱导培养基CIM2(MS+1.25 mg/L CuSO_4+1.00 mg/L VB1+250.00 mg/L肌醇+690.00 mg/L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187.50 mg/L谷氨酰胺+25.00 mg/L天门冬酰胺+2.00 mg/L 2,4-D+0.50 mg/L dicamba)出愈率最高(88.4%),CIM1(MS+1.25 mg/L CuSO_4+1.00 mg/L VB1+250.00 mg/L肌醇+690.00 mg/L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2.50 mg/L dicamba)与CIM2上形成的愈伤质量优于CIM3(MS+1.25 mg/L CuSO_4+1.00 mg/L VB1+250.00 mg/L肌醇+690.00 mg/L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3.00 mg/L 2,4-D);相同培养基中,dicamba对甘啤5号的出愈率的作用优于2,4-D。不同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不同,DCM1的分化率高(45.8%),优于DCM2。甘啤5号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及绿苗分化率均较高,可作为啤酒大麦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黑莓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以黑莓品种Kiowa无菌苗叶片、叶柄产生的质地疏松的嫩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为初始材料,考察了培养基种类、糖种类、蔗糖浓度、激素种类、2,4-D浓度、水解酪蛋白浓度对细胞悬浮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为基础液体培养基、30 g/L蔗糖为碳源、附加1.0 mg/L2,4-D和200 mg/L水解酪蛋白处理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效果最佳,可以获得最大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和了解山东丹参疏松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长规律。【方法】以叶片为外植体研究疏松愈伤组织诱导增重以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并对疏松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进行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疏松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MS+2,4-D 0.5mg/L+KT 1.0mg/L+蔗糖30g/L+琼脂6g/L+酸水解酪蛋白1g/L,细胞悬浮培养基为MS+2,4-D 0.5mg/L+KT 1.5mg/L+6-BA 3.0mg/L+NAA 1.0mg/L+蔗糖30g/L+酸水解酪蛋白1g/L。【结论】山东丹参疏松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长曲线为"S"型,Richards方程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疏松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长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建立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细胞悬浮培养的结构化动力学模型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白木香愈伤组织为材料,应用正交设计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以及水解酪蛋白的含量进行了筛选,并对影响其生长的不同因子进行了考察。[结果]适合白木香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为:MS+1.0mg/L6-BA+1.0mg/LNAA+1.0mg/LKT+500.0mg/L水解酪蛋白,蔗糖含量为40g/L,pH值为5.3~5.8,初始接种量为6m1种子液/20ml,肌醇含量为0.25g/L。[结论]初步建立了一个细胞生长迅速且分散性较好的白木香细胞悬浮系。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BA浓度对苗分化和IBA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对胚性率诱导有明显影响,其诱导最佳培养基为N6+2,4-D2mg/L+水解酪蛋白(CH)500mg/L+脯氨酸(Pro)500mg/L+AgNO310mg/L;苗分化适宜的培养基是N6+BA0.5mg/L+水解酪蛋白500mg/L;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0.5mg/L。  相似文献   

7.
为选择适合黄芩生长的引发剂,提高人工栽培黄芩的产量和质量,以商洛黄芩种子及1年生黄芩幼苗为材料,采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设蒸馏水处理(CK_1)和20%PEG-6000处理(CK_2)2个对照,研究了3种单引发剂和8种复合引发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耐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引发剂处理黄芩种子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黄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较CK_2分别增加120.47%和103.66%;复合引发剂以0.3%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处理效果最佳,黄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较CK_2分别增加97.91%和86.94%;2种引发剂比较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用单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效果最佳,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分别比CK_2增加147.75%、182.47%、166.4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CK_2分别增加41.75%、80.29%、82.24%,MDA含量较CK_2降低65.94%;复合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较CK_2分别增加114.61%、146.75%、146.83%;SOD、POD、CAT活性较CK_2分别增加34.42%、65.69%、64.80%;2种引发剂相比以0.4%NaCl效果最佳。可见,种子引发能有效提高黄芩种子的萌发率及幼苗的耐旱性,单引发剂处理种子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复合引发剂处理种子以0.3%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单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效果最佳,复合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和方法。实验证明:用幼叶在散射光下培养诱导蝴蝶兰原球茎的效果最好,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1mg/L水解乳蛋白500mg/L+蔗糖30g/L+琼脂7g/L(pH值5.4);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A+6-BA2mg/L+NAA1mg/L+水解乳蛋白500mg/L+蔗糖30g/L+琼脂7g/L(pH值5.4);最适生根长苗培养基:1/2MS+IBA1.5mg/L+NAA0.05mg/L+0.3%活性炭+蔗糖30g/L+琼脂7g/L(pH值5.4)。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草麻黄的子叶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和悬浮培养研究。[结果]MS+2.0 mg/L 2,4-D+1.0 mg/L 6-BA为诱导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1.5 mg/L 2,4-D+1.5 mg/L6-BA是愈伤组织的适宜继代培养基;2.0 mg/L 2,4-D+1.5 mg/L 6-BA+300 mg/L水解酪蛋白(CH)是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愈伤组织干重增加量为0.80 g。[结论]初步选择出草麻黄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条件,为麻黄细胞扩大培养及有效成分提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水稻愈伤组织再生体系及其转化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以水稻品种秀水11的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以M S+肌醇0.1g/L+2,4-D 2mg/L+6-BA 0.2mg/L+脯胺酸2.8g/L+水解酪蛋白0.3g/L作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73.45%,愈伤组织在M S+6-BA2 mg/L+NAA 0.5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频率达53.33%;在此基础上对农杆菌介导水稻愈伤组织转化的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较高转化频率的条件为:预培养时间3d,在OD600值为0.6农杆菌菌液中感染10min,共培养3d.  相似文献   

11.
芋芽继代培养中激素、水解乳蛋白、碳源的调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继代培养中,为提高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获得健壮的芋头组培苗。实验从激素、水解乳蛋白、碳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芋组培芽继代培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BA 4.0 mg/L NAA 0.1~0.2 mg/L的激素配比有利于芋芽的增殖,但当NAA的浓度为0.1 mg/L时,可大大抑制多次继代后根的发生。不同浓度水解乳蛋白(LH)对芋芽的分化率无显著差异,但添加LH可提高芋芽的生长速度,当LH为500 mg/L时,芋苗最高。蔗糖、食用白糖、葡萄糖对芋芽的增殖和生根效果较好,麦芽糖稍差;从降低生产成本度考虑,可选用食用白糖作为芋芽继代培养的碳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红皮云杉体胚形成的数量和质量,对红皮云杉球状胚诱导阶段的一些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肌醇、活性炭和遗传基础对红皮云杉球状胚诱导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附加15 g/L肌醇和3 g/L活性炭而不加任何激素的RJW培养基的球状胚诱导效果最好,达到97.6个/g;遗传基础不同的3个细胞系对中等浓度肌醇和活性炭的反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将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 通过实验在MS培养基附加2,4-D0.1mg/L,6-BA0.25mg/L,水解酪蛋白50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经120-150r/min摇床振荡分散建立细胞悬浮系,直到体细胞胚胎产生后转至无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中产生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四合木悬浮培养条件下可以得到胚状体,并形成试管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热带四爿藻的生长速率。[方法]以"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为基础,分别添加有机碳(葡萄糖和乙酸钠)对四爿藻进行自养、兼养及异养培养,筛选出促进四爿藻快速生长的培养模式,并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基配方。然后用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对比培养四爿藻。[结果]乙酸钠是四爿藻兼养培养的适宜有机碳,其最佳的乙酸钠浓度为6 g/L。获得了四爿藻的兼养培养基为:6 g/L CH3COONa、50 mg/L NH2CONH2-N、2 mg/L Ca(H2PO4)2-P、1 mg/L Fe SO4-Fe、1 mg/L Vitamin B1、0.000 5 mg/L Vitamin B12和0.5 mg/L Vitamin H。优化兼养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对比培养四爿藻的结果表明,培养第7天,兼养培养收获的藻细胞密度、干重分别达到3.84×106cells/m L及1.14 g/L,分别是"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的2.83倍、3.12倍。[结论]四爿藻进行兼养培养可获得高密度培养。  相似文献   

15.
张东向  徐爽  史绍林  矫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64-12865,12895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激素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基的激素进行优化,并以最优激素配方为基础拟合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中鲜重、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的最优激素配方为:N6+0.5 mg/L NAA+0.75 mg/L 6-BA+1.5 mg/L KT;细胞鲜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拟合方程为Y=5.703 6X2-41.429X+136.44;细胞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拟合方程为Y=2.021 8X2-22.595X+57.19。[结论]试验为研究三岛柴胡细胞和实现其大规模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影响魔芋细胞悬浮培养及其次生代谢物葡甘露聚糖产生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方法]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测定葡甘露聚糖含量。[结果]在魔芋细胞悬浮液体培养葡甘露聚糖的过程中,采用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pH值为6.0时有利于葡甘露聚糖的合成,25g/L乳糖可作为最适碳源;2,4-D在1.0mg/L时葡甘聚糖的积累效果明显;细胞分裂素6-BA使葡甘露聚糖积累明显高于KT,且1.5mg/L时葡甘露聚糖积累量较高,培养15d左右葡甘露聚糖含量达到最大。[结论]MS+2,4-D1.0mg/L+6-BA1.5mg/L+乳糖25g/L,pH6.0,为魔芋细胞悬浮培养生产葡甘聚糖的较优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人参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悬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才军  何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193-7194,7199
[目的]建立一种从人参胚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悬浮培养的方法,考察这种悬浮细胞的生长和人参皂苷积累情况。[方法]以人参胚为外植体,在添加了2,4-D3mg/L、NAA2mg/L和6-BA0.5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选取经8次继代培养的松散的愈伤组织在含有同样激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继代悬浮培养5次后测定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细胞中所含的人参皂苷。[结果]有活性的人参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0%。用这种愈伤组织建立的悬浮培养体系生物量在21d内可增加1.5倍,悬浮培养物至少含有6种人参皂苷,其中Rb1、Rg和Re的含量较高,分别为细胞干重的0.44%、0.35%和0.37%。[结论]由人参胚诱导的愈伤细胞进行悬浮培养比较容易,生长良好,含有较丰富的人参皂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生长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细胞悬浮系,为进一步制备胡杨原生质体及林木抗旱耐盐体细胞杂交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胡杨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胡杨悬浮细胞系,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悬浮细胞系的培养条件,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测定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以胡杨胚性愈伤组织成功地建立了胡杨悬浮细胞系,正交优化试验表明:MB+0.1 mg/L 2,4-D+0.2 mg/L 6-BA+50 g/L蔗糖+300mg/L CH+146 mg/L Gln为最优培养基组合,接种量为30 g(FW)/L时,干重增长速率最高,达 2.44 g/(L·d).胡杨悬浮细胞系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生长周期为10 d,其中3~7 d为对数生长期.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培养液pH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并逐渐趋于平稳.[结论]在上述优化培养条件下,胡杨悬浮细胞系干重增长速率最快,细胞生长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19.
杨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17-9319,9422
[目的]研究苯丙氨酸、草酸和油酸等前体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在细胞培养的第O天,向细胞悬浮培养液中加入3种前体,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添加2 mmol/L的草酸可以明显地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其含量为对照组的1.80倍;较低浓度苯丙氨酸能有效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多糖的合成;当苯丙氨酸浓度为1.Ommol/L,黄芪多糖的含量达最大,为33.429 mg/g,为对照组的1.70倍;当油酸添加浓度由0.1mmol/L增加至2 mmol/L时,细胞中黄芪多糖的含量逐渐提高;2 mmol/L的油酸使黄芪多糖的含量达37.565 mg/g,为对照组的1.91倍.[结论]前体的添加可有效促进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