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玉米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新民  曾德龙  覃屏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66-19967,20012
[目的]探索出玉米高频诱导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的条件。[方法]以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6-BA浓度对试管苗分化以及IBA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2,4-D对玉米胚性率诱导有明显影响,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N6+2,4-D 2 mg/L+水解酪蛋白(CH)500 mg/L+脯氨酸(pro)500 mg/L+AgNO310 mg/L;试管苗分化适宜的培养基是N6+6-BA 0.5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抗病基因的遗传转化和优良抗病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品种湘农3号幼胚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2,4-D与NAA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KT与IBA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NAA与6-BA浓度配比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2.0 mg/L+NAA 0.5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KT 1 mg/L+IBA 0.5 mg/L;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1 mg/L+NAA 0.6 mg/L。  相似文献   

3.
野生豆瓣菜嫩茎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野生豆瓣菜的嫩茎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的BA、IAA、NAA和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诱导豆瓣菜的嫩茎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0.5 mg/L+2,4-D1.5 mg/L;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0.5 mg/L;分化不定苗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1/2MS+IAA 0.2 mg/L;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最佳基质是炉灰渣;地栽试管苗具有较抗寒、抗逆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黄芩的幼茎、幼叶及叶柄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2,4-D与NAA诱导愈伤组织及再生芽;在1/2 MS培养基上添加IAA、IBA或NAA激素,单独或者组合使用,诱导黄芩试管苗生根。【结果】幼叶和叶柄容易褐化死亡,而幼茎显示很好的脱分化和再分化效果;BA与NAA组合可以诱导幼茎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而BA与2,4-D组合只能诱导愈伤组织发生。IAA诱导生根率最高,但是茎基部会形成愈伤组织,后期无法驯化成活;IBA及NAA均可以诱导根的发生,但是以IBA效果为佳。【结论】幼茎为最佳外植体,MS+BA0.5mg/L+NAA 0.5mg/L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芽的分化培养基。1/2MS+IBA 0.1mg/L为最佳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70.3%。  相似文献   

5.
以粤糖新品种03-373的成熟甘蔗种茎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诱导、丛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粤糖03-373的最佳综合组培方案为:诱导愈伤组织脱分化适宜培养基为MS+2,4-D1.0mg/L,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mg/L+IBA0.01mg/L,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丛芽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生根培养基以1/2MS+ABT0.20g/L+IBA0.05mg/L+活性碳0.5g/L;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椰汁、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组培苗黄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椰汁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对照;采用简易的沙培方式,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达99%以上,大田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6.
以金银花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B+1.0mg/L 2,4-D+0.5mg/L KT,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1.84%,生长良好;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B+2.0mg/L 6-BA+0.1mg/L IBA,不定芽分化率达93.33%,且生长旺盛;最佳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B+2.0mg/L IBA+0.2mg/L IAA,生根率达83.33%,且根较多,苗健壮.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9.3%.  相似文献   

7.
牡丹品种凤丹白子叶离体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的消毒方式及消毒时间对牡丹成熟胚萌发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培养时间和蔗糖浓度对牡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及分化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是在0.1% HgCl2中消毒10 min;牡丹子叶在MS+2 mg/L 2,4-D+0.5 mg,/L6-BA+ 3%蔗糖配方的培养基中出愈率最高,为93%;牡丹子叶来源的愈伤组织在MS+1.0mg/L2,4-D+0.5 mg/L 6 - BA +3%蔗糖配方的培养基中培养60 d时的分化情况最好,分化率达到78%;在附加了0.2 mg/L6 - BA+1.0 mg/L IBA和2.5%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再生苗的生根率可达56%,平均根数4.25条,平均根长4.31 cm.  相似文献   

8.
以三色羽扇豆的叶柄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的BA、IBA、NAA和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诱导三色羽扇豆叶柄形成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为MS BA 0.4 mg/L 2,4-D 1.2 mg/L;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和分化不定芽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为MS BA 0.6 mg/L NAA 0.2 mg/L;分化不定苗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1/3MS IAA0.5 mg/L;试管苗移栽的理想基质是炉灰渣;露地栽培的试管苗具有抗逆性强、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花期延长,冬前枯萎时间晚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玉米幼胚培养,建立一套稳定性好、再生率高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4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幼胚大小、2,4-D浓度、AgN03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一步研究6 - BA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及IBA和NAA对再生苗的生根影响.[结果]2,4-D浓度为2.0 ~3.0mg/L,幼胚长度为1.0~2.0 mm时,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良好效果;在诱导期间采用隔代法添加10 mg/LAgNO3能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当6- BA为0.5 mg/L、蔗糖浓度为50 g/L时,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且有利于小植株的形成;IBA浓度为0.6 mg/L对植株生根较有利.[结论]对4个玉米自交系幼胚培养研究筛选出适宜玉米幼胚培养的最佳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BA、NAA、IBA、2,4-D等激素作用下,杜仲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杜仲植株再生体系,为杜仲转基因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杜仲成熟胚、幼嫩胚、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使用BA、NAA、IBA、2,4-D等激素,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培养基,进行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同时分析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和丛生芽诱导生根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建立杜仲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杜仲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分别为:成熟胚MS+BA 2.0mg/L+NAA 2.5mg/L,诱导率77.8%;幼嫩胚MS+BA 0.5mg/L+2,4-D 2.0mg/L,诱导率88.9%;叶片MS+BA 0.5mg/L+NAA 0.5mg/L,诱导率100%;茎段MS+BA 2.0 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10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1.0mg/L+NAA 0.05mg/L,不定芽诱导率为88.9%,增殖系数为3±1;杜仲在1/4MS的基本培养基中生根最好,生根率达80%,激素的存在反而会抑制生根。【结论】杜仲成熟胚、幼嫩胚、叶片和茎段均可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诱导不定芽的形成,并诱导生根,建立杜仲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但不定芽的增殖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1.
徐萌  孙丽  相元萍  李素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49-13250
[目的]建立红掌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方法]以红掌幼嫩叶柄为材料,筛选红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时的最佳激素配比。[结果]红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2,4-D,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0.0%;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2 mg/L 2,4-D+1.5 mg/L KT,此时分化率可达96.7%;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IBA,此时生根率可达86.7%。[结论]为红掌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老芒麦×紫芒披碱草种间杂种F1代的幼穗(2~4cm)为外植体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4种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筛选出最适杂种F1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2,4-D2.0mg/L,诱导率达63.3%;适宜幼苗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4mg/L,分化率为75%;适宜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0.5mg/L,生根率达90%;组培苗经过炼苗移栽得到了完整植株.该再生体系的建立为下一步进行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加倍提供基础,最终克服其不育性,创造饲草新种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宜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种间杂种F1愈伤组织诱导、幼苗分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基。[方法]以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种间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和营养物,探讨了2,4-D、6-BA、NAA与IBA4种激素不同浓度对杂种F1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生根的影响,建立了组培再生体系。[结果]激素2,4-D对杂种F1愈伤组织诱导起决定性作用。适宜杂种F1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CH300.0 mg/L+2,4-D2.0 mg/L,诱导率达100%;适宜幼苗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CH300.0 mg/L+6-BA2.0 mg/L+NAA0.4 mg/L,分化率达73.3%;适宜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CH300.0 mg/L+IBA0.5 mg/L,生根率达86.7%;组培苗经过炼苗移栽得到了完整植株。[结论]杂种F1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新种质的保存奠定了基础。2,4-D适宜浓度为2.0 mg/L。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平头红"凤梨的腋芽、顶芽和叶片为接种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MS+TDZ3.0mg/L+2,4-D0.2mg/L为最好;MS+TDZ1.0mg/L+NAA0.05mg/L对不定芽分化效果良好。试管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0.5mg/L。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效果不同,对于工厂化育苗来讲,以腋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天蓝刺头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生长旺盛的天蓝刺头生长点为外植体,以附加不同浓度的BA、IAA、IBA、NAA、2,4-D、GA的1/2 MS或1/3 MS为培养基,进行了天蓝刺头生长点生长、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试管苗移栽与扦插和试管苗移植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BA 0.2 mg/L+NAA 0.1 mg/L是芽生长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31.2 mg/L+BA 0.9 mg/L+NAA 0.1 mg/L是天蓝刺头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 0.3 mg/L是天蓝刺头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和河沙是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移植于山坡上的试管苗生长旺盛,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山蓍嫩茎再生繁殖体系,满足高山蓍人工栽培对种苗的需求,保护其野生种质资源.[方法]以嫩茎为外植体,分别探讨不同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在添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1/2MS、8114和B5培养基中,高山蓍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为1/2MS+6-BA 0.8 mg/L+NAA 0.5 mg/L+2,4-D 1.5 mg/L和1/2MS+6-BA 0.8 mg/L+NAA 0.5 mg/L+2,4-D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为1/3MS和1/3MS+IAA 0.2 mg/L;在添加NAA 0.6 mg/L或IAA 0.6 mg/L的1/2MS、1/4MS、N6、B5和LS培养基中,1/4MS+IAA 0.3 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继代增殖的理想培养基,生根率为92%,平均每代繁殖系数为2.7;试管苗易移栽定植,成活率可达98.6%.[结论]建立了高山蓍嫩茎繁殖无性系,定植的试管苗生长旺盛,翌年开花结果,并保持了高山蓍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7.
金鱼草嫩茎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鱼草变异植株的嫩茎为外植体,采用不同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等进行研究,以建立金鱼草变异植株的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MS 6-BA 0.8mg/L IBA 0.1mg/L 2,4-D 0.5mg/L 蔗糖30g/L 是诱导金鱼草嫩茎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 AgNO3 0.6mg/L 6-BA 0.2mg/L NAA 0.1mg /L 蔗糖30 g/L是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3MS IAA 0.6mg/L 蔗糖10g/L 是金鱼草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扦插的最适合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6%,扦插成活率为93%.移植于花坛的试管苗具有保持有利变异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