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为了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利用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复合的方式水解文蛤蛋白,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酶解温度和酶解pH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文蛤蛋白的水解度(DH%)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RSM)法对双酶复合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了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优酶解条件为水解时间4 h,酶添加量3%,双酶复合比(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2:1,液固比3.25:1,温度51℃,pH 6.9,在此条件下文蛤蛋白水解度为36.11%,酶解产物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61、3.47 mg/mL,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因此,可以利用优化后的酶解条件水解文蛤蛋白制备抗氧化多肽。  相似文献   

2.
采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酶解汉麻蛋白制备汉麻籽多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汉麻蛋白的水解度为考核指标,探讨各酶解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复合酶水解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70℃,木瓜蛋白酶加酶量0.4%(底物质量),中性蛋白酶加酶量3.0%(底物质量),pH值5.0,料液比1∶5,酶解时间3 h。在该工艺条件下水解度为27.23%,与单一酶法相比,水解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新鲜沙海蜇制备ACE抑制肽的酶解条件进行研究。先后以水解度(DH)和ACE抑制率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5%,酶解起始pH值9.5。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CE抑制率,发现新鲜沙海蜇在以上条件下酶解7 h时所得多肽的ACE抑制率最大。所得ACE抑制肽脱盐冻干后,测定质量浓度0.5 mg/mL时ACE抑制率为54.53%。最后,通过排阻色谱法测得其平均分子量约为500 Da。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小麦面筋蛋白制备抗菌肽,再依次采用超滤处理、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小麦面筋蛋白酶解产物中分离抗菌肽,并研究其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经过超滤处理后,相对分子量在5 kDa以下的酶解物抑菌活性较好,随后其经过SephadexG-25凝胶层析得到4种组分,抑菌试验表明,其中相对分子量为2 036 Da的峰Ⅱ组分的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20.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20.1%。峰Ⅱ组分经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得到4个多肽组分。  相似文献   

5.
以菠萝皮渣为原料,采用酸碱处理法从菠萝皮渣中提取菠萝皮渣纤维,主要对木聚糖酶酶解菠萝皮渣纤维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析影响酶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菠萝皮渣纤维主要成分为粗纤维,约占90.09%,其中纤维素56.71%,半纤维素32.20%,酸不溶性木质素0.48%;木聚糖酶酶解菠萝皮渣粗纤维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50℃,pH值6,底物质量浓度60 mg/mL,酶用量1 650 U,反应时间3 h,提取率为12.27%,低聚木糖平均聚合度DP为2.38。  相似文献   

6.
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谷蛋白是核桃蛋白的主要成分,但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溶解性差,严重限制了核桃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复合蛋白酶,有控制地水解得到富含多肽的核桃浆,并以其为母液研制出核桃肽乳营养饮料,同时以多肽浓度为评价指标,重点探讨了蛋白酶的筛选与复配及酶解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三酶复合(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的比例为1:1,酶用量共为5000U/g,Flavourzyme酶用量为1000U/mL),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180min。水解过程中采用内切蛋白酶和外切肽酶组成的复合蛋白酶,基本消除了核桃浆中的苦味。核桃肽乳营养饮料调配的最佳配方为:蔗糖量为6%,苹果酸为0.1%,β-环状糊精量为0.6%,复合稳定剂为0.3%。所得产品富含生物活性多肽,含量高达20.89mg/mL,口感良好,极易吸收。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应用酶解技术将燕窝中不溶性蛋白转换为水溶性多肽,使分子量降低,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以期为燕窝新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以水解度和肽得率为指标,筛选出碱性蛋白酶对燕窝中不溶性蛋白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解时间、酶加量、底物浓度对燕窝多肽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燕窝不溶性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为:底物浓度为2.5%,酶加量为4%,酶解时间为3.6h,得到的肽得率为33.59%。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得到肽得率为33.38%,相对误差为0.56%,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燕窝不溶性蛋白酶解情况。此外,通过凝胶电泳实验证明燕窝不溶性蛋白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分子量有效降低。该实验获得了燕窝多肽,为后续产品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兔血为原料,依次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兔血抗氧化低聚肽,选取ABTS+·清除率和多肽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和酶解工艺,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和最优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接菌量5.5 CFU/mL,底物浓度10 g/mL,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5 d,此条件下,兔血低聚肽ABTS+·清除率为84.42%,多肽含量为2.84 mg/mL;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酶底比200 U/g,酶解时间2.5 h,pH 10.4,酶解温度60℃,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兔血低聚肽的ABTS+·清除率为87.22%,与单一发酵工艺比较,差异不显著,而多肽含量为3.81 mg/mL,较单一发酵提高了1.34倍。综上,菌酶联合反应制备兔血抗氧化低聚肽法优于传统单一发酵法。  相似文献   

9.
超声辅助水相酶解提取文冠果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冠果种仁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预处理样品,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文冠果油。研究了酶种类、酶解pH值、固液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游离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均能有效促进蛋白质的水解,提高文冠果油的得率;水相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g∶mL),温度45℃,碱性蛋白酶(pH值7.0)用量3.0%,纤维素酶(pH值4.5)用量1.0%,反应时间8h(各反应4h),游离油的总提取率可达81.2%。水酶法无溶剂残留,是一种提取文冠果油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木瓜蛋白酶降解分离酪蛋白,采用间歇式酶解反应、间歇式膜分离反应、酶膜耦联反应3种不同的模式制备抗菌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用比浊法测定抑菌率。结果表明,间歇式酶解反应所得的抑菌肽抑菌效果最差;间歇式膜分离反应组酶解时间7 min的透过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23.60%;酶膜耦联反应分离后分子量<4 kDa的组分抑菌效果最佳,透过液抑菌率最高达24.10%。将酶解反应与膜分离耦合来水解酪蛋白,发现水解物的不同分子量成分与抑菌效果有关,证明此方法可用来工业化生产抗菌肽。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酶制剂对谷物杂粮粉进行水解,探讨酶解条件对谷物杂粮粉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谷物杂粮粉底物质量分数为5%,纤维素酶和中温淀粉酶配比为1∶1,pH值为7,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90 min,此时谷物杂粮粉水解液的黏度为92.34 mPa·S,该酶解工艺条件制得的谷物杂粮粉黏性适中,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2.
研究蒜渣碱提多糖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以及抑制猪油和芝麻油快速氧化的效果。当多糖与DPPH·质量比为1.6时,电子顺磁共振(ESR)测定5 min就检测不出DPPH·;当多糖质量浓度为0.16 mg/mL时,可以清除50%羟基自由基;当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可以清除50%的超氧自由基;多糖对猪油和芝麻油的氧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增加时,抑制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3.
蓖麻毒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毒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NH4)2SO4沉淀, 分子筛层析和亲和层析等处理,从去壳蓖麻籽中分离纯化得到蓖麻毒蛋白, 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32kDa和34kDa两条蛋白带, 证明该蓖麻毒蛋白已被纯化至均一。 用等电聚焦法测出该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为pI 6.1和pI6.7。 高效液相色谱测出该蓖麻毒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有五个峰, 表明蓖麻毒蛋白可能存在五个不同的多聚态。 动物实验表明该蓖麻毒蛋白对小白鼠有较强的毒性,但对斜纹夜蛾幼虫无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物信息学及RT-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的方法对水稻OsUCH-L5基因进行探究。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OsUCH-L 5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64 kDa,等电点为5.66,为亲水性蛋白,具备Peptidase_C 12及UCH_C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BdUCH-L 5亲缘关系最近。RT-qPCR结果显示,OsUCH-L5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表达最佳;在不同干旱脱落酸(200μmol·L-1)、D-甘露醇(1 mmol·L-1)及氯化钠盐胁迫(250 mmol·L-1)处理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并分别在0.5 h、6 h、12 h时表达水平最佳;在油菜素内酯(200μmol·L-1)处理下,在3 h时OsUCH-L5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同时,OsUCH-L5基因还受4℃低温和40℃高温的诱导表达,即分别在3 h和1 h时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因此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水稻UCH家族在调节水稻抗性、信号转导、营养以及盐分胁迫调控等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并研究了复合饮料对·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铁皮石斛汁料液比1∶15(g/mL),铁皮石斛汁与苹果汁体积比6∶4,黄原胶添加量0.04 g/100 mL,白砂糖添加量4.0 g/100 mL,柠檬酸添加量0.1 g/100 mL;按最佳配方制得的复合饮料对·OH和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1.0 mL/mL时,清除率分别为70.6%和22.4%。制备的复合饮料具有明显铁皮石斛和苹果清香,酸甜适中,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16.
灌水量对北疆棉花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研究增效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缓释型水乳剂,简称DPC+)对棉花化学封顶的效应,为完善新疆棉花化学封顶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早熟陆地棉品种新陆早5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灌水量(3000,4800,6600 m3·hm~(-2))和DPC+剂量(450,750,1050 m L·hm~(-2)),测定棉花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棉花株高和单株果枝数随DPC+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低(450m L·hm~(-2))、中(750 m L·hm~(-2))、高剂量(1050 m L·hm~(-2))DPC+处理的株高和单株果枝分别比人工打顶增加9.4cm和4.8个,6.2 cm和3.9个,2.2 cm和2.6个。中等灌水量(4800 m3·hm~(-2))下棉花产量最高,比低灌水量(3000m3·hm~(-2))处理增产20%左右,比高灌水量(6600 m3·hm~(-2))处理增产5%左右。低、中、高灌水量下,分别以低、中、高剂量DPC+的产量最高,一般较人工打顶提高5%~10%。低灌水量下低剂量DPC+处理主要依靠较大的群体生物量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高灌水量下高剂量DPC+处理主要依靠较高的产量器官干物质分配率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而中等灌水量下中等剂量DPC+处理的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得益于比较适宜的冠层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干物质分配能力。【结论】灌水量需要与DPC+剂量互相配合,在增加群体物质生产能力的同时保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这是提高棉花DPC+化学封顶技术成功率的关键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平菇、白灵菇和杏鲍菇菌丝多糖对·OH、DPPH·和N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菌丝多糖,Sevag法纯化多糖,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测定对·OH、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NO2-的清除率,利用DPS软件和Micro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200~2000μg/mL浓度范围内,白灵菇B10、杏鲍菇PL7和平菇P89菌丝多糖对DPPH·的清除率为5.98%~51.96%,EC50值分别为1.98、2.74和3.28mg/mL;对·OH清除率为43.51%~98.09%,PL7的EC50值溢出最小值,B10和P89的EC50值分别为49.6μg/mL和467.3μg/mL;对NO2-的清除率为10.22%~26.75%,P89的EC50值为5.3mg/mL,PL7和B10的菌丝多糖浓度高于500μg/mL时,清除率不再增加,最高值分别为18.53%和17.52%。菌种间抗氧化能力差异明显,同一菌株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3种供试菌种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OH能力,中等的清除DPPH·能力和较差的清除NO2-能力。杏鲍菇PL7和白灵菇B10菌丝多糖的清除·OH和DPPH·能力较强,而平菇P89具有较强的清除NO2-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用苏云金杆菌菌株HD-1和HD-73分别发酵培养制备了孢晶混合物,孢晶混合物经分离、纯化、电泳得到CryIA、CryIA(c)杀虫晶体蛋白。用CryIA和CryIA(c)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了两种多抗。用CryIA免疫小鼠,经细胞杂交、融合、克隆后筛选出4个单克隆株系A4F5F11、B4E6C7、B4E6D8、B4F5G11。用CryIA(c)多抗包被,B4E6D8上清液作为夹心抗体成功地建立了双抗夹心 ELISA,并检测了中棉所30、NUCOTN33B蕾期叶片中毒蛋白的含量,结果分别为23.4ng·g-1 FW、24.7ng·g-1 FW。  相似文献   

19.
研究牛乳蛋白经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步水解后,其酶解产物中不同分子量肽片段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小于5ku的牛乳抗氧化肽活性最强;牛乳抗氧化肽(质量浓度为250μg/mL)对超氧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2.9%,69.0%,83.6%,分别是VC的0.75,0.81,0.87倍;其还原能力为VC的1.11倍。牛乳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