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切花菊矿质营养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 mmorifolium‘Jinba’)接种5种AMF,在苗期和花期分别测定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MDA含量和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未接种对照相比,除G.d外,接种其余4种AMF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含量,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G.d和G.m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切花菊根系和花瓣中的MDA含量,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G.i处理能提高切花菊体内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论]G.i是改善切花菊矿质营养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的最好菌种。  相似文献   

2.
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ucorrhiz fungi,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L.)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与低温胁迫的未接菌对照相比,接种AMF可以使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株高增长量、茎粗增长量、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的增长量、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的增长量均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0.24%,根系活力提高178.32%,POD、SOD、CAT活性分别提高57.63%、6.72%和35%,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分别降低11.05%和16.08%.[结论]接种AMF可通过促进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的增长量和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SOD、CAT活性降低,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升高;在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和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及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增加棉花根际培养温度,研究增温对各时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水培条件下,在棉花苗期、蕾期、初花期、花铃期4个时期,设置恒温30℃和常规水培培养2个水平3个重复,各时期培养10 d,研究不同时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对温度的响应.[结果]初花期时,增温处理可以有效增加超氧化物歧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亦显著增大;苗期和蕾期增温处理与常规比较,SOD、POD酶活性及MDA含量差异不大,但苗期时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显著增加,蕾期时CAT酶活性显著增强;花铃期增温对叶片抗氧化酶和根系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棉花初花期时增加培养温度有助于棉花生长发育,而花铃期增温会对棉花生长造成胁迫.  相似文献   

5.
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采用水培方法,探讨外施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下降、MDA含量上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外施油菜素内酯可提高NaCl胁迫下棉花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叶片光合能力;NaCl胁迫下棉花根系活力降低、MDA含量上升、SOD和CAT活性升高,外施油菜素内酯对根系活力、MDA含量、内源保护酶活性则影响较小.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叶片光合性能,从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叶片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以桂花幼苗为材料,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0、100、200、300、400 mg/L这5种镍(Ni)质量浓度胁迫下桂花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Ni胁迫质量浓度下,未接种AMF的桂花幼苗根系菌根侵染率均为0,而接种AMF的根系菌根浸染率则随Ni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随Ni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大,接种、未接种AMF的桂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植株株高、茎粗、总干物质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接种AMF的桂花幼苗相应指标下降幅度多显著低于未接种处理(P0.05),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呈先降后增,接种AMF的桂花幼苗叶片C_i显著低于未接种处理,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接种AMF的桂花幼苗的相应指标多显著低于未接种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则呈先升后降趋势,接种AMF的桂花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Ni胁迫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接种AMF的桂花幼苗叶绿素含量、P_n、G_s、T_r、株高、总干物质质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分别较未接种的分别显著增加69.72%、80.22%、61.90%、42.48%、22.12%、15.76%、60.85%、21.83%、22.03%,C_i、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分别较未接种的显著降低6.98%、10.04%、19.21%。  相似文献   

7.
以芦笋品种‘NJ978’为材料,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对NaC1胁迫下芦笋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盐条件下,接种AMF可以显著促进芦笋植株的生长,提高拟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POD和CAT活性.在NaC1胁迫下,芦笋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干质量均显著降低,接种AMF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芦笋幼苗生长的抑制.在盐胁迫下,芦笋拟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MDA质量分数、电解质渗透率和POD活性均比对照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芦笋拟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POD和CAT活性,而显著降低MDA质量分数和电解质渗透率.由此表明,盐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芦笋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效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缓解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表油菜素内酯对非洲菊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  周月  赵许朋  蒋永松  汤绍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63-13064,13106
[目的]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切花的抗衰保鲜作用。[方法]以非洲菊鲜切花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对非洲菊切花花茎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酶活性、花瓣CAT与POD活性以及切花寿命的影响。[结果]0.75mg/L2,4-epiBR处理能延缓花茎纤维素含量降低和纤维素酶活性升高,同时使花瓣POD与CAT活性分别提高7.46和0.92倍,切花寿命延长3.7d。[结论]0.75mg/L2,4-epiBR处理可明显延缓非洲菊切花的衰老,延长切花寿命。  相似文献   

9.
在根际低氧胁迫下,采用喷叶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外源Ca2+及其质膜Ca2+通道抑制剂La3+和Ca2+螯合剂EGTA对网纹甜瓜幼苗根系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H2O2和MDA含量以及产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Ca2+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和叶片SOD、POD、CAT活性,降低了H2O2、MDA含量和的产生速率,提高了幼苗的耐低氧能力;而叶面喷施La3+和EGTA处理,幼苗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加重了活性氧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幼苗耐低氧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赵国臣  武志海  徐克章  邸玉婷  姜楠  凌凤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81-15483,15486
[目的]为水稻优良杂交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在20世纪50和90年代育成的8个水稻品种在水稻抽穗后叶片SOD、POD、CAT和MDA含量的变化以及保护酶活性与光合速率、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抽穗后20、30d,新品种水稻叶片SOD活性和POD活性在0.05水平显著高于老品种;齐穗期和齐穗后10d,新品种水稻叶片CAT活性在0.05水平显著高于老品种,齐穗后新品种水稻叶片MDA含量均低于老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灌浆期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与叶片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叶片MDA含量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新育品种抽穗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增强,可延缓水稻开花后叶片衰老,增强光合速率,提高结实率和产量。[结论]齐穗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可作为水稻优良杂交亲本选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龙牧80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后紫花苜蓿生长情况。利用碱胁迫处理5、8 d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分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提高苜蓿耐碱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接种摩西球囊霉菌苜蓿株高、根长及分支数均高于对照组,叶绿素含量、根中MDA含量,SOD、POD和CAT酶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碱胁迫后,接种摩西球囊霉可提高紫花苜蓿根和叶中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通过增强紫花苜蓿抗氧化能力,降低碱胁迫对苜蓿造成的损伤,并通过渗透调节能力提高接种苜蓿耐碱性。研究为紫花苜蓿盐碱地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兰花品种"霞光"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以兰花品种"霞光"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下研究植株开花初期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结果]兰花品种"霞光"植株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每隔10 d浇水1次的处理已经对兰花品种"霞光"植株产生了膜脂氧化的伤害,每隔20 d浇水1次处理兰花植株的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均达到最大值,表明植株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合成代谢来应对水分胁迫。[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兰花品种"霞光"的生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茂谷柑的保鲜效果。[方法]用0.5%、0.7%、1.0%浓度的蔗糖基聚合物对茂谷柑进行采后处理,研究其对茂谷柑的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采后进行蔗糖基聚合物处理茂谷柑,可以提高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和POD活性。[结论]蔗糖基聚合物在延缓果实组织的衰老,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延长贮藏寿命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测试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出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96hLC50半致死浓度为33.16mg/L,安全浓度为3.32mg/L。根据急性实验结果设置6个浓度梯度:0.0018、0.018、0.18、1.8、3.6、9mg/L,研究不同暴露时间(3d和6d)下,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暴露3d,沙蚕体内的这3种抗氧化酶对污染物均很敏感。在最低浓度组(0.0018mg/L)时,3种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在设置浓度范围内,CAT和SOD活性随马拉硫磷浓度的增大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其中CAT对浓度梯度更为敏感,暴露3d后在0.018mg/L浓度时显著被诱导,而SOD在1.8mg/L浓度时活性才开始上升,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OD活性在0.0018~1.8浓度范围内的变化趋势同CAT,在3.6和9.0mg/L浓度组又开始上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相对于各自对照,随着暴露时间延长3种酶活逐渐回升。各试验组MDA含量在暴露3d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暴露6d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越势,差异显著;且在同一浓度条件下,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大。[结论]双齿围沙蚕抗氧化物CAT、SOD和POD对有机磷污染物的胁迫十分敏感,其中CAT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cotoxicity of boscalid to adult zebrafish (Danio rerio).[Method]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catalase (CAT),peroxidase (POD),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as well as a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 malondialdehyde (MDA),in the liver were measured 3,7,14 and 21 d post exposure (dpe) to 0.02 (1/100 of acute toxicity),0.036 (monitored concentration),0.08 (1/20 of acute toxicity),0.16 (1/10 of acute toxicity) and 0.32 mg/L (1/5 of acute toxicity) boscalid using a semi-static method.[Result] SOD,CAT,POD,GPx and MDA activity in the liver of zebrafish varied with boscalid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Boscali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MDA content at 21 dpe.A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the activity of SOD,CAT,POD and GPx at 7 dpe was observed,suggesting that boscalid resulted in oxidative stress and lipid peroxidation.[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biomarkers are all appropriate for monitor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lipid peroxidation status of fish after exposure to boscalid.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胡芦巴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张昕欣  彭立新  阎国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8-14259,14271
[目的]从抗氧化能力的角度揭示胡芦巴幼苗抗寒机理。[方法]以胡芦巴幼苗为材料,研究0℃低温胁迫下胡芦巴幼苗叶和根中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胡芦巴幼苗SOD、POD活性呈现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活性在6h处达到小高峰后下降,12h之后又开始上升,并于48h时达最大值;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12h时达到峰值。叶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及峰值均大于根。MD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处理24h时达到峰值,且叶中MDA含量小于根。[结论]三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抵抗低温胁迫的伤害;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反应比根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