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鸡恶癖的发生原因 1.日粮中营养成分不足,或各种营养物质比例失当.如日粮营养不全价,动物性蛋白质或某些氨基酸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青饲料或粗饲料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  相似文献   

2.
1供足蛋白质 在产蛋率达90%时必须喂给含蛋白质19%的日粮,在产蛋率达70%时应喂给含蛋白质17%的日粮.当产蛋率开始下降时,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推迟一周再降低.  相似文献   

3.
1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浓度低污染日粮的概念源于蛋白质节约效应。目前,多数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都大大超过猪体的需要量,例如,育肥猪豆粕-玉米型日粮蛋白质水平在16%即可,但饲养户常常使用的饲料蛋白质超过20%。由于1/6的蛋白质是氮组成的,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将大大降低氮的排泄量。将日粮蛋白质含量从18%降到16%,这将使育肥猪的氮排泄量减少15%,而如果将日粮蛋白质含量增加至24%,则使氮排出量提  相似文献   

4.
奶牛实用养殖技术系列讲座之六--奶牛的日粮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奶牛日粮配合的原则 1.1配合日粮要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要首先考虑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日粮的体积,保证干物质进食量不低于体重的2.5%,粗纤维含量不低于日粮干物质的13%,以17%为宜.最后要满足钙、磷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5.
应用尿素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是解决我国蛋白质饲料短缺的有效途径。1 日粮应是低蛋白质水平 添加尿素的基础日粮蛋白质含量较低时,尿素的利用率较高。当日粮中粗蛋白质在12%以上时,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的速度下降,饲喂尿素效果不明显;当日粮蛋白质含量在10%~12%时,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氮合成蛋白质效率可达75%。因此,补饲尿素最好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秸秆、牧草类一起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日粮中苏氨酸水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粮蛋白质的营养实际是氨基酸的营养.日粮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的缺乏或不平衡都会影响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换言之,日粮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比例.目前,在猪日粮中添加工业合成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已很普及,因而苏氨酸就成为日粮中需予重视的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选用 2 6日龄断奶的长白×荣昌杂交仔猪 (平均体重 4 .8kg) ,研究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结肠结构和功能、结肠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 1 )与采食复合蛋白型饲粮的仔猪比较 ,采食全植物蛋白型饲粮的仔猪 ,其结肠组织病变指数较高 (P <0 .0 5) ,结肠吸水率较低 (P <0 .0 5) ,腹泻程度较重。 ( 2 )与采食常规粗蛋白质 (CP)水平 ( 2 1 .8%)饲粮的仔猪比较 ,低蛋白质 (CP1 7.8%)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结肠组织病变指数降低 (P <0 .0 5) ,结肠吸水率增高 (P <0 .0 5) ,腹泻程度减轻一半。 ( 3 )与全植物蛋白型饲粮比较 ,复合蛋白型饲粮有利于降低 (P <0 .1 0 )结肠内容物中含氮腐败产物含量。 ( 4)与常规CP水平 ( 2 1 .8%)饲粮比较 ,低蛋白质 (CP1 7.8%)氨基酸平衡饲粮显著 (P <0 .0 5) ,使结肠内容物中含氮腐败产物含量降低。结果表明 ,复合蛋白型饲粮和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有利于降低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产物产量 ,从而减少结肠组织结构的变化 ,增强结肠的吸水力 ,降低仔猪腹泻程度 ;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产物增多 ,进而引起结肠组织结构改变和结肠吸水功能降低 ,可能是大肠蛋白质腐败性腹泻的重要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1赖氨酸赖氨酸在植物性蛋白中的含量不高,豆饼里含少量,玉米含量很少。因此在缺少鱼粉和豆饼不足的饲粮中需添加赖氨酸。赖氨酸是动物第1限制性氨基酸。根据试验,在动物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提高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2%~3%。肉鸡饲料中每添加1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猪背最长肌calpain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肌肉嫩度的关系,选用54头约50kg的LY(长×大)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10%、18%、26%3种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各饲粮能量及氨基酸模式保持一致,饲养76 d后屠宰取样,测定猪背最长肌中calpain1的相对含量、背最长肌的嫩度及血浆中的主要激素水平.结果表明,calpain1的相对含量和剪切力值均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两者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血浆中皮质醇、甲状腺素(T<,4>)的含量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减少(P=0.211,P=0.039),胰岛素的含量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103).Calpain1可能参与了血液中主要激素对蛋白质降解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0.
1发生原因 1.1营养因素 日粮中的蛋白质是维持鸡体生命、生长发育、羽毛形成与产蛋的基本物质。日粮中蛋白质不足,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含量低,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因素。另外,日粮中氨基酸不平衡,缺乏含硫氨基酸,也易发生啄羽、啄蛋。因此,有条件的养殖户应尽量饲喂全价饲料。饮水中加蛋氨酸和维生素B2,可提高生理耐受性,预防啄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犊牛育肥。3月龄以前的犊牛,生长速度较快,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其日粮中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可占20%。同时,因其瘤胃发育很不完善,体内不能合成某些必需的氨基酸,故应搭配饲喂不同的蛋白质饲料。犊牛6~12月龄、体重150~200 kg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可降为15%左右。以后随着犊牛体重的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还可逐步降至12%。·····  相似文献   

12.
1日粮配合的原则 配合日粮要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要首先考虑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其次还要考虑日粮的体积,保证干物质的进食量不低于体重的2.5%,粗纤维含量不低于日粮干物质的13%。最后满足钙、磷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3.
1饲料营养方面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色氨酸、胱氨酸的含量不足或过高,造成日粮中的氨基酸不平衡。日粮中维生素缺乏,核黄素缺乏时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减慢,羽毛生长不良,引起啄毛或自食羽毛。生物素参与氨基酸代谢与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630只12周龄的固始蛋用母鸡,按平均体质量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第1~6组放养,分别饲喂6种不同配方的日粮;第7组笼养,饲喂日粮与第1组试鸡相同。结果表明,第1和第7组每克蛋黄胆固醇含量及每枚鸡蛋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饲养方式对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无明显效果,但放养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放养鸡蛋黄比例比笼养鸡低,放养鸡每枚鸡蛋胆固醇含量比笼养鸡低7.35%;对放养鸡而言,当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为13.77%时,每克蛋黄胆固醇含量随日粮中代谢能水平的提高而上升,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将显著提高蛋黄中胆固醇浓度。  相似文献   

15.
消息信使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0):40-41
夏季蛋鸡的日粮调整夏季天气炎热,鸡的食欲下降,新陈代谢低,影响鸡的产蛋率、蛋重及品质,为保证和提高产蛋鸡的生产性能,除防暑降温外,应从蛋鸡营养方面入手,调整蛋鸡的日粮组成。一.减少能量饲料夏季炎热,蛋鸡的能量需要比平常低,要求减少谷物饲料,玉米用量一般不超过日粮组成的一半,提高低能量饲料如麸皮、谷糠的比例。二.增加蛋白质饲料夏季蛋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比饲养标准高1-2个百分点。可增加饼粕、鱼粉等动物蛋白饲料的用量。三.增加矿物质饲料夏季炎热,产蛋鸡日粮中的钙含量要适当提高。但钙含量过高会影响饲料适口…  相似文献   

16.
1鸡啄癖发生的原因1.1营养因素日粮中玉米含量偏高,蛋白质不足或缺乏蛋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等,或者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含量低,或使用较多的羽毛粉、皮革粉等质量较差的蛋白质,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前猪饲料生产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饲料中蛋白质的过量问题   日粮中的粗蛋白质浓度与质量是评价商品猪饲料优劣时最常使用的指标。日粮蛋白质(氨基酸)不足时,生长育肥猪难以发挥最佳生长潜力,而日粮中的蛋白质过量也同样会导致猪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美国科学家( Chen, H.Y., A.J.Lewis, P.S.Miller等, 1999)最近研究了蛋白质过量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粗蛋白质分为 5个不同水平( 13%- 25%),生长猪体重为 51- 115kg。这个体重阶段猪的典型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 13%- 1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质浓度升高,猪的采…  相似文献   

18.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饲养犬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蛋白质的需求量,二是要注意蛋白质的来源.不同生理阶段的犬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如: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犬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成年犬要高,一般幼犬期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在25%左右,而成年犬日粮中蛋白质含量18%左右就可以满足需求(百分比以干粮为基础).而处于妊娠和哺乳期的母犬及经常配种使用的种公犬由于自身消耗较大,也要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充足供给是开展动物正常繁殖的基础保障.蛋白质营养不良会抑制雌性动物的卵泡发育,造成母犬发情排卵异常,严重影响母犬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降低日粮赖氨酸净能比(Lys/NE)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40头(30.0±1.6)kg大白猪,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一致原则随机分到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在30~61 kg阶段所有猪饲喂相同日粮,随后的育肥阶段各处理分别饲喂5种处理日粮:对照、低赖氨酸-1、低赖氨酸-2、低蛋白质-1和低蛋白质-2(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20%、15.02%、15.11%、12.73%和10.10%;Lys/NE分别为0.72、0.58、0.46、0.58和0.46 g/MJ).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1和低赖氨酸-2处理可显著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同时降低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和肌内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间日均采食量、料重比、宰前活重、屠宰率、pH1h、pH24h、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2和低蛋白质-2处理显著降低肉色值(P<0.05).除低蛋白质-2处理的育肥猪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P<0.05),其他各处理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低赖氨酸-1和低赖氨酸-2处理的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蛋白质-1和低蛋白质-2处理的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育肥猪日粮Lys/NE由0.72 g/MJ降至0.46 g/MJ可显著提高猪肉肌内脂肪含量;育肥猪日粮Lys/NE降至0.46 g/MJ时,若同时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至10.10%,则会降低育肥猪的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选用12头泌乳中期黑白花奶牛,按反转试验设计法进行饲养试验,每试验期4周,对玉米面筋粉和血粉的混合料(CGM—BM)与豆饼作日粮蛋白质补充料的饲喂效果进行比较。全部日粮均含60%[按干物质(DM)计]氨化青贮玉米和基础混合精料(玉米:燕麦为2:1)。日粮包括:(1)对照日粮[含12.5%粗蛋白质(CP)];(2)豆饼日粮(SBM)(含16.1% CP);(3)低蛋白CGM—BM日粮(LM)(含14.3%CP);(4)高蛋白CGM—BM日粮(HM)(含16.8%CP)。喂对照日粮时,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均比喂其他日粮时低;但蛋白质转化效率和乳脂率比喂其他日粮时高。3.5%乳脂校正乳(FCM)和乳脂产量在各日粮间无差异。高蛋白质日粮(即SBM和HM)使蛋白质转化效率降低,非脂固形物(SNF)含量提高。低降解度蛋白质日粮(即CGM—BM日粮)的每单位DMI的产奶量高于SBM。无论日根CP高低,低降解度蛋白质补充料—CGM—BM的产奶效应与豆饼相似。本研究表明,泌乳中期黑白花奶牛,喂完全混合日粮,所需的日粮CP含量和非降解蛋白质(UDP)含量可能低于一般推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