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假眼小叶蝉( 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虫为害茶树新梢,受害后芽叶生长停滞,发芽减少、质地变脆,甚至枯焦。由于茶园长期使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化学农药防治,并且防治频繁,使得假眼小叶蝉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既污染环境、破坏茶园生态平衡,还造成了茶叶中农残超标。为此,笔者进行了生物农药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冬季茶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茶树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地下根系生长活跃,因而要进行茶园土壤管理和茶树蓬面修剪,采取人为因素促使来年春茶早生快长。冬季又是害虫、病菌抵抗力最弱的时期,而茶树行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均是害虫、病菌的藏身之处,此时结合茶园管理措施做好清园封园工作,可以有效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的基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茶尺蠖是茶树的暴食性害虫之一。近年来,茶尺蠖常在黄山市低山和丘陵的丰产茶园为害成灾,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茶园呈铁锈色,状如火烧,严重影响茶叶生产。笔者将其列为黄山市茶树重点害虫进行观察,初步探明了茶尺蠖在黄山市发生规律,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茶树修剪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茶叶通讯》2011,(3):36-36
茶树修剪是茶园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幼龄茶树,通过定型修剪,可以抑制茶树顶端生长,促进侧枝生长健壮,扩大茶蓬,使茶树早成园、早高产。青壮年茶树修剪可以扩大树冠的采摘面,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使新梢生长健壮,增加发芽密度。衰老茶树和未老先衰茶树,通过修剪能使茶树更新复壮,重新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浅谈茶树害虫的冬季防治朱运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目前,茶树害虫防治工作绝大多数是在生产季节的发生期进行,而忽视了冬季的防治。实践证明,要想获得茶叶高产优质,有效地控制茶树害虫发生为害和蔓延,冬季防治和生产季节防治一样重要,两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6.
茶芽枯病是为害春茶的重要病害。此病发生在春茶早期,为害茶树幼嫩芽叶,使其变褐枯焦,重者嫩梢枯死,严重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成为发展名优茶生产的重要障碍。加强早春茶树保护,做好茶芽枯病的防治,是春季茶园管理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1 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幼芽及1~3叶。罹病茶芽萎缩不长,后呈黑褐色焦枯状;嫩叶发病,多自叶尖或边缘先产生褐色或黑褐色小斑,后渐扩展成为不规则大病斑,病斑边缘有褐色隆起线或不明显,后期病部散生细小黑点,以叶片正面黑点居多,且病叶扭曲而易破裂。2 病原  此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叶点霉…  相似文献   

7.
黑刺粉虱是当前在茶树中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市几个茶区发生普遍,多次猖獗为害,给茶叶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该虫均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树汁液,其分泌物能诱致煤病的发生,使树势衰退,发芽减少,严重时可导致茶园一片乌黑,叶片大量脱落,甚至整丛、成片茶树死亡.因此,加强黑刺粉虱的防治,对保证茶叶高产优质至关重要.其主要防治措施有:  相似文献   

8.
对"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茶园施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春茶萌芽前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能够较好地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改善茶树长势,增加春茶新梢发芽密度和百芽重,促使茶叶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幼龄茶园套种绿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绿肥与幼龄茶树套种对茶树生长情况、虫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采用三个不同种类的绿肥于2014年春种植在同等条件的幼龄茶园中,期间分别调查绿肥套种对茶树树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采样后生化指标、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茶园中套种绿肥能改善土壤的状况,促使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茶树的生长势,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选择适宜的绿肥进行茶、绿肥套种,能提高茶园土壤的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0.
茶枝梢黑点病的发生及危害的调查胡淑霞(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枝梢黑点病是常见的茶树枝干病害,此病在我省各茶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以皖南丘陵茶区发生较重。一般发病率在40%左右,严重发生时,发病率可高达60~70%以上。此病为害的茶树主要使夏菜新梢生...  相似文献   

11.
抓好生态茶园建设 恢复和促进茶园生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态茶园的目标 一是茶园内部生态应是良性循环,即害虫与天敌之间处于良好的依存制约关系,简称动态平衡。二是茶园外部生态,不但良好,无病虫灾害,而且园区周围树木多,植被丰富,鸟雀多,生物多样性好,茶树生长在园林化的美好环境中。  相似文献   

12.
茶树益肥配加Zn、K元素对茶新梢生长效应的研究程鸣珂,樊顺兴(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科所)茶树益微—一茶树专用菌能使茶叶增产已被证实,然而它毕竟是一种活体的生物制剂,不仅不能代替肥料作为茶叶所需营养元素的来源,也不能单靠它的生理调节作用而获增产。试验实践...  相似文献   

13.
茶尺蠖是尤溪县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尤溪县部分茶园茶尺蠖为害猖獗,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而且导致树势衰退,耐寒力差,易受冻害,影响次年茶叶生产,对茶叶生产的威胁很大。通过对茶尺蠖的危害性、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茶尺蠖绿色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江西省茶园管理的修剪习惯,设计了三个处理,对国家无性系茶树良种中茶108进行了不同修剪处理试验,旨在探讨修剪方式对中茶108采摘蓬面新梢生长、采摘产量、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高度45cm更利于茶树树冠的培养,经修剪处理的茶树,氨基酸含量的高低表现为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余生化成分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15.
1、綜合防治的意义桑杵病虫害的綜合防治,即根据桑杵在每个生长季节所发生的病虫种类或一种病虫所出现的病虫态,采取各項防治措施,压制或消灭病虫发生为害的前期,这样可以克服只在病虫发生为害后,才采取防治措施的不足。故綜合防治即貫彻防重于治的原則,防与治兼施,扩大效果,达到治早,治少.治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茶小绿叶蝉 (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为江西省茶区主要害虫 ,以成、若虫为害茶树新梢 ,受害后芽叶生长停滞 ,发芽减少、质地变脆 ,甚至枯焦 ,在江西一年有 2个高峰期。此试验选在茶小绿叶蝉第二高峰期进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2 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为江西正邦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2 5 %功夫为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溧阳市农药厂分装。1 2 供试地概况本试验选在本所试验茶园内进行 ,品种为白毫早 ,树龄 1 2年。茶园地势平坦 ,田间管理均一致。1 3 试验…  相似文献   

17.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 ,我省部分茶园茶黑毒蛾为害十分猖獗 ,曾多次出现大片茶园茶树被食光秃的情况。造成灾害的原因 ,主要是对茶黑毒蛾的为害特点了解不够 ,防治失时所致。1 发生为害主要特征茶黑毒蛾在我省一年发生 5代 ,以卵越冬。翌年3月中旬初越冬卵开始孵化 ,4月下旬开始化蛹。各代幼虫的发生时间为 :3月中旬至 4月下旬 ,5月下旬至 6月下旬 ,7月上旬至八月上旬 ,8月中旬至 9月上旬 ,9月下旬至 1 1月中旬。成虫卵多产在茶树蓬面下方两侧老叶背面 ,也有少数产在枝干、杂草等上。各代的低龄 (一、二龄 )幼虫期仍群栖于原位置(叶…  相似文献   

18.
茶蛾蜡蝉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蛾蜡蝉又名碧蛾蜡蝉、绿蛾蜡蝉,属同翅目,蛾蜡蝉科。分布较普遍,近几年在我场贝云庵茶园大量发生。该虫以针状口器吸食茶树新梢嫩茎和叶片的汁液,雌虫产卵时刺伤嫩茎皮层。新梢受害后生长迟缓,芽叶变硬。质量降低。甚至嫩茎枯死,虫多时其排泄物还可诱发煤病。  相似文献   

19.
夏秋季是桑树害虫发生为害盛期,为害猖厥,常有桑叶被吃光或早期封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夏秋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搞好桑树害虫的防治,确保桑园优质生产,笔者根据多年的病虫测报实践和淮安市当地桑害虫的发生特点,从群落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淮安市夏秋季主要害虫的配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茶树原产于亚热带,属多年生常绿作物,具有喜温湿耐阴怕旱的习性;气温过高,雨量过少,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我所地处赣中丘陵,气候特点,往往每年七、八月间,晴多雨少,温度高,蒸发量大,对茶叶生产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1976年7月中、下旬,由于气候干燥,气温高,使幼龄茶园大部份茶树春梢成叶发生较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