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葡萄采后贮藏保鲜HACCP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南方葡萄耐贮性能和生理生化特点,结合自身技术研究,运用HACCP体系对南方葡萄采后贮藏保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葡萄采收、预冷、分级、防腐保鲜处理、贮藏保鲜技术等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监测方法、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要求,旨在将葡萄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鲜食葡萄的安全性和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2.
荔枝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存在收获时间短、采后果皮褐变严重、耐贮运性差等特点,对荔枝的生产与销售极为不利。因此,掌握荔枝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探索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从荔枝的结构、采后生理特性、果皮褐变等方面综述荔枝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比较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总结荔枝保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荔枝保鲜研究的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二、果蔬贮藏前的辅助保鲜技术   (一 )预冷   预冷是在贮藏或装运之前将果蔬进行预先降温处理,以便除去果蔬的田间热,减少贮藏运输中果蔬发热腐烂。   贮藏前的预冷效率,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果蔬是不同的,只有在某一种果蔬采收后呼吸高峰发生之前,尽可能的彻底预冷才能得到理想的贮藏效果。经过预冷的果蔬,一般不应放回到常温中去,否则果蔬的生理生化发生变化。   (二 )防霉防腐   在适宜的贮藏条件下 ,应用防腐保鲜药剂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损耗。特别是对于适宜贮藏温度较高的果蔬种类,如柑桔、香蕉、荔枝、芒果等热带、…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温度、不同保鲜剂处理和不同品种菜心在贮藏过程中的4项营养生理指标变化及保鲜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菜心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采后应用复合保鲜剂保鲜处理可较好地减少菜心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损耗、Vc的损失和延缓叶绿素的降解;新品种60天美青菜心比60天菜心具有更良好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5.
水果蔬菜贮藏保鲜的最终目的是保持果蔬新鲜和具有较好的品质及风味,因此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这包括提高果蔬采前耐藏性的措施。果蔬贮藏期的长短和保鲜质量的好坏,主要受四个环节的制约。一是采前因素,包括品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修剪和疏花疏果等;二是采收...  相似文献   

6.
葡萄采后生理生化特征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83-11185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葡萄贮藏生理生化的特性以及葡萄采后主要病害等的研究状况,对葡萄采后保鲜技术冷藏、气调贮藏、辐射贮藏保鲜、钙对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涂膜保鲜、气体防腐保鲜、采前喷雾保鲜剂、臭氧保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开发安全、无毒的保鲜剂或无公害的保鲜方法如生物防治、诱导抗病性、紫外线处理、O3处理、变温处理等,将是今后葡萄保鲜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孙悦玲 《河北农业》2006,(10):33-33
蔬菜水果是鲜活食品,采收后的果蔬脱离了植株,在商品处理、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仍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就是要控制这些生命活动,来保持其品质,延长保鲜期。减少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荔枝果实采后病害和防腐保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荔枝采后病害及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详细叙述了引起荔枝果实采后生理病害的机理和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其症状,介绍了荔枝果实采后的防腐保鲜技术,如采收操作、化学防腐、物理方法、生物防治等,说明了低温、气调、速冻3种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9.
葡萄的贮藏与保鲜必须做到以下技术相配套,即加强栽培管理,确保果实品质;适时采收,加强果实的耐贮性;合理贮藏,保持原有风味。葡萄常用的贮藏方法有缸藏、挂藏、堆藏、箱藏、沟藏、气调贮藏、窑藏、冷藏库贮藏等。无论哪种贮藏方法,都要严格控制好贮藏条件,做好库房消毒并进行防腐保鲜。  相似文献   

10.
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及其在广西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机理研究进展,指出失水和果皮褐变是荔枝贮藏保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广西荔枝生产和采后生物学研究现状,提出借鉴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经验,结合广西特色荔枝资源及品种特性,进一步加强地方特色品种采后生物学研究,系统掌握品种成熟和衰老生理、低温伤害生理及气调生理等新理论,研发适合广西农业生产需要的实用型贮藏保鲜技术等建议,以促进广西荔枝采后保鲜向特色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特点是:1、将研究工作的起点延伸到采前管理,着重进行了施用一定比例有机肥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采前果面浸钙对果实贮藏的影响两项研究。2、将采收技术看作保鲜技术的一环,探明采收质量对贮藏的影响。3、采后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包括不同防腐剂处理效果的比较;不同贮藏器具装果的贮藏效果;塑料袋开孔自发气调贮藏的效果;地窖、半地下自控低恒温库贮藏效果等。通过以上三方面七个单项因素的试验和组装研究,从而建立了温州蜜柑贮藏保鲜综合技术体系和方法,使贮藏损耗率下降到5~9%。  相似文献   

12.
以杏李恐龙蛋(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 konglongdan)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其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均能抑制恐龙蛋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此外,水杨酸处理可维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显著提高果实的抗氧化酶活性。水杨酸处理能增强采后恐龙蛋果实的耐贮性和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尤其以0.1 mmol/L水杨酸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可作为提高恐龙蛋果实采后耐贮性、延长其保鲜期的适宜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衰老是制约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规律对于开发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延长贮藏保鲜期尤为重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相关研究现状,展望了果蔬采后生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枣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鲜枣采后生理包括外观及重量的变化、软化机理、营养成分、呼吸类型及内源激素、呼吸途径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鲜枣贮藏保鲜技术包括品种耐藏性、采收成熟度、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包装、贮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1-MC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新型的化学保鲜剂,通过抑制乙烯的产生、阻止乙烯作用的生理过程延缓果蔬的腐败和衰老,从而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期的目的。通过对1-MCP的性质、果蔬贮藏保鲜的作用机理及影响1-MCP保鲜效果的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了卜MCP对果蔬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以及1-MC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箱式气调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箱式气调保鲜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综述了该技术对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对箱式气调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板栗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板栗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采后生理涉及果实呼吸、果实含水量变化、营养成份变化。板栗贮藏保鲜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条件、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陆琳 《云南农业》2013,(8):72-74
1采收、分级、包装及运输果蔬的采收、分级、包装和运输是进入正式贮藏或上市之前所要做的工作,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主要对果品产生两个方面影响。一个方面影响果蔬品质及耐贮性,如适期采收、采后的分级挑选、合理包装、采后病虫害控制、采后及时预冷、合理码垛等都会对果品的贮运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影响果蔬的商品性。在商品流通领域,要求大小规格一致,外观漂亮,包装精美适当,确保货架时间。这就要求果品采后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有的果品为使外观漂亮和延长货架期,还须清洗、打蜡,以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19.
果蔬保鲜剂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果蔬菜在采后由于受物理、生理和病理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严重 ,据调查 ,目前我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约为 2 0 %~ 30 % [1] ,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技术有常温贮藏、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磁辐射贮藏、臭氧离子贮藏等 ,在这些贮藏保鲜技术中 ,果蔬保  相似文献   

20.
黄皮果实肉质柔软多汁,果皮薄,易遭受机械损伤,导致病原微生物浸染而腐烂,自然采后2~3 d便失去商品价值,耐贮藏性非常差。介绍了黄皮果实的贮运特性、采收方法以及低温贮藏、热处理、涂膜处理、化学试剂处理、MAP保鲜等适合黄皮的采后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