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调查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粉菌的资源状况.共鉴定出白粉菌科Erysiphe属10种,Microsphaera属2种,Phyllactinia属1种,Pleochaeta属1种,podosphaera属1种,Sphaerotheca属3种,其中有7种为甘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肃农业大学树木病害实验室所藏甘肃木本植物上白粉菌标本的研究,鉴定出甘肃白粉菌新记录4种,它们是猪毛菜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saxaouli(Sorok.) Golov)、胡桃球针壳(Phyllactinia juglandis Tao & Qin)、隐蔽又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a (Wallr.) Lev.)、萨蒙球针壳(Phyllactinia salmonii Blum.);记录了锦鸡儿柬丝壳(Trichocladia sp.)和刺槐白粉菌(Erysip比sp.)2个未知种;国内寄主新记录1个,为小叶柳(Salix hypoleuca Seem)。描述了病害的症状、病原形态、寄主植物、采集日期和采集地点。  相似文献   

3.
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生态分布及生态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进行了生态分布调查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白粉菌在该区普遍发生,其多样性与植被种类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环境湿度对病害严重度有较大影响,在高海拔低温低湿地段白粉菌分布较少,危害较轻;而在低海拔湿度相对较高的地段白粉菌种类多,危害严重,发病寄主多呈均匀分布或团块状分布。Sphaerotheca和Erysiphe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B值分别为BSph.=1.000,BE.=0.974,说明这2个属的白粉菌比别的属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强,对资源的利用宽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际新的白粉菌分类系统,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与无性型个体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秦岭主要林区的白粉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共鉴定出白粉菌5族、9属、61种,并列出了白粉菌名录,涉及森林植物36科、72属、112种,其中1种为白粉菌的寄主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进行了生态分布调查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白粉菌在该区普遍发生,其多样性与植被种类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环境湿度对病害严重度有较大影响,在高海拔低温低湿地段白粉菌分布较少,危害较轻;而在低海拔湿度相对较高的地段白粉菌种类多,危害严重,发病寄主多呈均匀分布或团块状分布.Sphaerotheca和Erysiphe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B值分别为Bsph.=1.000,BE=0.974,说明这2个属的白粉菌比别的属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强,对资源的利用宽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我国北方11个省(区)、直辖市的65个市、县,小麦近缘野生植物8属42种393份,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小种的混合菌种进行接种,除21份免疫外,均接种成功。用接种成功的7属40种共286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分别对小麦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用6个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对7属15种共29份小麦近缘植物进行分小种接种,发现它们与在小麦上一样有很强的寄生专化现象。在1~6叶期,84.4%的小麦近缘植物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其中47.4%病情降为0,37.0%部分病情下降,15.6%病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位于连云港的云台山是江苏省最高峰的山区,地处亚热带至暖温带过渡带,濒临海洋,生长着1 200多种高等植物,适宜各种植物白粉菌的发生。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区有67科388种植物上有白粉菌发生。共发现白粉菌15属152种或变种。其中有性型或全型11属102种,无性型4属50种。其中新种4个,国内新记录种10个,江苏省新记录种42个。种群数量和构成都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代表性,是江苏省植物白粉菌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8.
烟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区等烟草基地对烟草周边白粉菌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形态学鉴定,并建立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系统发育树,确定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此次共调查了烟田周边白粉菌植物16个科的30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8种;其次是豆科植物4种;调查的30种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菊科)、豨莶(菊科)、酸模叶蓼(蓼科)、短序铁苋(大戟科)、朴树(榆科)等5种植物发现有性型,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与ITS(ITS4/5)比对的结果一致;经构建几种白粉菌属植物种间ITS系统发育树表明,所采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不是同一个种,在分子亲缘关系上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内蒙古地区4种白粉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其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连接载体测序,并基于ITS序列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4种白粉菌形成3个进化距离较远的分支;寄生在豌豆和田旋花上的豌豆白粉菌和旋花白粉菌的ITS序列紧密聚在1支,其亲缘关系较近,同属白粉菌属;寄生在紫花苜蓿上的托罗斯内丝白粉菌和寄生在山桃上的三指单囊白粉菌各自成1支,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ITS序列可用于内蒙古地区白粉菌分类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在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白粉菌寄主植物,发现白粉菌寄主植物23科43属52种植物,其中7种为中国新记录寄主植物,27种为河南省新记录寄主植物;使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记录的白粉菌寄主植物达25科47属57种。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芦山县蛾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3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四川省芦山县的蛾类进行了采集调查,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只,鉴定出蛾类321种,隶属于212属,23科.其中夜蛾科61种、天蛾科50种、尺蛾科35种、舟蛾科35种、毒蛾科23种、灯蛾科22种、苔蛾科17种、大蚕蛾科12种、枯叶蛾科11种、钩蛾科10种、斑蛾科9种、虎蛾科8种、刺蛾科7种、蚕蛾科4种、圆钩蛾科3种、波纹蛾科3种、带蛾科3种、凤蛾科2种、箩纹蛾科2种、禾蠹蛾科1种、螟蛾科1种、异舟蛾科1种、鹿蛾科1种,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蛾类昆虫的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界种为主。  相似文献   

12.
哀牢山木果石栎林凋落物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木果石栎林凋落物年产量每公顷5.5-7.1吨。凋落物中落叶占80%。每公顷凋落叶中含氮91.5kg,磷3.7kg,钙101kg,铝5.7kg,钾42.1kg,钠0.3kg,镁10.7kg,锰5.6kg和铁1.9kg。每年4.6月为凋落物降落的高峰期。凋落物消失参数是基于测定凋落物的现存量与年凋落物量之间的比率,其系数范围为0.73-0.94。分解率的测定是采用该群落中七种优势树种的叶子)木果石栎、景东石栎、腾冲栲、长尾青冈、滇木荷、大花八角、米饭树和箭竹)为材料,在塑料网袋中进行,结果不同种间分解率有差异,其年分解率为68%-96%。分解率与采集地无关。各种植物凋落物中灰分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茶子属中的两个最大亚属——茶子亚属和单性花亚属中部分种类的核型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子亚属的8个种中有6个为二倍体(2n=2x=16),1个为单倍体(2n=1x=8),1个为四倍体(2n=4x=32),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4%;单性花亚属的4个种均为二倍体(2n=2x=16),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6%,由此可以看出,茶子属的进化是从染色体倍性和核型不对称性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平远县维管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平远县植物种类资源的初步调查结果,计有维管植物183科613属1182种,其中有1新种,1新变种及珍稀濒危植物23种.文章还对各类经济植物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平远县药用植物较多的科与该县植物种类较多的科基本相同,用材树种较多的科与该县植物区系表征科大体相同;提出了一些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种类.  相似文献   

15.
四川有36种植物表现缺铁症,其中包括15种果树,9种观赏植物,7种林木,4种豆科植物和1种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6.
四川狗尾草属有10种(包括1个变种),约为我国13种(包括2个变种)的77%。狼尾草属有4种,约为我国9种的44%。本文对两属的分类、分布、生态环境及经济用途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本对庐山天蛾科作了系统调查,采集和饲养,得到天蛾科标本46种,除少数种类由于本极少且外部形态特别明显外,绝大多数通过雄性外生殖器研究,共鉴定出庐山天蛾科种和亚种共44种,其中直带黄脉天蛾、庐山红天蛾为新种和地区新亚种;丝茎鹰翅天蛾、库昂鹰翅天蛾、六斑天蛾等3种为江西新记录;“六斑鳞纹天蛾;订正为“六斑天蛾”,余于2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崂山苔藓植物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大通湖鱼类寄生虫区系,查明21种鱼类共有99种寄生虫,分别隶属于10纲23目38科48属,并较详细地研究了该区系寄生虫对寄主的感染情况及其在鱼体的分布频率.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细胞胚胎学、遗传学、无融合生殖材料发掘方法和育种应用等方面对植物的无融合生殖方式进行了综述。利用无融合生殖进行植物育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种内要同时存在有性生殖材料和花粉正常的无融合生殖材料;2、无融合生殖为专性或接近专性;3、其遗传行为简单,显性遗传;4、对环境反应稳定;5、胚和胚乳发育正常。文中还讨论了育种中运用无融合生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