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lpha,TGF-α)在大鼠胃溃疡愈合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溃疡组(42只)和正常组(6只)大鼠胃黏膜EGF、EGFR、TGF-α的表达,测量各指标的积分光密度值。结果 EGF、TGF-α以胞浆表达为主,EGFR以胞膜表达为主,三者均可见壁细胞、内分泌细胞阳性表达,阳性信号以靠近黏膜肌层为主。EGF、EGFR阳性细胞在溃疡术后1d即有增多(P<0.05或P<0.01),TGF-α于溃疡术后2d增多较为明显(P<0.01),之后均呈渐强趋势,EGFR阳性细胞在溃疡术后6d表达最强,EGF、TGF-α阳性细胞于溃疡术后10d积分光密度值达到高峰,溃疡愈合后期三种指标积分光密度值均有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大鼠胃溃疡自愈时期胃黏膜能特异性表达内源性EGF、EGFR、TGF-α,三者共同参与了胃溃疡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溃疡局部 CXC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4,CXCR4]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在胃溃疡愈合中的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RT-PCR技术分别检测溃疡组(40只)和正常组(8只)大鼠胃溃疡局部及其周围组织CXCR4蛋白表达和 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CXCR4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壁细胞胞质和溃疡底部的炎细胞。溃疡愈合4~23 d,溃疡局部和溃疡周围组织CXCR4蛋白高表达,10 d平均吸光度值最大(P<0.01)。溃疡组 CXCR4/β-actin吸光度比值在溃疡4~23 d均高于正常组,6 d最高(P<0.01)。结论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溃疡局部和周围组织CXCR4高表达,可能通过不同途径促进周围细胞增殖分化参与溃疡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不同骨关节炎中单克隆抗体(ED1)阳性细胞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在骨关节炎(OA)各个相同时期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将45只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跑步训练组,并进行OA造模。分别于1周、2周、3周、6周时处死大鼠,从各组对应时期取5只大鼠全膝关节组织置于4%PFA液固定、制片、免疫染色后,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通过观察及半定量ED1阳性细胞和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评价两种骨关节炎中滑膜组织的早期病理变化。手术组及跑步训练组在1、2、3周较正常组均可见较多的ED1阳性细胞,手术组ED1阳性细胞升高明显,且手术组和跑步训练组在1、2、3周时ED1阳性细胞数呈极显著差异(P0.01)。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显示:跑步训练组增多显著;2周时两组的CGRP阳性神经纤维数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0.01)。手术组的ED1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跑步训练组;而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显示跑步训练组高于手术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凝血酶原(prothrombin , F2) mRNA和蛋白酶激活受体一I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1 ,PAR-1)mRNA表达变化及滋阴活血解毒方的千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滋阴活血解毒方组、阿加曲班4组,每组分1,3 d两个时相点〔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凝血酶原mRNA及PAR-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中凝血酶原mRNA ,PAR-1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 ,滋阴活血解毒方组和阿加曲班组能明显下调凝血酶原mRNA,PAR-1mRNA表达(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凝血酶原mRNA和PAR-1mRNA的表达增强,滋阴活血解毒方能抑制其表达,减轻凝血酶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FF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对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31例肺腺癌、21例肺鳞癌、10例正常肺组织TFF3表达阳性率;慢病毒包装TFF3基因ORF序列及TFF3-shRNA基因质粒、转染、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过表达及沉默TFF3基因的A549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验证TFF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信号通路分子Akt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肺腺癌和鳞癌组织TFF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Ⅲ级肺癌组织中TFF3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和鳞癌组织中TFF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1)。过表达TFF3的A549细胞(A549-TFF3)中TFF3基因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沉默TFF3基因的A549细胞(A549-shTFF3)中TFF3 mRNA及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0.01)。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p-Akt、p-Akt/Akt在A549-TFF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A549-shTFF3组Bcl-2/Bax、p-Akt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kt/Akt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kt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结果显示A549-TFF3细胞凋亡率较低(P0.01),A549-shTFF3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FF3高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过表达TFF3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可能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恶性增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与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family 3,TFF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在P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不同浓度雌激素刺激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TFF3基因和蛋白水平变化,MTT法检测K1细胞增殖率;ER抑制剂ICI182780与10 nM雌激素作用K1细胞后,Western blot与MTT法分别检测TFF3蛋白水平和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不同浓度雌激素作用K1细胞24 h后TFF3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qPCR检测TFF1、Bcl-2、cyclin D mRNA水平变化。结果 PTC组织中ERα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TFF3阳性表达率具有相关性(P0.05)。TFF3 mRNA及蛋白水平、K1细胞增殖率随雌激素浓度升高而增高(P0.01);ICI182780能够抑制雌激素作用下K1细胞TFF3蛋白水平及增殖活力的增高(P0.01)。雌激素显著提高了K1细胞TFF3荧光素酶活性,并提高K1细胞雌激素反应基因TFF1、抗凋亡基因Bcl-2、细胞周期基因cyclin D mRNA水平(P0.01)。结论雌激素信号通路在PTC中促进了TFF3表达,进而促进了PTC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脾脏IL-2mRNA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成功造模60只去卵巢青年大鼠的基础上,分别皮下注射补充大豆异黄酮高、中、低剂量(1.5、1.0、0.5mg·kg-1BW)和溶媒剂,补充至第2、4和6周时每组各宰杀5只,运用原位组织杂交方法,对大鼠脾脏IL-2mRNA的表达和分布变化进行观察。结果IL-2mRNA主要分布于被膜下方的红髓区,在白髓区的脾小结外周、边缘区、动脉周围淋巴鞘外层等处也有分布。大鼠去卵巢后脾脏中IL-2mRN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下降,并且随着去除卵巢时间的延长更趋明显;而补充大豆异黄酮高、中、低剂量后,各组IL-2mRN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表现时间依赖性。在同一时间段内,随着补充大豆异黄酮剂量的升高,IL-2mRN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也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豆异黄酮对脾脏内IL-2mRNA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并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干预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 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丰富环境组和血管性痴呆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血管痴呆模型。各组分别在术后7、14、30 d接受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CA1区BDNF和Trk B表达。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术后7、14、30 d逃避潜伏期比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1),BDNF、Trk B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与血管性痴呆组比较,丰富环境组14、30d后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或0.05),BDNF、Trk B阳性细胞增加(P<0.01或0.05)。结论丰富环境干预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BDNF和Trk B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牛至香酚低、中、高剂量组),牛至香酚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5、50、100 mg·kg~(-1)的剂量灌胃牛至香酚,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相同体积的橄榄油,每日1次,连续14 d.第15天时,牛至香酚试验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8 mg·kg~(-1)脂多糖(LPS),6 h后采集脾脏组织,用qRT-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IL-10、IL-1β)、NF-κB及核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的表达量,研究牛至香酚对LPS所致的免疫应激小鼠脾脏细胞因子及核转录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TNF-α、IFN-γ、IL-6、IL-10、IL-1β、NF-κB、T-bet mRNA的表达量提高(P<0.01),GATA-3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牛至香酚低、高剂量组IL-1β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IL-6、TNF-α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1、P<0.05),低、中、高剂量组IFN-γ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高剂量组NF-κB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T-bet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中剂量组GATA-3 mRNA的表达量提高(P<0.05).由本试验结果可知,牛至香酚通过提高或降低小鼠脾脏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的表达,调节免疫应激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咳喘穴位敷贴对慢性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JAK1、STAT6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咳喘穴位敷贴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的方法制备慢性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咳喘穴位敷贴组大鼠相应穴位贴敷咳喘穴位敷贴进行干预治疗,地塞米松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5 mg/(kg·d)。治疗14 d后取大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Real time PCR检测肺组织JAK1和STAT6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内有大量分泌物,肺泡结构紊乱;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咳喘穴位敷贴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气道分泌物减少、肺泡排列规则。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大鼠气道上皮 JAK1、STAT6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咳喘穴位敷贴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气道上皮JAK1、STAT6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JAK1、STAT6 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 咳喘穴位敷贴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JAK1、STAT6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在猕猴脾脏中的表达分布及性别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雄猕猴脾脏内IL–2的分布与表达进行观察。雄性猕猴脾脏红髓区阳性细胞强染且多为胞浆着色,中等密度分布;白髓区有低密度分布的中等阳性细胞,且多数为胞浆着色;在边缘区有中等密度分布的中等阳性细胞。雌性猕猴脾脏中,红髓区脾索有高密度强阳性细胞,有部分胞核和部分胞浆着色;白髓区有低密度分布的胞核着色的中等阳性细胞;边缘区有中等密度分布的中等阳性细胞。雌性猕猴脾脏中IL–2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雄性猕猴(P<0.01或0.05)。IL–2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红髓中,表明IL–2对猕猴脾脏体液免疫功能的发挥起到了较强的作用,且性别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X线及关节炎症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采取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加弗氏不完全佐剂法建立CIA模型,取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UA低剂量组、UA高剂量组、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组、UA+MTX组并予以对应干预。另取6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的空白组。初次免疫30 d断颈处死大鼠,关节行X线摄片,再取下大鼠炎症关节组织匀浆,提取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7A、IL-10、IL-6、TNF-α、IL-1β、TGF-β的mRNA表达。结果 与CIA模型组相比,UA高剂量组、MTX组、UA+MTX组X线评分减低(P<0.05或P<0.01);各治疗组IL-17A、IL-6、TNF-α、IL-1β的mRNA表达降低(P<0.01或P<0.05);各治疗组IL-10、TGF-β因子的mRNA表达增高(P<0.01或P<0.05)。结论 UA可明显缓解CIA大鼠关节炎症,改善关节X线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维持组织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型糖尿病大鼠37只分为模型组(12只)、小剂量叶酸组(12只)和大剂量叶酸组(13只),另11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叶酸干预11周后,剪尾采血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并取胸主动脉制备主动脉环进行离体血管环反应性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补充叶酸11周后,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血清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明显增高(P<0.05或P<0.01),而血清丙二醛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在每一个乙酰胆碱累积浓度下,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或P<0.01),而小剂量叶酸组和大剂量叶酸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度则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小剂量叶酸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度与大剂量叶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期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具有明显预防作用,叶酸可能通过增加机体一氧化氮合成从而提高血清一氧化氮活性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预防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康冲剂对心衰大鼠Caspase-3、Caspase-9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5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心康组及对照组各16只,造模完后,心康组给予心康冲剂溶液0.5 g/kg灌服,对照组予芪苈强心胶囊溶液0.06 g/kg灌服。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心功能;心脏切片行TUNNEL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基因及蛋白质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Caspase-3及Caspase-9的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TUN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心康组大鼠心肌凋亡减轻, Caspase-9 mRNA、Caspase-3 mRNA及蛋白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康组心肌细胞凋亡相对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心康冲剂可调控下调Caspase-3、Caspase-9表达抗心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吸烟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脑梗死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不吸烟组6只、吸烟组6只和吸烟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6只。脑梗死大鼠48只,随机分为脑梗死组24只和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24只,分别于梗死后2、6、12及24h干预,每个时间点6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结果吸烟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均有表达,吸烟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脑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吸烟组(P<0.05)。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应时间点脑梗死组(P<0.05),且梗死后2h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时间点组。结论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阻断吸烟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表达,并且早期用药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大鼠心肌miRNA-1、miRNA-133/Caspases表达差异。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正常组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模型组予阿霉素腹腔注射造模;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心功能,采用生理记录仪记录血流动力学,心脏切片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NA-1、miRNA-133、Caspase-3mRNA、Caspase-9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左室舒张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明显增大(P<0.05),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心室平均压(LVA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下降(P<0.01),Tunel染色示心肌凋亡明显。miRNA-1、Caspase-3mRNA、Caspase-9mRNA、Caspase-3蛋白、Caspase-9蛋白表达增加(P<0.01),miRNA-133表达下降(P<0.01)。结论 miRNA-1、Caspase-3、Caspase-9在心肌凋亡中表达增加,miRNA-133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亚低温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大鼠梗死面积比及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常规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假手术组10只,余40只用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I/R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各10只。治疗72 h后,使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比、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死面积比、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梗死面积比、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治疗组之间Bcl-2、Bax、Caspase-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梗死面积比针刺联合亚低温组较针刺组和亚低温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可通过减少脑梗死面积比、提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实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电针经穴效应、后效应,比较电针心经原穴"神门"与肺经原穴"太渊"后在急性心肌缺血(AMI)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内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HCN 4)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神1"组、电针"神2"组、电针"太1"组、电针"太2"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复制AMI模型,电针组在模型复制后1 d予以7 d的治疗,电针最后一次即刻和次日同等时间分别取材,每组6只。以RT-qPCR、western-blot法分析心肌组织HCN4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平均相对表达量。结果 HCN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达量二者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1"神2"和"太1"组二者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与"神1"组比较,"神2" "太1"和"太2"组二者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与"神2"组比较,HCN4 mRNA相对表达量"太2"组显著减少(P<0.01),HCN4蛋白表达量"太2"组显著减少(P<0.01);与"太1"组比较,"太2"组二者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电针"神1" "神2" "太1"组在治疗AMI大鼠模型中,能显著增加HCN4 mRNA和蛋白表达量,电针"神1"组效果最为显著,电针"神门"和"太渊"均具有后效应,二者具有相对特异性差异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持续的后效应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祛风活血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视网膜JAK2及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160眼)雄性Lewis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6只作为空白组(A),对其余64只大鼠进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制作。造模成功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B)、祛风活血丸常规剂量组(C)、祛风活血丸两倍剂量组(D)、熊胆开明片组(E)。干预14 d后用q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JAK2 mRNA和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JAK2 mRNA:与B组比较,C组、E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 mRNA:与B组比较,C、D、E组表达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风活血丸能降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JAK2、STAT3 mRNA的表达,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达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