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菜心毒死蜱残留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在0.01~2.00 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77%~89%,变异系数在2.0%~7.9%之间。供试酶制剂对采后菜心毒死蜱残留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与起始处理的毒死蜱浓度和降解酶制剂的稀释倍数有关。菜心起始浸泡浓度为毒死蜱有效成分400、40、4 mg/L时,分别以降解酶制剂稀释1倍(即原液)、10倍、100倍处理,结果表明,稀释倍数为1倍和10倍时,总体差异不明显,毒死蜱残留去除率均保持在84%~96%,但稀释100倍时,显著低于前两者,去除率分别为59.41%、79.59%和66.77%。根据试验结果,供试的生物降解酶制剂去除采后菜心毒死蜱的适宜稀释倍数为10~100倍,对4~400 mg/L菜心毒死蜱残留可有效去除59%~92%。  相似文献   

2.
创建完善的菜心毒死蜱残留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浓度在0.01-2.0毫克/升时,线性处于良好关系,回收率在77%-89%之间,变异系数控制为2%-8%。在清除菜心毒死蜱残留方面供试酶制剂有着较强的清除效果,清除率和起始处理的毒死蜱浓度与降解酶制剂有着密切联系。将菜心初期的浸泡浓度掌握在合理范围,毒死蜱成分为4、40、400毫克/升,降解酶制剂稀释分别控制在100倍、10倍、1倍。分析得出,当生物酶制剂对采后菜心毒死蜱残留稀释倍数在10-100倍时,可清除大部分的菜心毒死蜱残留。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酶制剂对采后菜心毒死蜱残留的降解作用,供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降解酶去除蔬菜表面农药毒死蜱残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毒死蜱降解菌WZ—Ⅰ能高效降解毒死蜱的特性,研究了消除蔬菜表面毒死蜱残留污染的途径。用自来水、浓度为0.5%的洗涤剂、不同浓度的粗酶液及浓度为0.5%小苏打(NaHCO3),处理受农药毒死蜱污染的甘蓝和黄瓜。结果表明,使用一定浓度的降解酶液能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污染,在10min内最高去除率可达60.2%。不同浓度的酶液对蔬菜表面上的毒死蜱残留去除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酶液浓度的增加,对农药的去除效果逐渐增加。采用酶液优化浓度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5%和5.0%的粗酶液在10min对甘蓝表面的毒死蜱的去除率分别为49.8%和55.2%.对黄瓜表面的毒死蜱的去除率分别为30.8%和54.2%,据此确定去除甘蓝和黄瓜表面的农药残留的最佳酶液浓度分别为0.5%和5.0%。在所选用的4种处理方法中,使用粗酶液对蔬菜表面的毒死蜱残留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混合农药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效氯氰菊酯、哒嗪硫磷和毒死蜱单剂及其混配剂在甘蓝上的农药残留动态,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单剂以及高效氯氰菊酯和哒嗪硫磷、毒死蜱混配剂中的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植株上的半衰期分别为0.98 d、0.90 d和0.82 d;哒嗪硫磷单剂以及哒嗪硫磷和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剂中的哒嗪硫磷在甘蓝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9 d和1.09 d;毒死蜱单剂以及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剂中的毒死蜱在甘蓝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25 d和1.19 d。通过混配高效氯氰菊酯半衰期较单剂有所缩短;各供试农药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中前7 d降解速度较快,随后趋于平衡,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各供试农药在土壤中的消解速率大于其在甘蓝植株中的消解速率;高效氯氰菊酯、哒嗪硫磷和毒死蜱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5 d、7 d和7 d,在甘蓝上的残留限量标准均为1 mg/kg。各供试农药在国家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内采收仅有高效氯氰菊酯单剂的残留超标,因此高效氯氰菊酯在秋冬季节的安全间隔期相对有所延长。混配剂中相应单剂的消解速率明显大于其单剂在甘蓝上的消解速率,以高效氯氰菊酯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为试材,采用乙腈萃取和GC-NPD方法,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和水杨酸(SA)促进果实中毒死蜱残留降解效应。结果表明,毒死蜱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2.06%~104.73%,变异系数为3.26%~7.27%,最低检出浓度为0.013 1mg/kg,供试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鸭梨果实中毒死蜱残留检测要求。经BR和SA预处理的鸭梨果实,喷施毒死蜱后第3天与2h对照相比毒死蜱残留分别降低了50.3%和46.4%,并且显著优于自然降解率。BR和SA作用适宜浓度有所不同,分别以0.5mg/L BR和100mg/L SA效果为佳。对于采前喷施毒死蜱的梨园,施用0.5mg/L油菜素内酯和100mg/L水杨酸,可分别于5d和7d后使毒死蜱残留量降至1mg/kg以下,比对照缩短2~4d达到检测标准。喷施BR和SA均可提高果皮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能为其促进毒死蜱在果实中降解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处理降解苹果汁中的农药毒死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降低苹果汁中农药毒死蜱的残余量.【方法】采用超声波处理促进其降解,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苹果汁中毒死蜱的初始浓度、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处理温度对苹果汁中毒死蜱降解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降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回归模型能较好的反应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最佳降解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65℃,处理时间85min,苹果汁中毒死蜱初始浓度为163μg/L,在此条件下苹果汁中毒死蜱降解率可达85.796 7%.【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果汁中农药毒死蜱残留的降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苹果生产过程中毒死蜱的残留污染情况和其在苹果中的降解规律,为指导苹果的安全生产和建立苹果安全综合指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问试验对喷布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的苹果中毒死蜱残留进行了GC-NPD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毒死蜱不同处理在苹果中的残留量顺序为:1 080 g·hm-2喷施3次1 080 g·hm-2喷施2次1 080 g·hm-2喷施1次540g·hm-2喷施3次540 g·hm-2喷施2次,喷药浓度是影响农药残留量的主要因素;苹果中毒死蜱主要残留于果皮,果皮残留量是果肉的30~85倍;苹果中毒死蜱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半衰期为10.7~13.1 d,其降解过程主要是酶解、水解和光解;苹果果肉降解速率(TV2=9.2d)比果皮(TV2=12.7d)快,是由于果肉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酶和水分.施药30 d后,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量可降低到0.05mg·kg-1以下,远低于我国和欧盟等国家对苹果中毒死蜱最大残留限量要求.一方面说明毒死蜱是对果品安全的农药,可以在生产上长期应用,另一方面说明,苹果中毒死蜱的残留最大限量完全可由现在的1 mg·kg-1降低到0.05 mg·kg-1,供修订相关苹果安全质量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生物降解菌对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降解效果,丰富毒死蜱残留的生物降解菌菌种资源,采用传统方法和分子鉴定方法对实验室分离获得的毒死蜱降解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室内模拟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菌株对大芥菜及土壤中毒死蜱残留的生物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MZS1(Bacillus subtilis MZS1).室内,施用菌株MZS1处理15d后其对土壤中浓度为5 mg/kg和10 mg/kg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49.64%和53.02%;田间,随含菌量的增加,菌株MZS1对大芥菜和土壤中毒死蜱的降解率增加,其中,施用量为5 L/hm2时,15d后其对大芥菜和土壤中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33.27%和42.93%.菌株MZS1对大芥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03-11704
[目的]研究房屋白蚁预防药剂毒死蜱和联苯菊酯在合肥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法]以毒死蜱和联苯菊酯为供试药剂,研究白蚁预防药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性.[结果]添加浓度为50mg/kg时,毒死蜱和联苯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6.90%和93.25%,变异系数分剐为2.76%和4.02%、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可以分为先快后慢2个阶段,而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2种药剂的降解速度都较快,但联苯菊酯的降解速度比毒死蜱慢,毒死蜱的半衰期为79.68d,联苯菊酯的半衰期为94.96d。由2种药剂的降解方程计算得联苯菊酯的有效期为911d,毒死蜱的有效期为478d。[结论]该研究为白蚁防治药剂在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评价以及制定行业质量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在叶菜上的残留及降解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芥菜为例,对露地条件下生产的叶菜类蔬菜中毒死蜱的残留及降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芥菜中的降解速率在喷药后5 d内呈直线下降趋势,第5 d后降解趋于平稳;毒死蜱在芥菜中的残留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毒死蜱最高推荐浓度和低于最高推荐浓度3倍的药液量进行喷洒,在7 d安全间隔期及安全间隔期满2d后,毒死蜱在芥菜中的残留量均高于国家标准.因此,建议对毒死蜱的推荐使用浓度、施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做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以确保蔬菜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