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面筋物理品质性状的双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沉淀值,比沉淀值两个面筋物理品质性状利用Hayman方法进行的分析表明,两性状低值表现部分显性,高值与隐性效应相联系。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分量均达显著,基因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小麦的烘烤品质和蒸制品质受面粉中多种成分的影响,其中面筋的含量和质量最为重要。前人研究指出,沉淀值是面筋含量和质量的综合指标,它与加工品质的其它指标密切相关。在小麦育种的早期世代,可通过测定沉淀值来预测育种材料加工品质的优劣,这是一种快速而简便的间接品质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沉淀值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淀 值是评 价小麦品 质的主要 指标之 一。影响 小麦籽粒 沉淀值 含量的客 观因素主 要有品种、地 理环境 、土壤肥力 、栽培管 理等。杂 种后代沉 淀值的 平均值 在低 值亲 本附 近徘 徊,回 交以 1~2 次为宜 。定向选 择有利于 沉淀值 的提高和 农艺性状 的协调 。  相似文献   

5.
小麦种质资源沉淀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测定了中国15个地区的11286份不同类型的普通小麦种质材料的沉淀值(小麦面筋强度和食品加工品质的一种重要标志)。发现来自不同地区小麦样本的沉淀位有自南向北和自平原到高原逐渐增高的趋势。就不同类型材料而言,我国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的平均测定值无明显差异,但其变异系数依次增大,说明国外品种作为优质源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措施对于小麦面粉SDS沉淀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1989-1991年试验研究,分析了春小麦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措施诸因素对于SDS沉淀值的影响。按模糊聚类法,依SDS值及其变异程度将宁夏主要小麦品种分为三类。SDS沉淀值的遗传性较稳定,栽培技术笃之影响程度较小。在小麦育种上,可将之作为重要选择目标之一;在高产优质栽培上,可通过选择适宜品种和技术措施提高SDS沉淀值,从而提高小麦面粉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7.
8.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SDS沉淀值的变异与遗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麦品种高原602和甘81529幼穗来源的体细胞无性系R2代1041个单株和R3代117个单株及相应对照SDS沉淀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在63个R2株系中,44个株系的SDS沉淀值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率达69.8%,并获得了27个高SDS沉淀会值株系;从R2高SDS沉淀值单株形成的39个R3株系中,获得SDS沉淀值显著高于对照的株系26个,显示出高SDS沉淀值变异是可以遗传的。SDS沉淀值提高的绝大  相似文献   

9.
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蛋白质品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2004—2011年来中国主产区小麦蛋白质品质检测数据,探讨小麦蛋白质品质年度和地区间变化规律。【方法】对2004—2011年分别来自冀、鲁、豫、苏、皖5个小麦主产省的4 235份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变化不大,沉淀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小麦内在品质变差;不同主产省之间小麦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呈明显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趋势。【结论】近年来片面追求高产已影响了中国小麦的整体品质,致使强筋麦产区小麦面筋强度降低、弱筋麦产区小麦面筋增加。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沉淀值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冬小麦杂种F120个组合及其9个亲本沉淀值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20个组合中呈正向部分显性和负向部分显性的组合各有8个,无显性的有4个,无正向、负向完全显性和超亲优势的组合;沉淀值的平均杂种优势较小,但组合间杂种优势具有显著的差异,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沉淀值的遗传中都比较重要,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双亲一般配合力平均值与中亲值及F1表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双亲的平均表现可大体预测杂种群体的沉淀值;PlainsmanV自身表现好、配合力又高,是个理想的品质亲本.  相似文献   

11.
 应用SDS电泳对云南省12个地州35个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并测定其微量SDS沉淀值,在所有材料中发现4种带型,其亚基组成缺少与烘烤品质正相关的3+9亚基;1亚基的频率比华北地区品种低,但7亚基远远较高;所有的品种沉淀值偏低,建议在品质改良中应注意引入具有3+9亚基和沉淀值高的品种作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2.
麦谷蛋白是小麦贮藏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决定面团的强度和面包的烘烤品质。在阐明多种小麦谷蛋白研究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在原料、仪器、成本和结果准确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内容对根据实际实验条件和工作需要,选择适当麦谷蛋白研究的方法提供信息,推动中国小麦品质育种及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覆膜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小麦品种覆膜后,籽粒容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蛋白质含量比同期晚播提高 1.8%,与正常播种差异不显著。与正常露地播种比,覆膜对不同品种的于、湿面筋和沉淀值没有影响,但品种间的容重、于面筋、湿面筋和沉淀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沉淀值基因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两个冬小麦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B_1和B_2六个基本世代进行冬小麦沉淀值基因效应分析.两组合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6244和o.5739,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沉淀值的遗传较复杂,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作用方式有加性、显性和双基因交互作用,三基因互作以及类似的复杂因素对世代平均数间的差异没有显著影响.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上位性效应对沉淀值的遗传都有重要作用;上位性属重叠型.  相似文献   

15.
沉淀值是评价小麦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成为小麦育种工作者重视和经常应用的一个品质指标。以育种实践及前人发表的论著为基础,从沉淀值测定方法,沉淀值与小麦的品质性状、品质改良和环境营养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探讨沉淀值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作用,以期为亲本选配、后代选择处理、品质鉴定等提供参考。沉淀值与其他小麦品质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小麦品质的指标之一;沉淀值常用测定方法包括Zeleny法和SDS法,后者又分为常量测定和微量测定,其中微量SDS测定更适合小麦育种过程中的后代品质分析。沉淀值遗传力大,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影响,育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肥力水平,以更好地反映基因型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6.
全粉SDS沉淀值评价小麦育种高代材料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个小麦高代育种材料的全粉SDS沉淀值及其与面团揉混特性参数和Zeleny沉淀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DS沉淀值与形成时间和峰值宽度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46,与衰落角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SDS沉淀值与Zeleny沉淀值为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7。这说明全粉SDS沉淀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面团的耐揉性和弹性,且与Zeleny沉淀值反映的蛋白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因此,全粉SDS沉淀值可以作为面粉品质快速评价的指标,特别是在种子量较少的小麦育种筛选世代。  相似文献   

17.
利用35个美国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品种组合的 F_1及其亲本,和2个组合的 F_2群体,研究了普通小麦一些籽粒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结果表明:(1)F_1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与其双亲相应性状的中亲值和低亲值均呈显著正相关;F_1的 SDS 沉淀值与双亲该性状的中亲值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高亲值和低亲值无显著相关;(2)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性状呈显著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单株蛋白质产量与产量性状呈显著的正相关,SDS 沉淀值与产量性状,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湿、干面筋含量相关不显著。SDS 沉淀值及单粒蛋白质重量可作为杂种后代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8.
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沉淀值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DS-PAGE分析了2个杂交组合F3株系和国内14个普通小麦品种的HMW谷蛋白亚基组成、亚基对SDS沉淀值的效应、Glu-1品质评分与SDS沉淀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亚基对SDS沉淀值的贡献不同。其中,亚基5+10优于2+12或4+12;1和2,7+8和7+9的作用相近。Glu-1品质评分与SDS沉淀值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15个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F1及其相应的6个亲本为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蛋白质、沉淀值和株高、株穗数、千粒重等10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沉淀值、穗粒数、孕小穗、株高、千粒重、穗长8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非加性效应的作用较小。株穗数和株粒重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并根据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对参试亲本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丹宁酸絮凝法浓缩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絮凝剂(丹宁酸)的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等条件对纤维素酶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絮凝剂沉淀纤维素酶的最适条件为 :絮凝剂的浓度4.0mg·g-1,离子强度1.0~20.0mg·g-1 的氯化钠 ,酶液的pH值为5.0~6.0时效果最好。沉淀物用的20mg·g-1 PVP(聚乙烯氮戊环酮)溶解 ,在浓缩5倍的条件下 ,滤纸酶产率达到74.0% ,酶的纯化倍数提高5.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