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对堇叶碎米荠的食用历史文献考证、食用安全性的人群调查和堇叶碎米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探究堇叶碎米荠的食用安全性,为堇叶碎米荠食品原料的开发奠定研究基础。结果显示:碎米荠的食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食用人群调查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每天食用200~300 g鲜菜以后,短期和长期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堇叶碎米荠粉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显示,LD_(50)10 001.52 mg/kg,为实际无毒物质。该研究结果说明堇叶碎米荠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2.
彭诚  丁莉  罗红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60-1861
研究了堇叶碎米荠不同生长期营养成分、含硒量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6.31 mg/g、0.57%1、3.42 mg/100 g,硒的含量为200.34μg/g。堇叶碎米荠各营养成分和含硒量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苔期达到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在苔期—花期最高;含硒量的变化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苔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 O.E.Schulz)作为研究材料,以氯化镉(CdCl2)的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L)处理50 d苗龄的堇叶碎米荠,测定其株高、鲜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当镉盐浓度高于50 mg/L时,镉对堇叶碎米荠的株高和鲜重都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随着镉盐浓度的升高,堇叶碎米荠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和叶绿素a/b下降;随着镉盐浓度的升高,堇叶碎米荠叶片和根系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镉盐浓度为150 mg/L时,各保护酶的活性达到最大。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为资源植物,可作为土壤和水体镉污染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4.
异堇叶碎米荠在食用、环境治理、保健药用等相关领域都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了不同镉处理对异堇叶碎米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镉促进异堇叶碎米荠的生长,高浓度的镉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5.
堇叶碎米荠在恩施渔塘坝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诚  丁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12-1412,1431
以恩施渔塘坝堇叶碎米荠的株高和鲜重为基础材料,分析了堇叶碎米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堇叶碎米荠的鲜重、株高差异显著,湿地最适合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堇叶碎米荠,壶瓶碎米荠,恩施碎米荠,大叶碎米荠,华中碎米荠五个种的开发利用现状,建议加大碎米荠属资源的研究深度和市场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省恩施渔塘坝地区碎米荠的形态特征与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恩施渔塘坝地区碎米荠存在居群间分化,属堇叶碎米荠;其染色体核型为2n=18=14m+2 sm+2 st,染色体类型为3B。  相似文献   

8.
彭诚  丁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31-2631,2637
研究了10、15、20、25、30、35℃6个温度下堇叶碎米荠生理参数变化。结果表明: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大致呈V型,20℃时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M型,20℃时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W型。表明堇叶碎米荠最适生长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恩施碎米荠营养成分水平,采用我国现行标准对碎米荠的茎、叶子、种子、种荚中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种类及其氨基酸含量、硒含量以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子蛋白质含量高达17.8 g/100g、硒含量高达388.38mg/kg,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恩施碎米荠具备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具有极高的应用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海拔大叶碎米荠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B6(吡多醇)和维生素B5(烟酸)的含量。色谱在HypersilC-8柱(5μm,4.0mm×250mm)上进行,以流动相A(1%乙酸含0.5%三乙胺,pH=4.5)与B(A-甲醇,50∶50)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75nm,室温。样品其回收率为98%~105.5%(RSD1%~5%)。不同海拔的维生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烟酸在1500m时含量最高;而维生素C与吡多醇在2100m时含量最高。人工种植的大叶碎米荠与普通蔬菜(土豆、西红柿)相比,富含吡多醇和烟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梵净山野生榛子的主要营养及功效成分,揭示梵净山野生榛子的营养价值,为梵净山野生榛子的食用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相关方法,测定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淀粉、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等成分含量。[结果]梵净山野生榛子脂肪含量较高,达57.40%;蛋白质含量次之,为21.50%;碳水化合物含量12.90%;4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占脂肪酸总量的75.80%;8种元素中常量元素钾的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以锰的含量最高;维生素中B族维生素较丰富,VE含量最高为163 mg/k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4.49%,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0.32,低于FAO/WHO提出的参考值;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9种药用氨基酸合计16.22%,占氨基酸总量的74.68%;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占呈味氨基酸的62.06%,鲜味氨基酸中Glu的RCT值为1200,对风味的贡献度最大。[结论]梵净山野生榛子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优质的功能性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区碎米荠nrDNA ITS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堇叶碎米荠、壶瓶碎米荠与恩施碎米荠存在命名混乱的现象,从植株外部形态来看难以区分。为研究其亲缘关系,分别从4个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不同的居群,进行核糖体基因(nr 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较分析,并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所有4份材料ITS序列全长均为709 bp,其中来自宜昌长阳和五峰的材料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与来自恩施和壶瓶的序列相比,分别有两个碱基位点不同,4个群体的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可以聚为一支,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很近,为0~0.003,这种差异未超过一个种范围内的变异,初步证明4个不同产地的碎米荠为同一个种,归为堇叶碎米荠。  相似文献   

13.
超积累植物壶瓶碎米荠的镉富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人工栽培试验,研究了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植株的镉含量。在自然条件下,壶瓶碎米荠植株平均镉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地上部镉含量变化范围为189~3 800 mg/kg,地上部与地下部镉含量的比值为1.13,变化范围为0.83~1.42;富集系数的平均值为209.10,变化范围为42.28~913.50。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壶瓶碎米荠地上部镉含量随土壤中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中镉含量超过50.00mg/kg,生物产量开始降低。在相同的土壤条件下,大棚栽培条件下壶瓶碎米荠植株富集镉能力和生物产量均好于露天栽培条件。表明,壶瓶碎米荠是一种生物产量高、富集镉能力强的超积累新材料,在土壤镉污染修复方面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弯曲碎米荠的耐硒能力,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硒营养液对弯曲碎米荠进行培养,测定可溶性多糖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量、游离氨基酸相对含量以及硒含量。结果表明,10μg/m L硒处理弯曲碎米荠时可溶性多糖相对含量达到8 131.33 mg/g,游离氨基酸相对含量达到最高值,为28.15 mg/g;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升高相应地增加;不同硒浓度处理弯曲碎米荠,其叶片中的硒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硒浓度处理弯曲碎米荠植株,当硒浓度为14μg/m L时,弯曲碎米荠根中硒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1 465.61μg/g;硒积累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弯曲碎米荠叶片和根中硒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也相应地增加,且在84~96 h的积累速率最大,分别为9.30、7.62μg/(g·h)。  相似文献   

15.
堇叶碎米荠硒蛋白的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富硒植物堇叶碎米荠硒蛋白的生理活性,为富硒植物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从湖北恩施富硒植物堇叶碎米荠叶片中提取的硒蛋白作为硒来源,设置硒质量浓度分别为2.25,4.45,8.90,17.79μg/mL的硒蛋白液灌胃饲喂小鼠4周,研究不同的硒蛋白溶液对小鼠体质量、血硒水平、血液和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蛋白液的硒质量浓度为8.90μg/mL时,小鼠体质量增加最多;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鼠血硒水平随硒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硒质量浓度为4.45~17.79μg/mL的硒蛋白液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液及肝组织的T-AOC、SOD活性和GSH-Px活力,抑制MDA的生成,但硒质量浓度为8.90~17.79μg/mL时,促进效应减缓。【结论】堇叶碎米荠硒蛋白可以促进小鼠的生长及抗氧化能力,最适硒质量浓度为8.90μg/mL。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硒对富硒植物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探讨了水培营养液中不同亚硒酸钠质量浓度对恩施碎米荠(Cardamine enshiensis T.Y.Xiang&Y.Y.Wu)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VC)以及叶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硒的质量浓度在30~90 mg/L时,可以促进恩施碎米荠叶片叶绿素b的合成;而且叶片中GSH和VC的含量有显著增加,并在45 mg/L时达到最大值;在30~60 mg/L时,叶片中的MDA生成显著减少。可见,适量的硒可以提高恩施碎米荠叶片的光合效率,促进抗氧化物的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硒对富硒植物恩施碎米荠化学成分的影响,考察了在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15、30、45、60、75、90mg/L7个浓度的亚硒酸钠1个月后,恩施碎米荠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0、30、60mg/L处理组进行了总氨基酸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15~75mg/L的硒可以促进恩施碎米荠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30mg/L时蛋白质含量最高;30~90mg/L的硒可以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60mg/L是最适浓度;15~75mg/L硒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在90mg/L硒处理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回升;30和60mg/L的硒处理可以提高总氨基酸的含量,但必需氨基酸的百分比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综合评价小米加工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以冀谷19脱去谷壳后的糙米进一步加工成精米过程中得到的米糠和碎米的混合物为试验材料,对其基本营养成分、部分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小米加工副产物富含蛋白质(16.20%)、脂肪(14.90%)、粗纤维(26.8l%)和碳水化合物(30.83%),是制备小米油、米糠蛋白和膳食纤维的优质原料;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β-胡萝卜素(0.248 mg/kg)、维生素B_1(14.0 mg/kg)、维生素B_2(0.9 mg/kg)、维生素E(19.0 mg/kg),是制备天然维生素的良好原料;富含多种矿物质,Ca、Mg、Fe、Zn、Se含量分别为771.8、4 800、202.4、48.0和0.020 mg/kg,是补充机体矿物质元素的安全材料;检测到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为14.47%,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含量5.70%、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8.77%,EAA/TAA=0.39,EAA/NEAA=0.65,必需氨基酸组成贴近于FAO/WHO标准模式,小米加工副产物中的蛋白质接近于理想蛋白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梵净山野生百合各营养成分含量,为开发利用梵净山野生百合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按照国家标准食品理化分析方法对梵净山野生百合成熟鳞茎的多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百合中水分含量为66.9%,灰分含量为6.3g/kg,蛋白质含量为26.63g/kg,粗脂肪含量为5g/kg,粗纤维含量为7g/kg,维生素C含量为0.3g/kg。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为:钙156.3mg/kg,钾2 653.5mg/kg,镁62.3 mg/kg,铁21.4 mg/kg,锌172 mg/kg,铜5.0 mg/kg,锰14.8mg/kg,硒0.05mg/kg。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结论:梵净山野生百合鳞茎富含各类营养元素,其锌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蔬菜,属营养全面且富含锌元素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HPLC分析技术对粉花绣线菊卵圆叶变种引种驯化前后绣线菊生物碱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粉花绣线菊卵圆叶变种引种前后绣线菊生物碱A/B含量均值分别为2.0963 mg/g和2.3267mg/g;绣线菊生物碱C/D含量分别为0.4551 mg/g和0.8699 mg/g;绣线菊生物碱A/B或C/D含量在引种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经纬度、海拔、年均温等生境差异对粉花绣线菊ATISINE型二萜生物碱代谢未构成实质性影响,以二萜生物碱为目标产物的粉花绣线菊野生变家种在相当的区域范围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