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番鸭及其杂交鸭屠宰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番鸭及其与家鸭的杂交后代 (半番鸭 )为试验素材 ,测定鸭的部分屠宰性状和肝脏、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结果 :番樱杂交鸭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和肝脏重均高于其亲本番鸭及其它组合的杂交鸭 ,其腹脂率低于番鸭和番金杂交鸭 ,番樱杂交鸭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高于番鸭和其它杂交组合 ,表明利用樱桃谷肉鸭作母本生产的半番鸭 ,其屠宰性能和肉质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番鸭及其与家鸭的杂交后代(半番鸭)为试验素材,测定鸭的部分屠宰性状和肝脏、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结果:番樱杂交鸭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和肝脏重均高于其亲本番鸭及其它组合的杂交鸭,其腹脂率低于番鸭和番金杂交鸭,番樱杂交鸭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高于番鸭和其它杂交组合,表明利用樱桃谷肉鸭作母本生产的半番鸭,其屠宰性能和肉质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番鸭及半番鸭肉用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以番鸭及其与家鸭的杂交后代(半番鸭)为试验素材,测定鸭的部分屠宰性状和肝脏、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结果番樱杂交鸭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肝脏重、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亲本番鸭及其它组合的杂交鸭,腹脂率低于番鸭和番金杂交鸭,表明利用樱桃谷肉鸭作母本生产的半番鸭,其屠宰性能和肉质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法国番鸭为父本 ,分别以樱桃谷鸭、金定鸭及樱桃谷鸭与金定鸭杂交后代为母本 ,组成 3个杂交组合。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生产半番鸭 ,比较各杂交组合半番鸭屠宰性能、胸腿肌和肝脏营养成分。发现 1 0周龄番樱金半番鸭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最高 ,番金半番鸭其次 ,番樱半番鸭最低  相似文献   

5.
骡鸭生产性能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鸭、樱桃谷鸭、金定鸭三个品种为素材进行杂交 ,生产出三个杂交组合的骡鸭分别称为番樱骡鸭、番金骡鸭、番樱金骡鸭。对生产性能进行观察 ,提出以下结果 :番樱骡鸭的生长速度快于番樱金骡鸭 ,极显著快于番金骡鸭 (P <0 0 1)。番樱金骡鸭的生长速度极显著快于番金骡鸭 (P <0 0 1)。番樱金骡鸭的屠宰性能好于番金骡鸭 ,显著好于番樱骡鸭 (P <0 0 5 )。番金骡鸭的屠宰性能好于番樱骡鸭。番樱骡鸭胸肌率最高为 15 6 1% ,高于番樱金骡鸭 ,极显著高于番金骡鸭 (P <0 0 1)。番金骡鸭腿肌率为 6 5 9%高于番樱金骡鸭高于番樱骡鸭。番樱骡鸭为肥肝生产的最佳骡鸭杂交组合。胸肌中水分含量以番樱为最高。腿肌中脂肪含量番金骡鸭最高。胸肌中蛋白质含量番金鸭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杂交组合半番鸭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法国番鸭为父本 ,分别以樱桃谷鸭、金定鸭及樱桃谷鸭与金定鸭杂交后代为母本 ,组成 3个杂交组合。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生产半番鸭 ,观测各杂交组合半番鸭的生长速度、生活力、产肉效率和经济效益。发现番樱半番鸭 1 0周龄体重、料肉比、产肉效率、经济效益等指标明显优于其他 2个组合 ,番樱金半番鸭其次 ,番金半番鸭最差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出适合北方寒区的白羽半番鸭组合,试验采用番鸭、北京鸭分别做父本,与本地白色家鸭杂交生产番本组合二元白羽半番鸭(番鸭♂×本地白家鸭♀)和番北本组合三元白羽半番鸭[北京鸭♂×本地白家鸭♀)♀×番鸭♂],比较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结果表明:番北本组合半番鸭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及腹脂肪率均与番本组合相比差异显著(P0.05),胸肌率、腿肌率及瘦肉率与番本组合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番北本组合半番鸭在9周龄屠宰比较适宜。番北本组合半番鸭胸肌、腿肌的肉质性状(p H值、滴水损失、熟肉率)及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及粗脂肪含量)与番本组合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有增加的趋势,且腿肌好于胸肌。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北方寒区不同类型半番鸭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试验分别采用番鸭、北京鸭与本地白色家鸭杂交,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生产不同杂交组合半番鸭,记录0~70日龄半番鸭的体重、采食量及死亡数;于试验第28,56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测定免疫器官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北本杂交组合半番鸭[即(北京鸭♂×本地白家鸭♀)♀×番鸭♂]70日龄体重为3 515.8 g,35~70日龄日增重显著高于番本组合(即番鸭♂×本地白家鸭♀)(P0.05),43~70日龄料重比显著低于番本组合半番鸭(P0.05);且番北本组合半番鸭56日龄日增重最大(为63.01 g),料重比最低(为2.31),最适宜屠宰;但2个杂交组合半番鸭的死亡率和免疫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北方寒区不同类型白羽半番鸭的肝用性能,试验对10周龄番北本半番鸭[(北京鸭♂×本地白家鸭♀)♀×番鸭♂]和番本半番鸭(番鸭♂×本地白家鸭♀)进行强制填饲,屠宰后测定其肝用性能及肝脏营养成分,同时与非填饲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番北本半番鸭和番本半番鸭肥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番北本半番鸭肥肝重和肝体比显著高于番本半番鸭(P0.05);与对照组相比,番北本半番鸭和番本半番鸭肥肝中的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磷脂和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番北本半番鸭与番本半番鸭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番北本半番鸭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番北本半番鸭和番本半番鸭肥肝中的总脂、三酰甘油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番北本半番鸭与番本半番鸭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番北本半番鸭的总脂、三酰甘油含量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白羽番鸭的生产性能,采用白羽番鸭与吉林本地白色家鸭杂交生产白羽半番鸭的方法,选择1日龄健康半番鸭雏150只分成3组,每组50只,试验Ⅰ组为半番鸭公雏、试验Ⅱ组为半番鸭母雏、试验Ⅲ组为番鸭雏(公母各半),测定其肉用性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番鸭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均显著高于番鸭(P0.05),半番鸭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高于番鸭,但差异不显著(P0.05),白羽半番鸭皮脂重和腹脂重显著高于番鸭(P0.05),半番母鸭皮脂率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番鸭(P0.01);同时比较半番鸭公母鸭的肉用性能指标,半番鸭各项体重指标均显著高于番鸭(P0.05),半番鸭的各项屠宰指标高于番鸭,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取健康的金定鸭、樱桃谷鸭、苏牧麻鸭(樱桃谷鸭♂×金定鸭♀)、番鸭、半番鸭(番鸭♂×金定鸭♀,金番鸭;番鸭♂×樱桃谷鸭♀;樱番鸭;番鸭♂×苏牧麻鸭♀,苏番鸭)各60只,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70A型)及试剂盒对10周龄鸭的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IgA,IgM,IgG和AI抗体HI效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指标大致表现为家鸭高于番鸭,番鸭高于半番鸭,金定鸭白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金定鸭和樱桃谷鸭的球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金定鸭总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与樱桃谷鸭差异不显著(P〉0.05),樱番鸭3项指标均表现最低;对血清Ig水平而言,樱桃谷鸭IgA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樱桃谷鸭IgM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与金定鸭差异不显著(P〉0.05),金定鸭IgG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樱桃谷鸭与苏牧麻鸭差异不显著(P〉0.05),金番鸭均表现最低;AI抗体HI效价金定鸭表现最高,苏番鸭和金番鸭表现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AI抗体HI效价与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和IgG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与kA、IgM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鸭免疫指标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家禽的疾病预防以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株番鸭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QY株)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清远地区临床病变为发病鸭软脚,肝、脾肿大,有点/块状出血、坏死,其他各脏器不同程度出血的病死雏番鸭肝、脾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形态观察、核酸图谱鉴定、RT-PCR扩增、基因序列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为一株不同于以往番鸭呼肠孤病毒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并命名为DRV-QY株.  相似文献   

13.
鸭肝炎病毒诱导雏鸭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鸭肝炎病毒(DHV)病毒株背部皮下接种7日龄健康雏鸭,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DHV能引起试验鸭淋巴细胞明显凋亡,维持时间较短,在36h达到高峰。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免疫抑制相关。除淋巴细胞外,肝、肾、脑等器官的细胞凋亡不明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3个品种鸭的屠宰性能及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番鸭、樱桃谷鸭、高邮鸭饲养到70日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同时取胸肉和腿肉测定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樱桃谷鸭早期生长速度最快;番鸭是3个鸭品种中肉用性能最好的优质肉鸭,樱桃谷鸭的腿肉比例偏小,高邮鸭的胸、腿肌率均未达到优质肉鸭的要求。番鸭鸭肉中水分含量较高,樱桃谷鸭与高邮鸭鸭肉中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鸭副粘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鸭副粘病毒致病机理及病理组织变化。本研究将20日龄非免疫健康建湖麻鸭60羽,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鸭皮下接种1:5稀释的鸭副粘病毒WF00D株SPF鸡胚绒尿液0.5mL/羽,对照组鸭皮下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并分别置于25℃隔离环境下饲养与观察。于接种后第4d、8d、12d、16d和第20d,两组均随机取4羽鸭进行剖检,观察各器官的大体病变,同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鸭除个体发育呈明显差异外,内脏器官在观察期间均有较轻微的炎性水肿或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器官充血或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颗粒变性;超微病理学变化主要为细胞器变性,胞浆局灶性坏死、线粒体空泡化、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研究表明其病理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研究为鸭副粘病毒流行规律的探究及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 Ladder检测表明,接毒组细胞具有分子量分别为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凋亡梯带电泳图谱特征;电镜观察发现,接毒组细胞具有染色质浓缩、边移,胞浆严重空泡化,细胞核严重变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具有显著的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和斑点杂交试验分别对46例鸭血清样品中的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DHBsAg)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进行平行检测,并根据夹心ELISA测定的P/N值和斑点杂交试验的反应斑点进行薄层扫描所测定的峰面积值,比较了19例带毒鸭血清中DHBsAg和DHBVD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试验的结果判定具有高度一致性。DHBsAg与DHBVDNA在带毒鸭血清中呈并存关系,但其含量相关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V-CHv吸附到DEF细胞上以后通过囊膜和细胞膜间发生融合的方式侵入宿主细胞;病毒在细胞核内完成病毒核酸的生成、核酸与衣壳的装配;病毒核衣壳通过核膜-内质网膜系统从细胞核转运到内质网池中并在内质网池中得到皮层结构;获得了皮层的DEV-CHv核衣壳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空泡内得到囊膜结构后成为成熟病毒;细胞空泡内的成熟DEV-CHv可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被释放到细胞外,或在空泡破裂时被释放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