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切花品种‘热情’和盆花品种‘大哥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及浓度对红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倍浓度的配方Q可较全面地提高2个品种红掌的叶面积、株高、花葶长度、佛焰苞面积,使佛焰苞颜色鲜红,显著提升可溶性糖含量;1.3倍浓度的配方Q对佛焰苞观赏品质有显著改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南地区露地栽培红掌易发生季节性“绿耳”的现象,研究儋州地区露天遮阳大棚内切花红掌从6月份到12月份佛焰苞颜色、色素、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讨温度和矿质元素积累与佛焰苞“绿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儋州地区从10月份开始佛焰苞显著出现“绿耳”,到12月份颜色恢复。佛焰苞中花青素苷含量从7月份开始降低,10月份以后受较低日温影响而升高;8月份以后叶绿素积累量增加,11月份开始降低。佛焰苞中氮元素在8月份以后积累较多,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而钾元素含量从10月份开始升高,有利于花青素苷的积累。基于此,从7月份开始通过设施降低温度,减少氮和磷肥用量,增加钾、钙元素的施用量有利于抑制红掌生产中“绿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红掌杂交后代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红掌盆花品种‘粉冠军’‘紫公主’‘骄阳’分别与红掌切花品种‘卫城’‘欢呼’‘热情’配成了3组杂交组合,对F1代的株高、佛焰苞长、肉穗花序长等15个重要观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代平均株高、佛焰苞长、佛焰苞宽、左耳心距、右耳心距、肉穗花序长、肉穗花序粗(顶端、中部和底部)、花梗长、花梗粗、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长、叶片宽杂种优势指数分别为:139.35%、99.65%、107.05%、85.84%、97.55%、103.31%、104.15%、106.28%、107.63%、116.36%、110.36%、142.46%、109.76%、117.90%和128.10%,且有大量超亲个体出现,F1代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偏切花遗传,杂种优势明显,但不同组合杂种优势略有不同;聚类分析将15个数量性状聚类分析为4大类:1)佛焰苞类,2)肉穗花序类,3)花梗和叶柄类,4)叶片类。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类组内性状相关性极显著,不同类组性状间相关性减弱或不相关。综上表明:红掌杂交F1代各表型性状分离广泛,具有丰富变异性,可根据育种目标对所需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有效地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成熟度‘贵妃’枇杷果实色泽与糖酸含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色差计测量不同成熟度‘贵妃’枇杷果实的色泽,并分析其与果实糖、酸含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枇杷果实色差参数L*、H°值随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a*值则相反,成熟度间的b*、C*值差异不显著。不同成熟度果实的糖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中7成熟至9成熟期间是变化最明显时期。相关分析表明:色差参数L*、a*、H°值均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认为色差参数L*、a*、H°值可作为枇杷成熟度判定指标,果实完全成熟时‘贵妃’枇杷果皮色差参数L*、a*和H°值分别达到63.00、11.00和74.00,为枇杷果实采收期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肉蜜柚’果实汁胞粒化与不同组分POD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红肉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cv.Hongrou miyou]果实汁胞粒化过程中不同结合态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以及赤霉素处理对此的影响。以赤霉素处理和未经赤霉素处理的‘红肉蜜柚’果实的近中柱和远中柱汁胞为材料,统计粒化指数后,进行POD提取体系筛选与酶活测定。发现‘红肉蜜柚’果实汁胞粒化指数逐渐上升,有无赤霉素处理无明显变化;可溶性POD最佳提取体系为pH8.0,0.1 mol/L Tris-HCl的缓冲液;离子结合POD的为含0.1%Triton和1 mol/L Na Cl的pH8.0,0.1 mol/L Tris-HCl缓冲液;未检测到共价结合POD活性。此外,可溶性、离子结合POD活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无论是否经赤霉素处理,近中柱与远中柱汁胞的可溶性POD活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离子结合P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论近中柱或远中柱,有无赤霉素处理的可溶性POD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离子结合POD活性仅在远中柱汁胞中有极显著差异(p0.01)。所以,可溶性POD可能与汁胞粒化关系密切,而离子结合、共价结合POD和赤霉素对汁胞粒化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晋薯16号’为试验材料,以节间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种质资源缓慢生长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以MS+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蔗糖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蔗糖浓度为90 g/L;以MS+蔗糖30 g/L+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多效唑(PP33)3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在低温4℃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0.5 mg/L。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其生长情况与正常继代苗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晋薯16号’为试验材料,以节间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种质资源缓慢生长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以MS+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蔗糖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蔗糖浓度为90 g/L;以MS+蔗糖30 g/L+IAA 0.5 mg/L+KT 0.1 mg/L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多效唑(PP33)3浓度进行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在常温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1.0 mg/L,在低温4℃条件下最佳PP333浓度为0.5 mg/L。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其生长情况与正常继代苗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旱稻 297 和水稻越富幼苗为材料,在 20% PEG 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处理对叶片水分状况、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及内源激素(ABA、IAA 和GA3)含量的影响。干旱胁迫下,冠菌素处理可以维持旱稻 297(0.01 μmol/L)和越富(0.1 μmol/L)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促进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质膜透性,维持细胞质膜的完整性;同时,冠菌素(0.01 和0.1 μmol/L)处理明显促进旱稻 297 和越富幼苗叶片中ABA的积累,并改变了 IAA 和GA3 的浓度及比例。冠菌素处理能改善旱稻和水稻幼苗耐干旱胁迫的能力,最适浓度分别为0.01 μmol/L和0.1 μmol/L。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对采后西番莲果实耐贮性和贮藏品质的影响,选取采后‘福建百香果1号’西番莲果实,用稀释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的卡多赞(壳聚糖)溶液浸泡5 min,以用蒸馏水浸泡5 min为对照,果实浸泡后取出晾干,之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每袋装果10个),置于28℃和相对湿度80%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每隔3 d取样,用于测定西番莲果实的耐贮性和贮藏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西番莲果实相比,壳聚糖处理能有效降低采后西番莲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果皮细胞膜透性的上升,降低果实失重率,保持较高的果实商品率;此外,壳聚糖处理能保持较高的外果皮L *a *b *值及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维持较高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蔗糖、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因此,壳聚糖处理能增强采后西番莲果实的耐贮性和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其中,以稀释200倍的卡多赞溶液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可作为提高西番莲果实采后耐贮性、延长其保鲜期的适宜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陈红  裴孝伯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7):1359-1364
为探讨盐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处理对黄瓜幼苗耐盐性的影响,以“津春四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培养条件下,采用基质培育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 mg/L)外源亚精胺对20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的黄瓜幼苗各项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蔗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经外源Spd预处理的黄瓜幼苗各项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100 mg/L的Spd处理可显著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最大降幅可达47.4%;100 mg/L Spd处理浓度可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相对电导率;较高浓度的Spd处理,可显著提高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而较低浓度的Spd处理,可提高幼苗蔗糖含量.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盐胁迫下Spd处理可显著缓解黄瓜幼苗的盐害,提高幼苗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多重PCR技术鉴定的番木瓜实生苗两性株茎尖作为外植体,建立和优化了一套组培苗繁殖体系,解决了成龄侧芽来源的无根苗催根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以‘蔬罗’‘蜜红’番木瓜品种的实生苗,通过多重PCR鉴定出两性株,将其茎尖培养于MS+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 30 g/L+琼脂 6 g/L(pH 5.8)上,在28 ℃、2000 lx条件培养30 d后,继代于MS+BA 0.5 mg/L+KT 0.2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pH 5.8)上,在28 ℃、2000 lx条件下培养30 d形成较为强壮的无根苗,接种于1/2MS+IBA 0.75 mg/L+NAA 0.05 mg/L+KT 0.01 mg/L+蔗糖30 g/L+琼脂 6g/L(pH 5.8)上进行催根,在28 ℃、1500 lx条件下培养20 d后,用不同浓度营养生根水和不同处理时间对‘蔬罗’‘蜜红’无根苗进行移栽试验,以确定最佳催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多重PCR技术鉴定性别的准确率达98%以上,‘蔬罗’在50 mg/L营养生根水和8 h处理条件下获得催根率为81.1%、移栽成活率为91.1%。而‘蜜红’品种则催根率为60%、移栽成活率为86.7%。因此利用这一技术获得的结果相比成龄侧芽优势明显,可用于番木瓜种苗的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DA-6和DCPTA对菠萝果实品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巴厘’种菠萝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A-6和DCPTA对菠萝果实形态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 mg/L的DA-6增加果重12.42%和11.88%,10、50 mg/L的DCPTA增加果重7.49%和2.55%。不同处理均增加了果实纵径,提高了果形指数及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的含量,且降低了有机酸含量,从而改善了菠萝品质。其中,以10 mg/L的DA-6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巴厘’菠萝品种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IAA和L-色氨酸,探讨对菠萝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 IAA和200 mg/L L-色氨酸可增加果实纵径,提高单果重,并可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商品率。  相似文献   

14.
几种植物生长物质对毛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浓度分别为20,50mg/L的GA3,NAA,ABA,6-BA涂抹谢花40 d后的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幼果.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的相关品质.结果表明:(1)20mg/LAA能够显著提高毛叶枣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有机酸的含量,但对单果重没有影响;20mg/L 6-BA也能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含量,但降低了单果重、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20 mg/L ABA能促进果实增大,提高果实可溶性总糖和有机酸的含量;20 mg/L GA能增加有机酸的含量,但降低了含糖量、单果重及维生素C.(2)50 m/LNAA处理能提高果实所有品质的含量;50 mg/L ABA和6-BA都能提高含糖量及有机酸,但降低了单果重和维生素C含量;50mg/L GA能增加单果重、有机酸,但降低了含糖量和维生素C.综合结果表明,20mg/L浓度处理优于50 mg/L,而且NAA处理对提高毛叶枣果实品质效果比GA3,ABA,6-BA的好.  相似文献   

15.
三个亚麻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双亚5号”、“范妮”和“y5z-093”亚麻离体根尖染色体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盐酸解离时间及染色条件,观察分裂相的数目、染色体收缩程度、分散度以及着色特点。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方法为:0.002 mol/L 8-羟基喹啉室温下处理根尖3 h:1mol/L盐酸60℃下解离根尖10min: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2h后压片。此法所得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度较好,长度适中,着色深。这三种亚麻根尖染色体核型公式均为2n=28m+4sm,但核型类型有所差别,“范妮”的核型类型为“1B”,‘双亚5号’和‘y5z-093’核型类型均为“2B”。  相似文献   

16.
设置水培试验对‘16-17’(谷蛋白前体聚合物明显,含量高)和‘16-20’(谷蛋白前体聚合物不明显,含量低)分别进行CK(氮2800 μmol/L,硫80 μmol/L)、N(氮3640 μmol/L,硫80 μmol/L)、S(氮2800 μmol/L,硫260 μmol/L)、N+S(氮3640 μmol/L,硫260 μmol/L)处理,以此改变稻米品质和稻米贮藏蛋白质的组成与含量,从而对稻米蛋白质各组分及相关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N、S和N+S的不同处理下均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使‘16-20’的稻米粗蛋白百分含量分别增加2.35%、2.67%和2.73%;(2)在2个品种的各组分蛋白含量变化中,‘16-17’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百分含量在N、S和N+S下较对照分别增加了9.75%、4.21%和4.67%,3.92%、7.38%和12.92%。‘16-20’的谷蛋白百分含量在S和N+S处理下增加了17.72%和29.38%,醇溶蛋白百分含量在N+S下增加了3.73%,而球蛋白百分含量在N、S和N+S三个处理下降低了2.86%、3.78%和3.69%,清蛋白在N、S处理下显著降低;(3)谷蛋白的2个亚基的相对含量和57 kDa谷蛋白前体及57 kDa以上谷蛋白聚合体的积累在‘16-20’品种中明显增加。(4)稻米品质中,N、S配施对2个参试品种的碾磨品质性状的影响不明显,但有利于2个品种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改善,并使‘16-20’的营养品质显著增加,另外,‘16-20’的千粒重在S和N+S处理下显著增加。故不同N、S配施处理下,不同品种水稻贮藏蛋白质的组成和积累形态差异很大,并改变了含巯基蛋白质组分的积累量和积累形态。尤其是在富S条件下,蛋白质积累过程中形成较多的巯基及二硫键,并通过二硫键来改变含巯基的蛋白质亚基之间的聚合程度,形成不同分子量的谷蛋白聚合体,使蛋白质的积累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进而使稻米相关品质性状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发芽是造成马铃薯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设置80、100、120μL/L等3个浓度梯度的薄荷精油,以0μL/L(CK2)和2%氯苯胺灵(CK1)作为对照,研究了薄荷精油对‘云薯304’原原种贮藏中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薄荷精油(CK2)相比,添加薄荷精油使‘云薯304’原原种的发芽率和芽长显著降低,且薄荷精油浓度越高,发芽率和芽长值越低,说明薄荷精油对‘云薯304’原原种的抑芽效果还与薄荷精油浓度相关,浓度越大,抑芽效果越明显;高浓度(120μL/L)薄荷精油处理和2%CIPC(CK1)处理能够使‘云薯304’原原种在贮藏中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和较低的质量损失率,说明高浓度薄荷精油可以使‘云薯304’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8.
刘晓庆  王萍  詹延廷  王月  杨阳  李昊  董学会 《玉米科学》2019,27(1):54-61,68
以玉米自交系B73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外源乙烯之后对胚乳内淀粉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10展叶时期施用400 mg/L的乙烯利水溶液显著降低玉米百粒重和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处理组中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中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ZmSH2、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ZmSS1、蔗糖合成酶的基因ZmSH1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由此推测,外源乙烯通过调控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酶的活性影响玉米胚乳内淀粉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沙培试验,研究0(CK)、24、48、96、192 mg/L不同镁水平对‘新天玲’西瓜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色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水平影响‘新天玲’西瓜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各时期随着镁水平的升高,西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镁水平为48 mg/L时各物质含量达到同期的最大值、NR活性最强,为最适镁浓度;而缺镁、低镁、镁过量均会产生不利影响;膨瓜期是‘新天玲’西瓜受镁水平影响比较严重的时期,该期应特别注意镁肥用量,以减轻镁对西瓜叶片碳氮代谢指标的影响,从而促进西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外源氯化钙对低温胁迫下胡椒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胡椒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浓度氯化钙(7、14、21、28 mmol/L)处理,以去离子水为对照,低温胁迫4 d(10 ℃/5 ℃,12 h/12 h),恢复培养6 d(28 ℃/20 ℃,12 h/12 h),观察表型并测定各处理的光合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7 mmol/L氯化钙处理胡椒可以改善寒害表型,随氯化钙浓度升高寒害表型逐渐加重;外施7 mmol/L氯化钙能够显著改善胡椒的净光合速率,随氯化钙浓度升高,净光合速率越来越低,氯化钙浓度过高时(达到28 mmol/L)净光合速率低于CK;与CK相比,外施7 mmol/L氯化钙能够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浓度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越来越低,丙二醛含量越来越高。本研究结果为胡椒生产上抗寒技术指导和抗寒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