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用松木屑和真菌培养松材线虫,结果表明:无菌的松木屑不能生长和繁殖线虫,有菌的才能繁殖线虫,其效果随松木屑来源(松树品种)的不同而异,不同的真菌培养线虫的效果有较大差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sp.)、毛壳菌(Chaetomiumsp.)和镰刀菌(Fusariumsp.)的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和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sp.),可选用于培养松材线虫,在真菌菌落上,不同的接种虫量以及不同的温度对松材线虫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龙眼几种新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龙眼的6种新病害,分别是: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pauciseta(Sacc.)Y.X.Chen]引起的叶枯病,壳二孢(AscochytslonganC.F.ZhangetP.K.Chisp.now.)引起的叶斑病,拟茎点霉(Phomopsisguiyuan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灰色叶枯病,盘二孢(Marssoninaeuphoriae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褐斑病和两种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longanC.F.ZhangetP.K.Chi,sp.nov.)(Leptosphaeriaguiyuan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叶斑病,后5种菌为新种。新种有拉丁文描述,其模式标本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织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并根据培养特性、染色和厌氧反应,确定了香椿插穗腐烂病的病原细菌和欧氏杆菌属(Erwinia)和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的某此种;病原真菌有交链孢(Alternaria sp.)、镰刀菌(Fusarium sp.)、地霉(Geotrichum sp.)、假丝酵母(Candida sp.)和色串孢(Tourla sp.)。上述病菌均能引起香椿插穗腐烂,其中细菌占  相似文献   

4.
苹果树腐烂病侵染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苹果、梨、山楂、桃、杏、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产孢条件和数量、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大小进行比较,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交互接种试验表明,苹果壳囊孢(CytosporasP.)能够侵染苹果、梨、山楂、桃、杏、杨树枝条,接种发病率为5%~100%;梨壳囊孢(C.carphhosperma)、山楂壳囊孢(C.oxyacanthae)、核果壳羹孢(C.leucostoma)—桃和杏树的分离物均能够侵染苹果枝条,接种发病率为60%~100%;金黄壳囊孢(C.chrysoperma)虽然不能侵染苹果枝条,但是苹果壳囊孢(Cytosporasp.)能够侵染杨树枝条,接种发病率为100%。因此,6种树木上的腐烂病菌均可成为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5.
枣缩果病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越冬;分离菌中仍以壳霉菌(Coniothyrium 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 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分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常见栽培及野生药用植物上的球壳孢目真菌4属25种,其中包括新种1个:月见生壳针孢(Septoriaoenothericolasp.nov.);中国新记录种3个;柴胡壳二孢AscochytabupleuriThüm,苘麻拟茎点霉PhomopsisabutilonisSacc.,苍术叶点霉phylostictaatractyli(Sic.)Koval。每个种引证了主要文献、标本、寄主及产地,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形态描述。所有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SAU)。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育后期谷粒真菌区系霉变损失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成都和重庆两地区,定点定期对水稻生育后期稻谷上的真菌进行分离,获得若干菌株,分属于18个属,其中镰孢霉属(Fursariumspp.)、青霉属(Penicilumspp.)、喙枝霉属(Rhinocldiclaspp.)、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spp.)、黑孢霉属(Nigrosporaspp.)中的真菌为优势菌种,喙枝霉菌、棘壳孢霉菌(Pyrenochaetaspp.)、头孢霉菌(Cephalosporiumspp.)等水稻谷粒腐生菌尚未见报道。系统调查研究表明,同一地区水稻品种间,真菌群落的分布没有差异,但在不同的地区,水稻品种间的真菌种类及数量有所差别。通过种子处理和生育期的药剂防治,可减轻霉变对稻谷的危害,尤其以温汤浸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木腐菌及病死木中的真菌对松材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松材线虫病的病死木分离出的真菌中,松材线虫可以在无孢菌和待鉴定的3株有孢菌上大量繁殖.在曲霉、青霉、短梗单孢霉、头孢霉的菌落上不能大量繁殖,在木霉、轮枝霉的部分菌株的菌落上也不能大量繁殖.引入了8种木腐菌,毛柄金钱菌(Flammulinavelutipes),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us),香菇(Lentinusedodes),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拟管革裥菌(Lenzitestrabea),粘褶菌(Gloeophyllumtrabeum),洁丽香菇(Lentinuslepideus),杂色云芝(Polyporusversicolor),测试了它们对松材线虫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可在其菌落上大量繁殖的只有毛柄金钱菌,而其他真菌都对松材线虫具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其中在粘褶菌和糙皮侧耳菌落上松材线虫完全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9.
李树流胶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流胶病为福州地区李树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研究证实:其病原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Moug.exFr.)Ceset de Not),其无性阶段为壳梭孢菌(Fasicoccum sp.)。病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条件是: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最适pH值为6-7,光照可促进病菌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0.
枣缩果病初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1]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以越冬;分离菌中仍以盾壳霉菌(Coniothyrium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的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菌在唐县羊角村作大田接种,接种枣果表现典型的枣缩果病症状,采接种后5d的病果再分离,分离菌与原接种菌一致,证明枣树皮、枣枝、枣头等是枣缩果病菌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福建省部分地区的蔬菜根结线虫卵囊寄生真菌.从8种蔬菜病根上采集根结线虫卵囊样品624份,分离到真菌401株,除34株不产孢及疑难种未鉴定外,已鉴定的真菌有18个属:镰孢菌、拟青霉、根霉、曲霉、厚垣孢普可尼亚菌、丝核菌、弯孢、毛霉、刚毛孢、木霉、链格孢、拟盘多毛孢、青霉、炭疽菌、黑孢霉、小克银汉霉、枝孢霉、横隔霉....  相似文献   

12.
从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分离不同种类的线虫,对线虫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用黑松无菌苗及愈伤组织测定细菌的毒性.细菌分离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携带的优势菌为荧光假单胞菌,与其他线虫携带的细菌种类不同.毒性测定结果显示:松材线虫携带的优势菌株毒性最强,拟松材线虫及滑刃属线虫携带的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小杆线虫携带的细菌没有任何毒性.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松材线虫病与传媒昆虫天牛、伴生真菌的关系密切,研究与松材线虫病关系密切的长喙壳真菌区系,利用生理特征、形态特征和基于多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优势种进行准确鉴定,为揭示病害、传媒天牛与真菌的互作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华东地区松材线虫病老疫区浙江省和新疫区山东省染病的马尾松、黑松树体内松墨天牛幼虫坑道和蛹室样本为对象,分离和鉴定与松材线虫病伴生的可培养真菌区系组成,重点分析长喙壳类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伴生菌区系进行分离培养,在培养特征和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依据地域、寄主的不同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基于多位点DNA(ITS和β-tubulin)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从98份样本内分离获得254株长喙壳类真菌,占所有可培养真菌区系组成的20.6%,为优势类群;培养特性和显微形态学特征支持其中235株属于齿小蠹长喙壳,占92.5%,同时该种下存在明显的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的分化,代表性菌株的生长速率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该种基于表型的鉴定结果。结论本研究首次明确了齿小蠹长喙壳是我国松材线虫病伴生真菌区系中的绝对优势种,今后针对该种真菌与传媒昆虫天牛及松材线虫病的关系、病害真菌区系对松材线虫种群扩散流行提供生态缓冲适应性的研究十分必要,也可为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具有拮抗病原真菌功能的固氮菌,研究菌株的固氮酶活性、nifH、生理生化特征、菌株抗逆性与接种效果等,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为微生物肥料生产筛选菌种资源。【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富集、筛选固氮菌,用对峙法筛选拮抗菌;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PCR扩增16S rDNA和nifH;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采用温室盆栽小白菜试验接种效果。【结果】筛选到1株固氮菌GD812,该菌株固氮酶活性达到30.661 nmol C2H4/h•mg蛋白,同时具有拮抗麦类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和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功能,抑菌率分别达到59.5%和49.3%;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GD812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该菌株的nifH基因长度300 bp,与Paenibacillus sp. Bs57 nifH基因序列相似性98%;GD812可以利用35种供试碳源中的20种,耐酸碱pH4—11,在4—50℃均可生长,盆栽试验接种比对照小白菜鲜重增加52%。【结论】固氮菌GD812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该菌株利用碳源广泛,抗逆性强,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和拮抗病原真菌能力,盆栽试验显示较好的接种效果,可望进一步研发成为优良的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15.
旨在筛选对松材线虫具有毒杀作用的生防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八角枫茎、叶组织中共分离得到11株内生真菌,经摇瓶培养、乙酸乙酯萃取制备次生代谢产物,采用浸渍法开展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松材线虫的室内毒力试验,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一株内生真菌(BZ-8)发酵液杀线虫活性显著,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均鉴定为Aspergillus japonicus,其发酵液有机相24 h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29 mg·mL-1和0.21 mg·mL-1,水相24 h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04 mg·mL-1、0.02 mg·mL-1。研究结果说明,八角枫内生真菌A.japonicus的胞外次生代谢产物对松材线虫具有显著的毒杀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景斌  户田忠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06-3107,3109
通过人工接种2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苗测定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致病力,分析经过多次继代培养的松材线虫致病力变异的原因,结果显示:多次继代培养的松材线虫繁殖速度比初代培养的要慢5~6 d,繁殖能力显著下降,保存时间短,显示出多次继代培养的松材线虫活力差。说明了松材线虫致病力与增殖和活力有着极大的关系,继代培养时15次之后致病力会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7.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孢子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出菌丝,而后再把菌丝培养成银耳子实体。把银耳菌和耳友菌分剔接种在木村培养基上,都不会生长出银耳子实体。银耳菌和耳友菌混合接种在木材培养基上,就能生长出银耳子实体。因此银耳纯种不宜作为银耳生产中用的菌种,栽培上一定要用银耳混种。试验结果还表明银耳不是木腐菌。  相似文献   

18.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利用真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作为生防因子是解决大豆胞囊线虫病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获得有效抑制胞囊病的真菌,本研究利用平板涂布的方法分离不同轮作制度下大豆胞囊线虫外胞囊际真菌,研究真菌浸出液对大豆线虫胞囊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土豆轮作的大豆胞囊线虫外胞囊际真菌最多菌数达41.67株/皿;大豆—土豆—玉米为29.67株/皿;大豆重茬的胞囊际没有分离到真菌,玉米—大豆—玉米为1.67株/皿,玉米—玉米—大豆为0.33株/皿。在大豆—土豆—玉米胞囊分离的菌株中选取9株进行大豆胞囊线虫的孵化抑制试验,获得抑制率达到50%的真菌6株。  相似文献   

19.
松材线虫对其携带的一株致病细菌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报道了以黑松细胞为材料的一种改进的细胞荧光染色显微生测法.用该方法测定了接种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GcM5-1A菌株或该菌株和无菌松材线虫混合物接种后的愈伤组织水提物的毒性.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无菌松材线虫或单独接种该菌株后的愈伤组织水提液未表现出毒性;而接种无菌松材线虫与该菌株的混合物后的愈伤组织水提液与接种野生松材线虫后的愈伤组织水提液的毒性以及该菌株的NB培养液的无细胞滤液的毒性均很强,并且它们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说明松材线虫在寄主组织中能促进细菌的产毒.向该菌株的NB培养液的无细胞滤液中添加松材线虫后测定其毒性,结果表明无菌松材线虫对其毒性并无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本身不产生毒素,在荧光假单胞菌培养液的无细胞滤液中加入无菌松材线虫未能显著改变其毒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样、组织分离、培养与鉴定,对梅花内生真菌种类、分布及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梅花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得到梅花内生真菌15种。其中产孢真菌8属12种,非产孢真菌3种。它们多数为半知菌,少数为接合菌,曲霉1(Aspergillus sp.1)和青霉1(Penicillium sp.1)是梅花内生真菌优势种。梅花内生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内,总定殖率为54.8%,在嫩枝木质部定殖率最高,达65.6%。梅花植物体外部生态环境及内部组织类型对内生真菌的种类与分布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