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显齿蛇葡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快速、高效的显齿蛇葡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显齿蛇葡萄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灭菌方法、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对显齿蛇葡萄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外植体采用75%乙醇浸泡20s+0.1%HgCl2处理8min+吐温-801~2滴灭菌效果较好;腋芽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B5+1.0mg/LBA+0.05mg/LNAA;增殖培养以MS/B5+1.5mg/L+0.05mg/LNAA为宜;生根以1/2MS+0.50mg/LIBA的培养基效果好。[结论]建立了一个显齿蛇葡萄离体快繁的高频率发生体系,为其愈伤再生体系、遗传转化及无性系变异筛选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野生黄蝉兰的无菌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云南野生黄蝉兰为试材,以自交果实为外植体,通过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A和NAA以及附加物质香蕉泥和活性碳进行培养,构建野生黄蝉兰的非共生萌发和快繁技术体系。[结果]野生黄蝉兰在2.0~2.5mg/LBA与0.5~1.0mg/LNAA的激素组合处理下,40d后种子萌发率可达93%;1/2MS+2.5mg/LBA+0.1mg/LNAA+浓度8%香蕉泥培养的野生黄蝉兰丛芽增殖率为320%;1/2MS+0.3mg/LNAA+0.3%活性炭诱导生根率达100%,且植株长势正常。[结论]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构建了野生黄蝉兰的非共生萌发和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疆红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新疆红花组织培养的调控体系,以获得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方法]将无菌材料置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构建愈伤组织无性系,进行继代培养,最终将生根的炼苗移栽至基质中使其生长。[结果]子叶是用于红花再生较理想的材料,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在不同培养基上明显不同。筛选出的适合红花建立再生体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NAA+2.0mg/LBA+3.O%蔗糖+0.7%琼脂,分化培养基为MS+0.2mg/LNAA+2.0mg/LBA+3.0%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基为1/2MS+2mg/LIBA+0.2mg/LBA。[结论]该研究为红花的资源保护、扩大繁殖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及利用其作受体系统研究植物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三叶半夏组培扩繁寻求最佳培养基配比。[方法]研究正交试验下不同激素浓度和配比对三叶半夏不同外植体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MS4-1.5mg/L6-BA+0.1mg/LIAA+0.3mg/LNAA为叶片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MS+1.0mg/L6-BA+0.2mg/LIAA+0.3mg/LNAA为叶柄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以1/2MS+0.3mg/LIBA效果较好。[结论]建立了三叶半夏的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冬菁  陈罡  叶景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697-15698
[目的]建立红肉苹果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红肉苹果的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试验筛选出最佳的灭菌时间、基础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结果]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外植体的污染率明显下降,但外植体受到的伤害显著增加。用0.1%HgCl2灭菌5rain的外植体生长正常,污染率仅为3.3%。在增殖培养基MS+6一BA0.5mg/L+NAA0.1mg/L、MS+6.BA0.5mg/L+NAA0.2mg/L和MS+6一BA0.5mg/L+NAA0.5mg/L中。每个外植体平均增殖不定芽4.1、6.8和3.3个。在生根培养基1/2MS+0.1mg/LIBA+0.1mg/LNAA、1/2MS+0.2mg/LIBA+0.2mg/LN从和1/2MS+0.5mg/LIBA+0.5mg/LNAA上幼苗的生根率分别为56.7%、96.7%和83.3%。[结论]该研究为红肉苹果的快速离体扩繁和工厂化育苗以及园林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长春花高效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泉  李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04-10406
[目的]建立长春花高效的组织培养与无性快繁体系。[方法]以长春花种子为外植体,分别用1.1%有效氧的次氧酸钠溶液和0.196HgCl2溶液对长春花种子进行消毒,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和N从,对脱毒后的长春花试管苗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确定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筛选长春花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用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消毒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是30min,种子发芽率达96.7%;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0.40mg/L6-BA+0.05mg/LIBA,外植体的增殖敷最多,且长势旺;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10mg/L1BA+0.10mg/LNAA,试管苗生根率达100%。[结论]次氯酸钠是长春花种子最好的消毒剂,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40mg/L6-BA+0.05mg/LIBA和I/2MS+0.10mg/LIBA+0.10mg/LNAA。  相似文献   

7.
高金秋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11):2269-2272,2354
[目的]研究罗布麻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为其产业化栽培提供种苗来源。[方法]通过处理罗布麻种子获得无菌苗,切取无菌苗子叶、胚轴和茎尖置于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子叶和胚轴分化、茎尖快繁、再生芽快繁和快繁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子叶和胚轴分化形成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0mg/LBA+0.03mg/LNAA和MS+0.07mg/LNAA;MS+2.0mg/LBA+0.02mg/LNAA为茎尖快繁的最佳培养基;MS+1.9mg/LBA+1.7mg/LNAA为再生芽快繁的最佳培养基;1/2MS+0.6mg/LNAA为快繁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罗布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培养基激素配比,为罗布麻产业化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非洲菊花托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建立了以非洲菊幼小花托为外植体的离体快繁技术,繁殖系数可达5倍/20天-7倍/20天左右。诱导培养基以B5+10mg/LBA+0.1mg/LIAA最佳,继代增殖以MS+1mg/LBA+0.1mg/LIAA为宜,生根培养以1/3MS+0.01mg/LIBA效果最好。细胞学和形态学观察表明再生植株的形态和染色体无异常现象,遗传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荷兰月季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先云  马杰  秦喜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54-6855
[目的]探讨荷兰月季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荷兰月季一年生枝条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组配成具有不同激素组合的12种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无菌芽诱导、丛生芽增殖、成愈率、分化率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无菌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诱导愈伤的培养基和适合愈伤分化的培养基。[结果]在12种培养基中,适合无菌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1.0mg/LBA+0.2mg/LNAA,腋芽诱导率最高达68.0%;适合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BA+0.1mg/L NAA,增殖倍数为3.6倍;适合产愈培养基为MS+3.0mg/LBA+0.2mg/L NAA,产愈率最高达41.6%;适合分化培养基为MS+2.0mg/LBA+0.2mg/L NAA,分化率最高为21.1%;适合生根培养基为MS+0.1mg/L NAA+2.0g/L活性炭,小苗移载成活率高达90%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实现荷兰月季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谭甜  季勤  张云峰  孙彩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67-9868
[目的]大花蕙兰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方法]以茎尖和带有侧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大花蕙兰茎尖的原球茎诱导率高于侧芽,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2.0mg/L6-BA+0.2mg/LNAA+1.0%芦荟汁;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1/2MS+2.0mg/L6-BA+0.2mg/LNAA+150g/L香蕉泥+1.0%芦荟汁;“井”字形切割(底部不分开)是原球茎增殖较为理想的切割方式。[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大花蕙兰大规模工厂化育苗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霞  宋瑞清  邓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130-10132
[目的]从黑木耳(Auricuraliaauricular)基因组中克隆内源Ⅻ启动子,为黑木耳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优良品种提供启动子元件材料。[方法]利用PCR技术,以黑木耳菌株YBS一3基因组DNA为模版,克隆得到4条/ras启动子片段。采用启动子序列分析软件Place、Promoterprediction和TFSEARCHver.1.3对其进行序列结构分析。[结果]4条启动子片段均含有核心启动子序列,除典型的基本作用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作用元件如GATABOX、GCGCBOX和CCAATBOXl等,同时每条片段中均至少具有1个转录起始位点,且检测到HSF、AP-1、GCN4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4条目的序列在理论上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黑木耳基因组中克隆内源ras启动子,为黑木耳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优良品种提供启动子元件材料。[方法]利用PCR技术,以黑木耳菌株YBS-3基因组DNA为模版,克隆得到4条ras启动子片段。采用启动子序列分析软件Place、Promoter prediction和TFSEARCH ver1.3对其进行序列结构分析。[结果]4条启动子片段均含有核心启动子序列,除典型的基本作用元件TATA box和CAATbox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作用元件如GATABOX、GCGC BOX和CCAATBOX1等,同时每条片段中均具有至少一个转录起始位点,且检测到HSF、AP-1、GCN4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并克隆有活性的高尔基体膜蛋白GP73的启动子。[方法]对GP73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000 bp至下游400 bp序列进行软件分析预测,以肝癌细胞系Huh7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目标片段,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转染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发现GP73转录起始位点上游980到下游330 bp长1 310 bp的序列具有启动子功能。该区域可能具有两个核心启动子序列和多个保守序列,包括TATA box和NF-κB、AP1、GC-SP1等DNA结合序列。[结论]该研究为探讨GP73的转录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姬松茸中分离的gpd启动子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报道的gpd启动子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姬松茸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法克隆得到了2条DNA特异性片段,并利用启动子信号扫描和启动子预测程序对2条序列的片段启动子区和转录结合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2条序列分别为372bp和614bp,分别命名为J-gpd 1和J-gpd2,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EU220746和EU220747;J-gpd 1有3个,J-gpd 2有4个核心启动子区;2条序列不仅具有基本启动子作用元件CAATBOX和TATABOX外,还具有多个重要作用元件,如CGCGBOX、GATABOX、ASF-motif、W-BOX、TGACGT-motif和GTGA motif等。利用TFSEARCH ver.1.3分析表明,2条序列还舍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包括GCR1、ADR1、HSF、ABF1和RAP1等。[结论]研究推测,2条序列所启动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王杰  林俊芳  郭丽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78-16780
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内源强启动子,为草菇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启动子元件材料。[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草菇基因组DNA中克隆gpd启动子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序列特征和调控元件进行分析,并构建表达载体。[结果]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出2条特异gpd启动子片段,大小分别为1056和614bp;成功构建了分别以这2条启动子片段驱动的、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的2个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品质优良的草菇新菌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韩学波  韩生银  马慧  王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57-19058
[目的]检测市售马铃薯转基因成分。[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分别设计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pro-moter from canliflomer mosaic virus,CaMV 35s)和胭脂碱合成酶3’转录终止子(nopaline synthase lerminator,NOS)作为特异性引物,然后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根据扩增后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可分析出其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结果]10份马铃薯样品中5份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占检测样品的50%。[结论]由结果推断出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马铃薯占总马铃薯销售量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有效的水牛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序列,为开展水牛源细胞的基因特异沉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启动子上、下游保守序列对水牛源启动子7SK、U6进行克隆和启动子关键顺式作用元件识别,利用一段针对EGFP的shRNA片段(shEGFP)对水牛7SK、U6启动子进行功能性分析,然后分别在水牛源及鼠源细胞中与pEGFP-N1共转染,转染48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EGFP沉默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水牛7SK、U6启动子序列分别为430和357 bp,其OCT-1(或CACCC盒)及TATA盒高度保守.连接shEGFP后与pEGFP-N1共转染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荧光表达沉默现象;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水牛7SK和U6启动子引导的shEGFP在水牛源细胞中沉默效率高达93.82%和87.4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转染bu7SK-shEGFP和buU6-shEGFP的水牛源BFF细胞中,EGF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物种启动子的细胞转染组(P<0.05),而在鼠源PT67细胞中,水牛启动子的启动效率与其他物种启动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水牛7SK和U6启动子可高效启动shRNA表达,且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GP73启动子克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大通牦牛”Lfcin基因,为将该基因应用于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大通牦牛”基因组DNA中获得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基因序列;将Lfcin基因连接于pGEM-T easy载体,送至生物公司测序;将“大通牦牛”与奶牛的Lfci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对牦牛、奶牛、人、小鼠等物种的Lfcin蛋白进行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克隆获得了含“大通牦牛”LF(Lactoferrin)第二外显子的DNA序列,共778bp,其中Lfcin基因编码区长75bp,编码2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牦牛DNA序列与奶牛该序列存在11个碱基的变异;牦牛和奶牛的Lfcin蛋白质序列完全相同,各物种Lfcin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Lfcin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结论]该研究为Lfcin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以及进一步研究Lfcin蛋白的生活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外报道,矮牵牛花色相关基因CHS-A的启动子Pchsa具有花期特异性启动子的活性,人工合成2个特异性引物并从矮牵牛基因组中经PCR分离出长约500 bp的DNA片段,经纯化后测序得到499 bp的目的片段。在NCBI中通过BLAST程序与序列号为S52984的PchsA比较,其同源性为95.73%。应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除含有启动子的保守序列TATA-box、CAAT-box、GC-box、G-box外,还含有花期特异表达的启动序列TACPyAT-box。这为该序列在花卉改良中的进一步运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证明不同品种间的PchsA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