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报道一种新的简称为VBC的培养基,其配方为:KH_2PO_4lg,KNO_31g,蔗糖0.5g,复方维生素B片1片(含维生素B_13mg,维生素B_21.5mg,维生素B_60.2mg,烟酰胺10mg,泛酸钙2mg),维生素C0.1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试验结果表明该培养基能有效地促进镰孢属李瑟组7个供试菌株产生典型的、便于鉴定的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和产孢细胞.  相似文献   

2.
梨孢属(Pyricularia)真菌的产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了11种寄主梨孢菌在15种培养基上的产孢差异,其中以大麦粒和高梁粒培养基产孢为优,适合水稻,狍尾草,粟,稗,牛筋草,茭白和碎米莎草等寄主梨孢菌的产孢培养;不同寄主梨孢菌在供试培养基上的产孢能力有较大差异,稻梨孢菌的产孢能力强,其次为牛筋草,稗,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马唐,毛马唐,李氏禾和罗氏草梨孢菌的产孢能力极差,在参试的15种培养基上产孢均甚少,产孢差的菌株在蓝黑光灯,黑光灯和日光灯下照射可  相似文献   

3.
印度梨形孢最适培养基的筛选及其对水稻的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Pi)可定殖在多种植物根系中,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方法】将印度梨形孢接种至8种供试培养基中,测定其在8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并将印度梨形孢与水稻幼苗共培养,分析印度梨形孢对水稻幼苗株高、叶长、根长、根数、鲜重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8种供试培养基中,V8培养基是最适合印度梨形孢生长的培养基,且加入一定量蔗糖能进一步促进印度梨形孢的生长;研究还发现,接种了印度梨形孢的水稻株高、叶长、根长、根数、叶绿素含量和地上地下部鲜质量都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接种印度梨形孢20 d后的水稻,其株高增高了32.36%,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5.88%。【结论】印度梨形孢是通过增加光合作用和增强根系生理机能,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灰梨孢菌产孢培养基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操作方法简便、产孢效果好、适宜于大多数灰梨孢菌的产孢培养基,为灰梨孢菌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方法】从水稻、香蕉和杂草马唐上分离获得6个灰梨孢菌菌株,接种于紫花鸭趾草、高粱粒和大麦粒等9种培养基上,测定不同培养基对灰梨孢菌产孢量的影响,并比较分析紫花鸭趾草培养基对病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高粱粒、大麦粒和紫花鸭趾草培养基对6个菌株孢子形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紫花鸭趾草培养基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与常用的高粱粒培养基相比,6个菌株在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上形成的病菌分生孢子对香蕉和水稻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差异。在4℃冰箱中,用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保存蕉瘟病和稻瘟病菌菌种,两年后病菌仍具有生活力。【结论】紫花鸭趾草培养基是适宜于灰梨孢菌分生孢子形成的理想培养基,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也适合于保存灰梨孢菌。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菌产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稻瘟病菌在6种产孢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发现米糠培养基是最适宜的稻瘟病菌产孢培养基;在确定米糠培养基为产孢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产孢条件的研究,在每天光照16~24 h,并连续培养5~7 d的条件下产孢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产孢能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alternantherae)在PDA、PCA、NBA、CMA、MA、ZA、GA、OA、Czapek和“组织煎汁”等10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在PCA上产孢最多,而在Czapek培养基上不能产孢病菌经回接后从病茎再分离,产孢能力可提高1倍多病菌在30℃下生长最快,25℃下产孢量最大,15℃下则不产孢全光照(3000lx)可促进菌丝生长,但会抑制产孢  相似文献   

7.
印度梨形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梨形孢是一种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定殖范围广泛的内生真菌,能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加快植物生长、诱导植物抗逆等,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简要综述了印度梨形孢与植物的互作机制、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方便研究接骨木镰刀菌,寻求一种适用于接骨木镰刀菌生长和产孢的优良培养基。设计5种培养基,并与常用的9种培养基进行接骨木镰刀菌生长和产孢量的比较。结果显示,当培养至第5天时WLA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为7.63cm,明显高于对照PDA培养基上的6.90cm,从产孢量上看,培养至第9天时WLA培养基上的孢子量达到最大值8.4×106 mL-1,比同一时期对照PDA培养基上的孢子量增加90.68%。综合比较培养基对接骨木镰刀菌的影响,发现WLA培养基无论在生长速度还是产孢量上均优于其他几种培养基,是培养接骨木镰刀菌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稻瘟菌产孢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随机区组多因素分析法对三种增减基产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菌株之间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三种培养基中以燕麦片培养基产孢效果最好。但米糠培养基具有产孢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则实验室条件下大量培养稻瘟菌分生孢子的首选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小斑病病菌野生型菌株为试材,探索不同植物组织培养基、温度、培养时间、高低温诱导、光照等条件对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组配18种植物组织培养基,共18个处理,3次重复;设A、B 2个供试温度处理,温度梯度设9个处理,3次重复;设9个培养时间段,3次重复;设6个高、低温诱导处理,3次重复;设6种不同光照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成分组合对分生孢子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配方为100.0 g高粱、0.2 g硫酸镁、0.2 g磷酸钠、15.0 g玉米叶的7号培养基最佳,产孢量最多,产孢量为16.8×10~4个/g;配方为100 g玉米粒、0.2 g硫酸镁、0.2 g磷酸钠、15.0 g玉米叶的9号培养基次之,产孢量第2,产孢量为10.8×10~4个/g。在温度为24℃条件下培养的产孢量最多;培养时间在35 d内,培养的时间越长,产孢量越多;高温为35℃、低温为4℃诱导对玉米小斑病病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过高、低温诱导后产生的部分分生孢子一端连接1节分生孢子梗;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度为2 000 lx,分生孢子产孢量最高。研究认为,能促进玉米小斑病病菌分生孢子产量增加的最佳组织培养基配方为100 g高粱、0.2 g硫酸镁、0.2 g磷酸钠、15.0 g玉米叶;该培养基在24℃、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度为2 000 lx的条件下,分生孢子产量最高;培养时间在35 d内时,培养的时间越长,产孢量越高;在高温为35℃、低温为4℃下诱导,对玉米小斑病病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诱导后产生的部分分生孢子形态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和茎腐病侵染规律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温室内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接种、植株体内病菌的系统分离和田间自然病圃内植株体外病原菌的捕捉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和茎腐病侵染规律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串珠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均能沿植株体内向上扩展,串珠镰孢菌能够扩展到穗部籽粒,但当年未能引起穗腐症状,禾谷镰孢菌难以扩展到穗部。体外气流传播是两种镰孢菌引起穗腐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记述李瑟组一新变种:串珠镰孢杭州变种Fusarium moniliforme var.hangzhouensevar.nov.,并附有形态照片.  相似文献   

13.
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在各培养基上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K2、PPA、MBA和PSA等培养基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选择性和鉴别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2培养基抑制杂菌的能力强,适宜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生长,齿轮状菌落是该小种的鉴别特征.利用K2培养基从土壤中检测出的菌株在香蕉组培苗上进行致病性测定,确认该菌株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因此,K2培养基可以作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鉴别培养基,用于土壤、香蕉苗和田间病株中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检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药用植物连翘的报、茎、叶中分离出内生菌136株,其中真菌71株,细菌42株,放线菌23株;以烟草赤星菌,苹果干腐病,棉立枯病菌,茄腐皮病镰孢霉,革燕麦镰孢霉5种植物病原菌作为靶标菌,测定了连翘内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连翘中有比较丰富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菌,并初步筛选出了9株抗菌活性高的内生真菌、7株内生细菌和4株内生放线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Ochroconis guangxiensis X22中提取和筛选对香蕉具有促生和抗枯萎病作用的诱导子,为香蕉枯萎病的诱抗剂开发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组培苗接种,评价菌株X22对香蕉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采用匀浆、热解和浸提等方法从菌株X22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寡聚糖和激活蛋白3种物质,通过水培试验评价3种提取物对香蕉苗生长和生长激素含量的影响,测定3种提取物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香蕉苗抗病防御酶活的影响。【结果】在无菌条件下菌株X22处理香蕉组培苗后再接种病原菌Foc4,枯萎病发生较轻,叶片颜色正常且植株相对健康粗壮,其防治效果为58.9%;多糖、寡聚糖和激活蛋白3种提取物处理香蕉苗后,多糖处理的香蕉苗株高、根长及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6.9%、57.8%和3.9%(P<0.05,下同),香蕉叶片IAA和GA3含量显著提高39.6%、11.8%;寡聚糖处理的香蕉苗对枯萎病防治效果最明显,对地上部分和地下球茎的防效分别为46.24%和54.73%;多糖处理香蕉苗后20 d再接种Foc4,香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在9 d内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菌株X22及其多糖和寡聚糖提取物对香蕉苗具有促生与抗病作用,可作为研制香蕉抗病诱抗剂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17.
尖孢镰刀菌是一种重要的真菌资源,对其在农业、工业生产、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方面,尖孢镰刀菌主要用于生物防控植物病害和杂草、农药研发及植物生长等研究;在工业方面尖孢镰刀菌主要用于生产有机酸、酶、其他代谢产物、工业污染处理及食品安全等研究。近年来针对尖孢镰刀菌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尖孢镰刀菌在多领域的应用,为促进之后实际生产中应用尖孢镰刀菌的研究方向及挑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浙江省、黑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采集分离到的水稻恶苗病菌菌株分别为34个、2个和1个,用生物学种(配合群)和营养体亲和群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有35个菌株分属于A、D、E、F四个配合群,其中以D配合群为主,另有2个菌株不能归属于已知的配合群.在这35个配合群的菌株中,25个菌株是异核体自身亲和的,且可分为20个营养体亲和群.其中17个营养体亲和群分别只含1个菌株,有1个营养体亲和群含4个菌株,有2个营养体亲和群分别含2个菌株.D、E、F三个配合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0.8和1.0.由此可见水稻恶苗病菌在遗传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引起新疆向日葵列当茎基腐病的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向日葵列当在新疆严重发生,从田间自然死亡的列当植株上分离致病菌并进行鉴定,为新疆列当生物防治提供菌种来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采集的样品,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镰刀菌进行鉴定.[结果]从587个生病的向日葵列当样品上共计分离获得377个分离物,其中镰刀菌234个,占总分离物的62.07;;丝核菌114个,占30.24;;腐霉菌6个,占1.59;;其它23个,占6.10;.在镰刀菌中鉴定出了3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和Fusarium cerealis.[结论]镰刀菌是引起新疆向日葵列当的主要致病菌,为向日葵列当生防菌的进一步筛选提供了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20.
田小曼  许蒙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1):183-187
采用常规方法从南蛇藤的叶与果实中分离得到21株内生真菌,以PDB培养基对其进行液体培养,用高压蒸汽灭菌过的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对小麦赤霉菌、棉花枯萎菌、番茄叶霉菌等8种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丙酮粗提物中.筛选出1株抗菌谱较广的内生真菌Y9,其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苹果褐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 6种病原菌有较好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