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蕨菜多糖的提取及其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蕨属植物在分类学中应归为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Filicophtina)、薄囊蕨 纲(Leptosporangiopsida)、真蕨目(Filicales)中的蕨科(Pteridiceae).人们喜欢食用的主要是蕨 属植物中的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及毛叶蕨(Pteridium revolutum)的嫩茎,俗称为蕨 菜、蕨儿菜及龙头菜等.一些地区将欧洲蕨的嫩茎称为甜蕨或米蕨,而毛叶蕨的嫩茎称为苦 蕨.其分布在我国的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台湾、西藏等省区及日本 和东南亚的一些地区[1].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开发利用荚果蕨,为人工栽培荚果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五年生荚果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管理方法对荚果蕨的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对荚果蕨株高、营养叶枚数和生物量的影响依次为 P0> P2> P1> P3;不同田间管理方式对荚果蕨株高、营养叶枚数和生物量的影响依次为T0>T1> T2.因此,遮荫网遮荫的处理方法和及时除草、“三铲三趟”的田间管理方法利于荚果蕨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乌毛蕨     
1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方法乌毛蕨(orientale),又称东方乌毛蕨、龙船蕨、赤蕨头、贯众、管仲等。为乌毛蕨科乌毛蕨属草本植物。株高1 ̄2m,根状茎粗短,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棕禾秆色,坚硬,上面有终沟,沟两侧有瘤状气囊体疏生,基部以上无鳞片。叶片长阔  相似文献   

4.
白世俊  包锦渊  李军乔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61-4363,4373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青海不同地区蕨麻1号与野生蕨麻中多糖含量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显示,青海蕨麻1号中多糖含量高于野生蕨麻,在南山栽培的蕨麻多糖含量最高,五峰的蕨麻多糖含量最低.通过对不同地区蕨麻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不仅可以对蕨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以找到优质的蕨麻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二歧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建立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技术体系。以二歧鹿角蕨孢子萌发的绿色球状体为芽分化培养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基本培养基、IBA、活性炭(AC)和白糖4种因素对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鹿角蕨球状体分化培养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IBAAC白糖;筛选出适宜二歧鹿角蕨绿色球状体(GGB)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HD2基本培养基+IBA 0.5mg·L-1+AC 0.5mg·L-1+白糖30.0g·L-1,培养56d,芽分化系数达6.7,有效提高了其繁殖效率,为种苗规模化育苗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当今人们在饮食上追求营养、口感、风味俱佳的“绿色食品” ,而野菜倍受青睐 ,其中有 3种蕨类野菜深受欢迎。1 蕨蕨 (PteridiumaquilinumL .) ,别名蕨菜、拳头菜 ,为蕨科蕨属多年生不开花的草本植物 ,高可达1m ,用孢子或根茎繁殖。分布极广 ,主产于我国东北 ,生长在山坡、林边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75份蕨麻过氧化物同工酶,结果与形态学标记、细胞水平、分子标记研究的结果一致,显示蕨麻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证实蕨麻具有丰富遗传变异,为合理保护与科学利用蕨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检测显示,蕨麻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共出现14条酶带;酶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NTSYSpc 2.1软件计算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14~1.000,平均值为0.681;以遗传相似系数为基础,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7时分为2大类,第1类为蕨麻,第2类为鹅绒委陵菜。蕨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均较丰富。说明,蕨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在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幼嫩的巢蕨叶片为材料,优化了巢蕨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与RAPD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CTAB方法,能够提取出高质量的巢蕨基因组DNA;优化的巢蕨RAPD的最终反应体系(25μL)为:模板DNA(50 mg·L-1)1.5 μL,引物(1 mmol·L-) 1.5 μL,2×EasyTaq PCR SuperMiX 12.5 μL.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铁胁迫对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光合生理的影响,寻找适合蕨麻进行光合作用的铁浓度.以'青海蕨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F0),12.5(F1),25.0(F2),75.0(F6),125.0μmol·L-1(F10)共5个铁浓度,进行盆栽试验.测定5种铁浓度处理下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蕨菜别名蕨台、龙头菜、鹿蕨菜、如意菜、山凤尾、凤凰草、小角、蕨儿菜,为蕨科凤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蕨菜指可食用的蕨类植物,大兴安岭地区蕨类植物有16科40余种。在大兴安岭地区盛产的蕨菜主要是蕨、荚果蕨、蹄盖蕨、分株紫箕等。蕨菜高1m左右。地下根状茎斜生或匍匐生长,叶由地下茎抽生。新叶未展开时上部向内卷曲,密生成绒毛;  相似文献   

11.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由 4 1科 86属 185种组成。区系地理成份复杂 ,科属的地理成份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 2 8种、水龙骨科 2 2种、蹄盖蕨科 19种、金星蕨科 15种 ,4科占总种数 4 5 .4 1%。主要的属是鳞毛蕨属 15种、铁角蕨属 11种、凤尾蕨属 10种、卷柏属 9种、复叶耳蕨属 8种 ,占总种数 2 8.6 5 %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份可分为 14个 ,主要是泛热带 (2 6属 )和热带亚洲(13属 )成份。而种的地理成份则以亚热带山地成份为主。本区东亚成份突出 ,加上中国特有成份共占总种数的 70 .81% ,显然应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下延叉蕨、紫柄蹄盖蕨、光蹄盖蕨、剑叶卷柏和三相蕨为江西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2.
陈靖  邹艳丽  徐成东  王波  谢启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80-3281,3353
[目的]确定方秆蕨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方秆蕨中的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方秆蕨多糖,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蒸馏水为空白对照,于490 nm波长处分别测定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按标准曲线计算方秆蕨中的多糖含量。[结果]方秆蕨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l)、温度80℃、时间2.5 h。[结论]方秆蕨多糖的含量为2.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溶剂3 个因素进行槲蕨超声波黄酮含量提取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时间20min、提取次数1 次、提取溶剂浓度为65%乙醇时,槲蕨超声波提取黄 酮含量最高,希望能为槲蕨整个黄酮提取工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光亮瘤蕨野生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光亮瘤蕨的孢子为外植体,建立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光亮瘤蕨孢子最佳灭菌方式为HgCl_2处理3min,最适孢子萌发培养基为1/2MS+1%蔗糖。增殖期间,最适增殖培养基为1/2MS+1%蔗糖。以1/2MS+2%蔗糖为培养基,采用转接继代法诱导孢子为最佳孢子体诱导方法。待幼孢子体长至2~3cm时即可出瓶炼苗。  相似文献   

15.
熊竹 《农技服务》2014,31(9):49-49
<正>蕨根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在重庆周边,武陵山脉山区分布广泛,其根茎淀粉含量最高达46%,可生产蕨根粉条、蕨粉羹等保健食品[1]。另据《本草纲目》记载:蕨粉有去湿热、通经络、舒筋骨、补五脏不足之效[2-3]。故将蕨根开发成食品和保健药品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本文通过研究醋酸酐用量、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PH、反应时间对醋酸酯淀粉制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条件。并首次制备出了低取代度的蕨根  相似文献   

16.
水蕨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水蕨的生活史及其发育机制,采用土壤培养法,对粤东产水蕨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蕨孢子于3月和11月播种,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培养12 d后萌发形成丝状体,接着发育形成原叶体;1个月后原叶体分化出精子器和颈卵器,第2个月形成胚,胚经过3~4个月的发育形成成熟植株,长出新的孢子叶;孢子发育成熟约需1个月;4~6月是水蕨营养生长的高峰期.水蕨以孢子繁殖为主,其原叶体上能长出新的原叶体或片状结构,形状大多不规则,雌雄同体.此外,水蕨具有1个原叶体上发育出多株孢子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江明珠  颜辉  闻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22-15923,15926
[目的]纯化马蹄蕨黄酮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以7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40、超声时间1 h、超声功率140 W的条件下提取了马蹄蕨黄酮;以吸附量和解析率为指标研究了分离纯化马蹄蕨黄酮的最佳工艺;并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清除DPPH和羟自由基能力研究了所得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AB-8树脂的纯化效果最好,黄酮纯度达40.6%;马蹄蕨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一定范围内抗氧化活性和浓度呈正相关。[结论]为马蹄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有蕨类植物24科50属97种。其中,凤尾蕨科、碗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为优势科,优势属为卷柏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毛蕨属、双盖蕨属,构成了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蕨类植物的主体。药用蕨类植物有11科13属13种,观赏蕨类植物有14科15属17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导法对鞭叶铁线蕨、莹扇公主、直立优美蕨、柳叶蕨、皱叶肾蕨、优美蕨、道格拉斯蕨、波士顿蕨、铁线蕨、鼠尾蕨、春色凤尾蕨、戴安娜蕨、鳞毛蕨、岩凤尾蕨共14种蕨类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 对低温处理后各试验材料电解质的外渗率及其临界致死低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鞭叶铁线蕨的抗寒性最强, 岩凤尾蕨抗寒性最弱. 14种试验材料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鞭叶铁线蕨、皱叶肾蕨、鼠尾蕨、戴安娜蕨、柳叶蕨、莹扇公主、铁线蕨、道格拉斯蕨、直立优美蕨、鳞毛蕨、波士顿蕨、春色凤尾蕨、优美蕨、岩凤尾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长白山引种到哈尔滨的对开蕨为供试材料,研究苹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4种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开蕨最适宜在基质4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7∶1∶1∶1),最不适宜在基质1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5∶2∶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