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对德国肉用美利奴与边区莱斯特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Fl、边区莱斯特与德国肉用美利奴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Fl的三元杂交绵羊的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进行了观测。表明,杂二代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与美甘杂交Fl和边甘杂交Fl相比,美×边甘杂交F2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分别提高25.4%和29.3%,至8月龄体重17.0%和18.1%,8月龄胴体重分别提高29.1%和33.7%,净肉重分别提高23.5%和29.5%。边×美甘杂交F2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分别提高23.5%、27.4%,8月龄胴体重分别提高34.3%和40.5%,净肉重分别提高28.5%和36.0%。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IGF-Ⅰ和IGF-ⅠR基因在绵羊肌肉中的表达差异,根据GenBank公布的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南甘F1代)羔羊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结构,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南甘F1代羔羊肌肉组织中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而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在南甘F1代羔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组织中没有显著变化(P0.05).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分别含有465bp和4 518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54个和1 505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7 011.71U和169 267.26U,等电点分别为9.36和6.70;IGF-Ⅰ基因信号肽切割点分别位于49~50位氨基酸之间,而IGF-ⅠR基因不含信号肽;IGF-Ⅰ基因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位于细胞核的可能性最高(62.5%);IGF-ⅠR基因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位于细胞质的可能性最高(34.8%);IGF-Ⅰ和IGF-ⅠR基因分别作为激素和信号传感器参与机体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引入国外肉羊品种南非肉用美利奴,观察其在高寒牧区的适应性,做为父本,以天祝县毛肉兼用型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经对南非肉用美利奴公羊,南甘F_1代的测定,南非肉用美利奴公羊在高寒牧区的适应性良好。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南甘F_1代在初生重、3月龄、6月龄重比同龄细羔分别高1.16kg、2.33kg、6.80kg,差异极显著(P0.01)。对6月龄羔羊屠宰测定,南甘F_1代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比同龄甘羔分别高6.86kg、5.39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提高了10个百分比。  相似文献   

4.
对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的6月龄羔羊(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后代羔羊的热胴体重、屠宰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Ⅱ组的宰前活重、热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骨重都极显著大于其它3个试验组(P0.01),根据新西兰羔羊肉分级标准,Ⅱ组的肌肉级别为PME级,优于其余3个杂交组合的PL级;羔羊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余杂交组合后代羔羊相比,Ⅱ组6月龄羔羊的部分肉品质(羊肉酸碱度、嫩度、熟肉率)有所提高.说明在天祝县自然环境条件下,‘特克塞尔’作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不但可以提高后代羔羊产肉量,而且还可以改善羔羊的部分肉品质,‘特克塞尔’ב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生产6月龄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以引进品种羊‘白萨福克’、‘邦德’、‘特克塞尔’和澳洲‘美利奴’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开展杂交组合筛选试验,形成4种杂交组合(分别简称白萨甘细、邦甘细、特甘细和澳甘细),’甘肃高山细毛羊‘为对照组(简称甘高细).在2008~2011年,通过连续4年系统观测853只杂种羔羊和174只甘高细的生长结果、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内脏器官指标.结果表明:特甘细的断奶体质量为28.27kg,比邦甘细、白萨甘细、澳甘细和甘高细分别高出2.46、3.29、5.76、4.66kg;特甘细的眼肌面积及GR值均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分别比甘高细提高16.49cm2和2.07mm;特甘细、白萨甘细和邦甘细的热胴体质量分别比甘高细提高37.44%、11.70%和21.87%;特甘细的全胃质量和小肠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合(P<0.05).表明在祁连山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生产奶羔的最优杂交组合,特克塞尔是生产奶羔的最优父本.  相似文献   

6.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构建了东北细毛羊肉用类型群,并进行了生长与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毛用性状的检测与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羔羊适于舍饲强度育肥,对高营养水平反应敏感,平均日增重>180 g,屠宰率>45%;成年母羊羊毛细度23 μm,羊毛长约13 cm,毛用性状与东北细毛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繁殖性能对比试验中,相同营养条件下Ⅱ组(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羊)在产羔数、双羔母羊数、产羔率比Ⅰ组(甘肃高山细毛羊)高8只、 6只、 13%;Ⅳ组(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羊)比Ⅲ组(甘肃高山细毛羊)高8只、 7只、 13%,差异显著(P0.05);不同营养条件下(放牧加补饲与舍饲),相同品种绵羊的产羔数、双羔数、产羔率,Ⅰ组低于于Ⅲ组7只、 5只、 11%,Ⅱ组低于于Ⅳ组7只、 6只、 1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高寒牧区杂种羔羊生长及肉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祁连山高寒牧区肉羊生产杂交模式,2008年-2010年连续3年以特克塞尔、白萨福克、邦德和澳洲美利奴4个引进品种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采用AI技术开展杂交试验。生长观测表明,特甘细羔羊断奶体重为27.71 kg,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6月龄体重达到31.04 kg,比邦甘细、白萨甘细、澳甘细和对照组分别高出8.79%、14.15%、18.42%和33.97%。屠宰结果表明,特甘细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率、骨重和眼肌面积均最大,骨肉比最小。同时,特克塞尔杂种羔羊肉的pH值、嫩度等肉品质指标较优。由此表明,"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祁连山高寒牧区生产优质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特克塞尔是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最优父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祁连山高寒牧区肉羊生产杂交模式,2008年-2010年连续3年以特克塞尔、白萨福克、邦德和澳洲美利奴4个引进品种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采用AI技术开展杂交试验。生长观测表明,特甘细羔羊断奶体重为27.71 kg,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6月龄体重达到31.04 kg,比邦甘细、白萨甘细、澳甘细和对照组分别高出8.79%、14.15%、18.42%和33.97%。屠宰结果表明,特甘细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率、骨重和眼肌面积均最大,骨肉比最小。同时,特克塞尔杂种羔羊肉的pH值、嫩度等肉品质指标较优。由此表明,“特克塞尔X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祁连山高寒牧区生产优质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特克塞尔是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最优父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和牛’ב秦川牛’F1代杂交牛的血液和肝脏特性,以F1代杂交牛作为试验组,‘秦川牛’为对照组,测定了2种牛的血清指标和肝脏食用品质.结果发现:杂交牛血清中K+离子浓度达7.66mmol/L,HDL浓度为1.91mmol/L,LDH浓度达1 994.00U/L,均极显著高于‘秦川牛’(P<0.01).杂交牛肝的a*值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b*值极显著高于‘秦川牛’(P<0.01).杂交牛肝的pH1值、失水率显著低于‘秦川牛’肝脏(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秦川牛’肝脏(P<0.05).对杂交牛的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食用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AST,K,T4为血清代表性指标,建立了食用品质与血清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配制鲁西黑头肉羊全混合日粮(TMR),在研制的实用专利轻钢结构组合式羊舍进行育肥,结果肉羊平均日增重达到237 g以上,试验组间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验3组日粮配方实用经济效果最好,可优先在肉羊育肥生产中推广。研制的组合式轻钢结构羊舍不仅投资少、结构简单、组装拆卸简便,而且饮水、喂料方便,通风性好,适宜于夏季肉羊育肥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国家大力推进"粮改饲"的背景下,研究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进全株玉米青贮应用和肉羊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尼龙袋法对全株玉米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性进行评价;饲养试验中选择4个不同品种的3月龄断奶健康公羔羊各30只,体重相近(27.6±1.7)kg,以品种差异分为4个处理,分别是小尾寒羊(SH),"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DH),"蒙古羊×小尾寒羊"杂交F1(MH)和"杜泊×洼地绵羊"杂交F1(DW),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只羊,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TMR,精粗比25:75。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进行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与青贮前相比,青贮后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DM含量、有机物(OM)含量和瘤胃降解参数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显著提高(P0.01),NDF含量、ADF含量和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01)。生产性能方面,不同组合杂交羊比小尾寒羊DMI有增加的趋势(0.05P0.1);杜寒和杜洼杂交羊ADG、FCR、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净肉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经济效益方面,各处理的饲料成本无显著差异(P0.05),杜寒和杜洼杂交羊净肉增重、产肉效益和生产利润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P0.01)。【结论】全株玉米青贮适宜作为肉羊育肥TMR主要饲料来源,不同品种的肉羊均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其中,杜寒和杜洼杂交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而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由此,杜寒和杜洼杂交羊更适合作为黄淮海农区肉羊育肥品种。  相似文献   

13.
广灵大尾羊断奶羔羊育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广灵大尾羊的羔羊育肥效果,以期为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于2011年5月8日至7月7日对广灵大尾羊和蒙系羊的4月龄断奶羔羊采用全舍饲育肥方式进行60 d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广灵大尾羊的4月龄断奶羔羊育肥期的始质量、末质量、增质量和日增质量分别为25.31,43.27,17.95 kg,299.23 g,蒙系同龄羔羊分别为24.94,39.61,14.67 kg,244.49 g;经Excel统计分析和t检验,2个品种的羔羊育肥期的末质量、增质量和日增质量均达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结果表明,育肥是增加养羊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且广灵大尾羊的羔羊有很好的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羊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饲养试验、放射免疫测定来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不同剂量对育肥羊的增重效果及其血清中胰岛素、T3、T4浓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中草药添加剂影响育肥羊增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育肥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并达到了0.05水平差异(P<0.05),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到了0.01水平(P<0.01);血清中胰岛素、T3、T4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日增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5.
放牧型甘肃高山细毛羊短期育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省肃南县康乐草原,以5月龄放牧型甘肃高山细毛羊为研究对象,开展60 d的短期育肥试验。试验期间试验组从夏草场转入冬草场放牧,并辅以少量补饲;对照组按照传统饲养模式从夏草场转入春秋草场,自由放牧。结果表明,短期育肥的放牧羔羊育肥后体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羔羊(P<0.01),短期育肥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2种复合预混料饲喂育肥羊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分别添加甘肃榆中县生产的复合添加剂预混料和青海丁香粮油集团生产的复合添加剂预混料,2组羊只均增重分别为7.00、7.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140、0.158kg/只,分别比对照多增重1.2、2.1kg和0.023、0.041kg/只;添加青海丁香集团生产的复合添加剂预混料试验组与对照间增重差异显著(P<0.05),其余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选24只空怀期小尾寒羊母羊,采用2×2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A11.0倍中国肉羊饲养标准、A21.5倍中国肉羊饲养标准),不同粒度(B1不粉碎、B2粉碎)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后2~8h,绵羊瘤胃液pH先降低后升高,在6.21~6.80之间波动,1.5倍营养水平极显著降低了绵羊食后2h和4h的瘤胃液pH(P<0.01),显著降低了绵羊食后6h的瘤胃液pH(P<0.05).在各时间点,采食1.5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瘤胃液总氮、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极显著高于采食1.0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P<0.01).在食前、食后2h和4h,采食含1.5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瘤胃液氨氮浓度极显著高于采食含1.0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P<0.01).在食后2、4、6h,采食粉碎TMR的绵羊瘤胃液氨氮浓度显著低于采食未粉碎TMR的绵羊(P<0.05),但瘤胃液尿素氮浓度变化规律却相反(P<0.05).采食1.0倍营养水平和未粉碎TMR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采食1.5倍营养水平和粉碎TMR的绵羊(P<0.01).据此认为:绵羊饲喂TMR,瘤胃液pH波动范围较小,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平衡;饲喂1.5倍营养水平TMR,绵羊瘤胃液总氮、氨态氮、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升高,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有利于提高绵羊生产性能.饲喂粉碎TMR,绵羊瘤胃液总氮、蛋白氮和尿素氮浓度升高,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微生物对蛋白的分解减少,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增加,从而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是《推广瘦肉型杂交猪》重点科技承包项目的重点配套研究课题。1987—1989年分别对杜×甘白、杜×甘黑、汉×甘白、汉×甘黑、长×甘白、长×甘黑、大约×甘白(杜:杜洛克猪;汉:汉普夏猪;长:长白猪;大约:大约克夏猪;甘黑:甘肃黑猪;甘白:甘肃白猪。)的七个杂交组合和甘白×甘白、甘黑×甘黑、甘白×甘黑三个母本专试组进行了测定。育肥试猪共178头,屠宰试猪共114头。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肥育和屠宰各项指标均高于母本纯繁对照,日增重高55.18克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单宁添加剂对育肥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30只五月龄,体重为25~30 kg的育肥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分别是空白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d单宁,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 g/d单宁。试验预饲期为7 d,正饲期为42 d,整个试验周期为 49 d。饲喂结束后,检测其生长性能、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 B组和C组的日增重都高于A组;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提高(P<0.05);B组和C组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和葡萄糖等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与A组相比,B组的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C组差异不显著;B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低于A、C两组(P>0.05),干物质、粗脂肪、钙和NDF等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育肥羊日粮中添加10、15 g/d单宁添加剂可以改善育肥羊的生产性能,对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饲喂方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为肉牛育肥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40头体重相近的育肥公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使用TMR饲喂方式,对照组使用先粗料后精料的饲喂方法,进行两种饲喂方法对育肥牛产肉性能、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试验全期增重和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每增重1 kg消耗干物质10.76 kg,对照组仅为8.35 kg,对照组头均多收益为383.24元。[结论〗采用先粗料后精料的饲喂方式对肉牛育肥更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