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燕麦是一种特色作物,其加工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从燕麦"三熟"加工的机制性原因及加工前后的理化变化、燕麦在主流食品中的应用技术、燕麦米与燕麦粉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燕麦β-葡聚糖的测定方法、燕麦产品相关标准规定、不同燕麦品种的加工特性研究、燕麦的营养保健功能、燕麦传统食品工业化加工技术、燕麦深加工技术等9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促进燕麦产业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2.
燕麦也疯狂     
燕麦系列产品是以燕麦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碎、过滤、调制、高压均质、高温杀菌等加工过程,制成的乳白色奶样液体。然而随着人们对燕麦口感的多样化追求,以及现代工艺的进步,传统燕麦已经演变为形形色色的产品,如燕麦全浆、芝麻燕麦奶、调配酸燕麦奶、果汁燕麦奶,市场上形成疯狂的燕麦局面。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燕麦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能,综述了普通燕麦饮料、发酵燕麦饮料、酶解燕麦饮料3种类型产品在制作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燕麦谷物饮料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燕麦谷物饮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又称莜麦、玉麦、铃铛麦,是禾本科燕麦属1年生草本植物。燕麦子实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其他禾谷类作物所不具备的皂甙素,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已被公认为营养保健品的健康食物源。其主要产品有燕麦片、燕麦奶粉、燕麦糕点以及燕麦冰淇淋等。  相似文献   

5.
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揭示豆科燕麦间作体系中作物产量优势的光合机制,设置燕麦单作、大豆单作、花生单作、大豆燕麦间作和花生燕麦间作试验,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调查大豆、花生同燕麦的产量、功能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大豆–燕麦和花生–燕麦间作优势明显,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41~1.63和1.31~1.52。同大豆间作的燕麦除单株粒重及千粒重外,其他各产量构成因子均增加;同花生间作的燕麦各产量构成因子均高于单作燕麦,其中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粒重与单作相比差异显著;间作提高了大豆各产量构成因子,但降低了花生的结荚数及单株粒重。间作提高了燕麦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变了叶绿素构成,使燕麦衰老延缓;间作对大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无显著影响;在燕麦孕穗后期至抽穗期,间作花生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单作。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间作体系均明显优于单作,其中燕麦花生间作体系显著促进了燕麦的生长发育,大豆燕麦间作体系对燕麦、大豆均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燕麦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物质,如β-葡聚糖、燕麦皂苷、燕麦生物碱、燕麦黄酮、多酚等,使得燕麦产品用途越来越广泛,常作为饲料、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多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通过对燕麦中有效成分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以促进燕麦产品的高度开发及利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浸种对燕麦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同化学药剂处理燕麦种子对提高燕麦的出苗率、燕麦产量具有显著效果。本试验采用生化黄腐酸、氯化钙、赤霉素、乙酰水杨酸对燕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24h,然后在15%PEG渗透胁迫液(模拟干旱)中进行萌发试验,探讨化学药剂处理对燕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物质转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生化黄腐酸和氯化钙溶液浸种可提高燕麦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物质转换率;而乙酰水杨酸溶液浸种对燕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综合效果来看,0.025%的赤霉素处理燕麦种子效果最佳,0.10%~0.15%生化黄腐酸和0.15%~0.20%氯化钙处理燕麦种子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8.
冀北燕麦种植及利用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国燕麦分布,燕麦营养、饲用等用途进行描述,总结了华北燕麦育种技术的研究、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绿色无污染的原因,对燕麦的加工产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泽宇  罗健科 《中国种业》2023,(7):11-15,19
杂粮绿色生产基地、全国小杂粮(莜麦、荞麦、良谷、豌豆)之乡是会宁县的一张名片,燕麦(莜麦)栽培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明显。燕麦是会宁县地理地标产品,其食品是民众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之一。近年来,会宁县燕麦(莜麦)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生产原料和商品的市场流通量趋缓,品牌影响力趋弱,但是品质更加优良。对甘肃会宁县燕麦的生产历史、营养成分、功能特性进行概述,分析了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区域特色优势及发展的意义,对燕麦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再做强做优燕麦产业提供参考和建议。因地制宜地发展燕麦特色产业,丰富产品文化内涵,不断创制、创新产品品牌,发挥区域燕麦特色优势,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燕麦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之广,仅次于青稞。在发展燕麦种植的时候,为了有效地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燕麦种质资源,促进青海省燕麦育种、种子繁殖、新品推广,提升燕麦种植的质量、规模和档次等,建设青海省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体系就十分重要了。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从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育种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品种推广等几大体系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求更好地促进当地燕麦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燕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低产是制约燕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燕麦小穗多花多粒特性、小穗不孕性和抗倒伏性能等角度分析了燕麦产量形成的主要特征;并从产量构成因素、光合生产性能和源库关系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燕麦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比较了皮燕麦和裸燕麦产量形成的生理学差异,提出了提高燕麦产量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燕麦属于禾本科燕麦属(Avena L.),草本植物,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带稃型燕麦籽粒带壳,称为皮燕麦,其主要栽培种为栽培燕麦(A.sativa),大多数饲用,少数食用;裸粒型燕麦籽粒不带壳,称为裸燕麦(Avenanuda),是中国的主要栽培种,大多食用,少量饲用。燕麦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年生粮饲兼用作物,燕麦籽粒含有大量易消化和高热量的营养物质显著疗效。燕麦茎叶柔软多汁,粗纤维含量较少,适口性好,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的含量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卡拉胶的凝胶性,以冬瓜汁、熟燕麦、柠檬酸、木糖醇、卡拉胶为原料制备燕麦冬瓜果冻。以感官评定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得到燕麦冬瓜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将5%木糖醇、1.0%卡拉胶、0.2%柠檬酸添加到燕麦冬瓜汁(燕麦和冬瓜汁的配比为1∶5)中,在85~90℃条件下混合均匀后,于4℃条件下静置成型2 h,可得到口感弹爽、凝胶良好、燕麦香气浓郁且适合于高血糖、肥胖消费者食用的燕麦冬瓜果冻。  相似文献   

14.
简述我国燕麦初加工和深加工现状,并对我国燕麦产业发展作一概述,为今后我国燕麦生产、加工及产业化开发,以及促进燕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作为健康营养谷物的燕麦和荞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燕麦米、燕麦片、荞麦米、苦荞茶已经成为人们养生的新选择。但是在我国,燕麦、荞麦食品因为口感粗糙、产品类型少、产品销售半径小、保质期短、以手工制作为主等因素限制,导致燕麦、荞麦产业发展缓慢,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寻找实现燕麦、荞麦主食化途径,满足国人对燕麦、荞麦主食产品的消费需求。如何快速提升我国燕麦、荞麦主食发展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燕麦与小麦幼苗生长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对燕麦和小麦幼苗生长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旨在为全面比较两种作物的耐盐性以及高效利用内蒙古地区的盐碱地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NaCl处理(40 mmol/L)促进了燕麦的株高、生物量的增加,当NaCl浓度分别达到60 mmol/L与80 mmol/L时,明显降低了小麦与燕麦的株高、生物量,其中小麦较燕麦下降幅度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燕麦幼苗茎叶、小麦幼苗根中全N含量有所下降,而燕麦与小麦植株中全P含量有所增加;燕麦与小麦植株中K+、Ca2+含量、K+/Na+、Ca2+/Na+比值随NaCl浓度的增加迅速降低,且小麦的降低效应大于燕麦,在同一处理NaCl胁迫下燕麦的K+/Na+高于小麦。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艳华 《种子》2020,(1):159-162
为研究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晋燕1号燕麦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对NaCl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率、种子α-淀粉酶活性、幼芽含水量和根部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2.3 g·L^-1 NaCl致使燕麦种子的萌发率、种子α-淀粉酶活性、幼芽含水量和根部指标均有下降,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杨酸浸种后,低浓度的水杨酸可缓解盐胁迫对燕麦的伤害,促进燕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高浓度的水杨酸则抑制燕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最佳的水杨酸处理浓度为0.05 mmol·L^-1。  相似文献   

18.
燕麦营养价值丰富,是粮饲兼用型作物。从燕麦播种地块的选择与整地、种子品种选择、播种时期、播种量与播种方式、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雁门关地区燕麦栽培与管理技术措施,以期提高燕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以燕麦为原料进行发芽处理,接种微生物制成燕麦发酵产品,研究了发酵过程中β-葡聚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探究燕麦酵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及抑制类型,考察了燕麦酵素中的营养素与α-淀粉酶活性抑制效果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燕麦发酵时间的延长,燕麦酵素中β-葡聚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发酵96 h达到最高。燕麦酵素对α-淀粉酶有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到72.27%,IC_(50)=30.96 g/L,动力学分析表明,无论是高浓度还是低浓度的燕麦酵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类型都属于混合型抑制。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燕麦酵素中总酚及总黄酮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呈显著正相关(P<0.05),β-葡聚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正相关性不显著。燕麦酵素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具有较好营养性和抗氧化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发芽燕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芽谷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燕麦因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卓越的保健功效而备受世界瞩目,燕麦通过发芽,可富集和提高营养和功效成分,实现燕麦营养价值的再次转变,发芽燕麦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是对燕麦产品研究的突破。本文综述了发芽对燕麦营养成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燕麦制麦工艺以及发芽燕麦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发芽燕麦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燕麦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