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在世界十大农业发达国家中排名第十,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其他九个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办好农民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纵观各农业发达国家,其农民教育的特点有:政府大力投资与政策优惠、立法保护、教育机构类型多样、监管体系健全、注重实效的教育内容和强调实践的教育思想等。我国办好农民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需要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的经验,立足国情,在政策、法律、教育体系、教育方式等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发达的农业强国,农民教育支撑着澳大利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农民教育法律完备、农民教育体系完善、政府着力支持等特征。通过借鉴澳大利亚先进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完善农民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优化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等途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信息化、终身化、全民化大潮的滚滚而来,农民教育也成为时代的热门话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民教育,把科学技术快速、有效地传授给农民,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农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县最大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民,尽快提升这一群体的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4.
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3个方向,如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教育、农民教育等方面内容,以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农民整体素质制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必须实现教育内容的多层次化、施教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的经验农民向知识农民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界定了经验农民和知识农民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经验农民向知识农民转型意义、必要性和必然性。对农村劳动力、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30、9.48和7.64年。对第一产业劳动力文化程度进行国际间的类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农民有较大差异,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对我国农业教育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导向不是知识农民,农业学历人才培养总量不足,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内容与现代农业结合不密切,农业教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农业职业教育免费培养、针对性招生,加强现代农业知识教育,逐步加强农业行业准入制度建设、吸纳具有学历背景的学生进入农业领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民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受教育程度还很低,如何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美国农民职业教育的经验,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于发展我国农民职业教育需要制定法律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农民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农民素质不仅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民教育和农民素质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朱邦禄 《甘肃农业》2007,(11):62-64
发展现代化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努力构建"三教结合"的农民教育新体系,通过广泛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世纪的新型农民,把农民的人口资源变为人才优势和智力支撑,才能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韩国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和特点,发现韩国农民职业教育具有教育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农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小学以及初高中农业知识的教育特点。借鉴韩国先进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进而得出将普通中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等途径,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给予政策启发。  相似文献   

11.
农民的信息利用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对胶东地区农民信息利用情况的实证研究发现,电视与种植能手是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时效性较低和农民信息技术的限制,网络信息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各类政府信息化工程在农民中的知晓度较低,进而得出政府需要加强农村信息建设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关注基层组织和种植大户的信息枢纽地位,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简化农业信息获取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广校体系是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力量。江苏省农广校体系建设通过一手抓农民中等学历教育,一手抓农民科技培训,拓展了办学职能;通过强化省级校功能,明确机构建设要求,建设机构队伍,健全了体系架构;通过完善设施,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提高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发挥电视媒体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化根本是农民信息化,适宜农民的信息接收非电视媒体莫属,创作适宜农民的信息内容,改进电视媒介、整合媒介资源适应农业信息化需求,是电视媒体服务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With 2051 licences sold to farmers, ‘PC-Plant Protec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PC-based farm leve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control of weeds, pests and diseases in Denmark and in Europe. The system is distributed by the Danish Agricultural Advisory Centre and marketed by the local advisory centres. In order to help the local advisors promote sales at farmers meetings or agricultural exhibitions, they are provided with a video film of the field assessment methods, overhead transparencies outlining the structure of recommendation models, and sales brochures. More than 30 non-technical articl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National and regional TV stations have broadcast interviews with farmers on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e system. A farm survey of 488 farmers who used the system in 1995 shows that the system has been well accepted by the farmer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reliable recommendations but also because of increased profits. A similar survey among crop production advisors also showed that the system has been very useful both for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advisory services.  相似文献   

15.
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保障,针对新农人创业中存在的农业知识与技术缺乏、创业融资难、金融知识不足、电商创业技能薄弱等制约因素,从线上线下融合辅导、多方发力协同育人、建设农业众创天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等角度,探索新农人创新创业的培育路径,以打造更多服务“三农”的能工巧匠,促进农产品高效畅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浙江省198户有效样本农户的抽样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向及实际满足程度。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农户在农业生产各环节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耕地土壤改良、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治、化肥农药投入使用、资金信贷和农业保险等方面。然而,现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却难以有效地满足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上述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强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何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08-6811
为探讨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根据1978~2006年经济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分析了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并得到了计量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有利作用,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阻碍了农民收入增加。然后对变量间的脉冲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变化对农民纯收入有正的冲击,并且从第2年开始冲击越来越大;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开始反应为正,持续到将近第3年发生波动;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收入的脉冲响应开始为负,并持续了大约5个时期,然后才转为正的冲击。最后结合我国财政支农的一些特征,得出我国财政支农的规模、比重以及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贫困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商洛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制度建设、村级信息站运行情况、农民信息需求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基本弄清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分析得出,贫困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构不健全、干部认识不高、农民利用信息能力弱、信息采集处理不规范、业务水平低、效益不突出、经费紧缺,提出了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强化校地合作、开展特色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等促进山区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坚定服务"三农"的发展方向、围绕服务"三农"做好人才培养、走好服务"三农"的产学研合作之路4个方面介绍了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慈溪市农业局实施农业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以来,实施了语音平台建设、网站平台开发、电视节目制作、改造网络等工程,推广"三电合一",使农业信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民得到了实惠.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农民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系统分散难以共享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